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八
列傳第二昭明太子哀太子愍懷太子
昭明太子統(tǒng),字德施,高祖長子也。母曰丁貴嬪。初,高祖未有男,義師起,太子以齊中興元年九月生于襄陽。高祖既受禪,有司奏立儲副,高祖以天下始定,百度多闕,未之許也。群臣固請,天監(jiān)元年十一月,立為皇太子。時太子年幼,依舊居于內(nèi),拜東宮官屬文武,皆入直永福省。
太子生而聰睿,三歲受《孝經(jīng)》、《論語》,五歲遍讀五經(jīng),悉能諷誦。五年五月庚戌,始出居?xùn)|宮。太子性仁孝,自出宮,恒思戀不樂。高祖知之,每五日一朝,多便留永福省,或五日三日乃還宮。八年九月,于壽安殿講《孝經(jīng)》,盡通大義。講畢,親臨釋奠于國學(xué)。十四年正月朔旦,高祖臨軒,冠太子于太極殿。舊制,太子著遠游冠,金蟬翠緌纓;至是,詔加金博山。
太子美姿貌,善舉止。讀書數(shù)行并下,過目皆憶。每游宴祖道,賦詩至十?dāng)?shù)韻;蛎鲃№嵸x之,皆屬思便成,無所點易。高祖大弘佛教,親自講說;太子亦崇信三寶,遍覽眾經(jīng)。乃于宮內(nèi)別立慧義殿,專為法集之所。招引名僧,談?wù)摬唤^。太子自立三諦、法身義,并有新意。普通元年四月,甘露降于慧義殿,咸以為至德所感焉。
三年十一月,始興王憺薨。舊事,以東宮禮絕傍親,書翰并依常儀。太子意以為疑,命仆射劉孝綽議其事。孝綽議曰:「案張鏡撰《東宮儀記》,稱'三朝發(fā)哀者,逾月不舉樂;鼓吹寢奏,服限亦然'。尋傍絕之義,義在去服,服雖可奪,情豈無悲?鐃歌輟奏,良亦為此。既有悲情,宜稱兼慕,卒哭之后,依常舉樂,稱悲竟,此理例相符。謂猶應(yīng)稱兼慕,至卒哭!蛊蜕湫烀、左率周舍、家令陸襄并同孝綽議。太子令曰:「張鏡《儀記》云'依《士禮》,終服月稱慕悼'。又云'凡三朝發(fā)哀者,逾月不舉樂'。劉仆射議,云'傍絕之義,義在去服,服雖可奪,情豈無悲,卒哭之后,依常舉樂,稱悲竟,此理例相符'。尋情悲之說,非止卒哭之后,緣情為論,此自難一也。用張鏡之舉樂,棄張鏡之稱悲,一鏡之言,取舍有異,此自難二也。陸家令止云'多歷年所',恐非事證;雖復(fù)累稔所用,意常未安。近亦常經(jīng)以此問外,由來立意,謂猶應(yīng)有慕悼之言。張豈不知舉樂為大,稱悲事小;所以用小而忽大,良亦有以。至如元正六佾,事為國章;雖情或未安,而禮不可廢。鐃吹軍樂,比之亦然。書疏方之,事則成小,差可緣心。聲樂自外,書疏自內(nèi),樂自他,書自己。劉仆射之議,即情未安?闪钪T賢更共詳衷!顾巨r(nóng)卿明山賓、步兵校尉硃異議,稱「慕悼之解,宜終服月」。于是令付典書遵用,以為永準。
七年十一月,貴嬪有疾,太子還永福省,朝夕侍疾,衣不解帶。及薨,步從喪還宮,至殯,水漿不入口,每哭輒慟絕。高祖遣中書舍人顧協(xié)宣旨曰:「毀不滅性,圣人之制!抖Y》,不勝喪比于不孝。有我在,那得自毀如此!可即強進飲食!固臃铍,乃進數(shù)合。自是至葬,日進麥粥一升。高祖又敕曰:「聞汝所進過少,轉(zhuǎn)就羸瘵。我比更無余病,正為汝如此,胸中亦圮塞成疾。故應(yīng)強加饘粥,不使我恒爾懸心!闺m屢奉敕勸逼,日止一溢,不嘗菜果之味。體素壯,腰帶十圍,至是減削過半。每入朝,士庶見者莫不下泣。
太子自加元服,高祖便使省萬機,內(nèi)外百司,奏事者填塞于前。太子明于庶事,纖毫必曉,每所奏有謬誤及巧妄,皆即就辯析,示其可否,徐令改正,未嘗彈糾一人。平斷法獄,多所全宥,天下皆稱仁。
