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藏經首頁大乘般若部大乘寶積部大乘大集部 大乘華嚴部大乘涅槃部大乘五大部外重譯經宋元入藏諸大小乘經
小乘阿含部小乘單譯經大乘單譯經大乘律小乘律 大乘論小乘論宋元續(xù)入藏諸論 西土圣賢撰集此土著述

第四卷 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圓集要義釋論

[宋元續(xù)入藏諸論] 作者:三寶尊菩薩大域龍菩薩 造 [投稿] 放大字體 正常 縮小 關閉

第四卷 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圓集要義釋論

復次此中顯示世尊所說正理。如彼頌言。

如理言凈性亦然不可得

性無性違等種種性定見

此云如理言等者。謂隨染分別。以智對治諸有散亂。是故如理之言。世尊于般若波羅蜜多中正說。頌言凈性者。謂即如理自性。清凈光明。而能對治彼不清凈諸有散亂。頌言亦然者。即聚集義。此一性等性所有聚集量不可得。如理之言即如量義。體即無二之智。彼能對治此為決定。問此復何等量不可得。答此說比量不可得故。所有自受非他相所增。如樂等自受。若言論安立。即如實智自性所得相違。他相有增自受不成對治量故。此中非彼所知青等相。一多性異有分別故。是故決定觀察。自受成就所行悲愍。即非外門所照現性。不為他相有增動亂。何以故。所有青等諸相勝義諦中無實性故。此唯有智如實了知。此無過失。若于外事如其自受。以如是義有所安立。即不如義。此有過失。而非決定見邊成就。何以故。以樂等受于外諸處無有性故。亦非異處有所伺察。此中樂等受。即樂等自性受。非樂等相受。此等所說即離能取所取二相之智。此非別異所有。問若今無彼能取所取識者。云何于后有彼識性。答此中但離能取所取相。彼后識相雖有而非語言表示。彼有之性真實表示。如理和合。是故此說彼一切識。若比量智而非此中和合所成。何以故以彼無二之相。非有二相領受所行。若有二相彼量不成。以彼二相而為對礙。如執(zhí)兔角豈非過失。何以故非能取聲中說有智相。以彼決定無有性故。然以彼識于外青等諸相而有對礙。彼一多伺察有堪任性。非真實意而亦非識離勝義諦有所取故。彼無性等樂取決定所有智相體性。此為能取。此為所取。此說無彼能取之相。以體及業(yè)互相樂取決定性故非智相。自受中說能取聲。亦無智相;ハ鄻啡Q定自理。如是如所生性故。彼如是智相自受中而正安立。如其所說離能取所取之性。此說為無二即智相。自受現量成就。非一切真實顯示和合。若復執(zhí)彼決定無分位性。即無二智相中有所動亂。種子隨生不隨智相。無二對現所生。若執(zhí)決定無二之相。此中還成執(zhí)著分別。非此智相。同法之中而得成就。是故所有一切義中而成毀謗。當知世俗及勝義性。決定如是無所有義。此中顯明義者。如佛所說智即是明。世俗即無明。若明若無明智。如實知別異種類。亦無所生。是故彼等如實不顛倒相。即智明相而為對治。當知決定。若彼勝義諦中決定無自性者。如虛空云彼非對治。以彼所有如理對治。真實所行得相應故。如熱自性冷物對治。此不實義。表示無明亦然。以如實義說者。此無二智自性因中有其多種。若此中決定彼世俗相。計有性者。此不可說。于所行中即有二相。智實無二。問若如前言智即是明世俗即無明者。如是所說豈非此中自語相違邪。以明自性異世俗有性故。答明之無二相即是勝義性。此如是說正理成就。若世俗所欲領受。古師仙人于此語中亦有異義。如余處說此不復引。此中如后正理。頌言。性無性違等所言等者。即攝集義。非唯如前所說。正理離分別智。對治散亂。此有性無性相違。當知彼亦決定對治。謂如所有種種性等。無性自性離分別智。即是對治。當知此中若性若相。由智力能顯示正義。彼復云何。勝義諦中。無有諸色。一性等生。若復無所有即種種性定見。所言定者。是決定義。即一性決定。以明力故作如是說。云何此中作如是說。所以頌言。

