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藏經(jīng)首頁大乘般若部大乘寶積部大乘大集部 大乘華嚴部大乘涅槃部大乘五大部外重譯經(jīng)宋元入藏諸大小乘經(jīng)
小乘阿含部小乘單譯經(jīng)大乘單譯經(jīng)大乘律小乘律 大乘論小乘論宋元續(xù)入藏諸論 西土圣賢撰集此土著述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卷第四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卷第四

  明古吳沙門智旭述

  【(巳)五明治惑受報不同之義三。初正明。二釋疑。三破執(zhí)。(午)初中二。初明治惑不同。二明受報不同。(未)今初】

  次明第五治惑受報同異所由。問曰。如來之藏既具一切世法出世法。種子之性及果報性。若眾生修對治道。熏彼對治種子性。分分成對治種子事用時。何故彼先所有惑染種子事。即分分滅也。即能治所治種子。皆依性起。即應(yīng)不可一成一壞。答曰。法界法爾。所治之法。為能治之所滅也。問曰。所治之事。既為能治之事所滅者。所治之性。亦應(yīng)為能治之性所滅。答曰。不然。如上已說事法有成有敗。故此生彼滅。性義無始竝具。又復(fù)體融無二。故不可一滅一存也。是故眾生未修治道之前。雙有能治所治之性。但所治染法之性。依熏起用。能治凈法之性。未有熏力。故無用也。若修治道之后。亦竝具能治所治之性。但能治之性。依熏力故。分分起于凈用。所治之性。無所熏力。被對治故。染用分分損減。是故經(jīng)言。但治其病。而不除法。法者。法界法爾。即是能治所治之性。病即是所治之事。

  【(未)二明受報不同】

  問曰。能治所治可爾。其未修對治者。即無始已來。具有一切故業(yè)種子。此種子中。即應(yīng)備有六道之業(yè)。又復(fù)一一眾生。各各本具六道果報之性。何不依彼無始六道種子。令一眾生。俱時受六道身耶。答曰。不得。何以故。以法界法爾故。但可具有無始六道種子在于心中。隨一道種子偏強偏熟者。先受果報。隨是一報之中。不妨自雜受苦樂之事。要不得令一眾生俱受六道之身。后若作菩薩自在用時。以悲愿力故。用彼故業(yè)種子。一時于六道中受無量身。教化眾生也。

  【(午)二釋疑二。初釋凡圣同時受報疑。二釋凡圣同時治惑疑。(未)今初】

  問曰。據(jù)一眾生。即以一心為體。心體之中。實具六道果報之性。復(fù)有無始六道種子。而不得令一眾生。一時之中俱受六道之報者。一切諸佛。一切眾生。亦同以一心為體故。雖各各自具六道果報之性。及六道種子。亦應(yīng)一切凡圣。次第先后受報。不應(yīng)一時之中有眾多凡圣。答曰。不由以一心為體故。要不得受眾多身。亦不由以一心為體故。要須一時受眾多身。但法界法爾。若總據(jù)一切凡圣。雖同一心為體。即不妨一時俱有一切凡圣。若別據(jù)一眾生。雖亦一心為體。即不得一時俱受六道報也。若如來藏中。唯具先后受報之法。不具一時受報之法者。何名法界法爾具一切法耶。

  【(未)二釋凡圣同時治惑疑】

  問曰。上言據(jù)一眾生。即以一心為體。心體雖具染凈二性。而凈事起時。能除染事者。一切諸佛。一切眾生。既同以一心為體。亦應(yīng)由佛是凈事故。能治余眾生染事。若爾者。一切眾生自然成佛。即不須自修因行。答曰。不由以一心為體故。染境二事相除。不由以一心為體故。染凈二法不得相除。亦不由別心為體故。凡圣二事不得相除。但法界法爾。一切凡圣。雖同一心為體而不相滅。若別據(jù)一眾生。雖亦一心為體。即染凈二事相除也。如來之藏。唯有染凈相除之法。無染凈不相除法者。何名法界法爾具一切法。

  【(午)三破執(zhí)二。初破正計。二破轉(zhuǎn)計。(未)初中二。初起計。二破斥。(申)今初】

  問曰。向者兩番都言法界法爾。實自難信。如我意者所解。謂一一凡圣。各自別有凈心為體。何以故。以各各一心為體故。不得于一心中俱現(xiàn)多身。所以一一凡圣。不俱受無量身。又復(fù)各各依心起用故。不妨俱時有眾多凡圣。此義即便。又復(fù)一一眾生。各以別心為體故。一一心中。不容染凈二法。是故能治之法熏心時。自已惑滅。以與他人別心故。不妨他惑不滅。此義亦便。何為辛苦堅成。一切凡圣同一心耶。

  【(申)二破斥二。初約共相法身直破。二引事例破。(酉)今初】

  答曰。癡人。若一切凡圣。不同一真心為體者。即無共相平等法身。是故經(jīng)言。由共相身故。一切諸佛畢竟不成佛也。

  【(酉)二引事例破二。初引多身無二心為例。二引染凈無二心為例。(戌)今初】

  汝言一一凡圣。各各別心為體。故于一心中。不得俱現(xiàn)多身。是故一眾生。不俱受無量身者。如法華中所明無量分身。釋迦俱現(xiàn)于世。亦應(yīng)不得以一法身為體。若彼一切釋迦。唯以一心為法身者。汝云何言一心不得俱現(xiàn)多身耶。若一心既得俱現(xiàn)多身者。何為汝意欲使一一凡圣各別一心為體故。方得俱時有凡圣耶。又復(fù)經(jīng)言。一切諸佛身。惟是一法身。若諸眾生法身。不反流盡源即是佛法身者?裳砸磺斜娚诜仓畷r。各各別有法身。既眾生法身。即是諸佛法身。諸佛法身。既只是一。何為一一凡圣。各各別有真心為法身耶。又復(fù)善財童子。自見徧十方佛前悉有己身。爾時豈有多心為體耶。又復(fù)一人夢中。一時見無數(shù)人。豈可有無數(shù)心。與彼夢里諸人為體耶。又復(fù)菩薩以悲愿力。用故業(yè)受生之時。一念俱受無量種身。豈有多凈心為體耶。

