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弘善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學常識 >

七覺支是哪七覺?如何記?善于應用七覺支

[佛學常識] 發(fā)表時間:2020-06-17 作者:法量大和尚 [投稿] 放大字體 正常 縮小 關閉

  法量大和尚指引“榕蔭讀書會”的學員學習《阿含經(jīng)故事選》經(jīng)典選篇《善知識與精進不放逸》,并就學員們在學習討論中提出的問題作了智慧的開示。

  學員說:我總是記不住七覺支,請教師父,有什么好方法能夠記住七覺支?

法量大和尚:七覺支是哪七覺?如何記?善于應用七覺支

  學法,要多讀多聞多思考。比如說,什么是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舍覺支?我們要通過多聞把她們記牢,并依次深入思維,記住并熟練之,這就可以成就聞所成慧、思所成慧。

  七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和喜覺支是一組,是屬于慧學的,靈動、向上的;輕安覺支、定覺支、舍覺支是一組,屬于平靜、安詳?shù)。我們禪修時,若能保持動靜平衡,則容易得安止定。

  念覺支,念是我們的目標,擇法是依這個目標而抉擇思維。念覺支貫穿于擇法、精進、喜、輕安、定、舍這六個覺支。擇法、精進、喜、輕安、定和舍這六個覺支是依于念覺支而起作用的。

  我們懂得這個道理之后,當我們的心沒有力、當心沉的時候,就用有力的這一組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把心揚起來,把心調(diào)動起來;當我們的心太動、太有力的時候,就用輕安、定和舍這組覺支將心平衡下去

  在這一動一靜中,我們的心始終在正念上。當心達到一種平衡、柔軟、敏銳、光明的時候,就能產(chǎn)生智慧。

  有時候,我們要用擇法覺支去觀察、分析目標;有時候,我們要給心源源不斷地注入力量,使心充滿活力——精進;要想使心的活力能持續(xù),我們還要給她喜。喜是心的動力、喜的力量。

  比如我們禪修時,如果心沒有喜,可能就會打瞌睡;打坐還沒到時間,就想趕快下座。如果我們心里有喜,就會很歡喜地專注在自己的目標上,如如不動。時間到了,還不舍得下來,覺得還沒滿足,這就是心里有喜了。

  七覺支是用功的。我們修四念處的時候,都要用上七覺支。當七覺支得到平衡,我們的慧力馬上就會增強。當我們擇法的智慧增強時,就有利對治煩惱,獲得正見,契證菩提。我們就從這里獲得八正道的正見。

  七覺支是做工夫的,我們要想記住她,就要好好依著她去用功。我們做任何事情都可以用上七覺支。

  比如我們聽法時,師父說什么是善知識、什么是善同伴。那么“善知識、善同伴”這個概念就是我們的念,我們要把這個念牢牢記住。

  擇法,就是思維剛才師父說的“善知識不是一個人,但又不離這個人,人就是五蘊法”;師父說“跟正法相應的,跟如來的正法相應的”,我們就思維“正法相應”是什么;師父說“一定是跟三法印相應的”,我們就思維什么是“三法印”,為什么三法印就是正的……我們就這樣思維,就思維這些,這就是擇法。

  擇法,就是如理思維,明辨無常、苦、空、無我諸法性。通過如理思維,成就思所成慧,如法抉擇,降伏煩惱。

  擇法清明有力,這就是精進力。如果思維一下就累了,就不想思維了,這就是沒有精進力。

  我們應該越思維法義越開心,因為我們通過正確思維會獲得法義的明辨,會得到法喜。這里就有了擇法、精進和喜。

  當我們思維累了,心沒有力,胡思亂想或者昏沉了,這時我們就站起來放松一下,把思維放下,使自己整個身心放松,自然、平靜、安詳。

  當我們不再思維、完全放松,此時保持正念的專注,使心得到專注與寧靜。當身心調(diào)和,正念持續(xù)有力的時候,我們可能會得到安止定。

  輕安、定、舍的運用,能夠調(diào)和我們的身心,將我們動的身心平靜安和。

  平靜一段時間之后,當身心有力量了,我們又動起來,又用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這樣來來回回地深入思維,就像打太極一樣,有進有退。

  學法就是要這樣,要善用“進、退”這兩個法寶,這叫平衡,叫中道。

  所以,我們要深入思維,要善于應用七覺支——善用擇法、精進、喜來練我們的心;善用輕安、定和舍來平和我們的心;念是始終的。

  我們要時刻保持正念,若正念丟失,我們就會落入昏沉和掉舉,這是修行的兩大障礙。當我們遠離了昏沉和掉舉,一般來說,正念就在了。

  我們不是在打坐時才保持正念,任何時候都要有正念。比如聽課時,如果不能把師父的話聽得句句入耳、清楚明了,那我們的心就不在正念上;如果師父講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我們都能聽得清楚明了,就是得正念;如果我們記住了前一句,后一句漏了,就是丟失了正念。

  如果我們不能保持正念,或者正念的力量不夠強,那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培育。

  佛陀說法時總是教育大家“諦聽諦聽,當為汝說”,就是要我們時刻保持正念,恭敬、喜悅、專注地聆聽,這是正念的必要條件。

  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保持正念。比如在掃地時,我們?nèi)魏我粋動作都不離正念:該怎么掃?掃地的每一個動作怎么樣?

  正念和正知是一對的,正念是目標,正知是明覺、是智慧。我們?nèi)鐚嵙酥约旱哪繕,就是具備正念和正知?/p>

  見聞覺知,知是我們的天性,一切有情皆有知。但正知必須要依多聞佛法和培育正念才能得到。若無佛法的聞思信解,心無正念,則無正知。我們平時的胡思亂想,就是沒有正知。

  當我們擁有了正念和正知,就會知道什么是于我們有利益的,什么是無利益的;什么是我們應當做的,什么是不應當做的。

  當我們對什么時候適合做什么事都能清楚明了,就是精進。我們要隨時具足正念和正知——當做的就積極地做;不當做的就馬上斷除。

  比如說,我現(xiàn)在應當誦經(jīng),我就歡喜、專注地誦經(jīng),誦經(jīng)時保持心的專注與明覺。這就是正念和正知,持續(xù)有力就是精進。

  我們?nèi)裟軐W⒂诿恳粋當下,誦經(jīng)、禮拜、經(jīng)行乃至吃飯睡覺都能專注,就是具備了正念、正知及精進。

  我們學法,就是要學習、運用這些本領。在生活當中,我們就能隨順于法而得到修學的受用。

文章轉(zhuǎn)自微信公眾號:六榕書院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