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弘善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學常識 >

無常觀是什么意思?觀修無常的重要性

[佛學常識] 發(fā)表時間:2020-06-18 作者:未知 [投稿] 放大字體 正常 縮小 關(guān)閉

無常觀是什么意思?觀修無常的重要性

  無常觀,就是指“無常”一詞的概念在佛教中所體現(xiàn)的觀念;該觀念認為世間凡是存在的都是無常的,不是永恒存在、永遠不變的。此外,“無常”一詞最早出于《易經(jīng)》,后隨佛教在中國的發(fā)展而被納入佛教術(shù)語之中,詞匯含義同原出處一致。

  佛經(jīng)中的“無常”來自于中文詞語“無常”,意思與中文詞語里的“無常”意思一樣,是講一切都在變化,無常是講原則,變化是是講現(xiàn)象。佛家說無常,中國《易經(jīng)》叫變易,變化;佛教講的“無常”,往往是指人的死亡,所以佛教的無常觀,其實就是對“死”的看法及觀念。

  在佛陀的時代,就總強調(diào)“無常感”的重要,并常引用“四種馬”來譬喻眾生感覺“無常”程度的不同:

  1、良馬:所謂“良馬見鞭影而跑”,這種馬很聰明,看到主人的馬鞭,就知道要跑,不再慢吞吞地走了。

  2、好馬:雖然沒有像良馬那么聰明,可是主人的馬鞭碰到它尾巴的毛端,它就知道要跑。

  3、庸馬:這種馬就比較遲鈍了,必須等到馬鞭打在身上覺得痛了,才嚇到、曉得要跑。

  4、駑馬:這種馬最遲鈍,馬鞭打在身上痛入骨髓,才曉得要跑。

  這四種馬譬喻四種對“無常”不同程度感覺的人:

  第一種人:他看到花開花落,就體會到人生的無常,看到火葬場燒死尸的濃煙,就感覺到生死事大,就會去思維“人,生從何來?死往何去?死了還有沒有死后的世界?如果沒有,那就一死百了;如果還有,死后會是怎樣的世界?是苦?是樂?”他會去思維這個問題,而想要去了解它。如果真有死后的世界,那么他要追尋絕對安樂的世界。這種人在佛門根器比較敏銳的,只要看花朵開了,雖然生命非常燦爛,可是經(jīng)過一段時間,花朵枯萎了、凋零了、掉落了,他當下就感覺自己跟花朵一樣。

  第二種人:他看到送葬的人群或是棺木、靈車經(jīng)過,就體會總有一天自己也會這樣,從而引發(fā)學佛修行的心。

  第三種人:必須讓他看到自己的鄰居或朋友的死亡,或者參加了朋友的葬禮,才體會到總有一天也會輪到自己,因此想到非修行不可了。

  第四種人:必須等自己最親近、最關(guān)心、疼愛的人,譬如自己的父親、母親或兄弟死去了,他才會警覺到自己不久也會像他們那樣。如果連親人死亡,也沒有深切的感受,直到自己年紀衰老,重病在身,才感覺無常,這是比較遲鈍的人。

  若是連自己老病來臨,也不覺得無常已經(jīng)迫在眉睫,那真的是沒有無常感的人;沒有無常感的人比較沒有宗教情操,也不會去追求宗教的信仰并進一步修行。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人,對于死亡,總是一味地回避,談到“死”就覺得忌諱,如同鴕鳥在遇到危險時,把頭埋在沙中一樣。人終有一天會死,這是誰都逃不脫的命運,我們從出生那一天起,便一步一步地向死亡靠近;誰也無法確定何時何地會死,誰也沒有把握明天或今晚,自己會不會命歸黃泉。死神從不與人約定時間,他往往出乎意料地降臨,讓我們一命嗚呼,所以,地藏經(jīng)》中說:“無常大鬼,不期而到。”

  在《四十二章經(jīng)》中,佛陀曾問弟子:“生命有多長?”有人說是“幾天”,有人說“在飯食間”,佛陀都搖頭說不對。后來有人說:“生命在呼吸之間。”佛陀才予以首肯,點頭稱是。龍猛菩薩在《親友書》中也說:“今天晚上沉沉地睡去,誰也不敢保證明天可以安然醒來。”可見,人的生命極其脆弱;我們的房子若沒遇到自然災害,差不多能保證幾十年不壞,可是我們的生命,卻無法跟誰簽合同,保證它能存活幾十年。

  然而,世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沒有“無常觀”,他們天真地以為死亡不會那么快到來,整天為了幾十年后的事打算;殊不知“黃泉路上無老少”,死亡的來臨,并非自己想的那樣緩慢而有規(guī)律。要知道,死亡出現(xiàn)的方式、時間,永遠是無法確定的,誰又能預知明天和死亡哪一個先到來呢?或許有人認為:“既然死亡是每個人的歸宿,早晚都會臨頭,那有什么可害怕的?”其實,眾人皆死,并不會擺脫你個人面臨死亡的痛苦;所以,我們?nèi)粢獙ψ约贺撠煟蛻M快放下對今生的貪執(zhí),為漫長的后世多做準備。

  修行人若對無常觀得好,一旦自他身上出現(xiàn)無常,就能夠坦然接受。我們經(jīng)常也看得到,有些修行比較好的人,自己接近死亡時會面帶微笑,看見親朋好友死時,也不會哭天搶地,因為他早就明白生命像風中燈燭一樣,沒有什么永恒性。但是沒有學過佛的人,自己身上遇到無常或者看見親人死亡,就特別特別難受,這與沒修行過有很大關(guān)系。

  如果修持相續(xù)的無常,就會有修行的動力。當我們修行懈怠的時候,一想起人生的無常、世間萬事萬物的無常,就會受到鼓舞,就會產(chǎn)生強烈的修行欲望;而修持剎那的細微無常,則可以成為證悟“無我”的基礎。所以,我們一定要修無常,修了無常之后,就會有很大的進步。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