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藏經(jīng)首頁大乘般若部大乘寶積部大乘大集部 大乘華嚴部大乘涅槃部大乘五大部外重譯經(jīng)宋元入藏諸大小乘經(jīng)
小乘阿含部小乘單譯經(jīng)大乘單譯經(jīng)大乘律小乘律 大乘論小乘論宋元續(xù)入藏諸論 西土圣賢撰集此土著述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 序

  序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

  大乘止觀序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卷第一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卷第二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卷第三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卷第四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卷第五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卷第六

  大乘止觀序

  錢唐胡子浸云。問。于華藏單子曰。何謂道。單子曰。性是也。胡子疑焉。曰。修可廢歟。單子曰。在璞之玉。匪剖弗見。在礦之金。匪煉弗純。在纏之性。匪修弗顯。必曰。性也。而可以廢修也。彼蕓蕓者。熟無性耶。于是以靈峰老人所注南岳大乘止觀。授于胡子而告之曰。修道之要。盡于大乘止觀一書。而大乘止觀之要。盡于轉(zhuǎn)無塵智之一言。何也。心也者。萬法之體也。華嚴云。三界無別法。惟是一心作。首楞嚴云。諸法所生。惟心所現(xiàn)。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彼凡夫不了惟心之義。而為六塵所縛。則六塵。塵也。聲聞不了惟心之義。而為四諦所縛。則四諦。亦塵也。緣覺不了惟心之義。而為十二因緣所縛。則十二因緣。亦塵也。菩薩不了惟心之義。而為六度所縛。則六度。亦塵也。不寧惟是。昔有僧問先德曰。撥塵見佛時如何。曰。佛即是塵。由是觀之。若心外見有纖毫之法。無論若凡若圣。皆塵也。而抑知夫即心是塵。即塵是心也哉。緣論云。更無心外法。能與心為緣。悉從自心生。還與心為相。良以世出世間諸法。惟是一心。茍于此諦了而不疑。則即舍情忘。馳求心歇。而無塵之智轉(zhuǎn)矣。今之時。慕道者如牛毛。明道者如麟角。執(zhí)性而廢修者。恪守無為。執(zhí)修而廢性者。罔知本妙。加以游談不根之徒。目不覩三藏之靈文。耳不聞五宗之(糸八)旨。儼為人師。如盲導(dǎo)瞽。余雖辭而辟之。其如一傳眾咻。法焰智燈。危若一綫。誠能流布是書。俾知夫寂照者。性之體也。止觀者。性之用也。由寂故。而起于止。而即以止。合乎寂。由照故。而起于觀。而即以觀。合乎照。是則全性起修。全修是性。圓悟圓修之道。莫詳于此。然而以少方便。疾得菩提。則曰。轉(zhuǎn)無塵智而已矣。是故修道之要。盡于大乘止觀一書。而大乘止觀之要。盡于轉(zhuǎn)無塵智之一言也。胡子忻然。與其仲弟用和。季弟濟之。并吳子寶林。邵子南崖昆季。姚子三摩。謀而付諸梓。而乞余言弁其首。爰述胡子相往復(fù)之語。而為之序。

  乾隆五十四年歲次己酉仲冬之吉富春華藏居士單照謹撰。

  夫飲百川之泉者。須窮其源。攀萬木之條者。須知其本。況佛法心燈。普照一切。為人天之眼目。作凡圣之依歸。豈可晦其所由來也。天臺智者嗣法于南岳慧思禪師。習止觀。嘗讀法華藥王品。至善男子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yǎng)如來。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其師嘆曰。非汝莫見。非我莫知。由是觀之。其師功行豈等閑哉。所著甚富。其大乘止觀一書。會靈峰蕅益旭公。分以科注。合四卷。名大乘止觀釋要。歲久淹沒。而智者大師名滿天下。其師著述。竟罕人知。此皆飲水不窮其源。攀木不知其本故耳。當知智者大師。五分法身。由師所生。靈峰云。重子而輕父。斯之謂歟。真寂寺苾芻源洪法師。徧覓是論。復(fù)購得故板。見其殘缺。悉校正無訛。擬重補刻。適有海寧沈維樹先生。解囊樂助。成此勝因。(圓)見而隨喜。頓忘淺陋。敬為之序。

  道光六年月在太簇人日苾芻尼悟德通圓。書于孝圓庵之摩訶衍室。

  南岳大乘止觀序

  兩浙路勸農(nóng)使兼提點刑獄公事朝奉大

  夫行尚書度支員外郎護軍借紫朱頔撰

  鶴林示滅而來。賢圣應(yīng)世者非一。咸以六度萬行。通達大智。安住于法界。拔濟于群迷。金文寶軸。具載于諸法之藏。若夫空一切法。證一切性。不于三界現(xiàn)其身意。達正覺之真源。顯毗盧之實相。則見乎南岳大師之止觀也。大師靈山佛會之圣眾。三世化緣于衡岫。密承佛旨。親聽法音。總馬鳴龍樹之心要。具菩提涅槃之了義。故著止觀。上下二論。遣真妄于一念。明體相之無跡?杖媸帧o物可見。則止觀之理。自是而顯。寂照其門。由是而入。為出世之宗本。作佛種之導(dǎo)師。不歷僧祇。直超圣位。嗟夫斯教。雖大顯示。啟來者而人世未之普見。流于海外。逮五百年。咸平中。日本國僧寂照。以斯教航海而來。復(fù)歸圣朝。天禧四年夏四月。靈隱山。天竺教主遵式。將示生生之佛種。咸成上上之勝緣。乃俾刻其文。又復(fù)以序為請。重念如意稱珠。已還合浦。虛室生白。坐見法身。顧鉆仰之未至。抑稱贊之無取。但愿一切信心。見者能修。修者能證。對諸境而不動。于諸法而無染。一受不退。一得永得。盡未來際。常與南岳大師俱生。行如來事焉。

