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佛教中的智慧重要?文殊菩薩的智慧有多深?
為什么佛教這么重視智慧呢?
因為從根本上來說,世間的一切惡,都是源于無明愚癡。而一切苦果,一方面因為有惡不善法為業(yè)因,另一方面也要有無明相應,才會呈現(xiàn)為苦。唯有智慧明利,可以破除愚癡無明。
好比暗室之中不可見物,燈亮后一切都歷歷在目,自然沒有迷惑猶疑!洞笾嵌日摗氛f:“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又說:“五度如盲,般若為導。”足以看出智慧的重要性。我們常說智慧不是世間的聰辯,但實際上對二者的區(qū)別并不甚知。
聰辯,主要體現(xiàn)在快速的認知與反應能力。所謂耳聰目明,感官上的敏銳帶來認知上的迅速。而反應的迅速,乃至處理問題時能用他人無法想到的方法,都會讓人驚嘆其人的聰明。
如果只重視認知與反應的迅速,很顯然會忽略了另一個維度:認知的正確性。智慧關注的,不是認知有多迅速,反應有多敏捷,而恰恰是認知的正確性,以及是否能基于正確認知,做出正確反應。
如果說一個人是否聰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先天的資質,那么是否智慧,很明顯是可以在后天培養(yǎng)的。我們可以從如下故事中了解這二者的區(qū)別。
佛在世時候佛陀有一個弟子叫周梨盤陀迦,便以世間聰辯能力較弱而聞名。周梨盤陀迦尊者甚至無法完整記憶一個偈頌,佛陀耐心教導,方便施設,教他打掃衛(wèi)生,在掃地時念“掃塵”、“除垢”,乃至只是往左掃時念左,往右掃時念右。
尊者對三寶信重之極,在僧團中日夜熏陶法義,在掃地的過程中便憶念到:心中煩惱,也像地上遍滿的塵垢,而佛法就如掃帚,心地也需打掃,用佛法來祛除煩惱。這樣思維,導致他最終得證阿羅漢。
阿羅漢的智慧是遠超凡人的,因為對法的現(xiàn)見,他們徹斷煩惱解脫生死。這毋庸置疑。但是成了阿羅漢,周梨盤陀迦尊者就變成一個很聰慧的人了嗎?
并非如此。佛世時比丘僧團會輪流差遣阿羅漢大僧到比丘尼僧團中講法,其他的尊者,到了比丘尼僧團中都可以長期流暢地講述佛法,而周梨盤陀迦尊者到了比丘尼僧團,反反復復只會講一個偈頌,一個他唯一記得的偈頌?梢钥闯觯]有因為有了阿羅漢這么深徹的智慧,就成為一個機智的少年。
文殊菩薩的智慧有多深?
菩薩要化導眾生,當然不能只是自己了達實相,還需要有廣大的辯才。那么以智慧著稱的文殊菩薩,其智慧又有如何表現(xiàn)呢?最為著名的,莫過于《維摩詰經》中《諸法言品》(即《文殊師利問疾品》)所講述的故事。
維摩詰居士是毗耶離大城中一位對佛法有深入了悟的居士,他與當地人交好,深為大家敬重。因此當他生病時,國王大臣不少人都前去慰問他,而他則趁機為這些來慰問的人講述佛法,讓他們發(fā)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在不少世間人前往問疾之后,佛陀也讓他的弟子們前去問疾。但是佛陀的弟子們紛紛表示,自己不堪此任,因為維摩詰居士對佛法法義的了解深徹,都曾在與他們打交道的過程中指出他們不如法的言行。
而后佛便跟彌勒菩薩等菩薩說起問疾一事,而這些菩薩也均因各種原因被維摩詰居士指出言行知見中的不圓滿。
佛陀最后便跟文殊菩薩說到,大家都覺得自己不夠資格去問疾,那就你去吧。文殊菩薩當場表示,這個維摩詰居士確實很了不起,對于佛法了解深徹,又能神通自在,辯才無礙,并不是那么好應對。雖然如此,還是愿意奉佛法旨前往。
這一前往,有八千菩薩,五百聲聞,以及百千天人都跟著去,希望能從兩位大士的對答中獲得法益。
文殊菩薩先后問了維摩詰居士生病的因緣,具體的病癥,又問他應該如何慰問生病的菩薩,又該如何調服其心。維摩詰居士便借文殊菩薩的發(fā)問,一一作答,大開法筵。
兩位菩薩的對答確實機鋒橫生,說是問疾,卻問出了菩薩本懷,讓一眾聽眾皆得法益,其中更有八千天人因此而發(fā)起了菩提心。也只有文殊菩薩的智慧,才能在與維摩詰居士的應答中不落下風。
- 上一篇:菩薩是怎么誕生的?四個條件
- 下一篇:神秀禪師的禪偈是什么意思?