  【(戌)二引染凈無二心為例】

  又復(fù)汝言一一凡圣。各以一心為體。一心之中不得容于染凈二法故。所以能治之法熏心時。自已惑滅。以與他別心故。不妨他惑不滅。此義為便者。一人初修治道時。此人惑染心。悉應(yīng)滅盡。何以故。以一心之內(nèi)不容染凈二法故。若此人凈法熏心。心中有凈法時。仍有染法者。此人應(yīng)有二心。何以故。以他人與我別心故。我修智時。他惑不滅。我今修智。自惑亦復(fù)未滅。定知須有二心。若使此人唯有一心。而得俱有染凈二法者。汝云何言以一心之內(nèi)。不容染凈二法。故凈生染滅耶。是故諸大菩薩。留隨眠惑在于心中。復(fù)修福智凈法熏心。而不相妨。又復(fù)隨眠之惑。與對治之智同時而不相礙。何為一心之內(nèi)。不得容染凈二法耶。以是義故。如來之藏。一時具包一切凡圣無所妨礙也。

  【(未)二破轉(zhuǎn)計二。初轉(zhuǎn)計。二破斥。(申)今初】

  問曰。既引如此道理。得以一心為體。不妨一時有多凡圣者。何為一眾生不俱受六道報耶。又復(fù)修行之人。一心之中俱有解惑種子不相妨者。有何道理。得以智斷惑耶。

  初領(lǐng)一心。具包眾多凡圣。仍轉(zhuǎn)計一人俱受雜報。次領(lǐng)一心。具包解惑種子。遂轉(zhuǎn)疑智不斷惑也。

  【(申)二破斥二。初正破。二結(jié)成。(酉)今初】

  答曰。蠓蟲。如上已言法界法爾。一心之中具有一切凡圣。法界法爾。一一凡圣。各各先后隨自種子強者受報。不得一人俱受六道之身。法界法爾。一心之中。一時俱有凡圣。不相除滅。法界法爾。一切凡圣雖同一心。不妨一一凡圣各自修智。自斷其惑。法界法爾。智慧分起。能分除惑。智慧滿足。除惑皆盡。不由一心之內(nèi)。不容染凈。故斷惑也。法界法爾;笪幢M時。解惑同體。不由別有心故。雙有解惑。

  上文已曲明之。故但牒上義而為破斥也。

  【(酉)二結(jié)成】

  是故但知真心能與一切凡圣為體。心體具一切法性。如即時世間出世間事得成立者。皆由心性有此道理也。若無道理者。終不可成。如外道修行不得解脫者。由不與心性解脫道理相應(yīng)也。法界法爾。行與心性相應(yīng)。所作得成。行若不與心性相應(yīng)。即所為不成就。此明第五治惑。受報不同所由竟。

  【(巳)六明共相不共相識三。初總明。二別解。三結(jié)示。(午)今初】

  次明第六共相不共相識。問曰。一切凡圣。既唯一心為體。何為有相見者。有不相見者。有同受用者。有不同受用者。答曰。所言一切凡圣。唯以一心為體者。此心就體相論之。有其二種。一者真如平等心。此是體也。即是一切凡圣平等共相法身。二者阿棃耶識。即是相也。就此阿棃耶識中。復(fù)有二種。一者清凈分依他性。亦名清凈和合識。即是一切圣人體也。二者染濁分依他性。亦名染濁和合識。即是一切眾生體也。此二種依他性雖有用別。而體融一味。唯是一真如平等心也。以此二種依他性。體同無二故。就中即合有二事別。一者共相識。二者不共相識。何故有耶。以真如體中。具此共相識性。不共相識性故。一切凡圣。造同業(yè)熏此共相性故。即成共相識也。若一一凡圣。各各別造別業(yè)。熏此不共相性故。即成不共相識也。

  真如平等心體。即所謂一心真如門也。乃全相之體。非于阿棃耶識相外別有體也。阿棃耶識相。即所謂一心生滅門也。乃全體之相。非于真如平等心體外別有相也。清凈分依他性。即所謂生滅門中覺義也。染濁分依他性。即所謂生滅門中不覺義也。覺與不覺。用雖有別。而惟以一心為體。譬如澄水波瀾。同一濕性。約凡圣有體同之義。即為共相識性。約染凈有相別之義。即為不共相識性。繇有此二相識性。故隨熏成二相識也。

