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證與理論的關(guān)系與差距

[佛學(xué)常識] 發(fā)表時間:2020-12-30 作者:能弘法師 [投稿] 放大字體 正常 縮小 關(guān)閉

能弘法師:實證與理論的關(guān)系與差距

問題:

  佛陀時代以修證為主,現(xiàn)在佛教以理論為主,請師父開示實證與理論的差距。

能弘法師:

  “佛陀時代以修證為主,現(xiàn)在以理論為主。”事實上,在佛陀的時代,理論與修證是并重的,因為沒有理論的指導(dǎo),就不可能實證。現(xiàn)在理論多、實證少,因為時代演變,現(xiàn)在是末法時期,能夠重視佛法正確的理論、正見,也是難得了。但是真正要了生死,一定要實證。

  理論和實證的差距在哪里?實際上最重要、最關(guān)鍵的一點,就是理論不能斷煩惱、得解脫,不能了生死;只有實證才可能斷煩惱、得解脫,才能了生死。所以,理論和實證最重要的區(qū)別,就是一個真能了生死,一個不能了生死,這是最大的區(qū)別。

  為什么現(xiàn)代的人了生死少了?主要問題還是沒有真正下手去修。說到修,可能很多人會覺得:我也在修,怎么可以說沒有真正下手去修?

  其實這個“修”有廣義的修,也有狹義的修。

  廣義的修是什么?你去行布施、持戒、念佛、誦經(jīng)、拜佛,乃至到寺院里做義工,或者在身邊做一些好事,通通叫修。只要和佛法有關(guān)的一切善法,你去做,那就叫修了。我們一般也都自稱為“修行人”,你不能說我每天在忙著做不叫修行。從廣義上來講,我們確實也在修行。

  但是假如從狹義的修來講,我們大部分人事實上沒有在修。我們經(jīng)常聽到“聞、思、修、證”或者“戒定慧三學(xué)”這些詞。那么他在哪一個步驟修?聞思修證,聞、思、修屬于因,證屬于果。這個因它是有次第的,聞、思、修,這是次第,也就是三個步驟,先聞,再思,接著修,修到家才有可能證。

  第一步,聞。這里的“聞”就是聞慧,指聽聞?wù)姡褪?a href="/remen/sishengdi.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四圣諦、十二因緣、三法印的正見,這屬于解脫道的。當(dāng)然菩薩道也攝受在里面。

  大乘有緣起性空的正見,或者大乘三大系:性空唯名、法相唯識、真如唯心,這三大系的正見。

  在末法時期,事實上很多人有沒有聽聞到都是個問題。因為很多人有可能聽聞一些人天善法,按照去做,他就會得到人天福報。從廣義上確實也是叫修。

  但是很多人聽聞了一些邪知、邪見,這個開始就已經(jīng)錯了,那后面不可能對,接下去就很危險了。因為假如聽聞了這些,改變了他的觀念,原來本來就有些斷滅見、常見或者不信因果的邪見,再搞一些邪門外道的思想,這個思想就越來越復(fù)雜了。就是因為他親近惡知識或者惡友,或者自己瞎看,本來就錯,再聽一些錯的,那就錯上加錯。

  所以首先要聽聞?wù)姡还苁墙饷摰赖恼,還是菩薩道的正見,聽聞正法。

  第二步,思。“思”就是思維,如法地去思維,按照法理去思維,你要改變以前的一些世俗的不正見,把你的邪知邪見——斷滅見、常見、邪見,乃至根本的我見,都要改過來。

  不正見有五種:我見、邪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透過聽聞?wù)姡堰@五種不正見改過來,扭轉(zhuǎn)錯誤的思想,然后樹立起堅固的正見,叫定解,也叫勝解。只有正見確定樹立了,堅固不動,才好修。

  第三步,修。“修”就是觀照,觀照要以定為基礎(chǔ)。戒定慧三學(xué)和聞思修證,它的關(guān)系是什么?

  戒定慧,即在正見的指導(dǎo)下持好戒,止一切惡——停止一切惡,防止一切惡的生起,讓心安住于善法,能夠逐步的調(diào)柔。接著是修定,緣一個善法門,可以觀呼吸或者念佛、持咒,或不凈觀。修定,達(dá)到近行定或者安止定,這是次第禪。有了一定的功夫,假如是近行定,可以直接起觀;假如是入安止定,入了之后要退出來,以近行定來起觀,就是修慧

  所以狹義的修,就是以定為基礎(chǔ),然后來觀照,這才算修。修到家,才有可能證。也就是說,沒有觀照的功夫,還不算狹義的修、能證的修。注意!要證果必須要有狹義的修,也就是由定起慧觀的修,才有可能證。沒有由定起觀的修,是不可能證的,特別是解脫道。

  所以我們念佛、拜佛,這些都是基礎(chǔ)。你念得有定力、拜得有定力,才有可能由此來起觀;或者觀呼吸、不凈觀有功夫,有了一定的定力,達(dá)到一心不亂,或者接近一心不亂,然后來起觀,才算修,特別是解脫道。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