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弘善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學常識 >

農(nóng)歷四月初四是什么日子?東晉高僧支遁圓寂日

[佛學常識] 發(fā)表時間:2019-08-14 作者:網(wǎng)絡 [投稿] 放大字體 正常 縮小 關閉

農(nóng)歷四月初四是什么日子?東晉高僧支遁圓寂日

  農(nóng)歷四月初四,是東晉高僧支遁的圓寂紀念日。

  支遁(314年~366年),東晉高僧,陳留(今河南開封)人。俗家姓關,字道林,后從師改姓支,世稱支道人、支道林。

  支遁家世事佛,早悟無常之理,隱于會稽余杭山中,專研《道行般若經(jīng)》等般若系經(jīng)典,二十五歲出家,后游京師建康,為當時名士所激賞。當時世人崇尚老莊,支遁每與當世名流王蒙、孫綽、許洵、殷浩、謝安、王羲之等暢談莊子,言說數(shù)千,才藻驚絕,為時人所嘆服。

  支遁形貌丑異,卻又玄談妙美,養(yǎng)馬放鶴,優(yōu)游山林,又善草隸,文翰冠世。在吳地創(chuàng)建支山寺,因此又號支硎。不久以后,應王羲之之請前往吳興,初止于靈嘉寺,復于剡山建立精舍,僧眾百余。

  又遷至石城山,并創(chuàng)立棲光寺,木食澗飲,游心禪苑,注解《安般》《四禪》諸經(jīng),追躡馬鳴龍樹之旨。晚年又出山陰,講《維摩經(jīng)》。

  隆和元年(362),蒙晉哀帝召請,居京師東安寺,講《道行般若經(jīng)》,三年之后上書請辭。晉廢帝太和元年四月四日示寂于余姚塢山,享年五十有三。遺著有《即色游玄論》《圣不辯知論》《道行旨歸》《學道誡》等。支遁所創(chuàng)般若學即色義,主張“即色本空”思想,為般若學六家七宗之一。

  支遁在內(nèi)典中對《般若經(jīng)》所下功夫最深,他在出家以前就研究過《般若》,后來又常辯論、講誦《般若》。

  支遁所著論文中代表作為《即色游玄論》,此論已經(jīng)亡佚,慧達《肇論疏》中有所征引:“吾以為即色是空,非絕滅空,此斯言至矣。何者?夫色之性,色雖色而空。如知不自知,雖知而恒寂也。”

  《中論疏記》所引《山門玄義》文字稍有不同:“夫色之性,色不自色。不自,雖色而空。知不自知,雖知而寂。”《支遁集?妙觀章》:“夫色之性也,不自有色。色不自有,雖有而空。故曰色即為空,色復異空”(《世說新語?文學篇》注引文)。

  大意如下:所謂色不自色者,即明色法無有自性。亦即謂其色雖有,而自性無有,亦即是空。無體,故曰“色復異空”。非別有空,故曰“色即是空”。既主色無體,無自性,則非色象滅壞之后乃發(fā)現(xiàn)空無之本體,故曰“非色滅空”。后人對即色義雖有不同看法,但支公所論仍不失為一家之言。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