  【(午)二別解四。初解共相識。二解不共相識。三解共中不共。四解不共中共。(未)今初】

  何者。所謂外諸法。五塵器世界等。一切凡圣同受用者。是共相識相也。如一切眾生。同修無量壽業(yè)者。皆悉熏于真心共相之性。性依熏起。顯現(xiàn)凈土。故得凡圣同受用也。如凈土由共業(yè)成。其余雜穢等土。亦復(fù)如是。然此同用之土。惟是心相。故言共相識。又此同用之土。雖一切凡圣。共業(yè)所起。而不妨一一眾生。一一圣人。一身造業(yè)。即能獨感此土。是故無量眾生。余處托生不增。此土常存不缺。又雖一一凡圣。皆有獨感此土之業(yè)。而不相妨。唯是一土。是故無量眾生新生。而舊土之相更無改增。唯除其時。一切眾生同業(yè)轉(zhuǎn)勝。土即變異。同業(yè)轉(zhuǎn)惡。土亦改變。若不爾者。即土常一定也。

  【(未)二解不共相】

  所言不共相者。謂一一凡圣。內(nèi)身別報是也。以一一凡圣。造業(yè)不同。熏于真心。真心不共之性。依熏所起。顯現(xiàn)別報。各各不同。自他兩別也。然此不同之報。唯是心相。故言不共相識。

  【(未)三解共中不共】

  就共相中。復(fù)有不共相識義。謂如餓鬼等。與人同造共業(yè)故。同得器世界報。及遙見恒河。即是共相故。復(fù)以彼等。別業(yè)尤重為障故。至彼河邊。但見種種別事。不得水飲。即是共中不共也。復(fù)據(jù)彼同類。同造餓業(yè)故。同于恒河之上。不得水飲。復(fù)是共相之義。于中復(fù)所見不同;蛞娏骰;蛞娍萁;蛞娔撗。無量差別。復(fù)是共中不共。若如是顯現(xiàn)之時。隨有同見同用者。即名為共相識。不同見聞不同受用者。即是共不共相識。隨義分別。一切眾生。悉皆如是可知也。

  【(未)四解不共中共】

  就不共相中。復(fù)有共義。謂眷屬知識。乃至?xí)r頃同處同語同知同解;驎合嘁。若怨若親。及與中人。相識及不相識。乃至畜生天道;ハ嘁娭。皆由過去造相見知等業(yè)。熏心共相性故。心緣熏力。顯現(xiàn)如此相。見相知等事。即是不共相中共相義也;蛴形抑娝。他不知見我者。即于我為共。于他為不共。如是隨義分別可知。又如一人之身。即是不共相識。復(fù)為八萬尸蟲所依。故即此一身。復(fù)與彼蟲為共相識。亦是不共中共相義也。

  【(午)三結(jié)示】

  以有此共相不共相道理。故一切凡圣雖同一心為體。而有相見不相見。同受用不同受用也。是故靈山常曜。而覩林樹潛輝。丈六金軀。復(fù)見土灰眾色。蓮花妙剎。反謂邱墟。莊嚴寶地。倒言砂礫。斯等皆由共不共之致也。

  已上二詳解六科竟。

  【(辰)三總結(jié)】

  此明不空如來藏中。藏體一異六種差別之義竟。上來總明止觀依止中何所依止訖。

  【(庚)二明何故依止二。初正明。二釋疑。(辛)初中二。初明修必依本義。二明全性起修義。(壬)今初】

  次明何故依止。問曰。何故依止此心修止觀。答曰。以此心是一切法根本故。若法依本。則難破壞。是故依止此心修止觀也。人若不依止此心修于止觀。則不得成。何以故。以從本以來。未有一法心外得建立故。

  此明全修須在性也。心為法本。心外無法。安得不依止此心而修止觀耶。

  【(壬)二明全性起修義又二。初正明。二釋成。(癸)今初】

  又此心體。本性具足寂用二義。為欲熏彼二義令顯現(xiàn)故。何以故。以其非熏不顯故。顯何所用。謂自利利他故。有如是因緣。故依此心修止觀也。

  本具寂義。依之修止。本具用義。依之修觀。繇止觀故。性德顯現(xiàn)。成二利行。又安得不依止一心耶。

  【(癸)二釋成】

  問曰。何謂心體寂用二義。答曰。心體平等。離一切相即是寂義。體具違順二用。即是用義。是故修習(xí)止行。即能除滅虛妄紛動。令此心體寂靜離相。即為自利。修習(xí)觀行。令此心用顯現(xiàn)繁興。即為利他。

  通論止觀。皆具二利。今以背塵合覺。即三觀之三止。束為自利止行。而以從體起用。即三止之三觀。束為利他觀行。略如最初標示止觀中所明也。

  【(辛)二釋疑】

  問曰。修止觀者。為除生死。若令顯現(xiàn)繁興。此即轉(zhuǎn)增流浪。答曰。不然。但除其病而不除法。病在執(zhí)情。不在大用。是故熾然六道。權(quán)現(xiàn)無間。即是違用顯現(xiàn)。而復(fù)畢竟清凈。不為世染。智慧照明。故相好圓備。身心安住勝妙境界。具足一切諸佛功德。即是順用顯現(xiàn)也。此明止觀依止中何故依止竟。

  此別釋觀行中疑也。體既竝具違順二用。觀則熏彼二用令得顯現(xiàn)。不幾流浪生死耶。然迷者被違順所用。達者能用違用順。用違則示現(xiàn)惡趣。用順則示現(xiàn)佛身。所謂君子不器。善惡皆能者也。無間即阿鼻地獄。不閑不住。故名無閑;蚣礋o間。古字閑間每互用故。

