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名號?

[佛學(xué)常識] 發(fā)表時間:2019-09-04 作者:網(wǎng)絡(luò) [投稿] 放大字體 正常 縮小 關(guān)閉

如何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名號?

  常應(yīng)心念,一心供養(yǎng)。

  修學(xué)“一心稱名”的觀音法門,《普門品》中的兩句話非常重要。

  第一句,佛在講完離三毒時強(qiáng)調(diào)的:“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眾生,常應(yīng)心念。”

  第二句,佛在講完觀音三十三身時諄諄告誡的:“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游諸國土,度脫眾生。是故汝等應(yīng)當(dāng)一心供養(yǎng)觀世音菩薩。”

  第一句緊接離三毒之后說出來,別有深意。貪瞋癡三毒,為根本煩惱,最難拔除。我們稱念觀音的根本目的,就是在菩薩的加持下,速離此根本煩惱。其他離八難、滿二求,都是副產(chǎn)品。因此,決不能顛倒主次。根本煩惱既離,一切枝末煩惱,自不得生,這才是真正的解脫。

  常應(yīng)心念,說來簡單,真正做到也不容易。需要有信心、恒心,也要得法。心念,不是單單嘴上念,口稱名號。需要心想觀音的圣容,用信心、恒心、至誠心、恭敬心、不間斷心去念。不能一暴十寒,應(yīng)當(dāng)常時無閑不間斷?诶锓Q名,心里思念,念得功用純熟,不念而念,將此身心,與觀音菩薩名號,打成一片。內(nèi)憑念力,外托圣力,日久天長,自然瓜熟蒂落。

  具體念法,按照印光大師的傳授,當(dāng)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讀“拿摩”?梢猿雎暷,也可以默念。印光強(qiáng)調(diào)說:“無論出聲念、默念,均須攝耳而聽。聽則功德更大。行住坐臥均可念。臥及衣冠未整齊、手口未洗漱,均宜默念。”攝耳而聽,就是融會耳根圓通法門。說到這,印光附帶說了這樣一句話:“當(dāng)發(fā)善心為自利利他,則隨求者心之誠與行之淳之大小,而得其感應(yīng)。若欲做惡事求菩薩,則不但不得福,而且有大禍矣。凡一切醫(yī)不能治之病,均以此一味阿伽陀藥而治之。”阿伽陀藥,即不死藥。

  說到感應(yīng),印光開示道:“觀音何以能靈感如是?以其能返聞自性,及照見五蘊(yùn)皆空故。”“念觀音大士洪名,念至念極情亡時,則凡一切煩惱惡業(yè),當(dāng)體皆空,回視一切苦樂境緣,皆不可得。于此不可得中,不妨興慈運(yùn)悲,隨機(jī)接引。以觀音之心為心,以觀音之事為事,普令一切受苦眾生,同沐觀世音之恩澤,以及于未來世中,同行觀世音之道,以展轉(zhuǎn)救度也。”

  第二句,一心供養(yǎng)。一心就是信心、恒心、至誠心、恭敬心、不間斷心。供養(yǎng),是為了破除眾生的慳吝心為施舍心,是為了讓眾生廣種福田。所得供養(yǎng)最后還是回向給了眾生。《首楞嚴(yán)經(jīng)》描述的觀音菩薩獲得的四不思議無作的妙德,其中第三說:“由我修習(xí),本妙圓通,清淨(jìng)本根。所游世界,皆令眾生,捨身珍寶,求我哀愍。”其中第四說:“我得佛心,證于究竟,能以珍寶,種種供養(yǎng),十方如來,旁及法界,六道眾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長壽得長壽。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普門品》中無盡意菩薩馬上做了示范:“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dāng)供養(yǎng)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無盡意菩薩復(fù)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瓔珞。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dāng)愍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實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于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

  下面是《普門品》中的偈頌,全面總結(jié)了一心稱名的觀音法門。

  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彼,佛子因緣,名為觀世音?

  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汝聽觀音行,善應(yīng)諸方所,

  弘誓深如海,歷劫不思議,侍多千億佛,發(fā)大清凈愿。

  我為汝略說,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

  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

  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

  或被惡人逐,墮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

  或值怨賊繞,各執(zhí)刀加害;念彼觀音力,咸即起慈心。

  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

  或囚禁枷鎖,手足被杻械;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

  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于本人。

  或遇惡羅剎,毒龍諸鬼等;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

  若惡獸圍繞,利牙爪可怖;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

  蚖蛇及蝮蝎,氣毒煙火燃;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

  云雷鼓掣電,降雹澍大雨;念彼觀音力,應(yīng)時得消散。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xiàn)身。

  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

  真觀清凈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愿常瞻仰。

  無垢清凈光,慧日破諸暗,能伏災(zāi)風(fēng)火,普明照世間。

  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

  諍訟經(jīng)官處,怖畏軍陣中;念彼觀音力,眾怨悉退散。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

  念念勿生疑,觀世音凈圣,于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

  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是故應(yīng)頂禮。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