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大海,如何從痛苦的此岸到達快樂的彼岸,必須依靠佛法的慈航普渡。所謂「欲無痛苦須學佛,各有因緣莫羨人。」每個人學佛的因緣雖然不一樣,但是學佛的態(tài)度應...[閱讀全文]
最初佛教出家人,以三衣一缽為代表,因此出家人不管云游何方,總是三衣一缽不離身。三衣指僧伽梨、郁多羅僧、安陀會,總名袈裟。袈裟是壞色、不正色、染色之意。1、...[閱讀全文]
佛教名相——三毒 在我們的心中,有三個不良分子盤據(jù),時時在毒害著我們自己,那就是三毒煩惱。人生所以不能自在、不能安樂,就是有了貪嗔癡三毒的作亂。 1 貪毒:這是因...[閱讀全文]
自在主婦 樂善好施 慈莊法師 不用化裝自然之美 在大方廣佛華嚴經中,有一位行菩薩道樂善好施的家庭主婦,名叫自在女居士。 一個社會上的風氣優(yōu)良與否,就看每個人家庭...[閱讀全文]
在大方廣佛華嚴經中,有一位行菩薩道樂善好施的家庭主婦,名叫自在女居士。一個社會上的風氣優(yōu)良與否,就看每個人家庭所作所為如何,治家的責任,主婦最重要。做一...[閱讀全文]
夕陽西下時會投射出綺麗的光輝,佛陀在涅槃前也發(fā)出比平常更稀有的光明。在佛陀八十歲那年的二月十五日,佛陀的慈顏現(xiàn)出不可思議的光輝,比往常更圓滿、更清凈、更...[閱讀全文]
常有一些學佛未久的信徒問到一個問題:自己功行不深,修行的功德有限,可是每天課誦后都要把功德“回向”給別人,如此一來自己的功德豈不所剩無幾?其實,回向是佛...[閱讀全文]
自古以來,出家人三衣一缽、竹杖芒鞋,到處參訪,隨處行化,他們不是為了吟風賞景,而是為了尋找一個重要的東西,就是“道”;訪道,就是他們的風姿。他們游化十方...[閱讀全文]
- [白云禪師]無明的突破是否牽涉所知障?
- [白云禪師]如何理解“與生死有關,與道相應”?
- [白云禪師]“法”是不是解決問題的能力?
- [白云禪師]福德與功德有何差別?
- [白云禪師]“舍”的究竟意義是什么?
- [白云禪師]同體大悲之“同體”是否指去掉那個“我”?
- [白云禪師]什么是空空、有空?
- [白云禪師]什么是無余?
- [白云禪師]“法相假立”的法義是什么?
- [證嚴法師]什么最美?什么最樂?
- [證嚴法師]善是什么?
- [一誠法師]為什么嗔心“第一難治”,如何治嗔恨心?
- [本源法師]善的標準是什么?
- [道堅法師]釋迦牟尼時代,印度是一個怎樣的社會?
- [弘一法師]有內涵才能更淡定
- [弘一法師]不躁動才能應萬變
- [弘一法師]心定氣平淡定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