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注釋
①投:投送。②瓊:美玉。琚(ju)佩玉。③瑤:美玉。 ④玖(jiu):淺黑色的玉。
譯文
你用木瓜送給我,
我用美玉回報你。
美玉不單是回報,
也是為求永相好。
你用木桃送給我,
我用瓊瑤作回報。
瓊瑤不單是回報,
也是為求永相好。
你用木李送給我,
我用瓊玖作回報。
瓊玖不單是匈報,
也是為求永相好。
賞析
“投桃報李”這個成語,應當與這詩的立意有關(guān)(該成語也出自《詩.大雅》中的《抑》),只不過是作為報答的東西更貴重,情意更深厚。本詩在這里說的是男女兩情相悅。
來而不往非禮也。這是我們這個禮儀之邦的習慣和規(guī)矩。一般交往中是如此。男女交往中更是如此。男女交往中的“投桃報李”,已不止是一般的禮節(jié),而是一種禮儀。禮物本身的價值已不重要,象征意義更加突出,以示兩心相許,兩情相悅。
西方人是否還有這種傳統(tǒng)不清楚,但我們從美國作家歐.亨利的小說《麥琪的禮物》中讀到過類似“投桃報李”的故事,只是其中充滿著悲劇色彩。 如今我們似乎已不太看重儀式了。其實,儀式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非常特殊的作用,不可或缺,正如我們不能缺少陽光和空氣一樣。儀式絕不是一種空洞的形式,總與特定的意義相聯(lián)系。男女交往可以減去不必要的形式,卻不可不有“投桃報李”的儀式。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