  【(庚)三明以何依止三。初分科。二解釋。三總結(jié)。(辛)今初】

  次明以何依止。就中復(fù)有三門差別。一明以何依止體狀。二明破小乘人執(zhí)。三明破大乘人執(zhí)。

  意識為能依。一心為所依。小乘知意識。而不知一心。大乘執(zhí)一心。而欲廢意識。故竝須破也。

  【(辛)二解釋三。初明以何依止體狀。至三破大乘人執(zhí)。(壬)初中二。初總標。二別釋。(癸)今初】

  初明以何依止體狀者。問曰。以何依止此心修止觀。答曰。以意識依止此心修行止觀也。

  【(癸)二別釋二。初明止行體狀。二明觀行體狀。(子)初又二。初正明。二釋疑。(丑)今初】

  此義云何。謂以意識能知名義故。聞?wù)f一切諸法自性寂靜。本來無相。但以虛妄因緣。故有諸法。然虛妄法。有即非有。唯一真心。亦無別真相可取。聞此說已。方便修習(xí)。知法本寂。唯是一心。然此意識。如此解時。念念熏于本識。增益解性之力。解性增已。更起意識。轉(zhuǎn)復(fù)明利。知法如實。久久熏心故。解性圓明。照己體本唯真寂。意識即息。爾時本識。轉(zhuǎn)成無分別智。亦名證智。以是因緣。故以意識。依止真心修止行也。是故論言。以依本覺。故有不覺。依不覺故。而有妄心。能知名義。為說本覺。故得始覺。即同本覺。如實不有始覺之異也。

  意識能知名義。聞慧也。方便修習(xí)。思修二慧也。一切諸法。因緣所生十界法也。自性寂靜。本來無相。即空也。但以虛妄因緣。故有諸法。即假也。有即非有。惟一真心。亦無別真相可取。即中也。又一切諸法。自性清凈。本來無相。除分別性。入無相性也。有即非有。除依他性。入無生性也。唯一真心。亦無別真相可取。除真實性。入無性性也。惟一真心。即無無性。無別真相可取。即無真性。具如下文所明也。意識如此解時。觀行位也。增益解性。相似位也。意識轉(zhuǎn)復(fù)明利。知法如實。分真位也。解性圓明。金剛后心也。意識即息。妙覺位也。第八識轉(zhuǎn)成大圓鏡智。親證真如。名為證智。爾前皆是妙觀察智之功。故以意識為能依止也。次復(fù)引論證成。依本覺有不覺故。凈心亦名本識。依不覺有妄覺故。意識能知名義。轉(zhuǎn)意識成無塵智。故為始覺。意識即息。成無分別智。故始覺即同本覺也。

  【(丑)二釋疑】

  問曰。上來唯言凈心真心。今言本識。意有何異。答曰。本識。阿棃耶識。和合識。種子識。果報識等。皆是一體異名。上共不共相中已明。真如與阿棃耶同異之義。今更為汝重說。謂真心是體。本識是相。六七等識是用。如似水為體。流為相。波為用。類此可知。是故論云。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說名阿棃耶識。即本識也。以與生死作本。故名為本。是故論云。以種子時阿棃耶識。與一切法作根本種子故。即其義也。又復(fù)經(jīng)云。自性清凈心。復(fù)言彼心為煩惱所染。此明真心。雖復(fù)體具凈性。而復(fù)體具染性故。而為煩惱所染。以此論之。明知就體。偏據(jù)一性。說為凈心。就相與染事和合。說為本識。以是義故。上來就體性以明。今就事相說。亦無所妨。問曰。熏本識時。即熏真心不。答曰。觸流之時。即觸于水。是故向言增益解性者。即是益于真心。性凈之力也。是故論云。阿棃耶識有二分。一者覺。二者不覺。覺即是凈心。不覺即是無明。此二和合。說為本識。是故道凈心時。更無別有阿棃耶。道阿棃耶時。更無別有凈心。但以體相義別。故有此二名之異。

  【(子)二明觀行體狀】

  問曰。云何以意識依止凈心修觀行。答曰。以意識知名義故。聞?wù)f真心之體。雖復(fù)寂靜。而以熏習(xí)因緣故。性依熏起。顯現(xiàn)世間出世間法。以聞此說故。雖由止行。知一切法畢竟無相。而復(fù)即知性依熏起。顯現(xiàn)諸法。不無虛相。但諸凡惑無明覆意識故。不知諸法唯是心作。似有非有。虛相無實。以不知故。流轉(zhuǎn)生死。受種種苦。是故我當教彼知法如實。以是因緣。即起慈悲。乃至具行四攝六度等行。如是觀時。意識亦念念熏心。令成六度四攝慈悲等種子。復(fù)不令心識為止所沒。即是用義漸顯現(xiàn)也。以久久熏故。真心作用之性。究竟圓興。法界德備。三身攝化。普門示現(xiàn)。以是因緣。以意識依止凈心修觀行也。

  真性之體。雖復(fù)寂靜。所謂因緣即空假中。全事即理。理具三千也。性依熏起。顯現(xiàn)世出世法。所謂不變隨緣。全理成事。事造三千也。于止行中。具知理具事造兩重三千。憫諸凡惑。而起慈悲。具行四攝六度。如是觀時。觀行位中利他行也。用義漸顯。相似位中利他行也。久久熏故。分真位中利他行也。究竟圓顯。極果位中利他行也。從始至終。罔非意識之功。初明以何依止體狀竟。