  附目錄。(一)單子序。(二)通尼序。(三)朱序。(四)原序。(五)釋要序。

  ○釋題(七頁半)○初。略標大綱(至十三頁止)○二、廣作分別(分五)○一、明止觀依止。從第一卷(十三頁)起(至)第三卷(三十頁止)○二、明止觀境界。從第三卷(三十一頁)起(至)卷末(止)○三、明止觀體狀。從第四卷初起(至二十九頁止)○四、明止觀斷得。從第四卷三十頁起(至)四十頁前半張(止)○五、明止觀作用。從四十頁后半張起(至)四十七頁半張(止)○三、歷事指點(至)卷終(止)。

 。ㄇ靶蛉参屙。卷一。三十九頁。卷二。四十五頁。卷三。四十一頁。卷四。六十一頁。后序二篇。共四頁。文雖有四卷。修行大要。在第四卷止觀體狀三十頁書。其余前后三卷半文。為學者開解決疑而已。)

  【原序  天竺寺沙門遵式述】

  止觀。用也。本乎明靜。明靜。德也。本乎一性。性體本覺。謂之明。覺體本寂。謂之靜。明靜不二。謂之體。體無所分。則明靜安寄。體無不備。則明靜斯在。語體。則非一而常一。語德。乃不二而常二。只分而不分。只一而不一耳。體德無改。強名為萬法之性。體德無住。強名為萬法之本。萬法者。復(fù)何謂也。謂舉體明靜之所為也。何其然乎。良由無始本覺之明強照。照生而自惑。謂之昬。無始無住之本隨緣。緣起而自亂。謂之動。昬動既作。萬法生焉。捏目空華。豈是他物。故云。不變隨緣。名之為心。隨緣不變。名之為性。心昬動也。性明。靜也。若知無始。即明而為昬。故可了今。即動而為靜。于是圣人。見其昬動可即也。明靜可復(fù)也。故因靜以訓(xùn)止止其動也。因明以教觀。觀其昬也。使其究一念即動而靜。即昬而明。昬動既息。萬法自亡。但存乎明靜之體矣。是謂圓頓。是謂無作。是如來行。是照性成修。修成而用廢。誰論止觀。體顯而性泯。亦無明靜;砣徽l寄。無所名焉。為示物旨歸。止成。謂之解脫。觀成。謂之般若。體顯。謂之法身。是三即一。是一即三。如伊三點。如天三目。非縱橫也。非一異也。是為不思議三德。是為大般涅槃也。嗚呼。此法自鶴林韜光。授大迦葉。迦葉授之阿難。阿難而下。燈燈相屬。至第十一馬鳴。鳴授龍樹。樹以此法寄言于中觀論。論度東夏。獨淮河慧文禪師解之。授南岳大師。南岳從而照心。即復(fù)于性。獲六根清凈。位鄰乎圣。斯止觀之用驗矣。我大師惜其無聞后代。從大悲心。出此數(shù)萬言。目為大乘止觀。亦名一乘。亦名曲示心要。分為二卷。初卷開止觀之解。次卷示止觀之行。解行備矣。猶目足焉。俾我安安不遷。而運到清涼池。噫。斯文也。歲月遼遠。因韜晦于海外。道將復(fù)行也。果咸平三祀。日本國圓通大師寂照。錫背扶桑。杯泛諸夏。既登鄮嶺。解篋出卷。天竺沙門遵式。首而得之。度支外郎珠公頔。冠首序。出俸錢。模板廣而行之。大矣哉。斯法也。始自西傳。猶月之生。今復(fù)東返。猶日之升。素影圓暉。終環(huán)回于我土也。因序大略。以紀顯晦耳。

  【大乘止觀釋要自序】

  大乘者。心性之異名也。止觀者。寂照之異名也。世顧離心性。別覓大乘。離止觀。別談寂照。何異騎牛覓牛。丙丁童子求火乎。儒者之道。有見而知之。有聞而知之。佛道亦然。北齊大師。悟中論四句偈義。直接龍樹心印。一傳南岳。再傳天臺。天臺述為摩訶止觀等書。由是止觀法門。盛聞于世。頓、漸、不定、三法并圓。乃南岳所示曲授心要。世皆罔聞。今試細讀。實為圓三止觀總綱。文不繁而義已備。獨慈云懺主。五百年后。序而行之。迄今又將五百余年。微言將絕。予愧不敏。未能聞道。姑效盲人摸象。述為釋要以助其傳。李石蘭張孺含二居士。集眾緣付梓。大乘緣起。為弁簡端。古吳蕅益沙門智旭謹識。

  (序目。皆照流通本所刻。分卷音釋。依藏本。故不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