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名詞 >

【情愛】是什么?佛教對情愛的理解

【情愛】是什么?佛教對情愛的理解

情愛是什么?佛教對情愛的理解

  情愛,是指親情、友情、愛情。父母對兒女的情是最純粹的,就是只有付出沒有想要回收。愛情就比較復雜,真正的愛情是付出,但是很少有這樣子的愛情,多半的愛情是占有是控制,因為人不希望自己所擁有的被人家分享。友情之間是道義的關系,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不是那么強烈的情。

  佛教勸人學習放下萬緣,不要執(zhí)著感情,卻不是要人無情,因為,人本來就是有情眾生,只要把愛情的聚散當成因緣變化來看,明白“緣散則散,緣聚則聚”的道理,愛、恨便能在這一念之間轉變、釋懷。只要是人,就不可能沒有感情,佛教稱眾生為“有情”,就是因為“有愛”的緣故。人活在世界上,除了飲食的養(yǎng)分,還需要精神的滋潤,而感情就是最好的精神滋潤劑,因此,感情和生命可說是息息相關的。

  感情雖然帶給人很多溫暖,卻也充滿痛苦;相愛的人,感情濃烈,如膠似漆分不開,一旦愛過了頭,或失去了愛,就變成了苦;也有人以為只要不動情,就不會為愛所苦,這恐怕是一廂情愿的想法,既然情愛和生命息息相關,無論是否定它,或硬生生地把它切斷,既不合乎佛法因果,也不合乎人情的道理。佛教雖然勸人學習放下萬緣,不要執(zhí)著感情,卻不是要人無情,因為,人本來就是有情眾生。

  然而,男女間的感情,往往非自己的期待所能控制。因愛而生怨、生恨是很不幸的,從佛法的觀點來看,這些都是愚癡的行為,因為真正的愛情要雙方你情我愿,有因有緣才能成就,不是自己想要就要。假使對方已經(jīng)明白拒絕你的感情,自己卻還想盡辦法,想把對方追回來。既然知道無法挽回,就不要再陷下去了,應該趕快撤退,就算是以此為戒,至少學到經(jīng)驗,也就夠了,這樣就是對自己慈悲。慈悲不僅是照顧別人,事實上,也是在保護自己。當愛情受到挫折時,應試著化解自己心中的憤怒、不平。只要把愛情的聚散當成因緣變化來看,明白“緣散則散,緣聚則聚”的道理,愛、恨便能在這一念之間轉變、釋懷。

  古人說“相敬如賓”,雖是老生常談,卻是能夠維系長久愛情的真正智慧。如果想避免吵架、誤解,或者是想消融不斷的期待、要求,在遇到諸如此類的問題時,不妨以尊重的心態(tài),心悅誠服、歡歡喜喜、平平靜靜去面對、解決,心中的糾結,其實在當下都能即得化解。愛情里的關系,并不是在互相執(zhí)著、糾纏和占有,而是互相的貢獻、成長和學習。能夠互相關懷、照顧、包容,不是去計較、相互猜疑,多溝通,并相互信賴,才能成為菩薩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