  【(壬)二破小乘人執(zhí)二。初正破。二釋疑。(癸)今初】

  次明破小乘人執(zhí)。問曰。但以意識修習(xí)止觀。豈不成耶。何故要須依止凈心。答曰。意識無體。唯以凈心為體。是故要須依止。又復(fù)意識念念生滅。前非其后。若不以凈心為依止者。雖修諸行。無轉(zhuǎn)勝義。何以故。以其前念非后念故。如前人聞法。后人未聞。后人若聞。無勝前人之義。何以故。俱始一徧聞故。意識亦爾。前后兩異。前雖曾聞。隨念即滅。后若重聞。亦不增勝。何以故。前后二念俱始一徧聞故。又復(fù)如似前人學(xué)得甲字。后已命終。后人更學(xué)乙字。即唯解乙字。不識甲字。何以故。前后人異故。意識亦爾。前滅后生。不相逐及。是故不得所修增廣。若以凈心為體。意識念念引所思修。熏凈心性。性依熏起。以成種子。前念念滅。后念起時。即與前念所修種子和合而起。是故更修彼法。即勝于前。一念如是。念念轉(zhuǎn)勝。是故所修成就。若不久熏。尚自種子力劣。便則廢失。所修不成。何況全無依止。直莫前后相熏而得成就也。以是因緣。唯用意識。不假依止。無有是處。

  【(癸)二釋疑】

  問曰。小乘法中。不明有本識。何得所聞所思。皆得成就。答曰。博地凡夫。乃至聞教畜生等。有所修習(xí)得成者。尚由本識為體故成。何況二乘。但彼自不知此義。非彼不假凈心也。問曰。不聞教畜生。豈無凈心為體。答曰。造作癡業(yè)尤重。熏心起報。亦即極鈍。雖有黠慧之性。及有宿生黠慧種子。但以現(xiàn)報所障故。不得有用。故不聞教。非是無凈心也。

  【(壬)三破大乘人執(zhí)二。初破名言。二破暗證。(癸)今初】

  次明破大乘人執(zhí)。問曰。但用凈心修行止觀即足。何用意識為。答曰。已如上說。由意識能知名義。能滅境界。能熏本識。令惑滅解成。故須意識也。問曰。凈心自性寂靜。即名為止。自體照明。即名為觀。彼意識名義。及以境界。體性非有。何論意識尋名知義。滅自心境界耶。答曰。若就心體而論。實自如此。但無始已來。為無明妄想熏故。不覺自動。顯現(xiàn)諸法。若不方便尋名知義。依義修行。觀知境界。有即非有者。何由可得寂靜照明之用。問曰。凈心自知己性本寂。即當念息。何用意識為。答曰。凈心無二。復(fù)為無明所覆故。不得自知本寂。要為無塵智熏。無明盡滅。方得念息。問曰。但息于念。心即寂照。何故要須智熏。寂照始現(xiàn)。答曰。若無無塵智熏。心里無明終不可滅。無明不滅。念即叵息。

  四番問辭。皆從名言而起計度。繇其稟大乘教。不知大乘實義故也。初二問。泛約道理。次二問。泛約功夫。心識粗浮者。心多此計。答文如次破斥可知。叵。不可也。

  【(癸)二破暗證二。初問。二答。(子)今初】

  問曰。我今不觀境界。不念名義。證心寂慮。泯然絕相。豈非心體寂照真如三昧。

  不觀境界。不念名義。是出其盲修之功夫。證心寂慮。泯然絕相。是呈其暗證之妄境。豈非心體寂照真如三昧。是錯認驢鞍橋作阿爺下頷也。故下文先約證破。次約修破。則知其終不離于意識矣。

  【(子)二答中二。初約證破。次約修破。(丑)初又二。初標征。二逐破。(寅)今初】

  答曰。汝證心時。為心自證。為由他證。為證于他。

  【(寅)二逐破三。初破自證。二破他證。三破證他。(卯)初中三。初直破。二破轉(zhuǎn)計。三結(jié)破。(辰)今初】

  若心自證。即是不由功用而得寂靜。若爾。一切眾生皆不作心求于寂靜。亦應(yīng)心住。

  【(辰)二破轉(zhuǎn)計五。初破作意。二破自止。三破能知。四破自知。五破七識能見。(巳)今初】

  若言非是自然而證。葢由自心作意自證。名為自證者。作意即是意識。即有能所。即名為他。云何得成心自證也。

  【(巳)二破自止】

  若非他證。但心自止。故名自證者。若不作意。即無能所。云何能使心證。若當作意。即是意識。即是他證。

  【(巳)三破能知】

  若言眾生體實皆證。但由妄想不知體證。故有其念。能知心體本性證寂。不念諸法故。念即自息。即是真如三昧者。為是意識能知本寂。為是凈心能知本寂。若是凈心自知本寂。不念諸法者。一切眾生皆有凈心。應(yīng)悉自知本寂故。自息滅妄識。自然而得真如三昧。以不修不得。故知凈心不得名自知也。若言意識能知凈心本證。即自息滅故。但是意識自滅。非是意識能證凈心。是故說言心自證者。意識知心本證之時。為見凈心。故知本證。為不見凈心。能知證也。若言不見凈心能知證者。不見佛心。應(yīng)知佛證。若見凈心故知證者。凈心即是可見之相。云何論言。心真如者。離心緣相。又復(fù)經(jīng)言。非識所能識。亦非心境界。以此驗之。定知意識不見心也。以見與不見。無有道理知心本寂故。設(shè)使心體本證。妄念之心不可息也。

