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尼】是哪類人的稱呼?佛教比丘尼是什么意思?
比丘尼(佛教解釋)
比丘尼,梵文 Bhikkhuni 又作苾雛尼、比呼尼、尼、除女、董女、沙門尼,俗稱尼姑。滿二十歲出家,受了具足戒的女子,稱為比丘尼。中國第一個比丘尼是凈檢。在東晉升平元年(三五七年)受了具足戒,正式成了比丘尼。
比丘尼的記載
依《大愛道比丘尼經(jīng)》所載,比丘尼的出家,始于佛陀的姨母摩訶波阇波提(大愛道),她誓守八敬法,而被允許出家受戒。在我國,依《比丘尼傳》卷一所述,西晉建興年間(313~317),尼僧凈檢從西域沙門智山剃發(fā)、受十戒。升平元年二月(357),請曇摩羯多立比丘尼戒壇,凈檢等三人共于壇上受具足戒,這是我國比丘尼的開始。在日本,司馬達等之女善信等人從高麗僧惠便出家,后至百濟受具足戒,是其濫觴。
關于比丘尼的戒律,在佛滅后、部派分裂以前,教誡極嚴。至部派分裂再分裂后,對比丘尼較為放寬。然而,因相傳女人障重,故戒條亦多,依《四分律》所載,比丘須守二五〇戒,比丘尼則須守三四八戒。
我國比丘尼的歷史
在我國佛教史上,比丘尼之貢獻雖不如比丘之多,然其中亦不乏戒行精嚴、學優(yōu)行粹之修行者。依《比丘尼傳》書中所載,由晉代迄梁武帝之間,我國佛教界即已有不少杰出之比丘尼。如道容‘戒行精峻’(卷一),令宗‘學行精懇,開覽經(jīng)法,深義入神’(卷一),慧果‘常行苦節(jié),不衣綿纊,篤好毗尼,戒行清白’(卷二),慧耀甚且燒身以供養(yǎng)三寶(卷三),凡此皆足令人欽仰。
古代世俗女子雖有讀書識字者,然真能登臺講說者則極少見!侗惹鹉醾鳌窌兴d之比丘尼,則頗有能登臺講解經(jīng)律、著書立說者。晉穆帝時,妙相‘每說法度人,常懼聽者不能專志,或涕泣以示之’(卷一)。齊武帝時,曇徹‘才堪機務,尤能講說。剖毫析滯,探賾幽隱。諸尼大小,皆請北面’(卷三)。智勝研讀律藏,‘自制數(shù)十卷義疏,辭約而旨遠,義隱而理妙’(卷三)。由此諸例,可以窺見比丘尼在我國早期佛教史上地位之一斑。
至于二十世紀的后半階段,比丘尼也是臺灣佛教的中堅分子。不唯人數(shù)遠較比丘為多,且頗多能獨當一面,弘法利生者。如證嚴創(chuàng)辦慈濟功德會,興辦大型醫(yī)院及大學,其弘法事業(yè)規(guī)模之大,為前此之臺灣所未有。恒清為美國威斯康辛(Wisconsin)大學博士,身任臺大哲學系教授,且掌理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對臺灣佛教高等教育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其他方面之杰出比丘尼,在臺灣亦為數(shù)甚多。種種跡像皆顯示出,在現(xiàn)代臺灣佛教僧團里,比丘尼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比丘尼的歷史故事
比丘尼,是出家修行的女教徒,講求六根清凈,四大皆空,與朝廷素無瓜葛,但明朝的比丘尼卻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侵擾和追捕。永樂十八年(1420),明成祖朱棣突然下令,將全國所有的比丘尼以及女道士,統(tǒng)統(tǒng)逮捕送到京師逐一審問,驗明真實身份。這場史無前例的大索天下比丘尼案,既打破了佛門千年來與世無爭的靜雅,也讓后人感到莫可名狀的疑惑。那么,朱棣為什么要捕捉天下比丘尼呢?
