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阿含部小乘單譯經大乘單譯經大乘律小乘律 大乘論小乘論宋元續(xù)入藏諸論 西土圣賢撰集此土著述
第327部 六字神咒經
六字神咒經
唵婆髻馱那(上)莫
此文殊師利六字咒功能我今欲說。若有持此咒欲成就者;蚴橙槊踊蚴巢恕;蚴彻橙。應食此食日別三時洗浴。謂入五更以后為初時。午時已后是第二時。黃昏已后至初夜為第三時。于此三時各一度洗浴。各別著一具凈衣。是故亦須三具凈衣。誦咒令滿六十萬遍。此為最初承事供養(yǎng)文殊。又若欲受持成就者。先須畫文殊師利像。其畫像法。取好白氈勿令有毛發(fā)。亦不得割斷纑縷。彩色不得用膠。應以香汁和畫。其文殊師利像。蓮華座上結跏趺坐。右手作說法手。左手于懷中仰著。其像身作童子形。黃金色。天衣作白色遮臍已下。余身皆露。首戴天冠身佩瓔珞臂印釧等。眾事莊嚴。左廂畫觀世音像。其身白銀色。瓔珞衣服莊嚴如常。坐蓮華上結跏趺坐。右手執(zhí)白拂。右?guī)嬈召t菩薩像。其身金色。瓔珞莊嚴如常。亦坐蓮華座右手執(zhí)白拂。于文殊上空中兩邊。各作一首陀會天。手執(zhí)華鬘。在空云內唯現(xiàn)半身。手垂華鬘。于文殊像下右邊。畫受持咒者。右膝著地手執(zhí)香爐。其文殊師利等所坐華下遍畫作池水。其菩薩像兩邊。各畫在山峰。其畫師從起首欲畫之時。即日日受八戒。灑浴著凈衣而畫。乃至畫了。若有舍利塔即安文殊像。在塔西面像面向西。若無大塔應以小塔安。文殊像前以面向西。設種種華種種飲食果子等。三時供養(yǎng)。道場內然酥燈。其道場要須在寂靜處。唯令一人供給。若正在道場誦咒時。所須華香等彈指而索不得出言。取沉水香截為長二指。都盧婆香油(蘇合香稀者是)無煙佉陀羅木炭。若無。以紫橿木替。又以沉香內前油中。于像前佉羅木炭火中燒盡一夜。至明相出已。即見文殊師利。所有求愿皆悉滿足。除淫欲事。自外悉皆不違所求。又法于像前。取旃檀截斷長二指還。晝夜燒供養(yǎng)。是時文殊師利即現(xiàn)身當為說法。所有身患皆悉除愈。得菩薩地自在。又法于像前。以瞿摩夷涂地。散眾名華。行者于涂地場內一邊坐。誦咒滿一百八遍。經一月得聰明持一切經論。又法日日隨心常誦莫忘。定受業(yè)報亦令消滅。又法若日別能誦滿一百八遍。臨命終時得見文殊師利。隨心所愿皆得受生。文殊師利為利益眾生故。于諸功能中略說少許。
- 上一篇:第328部 咒三首經
- 下一篇:第326部 咒五首經
- 第219部 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
- 第340部 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準提陀羅尼經
- 第343部 種種雜咒經
- 第344部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 第345部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 第346部 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 第347部 最勝佛頂陀羅尼凈除業(yè)障咒經
- 第348部 佛頂最勝陀羅尼經
- 第349部 舍利弗陀羅尼經
- 第360部 佛說持句神咒經
- 第284部 大乘造像功德經
- 第275部 佛說緣起圣道經
- 第285部 佛說作佛形像經
- 第287部 佛說灌佛經
- 第288部 佛說灌洗佛經
- 第286部 佛說造立形像福報經
- 第289部 佛說浴像功德經
- 第195部 稱贊凈土佛攝受經
- 第215部 佛說太子沐魄經
- 第218部 無字寶篋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