說此色唯名真實無自性

彼自性分別容受即當止

此言唯名等者。謂即此般若波羅蜜多中。世尊所說此色唯名。唯名者。此即唯想。是故真實勝義諦中有所安立。然色蘊相無自性空。謂由如是因故。即自性分別。于此容受。所分別者。謂堅強性等境果自性。是故有此分別增相。乃起如是自性分別。如是所有自性分別容受多種故。此皆止止謂止遣。如是等說皆止自性分別散亂。此般若波羅蜜多本母中。復為前義遣除過失。故說頌言。

色及色自性空如先所說

彼自性俱相分別此止遣

此言如先說等者。說謂言說。謂即如先所有。彼說何所說邪。故上頌言。色及色自性。此中空故。彼如是說遣彼自性俱相分別。上言色者。即是色之自共二相。此自共相及色自性是等皆空。于大種等俱相之中。起分別增相。彼自性俱相分別對治。問此與前第三止遣俱相分別行相云何。答若前所說俱相分別散亂者彼中色及色自性二俱有故。此中止遣俱相者。但為止其自共相故。行相云何。所謂此中堅強性等相差別而有。是謂此中俱相故此止遣。此亦非唯止遣。如是分別。余諸分別散亂亦復止遣。復次頌言。

不生不滅等所有諸法觀

佛言若散異彼差別分別

此言不生等者。謂即如是世尊于般若波羅蜜多中。作如是說。觀于諸法不生不滅。是故如是言。若有散異安處。此即差別分別。若見色等差別生滅之相。即此如是色之自性差別分別。此中當離。是即止遣差別分別散亂。此如是說。亦復止遣后諸散亂。所以頌言。

虛假名言等彼法若分別

聲義二非合彼非自性意

此言虛假等者。即般若波羅蜜多本母教中。和合表示。謂虛假名即想分別說。如后般若波羅蜜多本母教中。和會別別。如是法此分別之聲。所有語言法句義等。彼分別俱相。是故聲義二種非自性和合。而非世尊最勝意樂。亦非他意樂。若于分別工巧造作。彼復外義取著。即諸愚者安立動亂。如是所行而非此中有少義可得。以外義執(zhí)著非語義安立。開諸愚者動亂之門。此中止遣是相所行隨轉。即于聲義無少可得。以彼如是如名分別不實有故。若于所說事相如名分別。即非意樂。由彼因故。此中一切如名如想分別和合不實。有彼所說事相故。非世尊最勝意樂。何以故。若如名于義分別。即于名義有所增廣。于外事中無實能說所說性故。如是止遣如名于義分別散亂。問何等分別邪。答謂名分別。彼名亦復無有說者。是故頌言。

般若波羅蜜佛菩薩亦然

此所說唯名離實義分別

此言般若波羅蜜等者。謂名離于義。如是名之實義。自性分別。世尊說言故此止遣。何所說邪。是故頌言。般若波羅蜜佛菩薩亦然。此既唯名般若波羅蜜多中。何處容說有實自性。謂由如來如是言故。說名之聲亦無自性。此中所有各別表示佛菩薩名。當知于無二智中。非此止遣。此復何因。是故頌言。

所有聲義止此非事止遣

如是余亦知語中義決定

此言所有等者。謂即所有聲義二種。此說止遣。頌言此非事止遣者。謂無二智不止此中事相作用。然彼無言之性不可說故。問今所說義是為正理。余處云何。頌自答言。如是余亦知如是者。謂即如是從初所說是義決定。余謂所余種類語中亦然。了知所謂了知此義決定。此中意者。謂于般若波羅蜜多中。如實宣說不顛倒義成就。真實了知一切名性。正不可得。以此語義施設表示。復次頌言。