而事情的起因,卻是一場發(fā)生在山東境內,由唐賽兒(女)領導的農民起義運動。據(jù)《明史》及清代有關野史雜鈔記載:唐賽兒于永樂十八年二月,在家鄉(xiāng)蒲臺(今山東濱州)聚集數(shù)千白蓮教徒,以紅白旗為號,揭竿而起,對抗朝廷。這場發(fā)生在山東境內的農民起義,因為規(guī)模小、持續(xù)時間短,且沒有震動明朝政權,所以連歷史教科書上沒有記述,但當時的皇帝朱棣卻“甚為震驚”,不但派出了“京營”五千精銳人馬,還把正在山東沿海“抗倭”的軍隊,也用在了鎮(zhèn)壓這場農民起義上面,很有股子“攘外必先安內”的架勢。
朱棣為何如此興師動眾?據(jù)筆者分析有以下原因。其一,起義發(fā)生在“遷都北京”前夕,直接影響到皇帝的“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朱棣決不允許在這種時候出任何亂子;其二,起義軍以“白蓮教”為依托,教徒對唐賽兒死心塌地,惟命是從,朱棣決不允許“邪教”蠱惑民眾;其三,起義軍隊伍不斷壯大,屢敗官軍,且唐賽兒對于朝廷的招安不理不睬,使朝廷和朱棣顏面掃地。種種原因,使朱棣對唐賽兒分外仇恨,對起義軍進行瘋狂鎮(zhèn)壓。因為寡不敵眾,腹背受敵,起義軍只堅持了三個月就失敗了,但唐賽兒卻下落不明。
為了消除心中忿恨,為了防止死灰復燃,為了能夠殺一儆百,朱棣下令嚴察唐賽兒的行蹤,但搜捕工作沒有任何進展。民間搜不到,朱棣決定調整工作重心,把搜捕唐賽兒的重點放到了佛門。朱棣之所以這么做,筆者認為有以下原因:一者,搜捕人員為了推卸搜查不利的責任,有可能以唐賽兒入佛門來搪塞朱棣。二者,佛門弟子遠離世俗,官府一般不介入,唐賽兒兵敗后極有可能混入佛門避難;三者,唐賽兒起義時,曾自稱“佛母”,朱棣以此認為唐賽兒與佛門有著某種關聯(lián)。史料中也有相關記載,朱棣因“唐賽兒久不獲,慮削發(fā)為尼或處混女道士中,遂命法司,凡北京、山東境內尼及道站,逮之京詰之”。
于是,朱棣下令將北京、山東的比丘尼、女道士統(tǒng)統(tǒng)逮捕,押送朝廷審訊。同年七月,朱棣又命段明為山東左參政,繼續(xù)搜索唐賽兒。段明為了完成這一任務,不僅把山東、北京的比丘尼逐一搜查,全部捕捉,甚至還逮拿了全國范圍內的數(shù)萬名出家婦女。關于此事,《明史》也有簡單記載:永樂十八年二月,山東蒲臺唐賽兒反,唐賽兒不獲,溟逮天下出家比丘尼萬人。一直到朱棣病逝,他一心想捉拿到唐賽兒的愿望也沒能實現(xiàn)。明朝強大而又嚴密的特務、巡察機構,在捉拿唐賽兒的問題上,因為不得民心,即使想出通過捕捉天下尼姑的荒唐、極端的辦法,最終也無濟于事,得到的結果是“賽兒卒不獲,不知所終”。唐賽兒究竟哪兒去了?多少年來,不少歷代史學家,為了尋覓這位巾幗英雄的最后歸宿,窮經(jīng)皓首,至今仍無定論。
- 上一篇:修善
- 下一篇:【善法】什么叫善法?什么樣的法叫善法?
- 比丘尼傳 - 釋寶唱
- 比丘尼傳白話文 - 梁釋寶
- 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及杰出的比丘尼 - 未知
- 從大妓女到神通第一比丘尼 - 未知
- 比丘尼八敬法是哪八條?八敬法的內容 - 如本法師
- 出家為比丘尼卻不知已懷孕,竟也證得羅漢果 - 未知
- 求戒(比丘戒、比丘尼)的標準是什么? -
- 比丘尼是對佛教中哪一類人的稱呼? - 網(wǎng)絡
- 比丘尼優(yōu)波鞠多 用一碗麻油開示修行的奧妙 -
- 善愛比丘尼至誠供佛齋僧,證得阿羅漢果 - 未知
- 微妙比丘尼的前世今生 -
- 居士見比丘尼用何種禮? - 李炳南
- 蓮華色女:比丘尼中神通第一 - 未知
- 阿難陀對比丘尼說法 使其息滅愛欲之念獲得法眼 - 未知
- 比丘尼沐浴時遭淫徒襲擊 被迫自挖雙眼掏出內臟 - 未知
- 一人對抗十年文革:唯一不脫僧裝比丘尼 -
- 女子亂發(fā)毒誓 結果家破人亡三任丈夫橫死 - 未知
- 比丘尼眾善巧度化兇惡之徒 - 未知
- 劉宋大比丘尼慧木法師的往生故事 - 宏海法師
- 第十六課、比丘尼教團 - 未知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