  為是意識能知本寂。為是凈心能知本寂。此雙征也。先破凈心能知。如文可解。次破意識能知者。若云意識轉(zhuǎn)成無塵智故。知法無實。惟一凈心。亦無別心相可取。如是久久熏心。轉(zhuǎn)成證智。則雙超見與不見兩關(guān)。但彼不肯用無塵智。妄計意識知證。隨即息滅。名為凈心自證。故立見凈心不見凈心二義難之。若意識不見凈心而能知凈心自證。喻如不見佛心能知佛證。無有是處。若意識見凈心故而知凈心自證。則凈心成可見相。非是真凈心矣。若不用無塵智為方便?v令心體本證。亦何能息滅妄念哉。

  【(巳)四破自知】

  若言妄識雖不見凈心。而依經(jīng)教知心本寂故。能知之智熏于凈心。令心自知本證。即不起后念。名為自證者。汝依經(jīng)教知心本寂之時。為作寂相而知。為不作寂相而知。若作寂相而知者。妄想之相云何名寂。若不作相。即心無所系。便更馳散。若言作意不令馳散者。即有所緣。既有所緣。即還有相。云何得言不作相也。

  既不用意識轉(zhuǎn)為無塵智。乃謂意識依教知心本寂。熏于凈心。令心自知本證。則彼意識知本寂時。作寂相耶。不作寂相耶。。作相則是妄想。不作便更馳散?v謂不作相而但作意。作意即有所緣。何異于作相耶。

  【(巳)五破七識能見】

  若言七識能見凈心故。知心本寂。知已熏心。令心自知本證故。不起后念。即名為自證者。是亦不然。何以故。以七識是我執(zhí)識故。不能見心本寂。又復(fù)若為能緣之所緣者。即非凈心。如上心體狀中已說。既所緣非實。故熏心還生妄念也。

  若計七識能證本寂。即同他證。今云知心本寂熏心。令知本證。故仍是自證之轉(zhuǎn)計也。破有二義。一者我執(zhí)之識。不能見本寂故。二者縱計能見。所見非凈心故。

  【(辰)三結(jié)破】

  以是義故。無有道理。凈心自證。不起后念也。

  既凈心不能自證。安得不以無塵智為方便哉。

  【(卯)二破他證二。初正破。二轉(zhuǎn)破。(辰)今初】

  若言由他證者。是亦不然。何以故。心體自寂靜故。但以有六七識等。名之為他。由有此他。故說他心不證。是故乃可證他。何須以他證心也。

  六識若轉(zhuǎn)成無塵智。則不名他。以達自他無性故也。又即謂之他證亦可。今既不許用無塵智而云他證。他乃凈心之幻瞖。如何能證凈心。喻如水可證波。何須以波證水也。

  【(辰)二轉(zhuǎn)破】

  若言心體雖復(fù)本寂。但以無始無明妄念熏故。有此妄念習(xí)氣在于心中。是故心體亦不證寂。故須他證者。何等方便。能除心中習(xí)氣。令心證也。若言更不起新念故。不熏益彼習(xí)氣。彼即自滅者。彼未滅間。有何所以不起新念也。若無別法為對治者。彼諸習(xí)氣法應(yīng)起念。若起念者。更益彼力也。以是義故。由他所證。亦無道理。

  何等方便。有何所以。若無別法三語。皆暗指無塵智而言之。若不許無塵智。更有何等方便。更何所以。更將何法對治習(xí)氣耶。

  【(卯)三破證他四。初明他不易證。二明心不證他。三明他不相止。四明嫌非方便。(辰)今初】

  若言不須用他證心。但證于他。以他證故。習(xí)氣自滅者。是亦不然。他既有習(xí)氣為根本故。念念常起。若不先除彼習(xí)氣種子者。妄念何由可證也。

  非無塵智。不能除于習(xí)氣種子。習(xí)種不除。他何可證。如不息風(fēng)。波何繇寂。

  【(辰)二明心不證他】

  又復(fù)凈心。無有道理能證于他。若能證他者。一切眾生皆有凈心。應(yīng)悉自然除于妄念也。

  前云是故乃可證他。喻如水能起波。今云無能證他。喻如水不能自滅其波也。

  【(辰)三明他不相止】

  若言妄念前后自相抑止。久久即息。故名為證他者。為前止后。為后止前。若言前念止后念者。前在之時。后識未生。后若起時。前念已謝。不相逐及。云何能止。若言后念止前念者。亦復(fù)如是。不相逐及。云何能止。

  前之二文。是破以自證他。此后二文。乃破以他證他也。以前后妄念皆名他故。然前后既不相及。云何能相抑止。設(shè)非以意識依止本識而修止觀。決無證入之方便矣。

  【(辰)四明嫌非方便】

  若前念起時。即自嫌起。嫌起之心。熏于本識。令不起后念者。心不自見。云何自嫌。若后念嫌前故。能嫌之心。熏于本識。令不更起后念者。能嫌之心嫌前心時。為知前心是空故嫌。為不知是空故嫌。若知是空。即是無塵智也。汝云何言不須此智。又若知是空。則應(yīng)不嫌。若不知前念空者。此心即是無明。何以故。以其前念實空而不能知故。又復(fù)不知前念空故。執(zhí)有實念而生嫌心。即是妄想。何以故。以其于空妄。起實有想故。此能嫌之心。既是無明妄想故。即是動法。復(fù)言熏心。此乃亦增不覺。重更益動。生起之識。于是云興。而言能令后念不起者。葢是夢中之夢。未醒覺也。故作斯說。仿佛不睡者。必應(yīng)不言如此。