此無所得正一切名實知

如義性如是不止遣彼聲

此言此無所得等者。謂如義之性。彼無所有不可得故。此說為正。此何所說邪。頌自指言。一切名。問何人能實知。答即一切智實者。不顛倒義。知謂了知。即真實知故。頌言不止遣彼聲者。謂若聲義二種。彼實義性說不可得。以是因故。不止彼聲。謂以聞智所取之聲不可止故。如是當知決定最勝意樂悲愍所行悉無障礙。如是止遣如義于名分別散亂。如是等義真實意樂說已如順。有論頌言。

所有所有一切名彼彼諸法有所說

而彼所說非實有即一切法同法性

所有彼名名性空能名之名無所有

而一切法本無名立以強名而表示

一切唯名此當知一切想中假安立

彼所聚名差別性當知彼名無所有

如尊者須菩提所問般若波羅蜜多中。決定止遣聲義二邪。故頌釋言。

須菩提二離聲聲義如是

菩薩無有名我見此有說

此言須菩提等者。謂須菩提了知聲義二種。離其安立。此中意者。聲謂說者之聲。聲義謂所說之義。云何菩薩無有名。以菩薩名無所有不可見故。須菩提于般若波羅蜜多中。乃有所說。此中意者。決定二種分別性最勝意樂中。遠離虛假聲別異之性此中決定語言向義表示是故頌言。

般若波羅蜜語無決定生

伺察唯智者此義微妙慧

此言般若波羅蜜等者。無謂無所有。即般若波羅蜜多中。彼和合語決定無所有。無所說無戲論。如是應知。一切語言中所說決定向義。云何是向義。謂即如前如所說義。彼解釋門頌言伺察唯智者。此義微妙慧者。伺察者。謂細伺審察此義者。即三十二品諸有聲中。總說決定。頌言智者。即智者之智。能知語義微妙慧者。即畢竟微妙清凈之智。行相云何。謂即此智于一切境界中無著無壞。而般若波羅蜜多于響聲中有所聞故。為表示此義。所以頌言。

若別義分別相續(xù)義除遣

般若波羅蜜彼言說如響

此言相續(xù)義者。謂若往若現相續(xù)造作之義。除遣者。棄舍義。謂于如是義棄舍執(zhí)著。何以故。以般若波羅蜜多若見若聞。彼有所說皆如響聲又如金光對現色相。以是義故。若往若現相續(xù)造作。有所分別有所執(zhí)著。皆應棄舍。由此般若波羅蜜多中。一切所說皆如響聲。是義總略。復次為欲顯明斯義。如有頌云。

所有諸教勿厭舍亦復不應生毀謗

見如實已住真實以彼真實而表說

今此義中總略所成表示。頌言。

總略如是義般若等依止

如是義循環(huán)復別義依止

此言總略如是等者。所有十萬頌般若波羅蜜多總略一切如是等義。皆依止此般若波羅蜜多。相續(xù)三十二品總略攝故。如是當知。后無增廣。頌言如是義循環(huán)者。謂于如是義一向重復循環(huán)研核。問研核何等義邪。頌自答言。別義依止。此中所說別義之言。即問難別義。問謂分別差別。問難有所依據。謂菩提分法佛功德蘊。于此法中。如是重復循環(huán)研核。若如是總略所說所成別義。有依據故。即三十二品各別自性收攝循環(huán)。今此所釋八千頌般若波羅蜜多。一切文義普盡所釋。所生福聚畢竟廣大。悉用回向。故頌說言。

般若波羅蜜正攝八千頌

彼所得福蘊皆從般若生

此言般若波羅蜜正攝八千頌者。謂此八千頌般若波羅蜜多中所說自性。八千者。此之數量普攝。如是數量中義總聚已釋。頌言正者。不顛倒義。彼正教中何所生邪。頌自答言。彼所得福蘊。得者獲義。如是清凈所成福聚。皆從般若波羅蜜多出生。以般若波羅蜜多出生故。所得福聚甚深廣大。以是所得深廣福聚。普用回向一切世間。悉令獲得般若波羅蜜多畢竟勝妙清凈之智。于是無虛妄勝第一義諸正句中。如理伺察。我此所造解釋之文。所生福聚今此說意者。普令一切世間悉得清凈。頌曰。

釋迦師子諸苾芻所有如是福高勝

此所說意利世間由勝福故住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