當前位置:弘善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學常識 >

什么是非理嗔、順理嗔、爭論嗔?

[佛學常識] 發(fā)表時間:2020-05-23 作者:暢懷法師 [投稿] 放大字體 正常 縮小 關閉

暢懷法師:什么是非理嗔、順理嗔、爭論嗔?

何謂「非理嗔」、「順理嗔」及「爭論嗔」?

  「非理嗔」是指人在不合情理和無緣故的情況下發(fā)脾氣,只證明這些人不識時務,我們不必與他們一般見識,此態(tài)度自有人去對付他們。佛教修行人面對這些人便能令自己行忍辱道,是一種增上因緣。

  「順理嗔」是指當別人合情理的指出你的錯誤時,你要坦然的接受,因為別人并沒有歪曲事實。

  「爭論嗔」是指我們一起爭論一件事時,要視乎這件事是否合情理。爭論中總會認為我對你錯,引起感情的損傷。其實事情無分對與錯,因為一件事會因時間的流逝而有所轉變,本來最初是對的,后來卻可以變成錯的。既無真正的對與錯,又何必爭論我長你短呢?

  所以佛教以「不辯為解脫」,「禪宗」明心見性的人是不會爭辯的,宋代黃庭堅〈贈送張叔和〉詩說:「百戰(zhàn)百勝,不如一忍。萬言萬當,不如一默!埂莊子·齊物論》說:「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龍泉寺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