  起時非嫌時。嫌時非起時。故云心不自見。云何自嫌。若后念嫌前。令不更起后念。是則可爾。然知空則應(yīng)不嫌。嫌則轉(zhuǎn)增不覺動法。云何舍無塵智而反墮無明窠臼耶。先約證破竟。

  【(丑)次約修破二。初正破。二判簡。(寅)今初】

  又復(fù)若言不作心念諸法。故念不起者。為凈心不作心念。為是意識不作心念。若是凈心不作心念者。本來何因作心念法。今忽何因不念法也。若是意識不念法者。意識即是其念。若言意識不作心念法者。為對見法塵而不念。為不對見法塵而不念。為對而不見而不念。為全不對塵名為不念。若不對塵。云何說為意識。何以故。以識者必識所識故。若對而不見。即是頑瞽之法。若見而不念。為何所因而得不念。為知空故所以不念。謂為有故所以不念。若知是空。是無塵之智。對而不見。見而不念。二俱無妨。何故汝言不須此智。若謂為有。即不能不念。又復(fù)謂有之時。即已是念。又復(fù)謂為有故。即是無明妄想。而復(fù)不念。譬如怯人閉目入闇道理。開眼而入。唯有外闇。倒生怕怖。閉目而入。內(nèi)外俱黑。反謂安隱。此亦如是。念前法時。唯有迷境無明。而生嫌心。不念之時。心境俱闇。反謂為善。又復(fù)若不作意念法。心則馳散。若作意不念諸法。作意即是亂動。非寂靜法。云何得名證心也。

  先雙征。次雙破。初破凈心不作心念可知。次破意識又二。初總破。謂意識即是念。云何名為不作心念。二別破。謂縱令意識不作心念法者。于四句中屬何句耶。若不對塵。不名意識。先破第四句也。若對而不見。是頑瞽法。次破第三句也。此下總破前二句。知空則二俱無妨。謂有則二俱有過。竝如文可知。

  【(寅)二判簡】

  但以專心在此不念故。即以此不念為境。意識為此境所系故。于余境界無容攀緣。是故惑者不知此事。便謂于諸法無復(fù)攀緣。遂更生寶玩。將為真法。是以策意相續(xù)不休。以晝夜久習(xí)熟故。不須作意。自然而進。但不覺生滅常流。剎那恒起。起復(fù)不知。無明妄想未遣一毫。又不解自身居在何位。便言我心寂住應(yīng)是真如三昧。作如是計者。且好不識分量也。雖然。但以專心一境故。亦是一家止法。遠與無塵之智為基。近與猿猴之躁為鎖。比彼攀緣五欲。游戲六根者。此即百千萬倍為殊為勝。但非心體寂照真如三昧耳。是故行者為而不執(zhí)。即是漸法門。若欲成就出世之道。必藉無塵之智也。

  但以專心等。是敘其修證之相。但不覺生滅等。是判其以妄濫真。雖然但以等。是收其不無勝力。但非心體等。是簡非圓頓法門也。上來分科解釋以何依止竟。

  【(辛)三總結(jié)】

  此明止觀依止中以何依止竟。上標五番建立中第一止觀依止訖。

  【(戊)二明止觀境界三。初標。二釋。三結(jié)。(巳)今初】

  次明止觀境界者。謂三自性法。就中復(fù)作兩番分別。一總明三性。二別名三性。

  若論自性清凈如來藏心。不惟非分別及依他境界。并真實性亦無所施其名目。只因迷真成妄。今約返妄歸真。故得以三性為所觀境也。

  【(巳)二釋為二。初總明三性。二別明三性。(庚)今初】

  所言總明三性者。謂出障真如及佛凈德。悉名真實性。在障之真與染和合名阿棃耶識。此即是依他性。六識七識妄想分別。悉名分別性。此是大位之說也。

  一往略判。故名大位之說。若欲委細。須別明也。

  【(庚)二別明三性二。初別明。二合辨。(辛)初中三。初別辨真實性。二別辨依他性。三別辨分別性。(壬)初又三。初標章。二各釋。三合結(jié)。(癸)今初】

  所言別明三性者。初辨真實性。就中復(fù)有兩種。一者有垢凈心以為真實性。二者無垢凈心以為真實性。

  【(癸)二各釋二。初釋有垢凈心。二釋無垢凈心。(子)今初】

  所言有垢凈心者。即是眾生之體實。事染之本性。具足違用。依熏變現(xiàn)。故言有垢。而復(fù)體包凈用。自性無染。能熏之垢本空。所現(xiàn)之相常寂。復(fù)稱為凈。故言有垢凈心也。

  【(子)二釋無垢凈心】

  所言無垢凈心者。即是諸佛之體性。凈德之本實。雖具法爾。違用之性。染熏息故。事染永泯。復(fù)備自性順用之能。凈熏滿故。事凈德顯。故言無垢。雖從熏顯。性凈之用非增。假遣昬云。體照之功本具。復(fù)稱凈也。故言無垢凈心。

  設(shè)使凈用有增。功非本具。則不得名為凈矣。

  【(癸)三合結(jié)】

  然依熏約用。故有有垢無垢之殊。就體談?wù)。本無無染有染之異。即是平等實性大總法門。故言真實性。問曰。既言有垢凈。亦應(yīng)稱無垢染。答曰。亦有此義。諸佛違用。即是無垢染。但為令眾生舍染欣凈。是故不彰也。

