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觀部·瑜伽部論集部經(jīng)疏部律疏部·論疏部諸宗部史傳部事匯部·外教部·目錄部古逸部·疑似部
佛說太子慕魄經(jīng) 第167部
佛說太子慕魄經(jīng)
后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wèi)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lán)。時佛語諸比丘。我身宿命為波羅奈國王。作太子名曰慕魄。始生有異。顏貌端正絕無雙比。自識宿命無數(shù)劫事。所更善惡罪福受報(bào)壽夭好丑。沒此生彼所從來生。皆悉知見。年十三歲閉口不言。王唯有此一子耳。舉國人民皆重愛之。當(dāng)繼后嗣襲續(xù)王位。然以追識宿命億載存亡禍福。故質(zhì)不語至十三歲。捐棄形骸志存虛無。漂漂不說饑寒。恬淡質(zhì)樸意如枯木。雖有耳目不存視聽。智慮雖遠(yuǎn)如無心志。不畏污辱亦無憎愛。若盲若聾不說西東。狀如蒙瞶不與人同。父王憂慮甚用患苦。深恥鄰國恐見陵嗤。因呼國中諸婆羅門問之。此子何故不能言語乎。婆羅門相視言。此子惡人也。雖面目端正殊好。內(nèi)懷不親觀相默默。欲害父母危國滅宗。將至不久不可畜養(yǎng)。既不能語當(dāng)何益王耶。今王了不復(fù)生子者。皆是惡子所防固也。是使大王不復(fù)生子耳。王宜棄捐當(dāng)生埋之。爾乃王身可全保國安宗。然后更得生貴子耳。不者甚危。王信狂愚謂為審然。即用愁憂坐起不寧。伎樂不御服美不甘。則與長者大臣共議之云。如之何;蛴谐佳。遠(yuǎn)棄深山無人之處;蛴谐佳。投沈深水。有一臣言。當(dāng)如師語。但作深坑傍入如室。給與資糧侍以五仆生置其中。從命所如空劸??
- 佛說鹿母經(jīng) 第182部B
- 佛說鹿母經(jīng) 第182部A
- 佛說九鹿經(jīng) 第181部
- 佛說九色鹿經(jīng) 第181部A
- 佛說睒子經(jīng) 第175部C
- 睒子經(jīng) 第175部B
- 佛說睒子經(jīng) 第175部A
- 佛本行經(jīng) 第三卷
- 佛本行經(jīng) 第二卷
- 佛本行經(jīng) 第一卷
- 方廣大莊嚴(yán)經(jīng) 第十卷
- 方廣大莊嚴(yán)經(jīng) 第九卷
- 菩薩本生鬘論 第十四卷
- 菩薩本生鬘論 第十六卷
- 菩薩本生鬘論 第十五卷
- 菩薩本生鬘論 第十三卷
- 菩薩本生鬘論 第十二卷
- 菩薩本生鬘論 第十一卷
- 菩薩本生鬘論 第十卷
- 菩薩本生鬘論 第九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