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弘善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學常識 >

三千威儀指哪些?三千威儀八萬細行是什么意思?

[佛學常識] 發(fā)表時間:2018-07-05 作者:未知 [投稿] 放大字體 正常 縮小 關(guān)閉

三千威儀指哪些?三千威儀八萬細行是什么意思?

三千威儀指哪些?三千威儀八萬細行是什么意思?

  三千威儀是指出家人的四威儀「行住坐臥」,四威儀中的每一威儀有兩百五十條,行有兩百五十條,坐有兩百五十條,臥有兩百五十條,立有兩百五十條。這四個兩百五十合起來就是一千,這一千又分為過去一千、現(xiàn)在一千、未來一千,因此稱為三千威儀。再加上以身口七支(殺、盜、淫、妄語、惡口、綺語、兩舌),則為二萬一千;再加上貪嗔癡三毒及等分(謂貪瞋癡三心,一齊而起)的四種煩惱,共成八萬四千。諸經(jīng)舉其大數(shù),則稱八萬細行。三千威儀,八萬細行,表示戒是很微細的。用八萬四千個微細的行門,漏盡自己的煩惱,目的是在這里。

  僧團講究「三千威儀,八萬細行」,用意在培養(yǎng)一個人出眾的威儀,樹立良好的形象,不但是做人的基本條件,更可以成為度眾的方便法門。就如同佛陀十大弟子中的智慧第一舍利弗和神通第一的目犍連,過去曾是外道的首領(lǐng)。有一天,舍利弗在路上看到馬勝比丘,立刻被他的威儀所攝受,于是上前問道:「這位修道者,你的老師是誰?他都教了些什么?」馬勝比丘告訴他:「釋迦牟尼佛是我的老師,他常告訴我們『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的道理……!

  舍利弗一聽,心眼頓開,趕緊回去找目犍連:「目犍連,我們找到老師了,釋迦牟尼佛可以做我們的老師!褂谑撬麄儙е髯缘耐奖,皈投在佛陀座下,這就是威儀度眾的實例。另外,宋代的大學者如王陽明、程頤、程顥等人,他們對佛門的威儀也很贊嘆。有一次,程頤到寺院,剛好看到排班過堂的隊伍,忍不住贊嘆「三代威儀,盡在此中」,說明中國自古以來所謂的道德禮儀,盡從這些僧眾中表露無遺,確實是不錯的。

  佛門教育十分重視思想教育與生活教育,因為唯有健全的思想和規(guī)律的生活,才能完成人格,成就道業(yè)。身語意的行止,表現(xiàn)在外,就是生活的禮儀。一個人如果站沒站相、坐沒坐相、衣冠不整、談吐庸俗,這就是缺乏生活的禮儀。因此,佛門中的四威儀:行如風、坐如鐘、立如松、臥如弓,就是從行立坐臥來訓練威儀。所謂「身具德,人必敬」,相好威儀能度眾生,即使諸佛要成就圓滿功德,也必須「三祇修;,百劫修相好」,將相好、福德、智慧修好。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