  初合明平等為真實性。次申明設(shè)化偏彰凈名。竝可知。

  【(壬)二別辨依他性二。初標章。二各釋。(癸)今初】

  二明依他性者。亦有二種。一者凈分依他性。二者染分依他性。

  【(癸)二各釋二。初釋凈分依他。二釋染分依他。(子)初中二。初正釋。二料簡。(丑)今初】

  清凈分依他性者。即彼真如體具染凈二性之用。但得無漏凈法所熏。故事染之功斯盡。名為清凈。即復(fù)依彼凈業(yè)所熏。故性凈之用顯現(xiàn)。故名依他。所現(xiàn)即是所證三身凈土。一切自利利他之德是也。

  先釋清凈。繇事染功盡故。當知非斷性染也。次釋依他。繇凈業(yè)所熏故。當知性不自顯也。體顯名證法身。智顯名證報身。福德巧用顯名證應(yīng)身。約法身名常寂光土。約報身名實報莊嚴土。約應(yīng)身名方便有余土。及凡圣同居土。法報為自利德。應(yīng)身為利他德。粗判如此。若交融互攝。則三身不一不異。四土有豎有橫。皆為凈分依他。一依他一切依他。依他性外無余法也。

  【(丑)二料簡二。初約性染義對簡。二對真實性料簡。(寅)初中三。初正明性染有用。二釋其名清凈分。三釋其名分別性。(卯)今初】

  問曰。性染之用。何謂由染熏滅故不起生死。雖然成佛之后。此性豈全無用。答曰。此性雖為無漏所熏故不起生死。但由發(fā)心已來。悲愿之力熏習(xí)故。復(fù)為可化之機為緣。熏示違之用。亦得顯現(xiàn)。所謂現(xiàn)同六道。示有三毒。權(quán)受苦報。應(yīng)從死滅等。即是清凈分別性法。

  以可化之機為緣。熏于性染。顯現(xiàn)示違之用。即所謂依他起性也。而名為清凈分別性法。則如下釋。

  【(卯)二釋其名清凈分】

  問曰。既從染性而起。云何名為清凈分。答曰。但由是佛德故。以佛望于眾生。故名此德以為清凈。若偏據(jù)佛德之中論染凈者。此德實是示違染用。

  天臺性惡法門。正本于此。若能即事惡而達性惡。性惡性善體元無二。則大貪大嗔大癡法門。便可向現(xiàn)行日用無明煩惱中薦取矣。央掘廣額。即其標榜也。

  【(卯)三釋其名分別性】

  問曰。即言依他性法。云何名為分別性。答曰。此德依于悲愿所熏起故。即是依他性法。若將此德對緣施化。即名分別性法也。

  一切眾生全墮分別境中。今隨緣令見與其同事。故即名為分別性也。

  【(寅)二對真實性料簡】

  問曰。無垢真實性。與清凈依他性竟有何異。答曰。無垢真實性者。體顯離障為義。即是體也。清凈依他性者。能隨熏力凈德差別起現(xiàn)為事。即是相也。清凈分別性者。對緣施設(shè)為能。即是用也。

  問中但約真實性簡。答中兼對分別性簡。體相用三。不相舍離。約體則一切皆體。故名體大。約相則一切皆相。故名相大。約用則一切皆用。故名用大。鏡體光照。可為同喻也。思之。

  【(子)二釋染分依他二。初正釋。二料簡。(丑)今初】

  所言染濁依他性者。即彼凈心雖體具違順二用之性。但為分別性中。所有無明染法所熏故。性違之用。依熏變現(xiàn)虛狀等法。所謂流轉(zhuǎn)生輪回六趣。故言染濁依他性法也。

  六趣虛狀依熏變現(xiàn)。似有非實。故名染濁依他。凡夫不了。妄謂實我實法。則成分別性。

  【(丑)二料簡又二。初正簡。二釋疑。(寅)今初】

  問曰。性順之用。未有凈業(yè)所熏。故不得顯現(xiàn)。雖然在于生死之中。豈全無用耶。答曰。雖未為無漏熏。故凈德不現(xiàn)。但為諸佛同體智力所護念故。修人天善。遇善知識。漸發(fā)道心。即是性凈之用也。

  對上凈分中料簡性染。如文可知。

  【(寅)二釋疑】

  問曰。一切眾生皆具性凈。等為諸佛所護。何因發(fā)心先后。復(fù)有發(fā)不發(fā)。答曰。無始已來。造業(yè)差別。輕重不同。先后不一。罪垢輕者。蒙佛智力。罪垢重者。有力不蒙。問曰。罪垢重者。性凈之用。豈全無能。答曰。但有性凈之體不壞。以垢重故。更不有能也。問曰。上言凡圣之體。皆具順違二性。但由染凈熏力。有現(xiàn)不現(xiàn)。何故諸佛凈熏滿足。而不妨示違之用有力。凡夫染業(yè)尤重。而全使性順之用無能也。若以染重故。性凈無能。亦應(yīng)凈滿故。染用無力。既凈滿而有示違之功。定知染重亦有性順之用。答曰。諸佛有大悲大愿之熏。故性違起法界之染德。能令機感斯見。眾生無厭凡欣圣之習(xí)。故性順匿無邊之凈用。不使諸佛同鑒。無凈器可鑒。故大圣舍之以表知機。有染德可見。故下凡尋之明可化也。是故凈滿不妨有于染德。染重不得有于凈用。

  此躡性凈之用而起疑也。三番問答。義竝可知。

  音釋

  蠓(毋總切小飛蟲也)墟(邱于切故城也)窠(苦禾切鳥穴也)瞽(音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