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弘善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學常識 >

婆羅門是什么意思?

[佛學常識] 發(fā)表時間:2018-07-13 作者:未知 [投稿] 放大字體 正常 縮小 關閉

婆羅門是什么意思?婆羅門的意思、解釋

  婆羅門是古印度四種姓中最高的種姓,翻譯為凈行、凈志、靜志等。婆羅門修習梵天之法,他們自稱是梵天口中出生的清凈種族。在當時的印度社會,宗教大權都由婆羅門階級獨攬,到今天,婆羅門教依然在印度有著廣泛的影響。

《佛學常見辭匯》對婆羅門的解釋

  婆羅賀摩拿的簡稱,為印度四姓之一,華譯外意、凈行、凈志、靜志等,是奉事大梵天王而修凈行的種族。

三藏法數》對婆羅門的解釋

  梵語婆羅門,華言凈行;蛟诩遥出家,世世相承,以道學為業(yè),自稱是梵天苗裔,守道居貞,潔白其操,故謂之凈行。

《佛學大辭典》對婆羅門的解釋

  婆羅門,(雜名)Brāhmaṇa,天竺四姓之一。具云婆羅賀摩拏,又云沒啰憾摩。譯為外意、凈行、凈志、靜志等。奉事大梵天而修凈行之一族。玄應音義十八曰:“婆羅門,此言訛略也。應云婆羅賀摩拏,此義云承習梵天法者。其人種類自云,從梵天口生,四姓中勝故獨取梵名,唯五天竺有,諸國即無。經中梵志亦此名也。正言靜胤,言是梵天之苗胤也。”慧琳音義二十六曰:“婆羅門,此俗人也。謂凈行高貴舍惡法之人,傳學多聞者也。”希麟音義八曰:“婆羅門,不正梵語也。應云沒啰憾摩,此云凈行,或云梵行。自相傳云:我從梵王口生,獨取梵名,世業(yè)相傳習四圍陀論。”俱舍頌疏賢圣品三曰:“此云凈志,遠煩惱故,同勤息義。”仁王經良賁疏中二曰:“婆羅門,此云靜志。”俱舍光記一曰:“婆羅門法。七歲以上在家學問,十五已去,學婆羅門法,游方學問。至年四十、恐家嗣斷絕,歸家娶妻,生子繼嗣,年至五十入山修道。”智度論十曰:“在家中七世法凈,生滿六歲皆受戒,名婆羅門。”寄歸傳四曰:“五天之地皆以婆羅門當貴勝,凡有座席并不與余三姓同行。”注維摩二曰:“肇曰:婆羅門,秦言外意。”毗奈耶雜事一曰:“見諸婆羅門。以自三指點取白土,或以白灰抹其額上,以為三畫。”【又】國名。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