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弘善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學常識 >

佛教中的八識是指什么?分別是什么意思?

[佛學常識] 發(fā)表時間:2020-07-23 作者:未知 [投稿] 放大字體 正常 縮小 關(guān)閉

佛教中的八識是指什么?分別是什么意思?

佛教中的八識是指什么?

  佛教中的八識,即佛法按照功能把心區(qū)分為八個部分來認識,分別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識、阿賴耶識”;八識是佛家唯識宗創(chuàng)始人對人類心理活動抽象出來的一種理論上的認識。前五識眼、耳、鼻、舌、觸就是指引起心理活動的感官;第六識就是在前五識的基礎(chǔ)上產(chǎn)生的心理活動,故稱之為意;第七識末那識,指的是由前六識與外在物質(zhì)溝通所集聚的自我意識;第八識則是在前七識循環(huán)往復(fù)活動的基礎(chǔ)上形成習氣、習慣,這些習氣習慣潛藏人心靈深處,不斷地不覺察地影響人的生活與工作。

  唯識宗表示世界本原及諸種認識活動的佛教用語。所謂八識:第一眼識,實即視覺;第二耳識,實即聽覺;第三鼻識,實即嗅覺;第四舌識,實即味覺;第五身識,實即觸覺,此五識,通稱“前五識”。第六意識,義近通常所說的心識。

  前五識,只能攀緣“了別”、色等外境,第六意識,則能緣慮內(nèi)、外諸境。第七識,末那識,由它而有第六識,故第六識又是意“之”識;第七識在不停頓地起思慮作用,第六識的思慮作用則時有中斷。第七識依第八識而有,第七識所“緣”的也是第八識,第八識既是第七識的“所依”,又是第七識的“所緣”。

佛法唯識學中的“八識”分別是什么意思?

  1、眼識

  我們的眼睛能看到各種各樣的東西,就是眼識的功能。注意,眼睛只能看見,而不會分別;如果你在區(qū)別這個是書、那個是筆,這已經(jīng)是意識在作用了。

  2、耳識

  耳朵具有聽的功能,同樣耳朵只是具有聽見的功能,而不會區(qū)分這個是長笛的聲音、那個是小號的聲音。一區(qū)分,就是意識在作用了。

  3、鼻識

  鼻子具有嗅覺,但它也只是具有嗅覺功能,一區(qū)分香臭,就已經(jīng)是意識在作用了。

  4、舌識

  舌頭具有味覺,同樣它也只是具有味覺的功能,一區(qū)分甜和咸,就已經(jīng)是意識在作用了。

  5、身識

  身體具有觸覺的功能。

  前五識是感識,認識具體對象。

  6、意識

  意識是第六識,具有認識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識中有一識起作用,意識便同時俱起。

  此外,意識對內(nèi)外之境,不分有形無形,及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世,有比知、推測的作用。因此迷悟升沉之業(yè),皆由意識而作。現(xiàn)在心理學上,研究到前六識為止。但是在佛法上的分析,還有第七、第八——末那識和阿賴耶識的存在。

  7、末那識

  末那是梵語manas的音譯。末那識是意識的根本,其本質(zhì)是恒審思量。因為它是執(zhí)取第八識(阿賴耶識)的見分或其種子為我,使意識生起自我意識,所以末那識又稱為“我識”。這基本上是一種我執(zhí)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煩惱的根本。

  這種我執(zhí)的具體表現(xiàn)是,“我”的具體生命在過去現(xiàn)在未來所思想所經(jīng)驗的東西,有其余勢,以種子的形式,攝藏于第八識的阿賴耶識中。末那識在下意識層面執(zhí)取這些種子,以之為“我”。實際上,這些種子都是無始來前滅后生、非常非斷的作用。《金剛經(jīng)》中最重要的三句話是:“過去心不可得,現(xiàn)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此中本來無常,末那識以這樣虛妄的東西為“我”,因此生起貪、憎、癡、疑、慢等種種煩惱。

  末那識屬于潛意識的范圍,它本身并不造作善惡之業(yè),但因它執(zhí)著自我,所以成為一切眾生自私自利的根源。

  末那識所執(zhí)著的“我”是什么呢?就是最后一個阿賴耶識。

  8、阿賴耶識

  阿賴耶是梵音,又稱為藏識,含能藏、所藏、執(zhí)藏三義,是一切善惡種子寄托的所在。

  阿賴耶識是本性與妄心的和合體。由無明(無明二字的含義見我的《般若波羅密多心經(jīng)》略解)而起的妄想概念稱為“阿賴耶識”的見分,再因這妄想概念而幻現(xiàn)一種對象的境界,稱為“阿賴耶識"的相分。

  一切眾生,每一個起心動念,或是語言行為,都會造成一個業(yè)種,這種子在未受報前都藏在阿賴耶識中,所以此識有能藏的含義。前七識的作用是能熏能緣,第八識是前七識所熏所緣,所以有所藏義。第七識恒定執(zhí)此識中的見分為“我”,而為它所愛,所以有我愛執(zhí)藏義。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