- 最全的燒香圖解,燒香有何含義與講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嗎 皈依佛門后的注意事項
- 開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嚴咒簡介,什么人不能念楞嚴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種苦報 從婚后出軌事件看出的因果報應
- 地藏經簡介,地藏經主要講什么?
- 《華嚴經》簡介,大方廣佛華嚴經講什么?
- 佛教基礎知識
- 最簡單的三皈依儀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儀軌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勢圖
- 為什么要學佛?有什么用呢?
- 心經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內容介紹
- 心經入門
- 2020年佛教節(jié)日一覽表
- 佛教唱贊時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義呢?
- 為什么要燒香拜佛?燒香的含義是什么?
- 什么是咒語?佛教最神奇的九個咒語
- 佛教名詞
- 學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內容
- 準提咒簡介,準提咒功德及妙用
- 佛教和印度教的區(qū)別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門
- 文殊菩薩心咒簡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么意思?
- 誦經有訣竅嗎?誦經的十二條訣竅
- 初入佛門該怎樣修行?
- 在家燒香有什么講究?一些禁忌千萬不要觸碰!
- 皈依證怎么辦理?辦皈依證后的忌諱是什么?
- 女眾出家前須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機會
- 往生咒簡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楞嚴經簡介,楞嚴經大致在講什么?
- 給去世的人上香的規(guī)矩
- 求佛有沒有用?為什么說佛菩薩可以保佑人?
- 金剛經入門
- 觀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簡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種分類分別指什么?
- 阿彌陀佛圣誕是哪一天?農歷十一月十七恭迎彌陀圣誕
- 剛念經時聲音響亮且快,后來就沒有了,為什么?
- 以佛心來凈化自己內在的妄心
- 嘴笨不會安慰人怎么辦?
- 馬鳴菩薩是誰?馬鳴菩薩的簡介與故事
- 為什么在世間行善的功德勝于極樂百倍?
- 學會順其自然,在晴天時愛晴,在雨天時愛雨
- 念經時可以控制妄念嗎?
- 什么是“五蓋”?菩薩沒有厭怠心
- 趙州和尚是哪個朝代的,哪里人?趙州和尚的簡單介紹
- 什么是莊嚴國土?
- 在家居士怎樣才能讓現(xiàn)在和將來的生活具足幸福安樂?
- 八正道是為人處世乃至成佛的八種正確方法和途徑
- 阿逸多菩薩是誰,是彌勒菩薩嗎?
- 佛教說的隨緣是什么意思?隨緣的含義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論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幾種?佛教六種神通的簡單介紹
- 求神不如求己,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經時犯困,打盹后又從頭開始念,該怎么辦?
- 人幫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錢的七種結緣方式
- 殺生、妄語、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無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對親人的病,家里的經濟條件,心很亂,該怎么辦?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在床上哄孩子睡覺能唱彌陀圣號嗎?
- 受持三皈依后要做什么?守住這四種法
- 如何讓身心安樂?眾生的心安之道
- 能夠“悟道”或“悟到”,心智自然就打開了
- 什么是五戒、八戒、具足戒?
- 努力得不到認可,還要抵御病痛,是否躺平比較好?
- 念經的時候,怎樣觀想把經文印在心里?
- 如何應對、脫離生命之苦?
- 佛教的八功德水是什么,指哪八種水?
- 為什么一念經就昏沉,該怎么辦?
- 如何把佛號念好?
- 受三皈依有什么好處?三皈依的八種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