性寬和容眾,喜慍不形于色。引納才學(xué)之士,賞愛無倦。恒自討論篇籍,或與學(xué)士商榷古今;閑則繼以文章著述,率以為常。于時東宮有書幾三萬卷,名才并集,文學(xué)之盛,晉、宋以來未之有也。
性愛山水,于玄圃穿筑,更立亭館,與朝士名素者游其中。嘗泛舟后池,番禺侯軌盛稱「此中宜奏女樂。」太子不答,詠左思《招隱詩》曰:「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侯慚而止。出宮二十余年,不畜聲樂。少時,敕賜太樂女妓一部,略非所好。
普通中,大軍北討,京師谷貴,太子因命菲衣減膳,改常饌為小食。每霖雨積雪,遣腹心左右,周行閭巷,視貧困家,有流離道路,密加振賜。又出主衣綿帛,多作襦袴,冬月以施貧凍。若死亡無可以斂者,為備棺槥。每聞遠近百姓賦役勤苦,輒斂容色。常以戶口未實,重于勞擾。
吳興郡屢以水災(zāi)失收,有上言當(dāng)漕大瀆以瀉浙江。中大通二年春,詔遣前交州刺史王弁假節(jié),發(fā)吳郡、吳興、義興三郡民丁就役。太子上疏曰:「伏聞當(dāng)發(fā)王弁等上東三郡民丁,開漕溝渠,導(dǎo)泄震澤,使吳興一境,無復(fù)水災(zāi),誠矜恤之至仁,經(jīng)略之遠旨。暫勞永逸,必獲后利。未萌難睹,竊有愚懷。所聞吳興累年失收,民頗流移。吳郡十城,亦不全熟。唯義興去秋有稔,復(fù)非常役之民。即日東境谷稼猶貴,劫盜屢起,在所有司,不皆聞奏。今征戍未歸,強丁疏少,此雖小舉,竊恐難合,吏一呼門,動為民蠹。又出丁之處,遠近不一,比得齊集,已妨蠶農(nóng)。去年稱為豊歲,公私未能足食;如復(fù)今茲失業(yè),慮恐為弊更深。且草竊多伺候民間虛實,若善人從役,則抄盜彌增,吳興未受其益,內(nèi)地已罹其弊。不審可得權(quán)停此功,待優(yōu)實以不?圣心垂矜黎庶,神量久已有在。臣意見庸淺,不識事宜,茍有愚心,愿得上啟!垢咦鎯(yōu)詔以喻焉。
太子孝謹天至,每入朝,未五鼓便守城門開。東宮雖燕居內(nèi)殿,一坐一起,恒向西南面臺。宿被召當(dāng)入,危坐達旦。
三年三月,寢疾?仲O高祖憂,敕參問,輒自力手書啟。及稍篤,左右欲啟聞,猶不許,曰「云何令至尊知我如此惡」,因便嗚咽。四月乙巳薨,時年三十一。高祖幸東宮,臨哭盡哀。詔斂以袞冕。謚曰昭明。五月庚寅,葬安寧陵。詔司徒左長史王筠為哀冊文曰:
蜃輅俄軒,龍驂跼步;羽翿前驅(qū),云旂北御;实郯Ю^明之寢耀,痛嗣德之殂芳;御武帳而凄慟,臨甲觀而增傷。式稽令典,載揚鴻烈;詔撰德于旌旒,永傳徽于舞綴。其辭曰:
式載明兩,實惟少陽;既稱上嗣,且曰元良。儀天比峻,儷景騰光;奏祀延福,守器傳芳。睿哲膺期,旦暮斯在;外弘莊肅,內(nèi)含和愷。識洞機深,量苞瀛海;立德不器,至功弗宰。寬綽居心,溫恭成性,循時孝友,率由嚴敬。咸有種德,惠和齊圣;三善遞宣,萬國同慶。
軒緯掩精,陰犧弛極;纏哀在疚,殷憂銜恤。孺泣無時,蔬饘不溢;禫遵逾月,哀號未畢。實惟監(jiān)撫,亦嗣郊禋;問安肅肅,視膳恂恂。金華玉璪,玄駟班輪;隆家干國,主祭安民。光奉成務(wù),萬機是理;矜慎庶獄,勤恤關(guān)市。誠存隱惻,容無慍喜;殷勤博施,綢繆恩紀。
爰初敬業(yè),離經(jīng)斷句;奠爵崇師,卑躬待傅。寧資導(dǎo)習(xí),匪勞審諭;博約是司,時敏斯務(wù)。辨究空微,思探幾賾;馳神圖緯,研精爻畫。沈吟典禮,優(yōu)游方冊;饜飫膏腴,含咀肴核。括囊流略,包舉藝文;遍該緗素,殫極丘墳。勣帙充積,儒墨區(qū)分;瞻河闡訓(xùn),望魯揚芬。吟詠性靈,豈惟薄伎;屬詞婉約,緣情綺靡。字無點竄,筆不停紙;壯思泉流,清章云委。
總覽時才,網(wǎng)羅英茂;學(xué)窮優(yōu)洽,辭歸繁富。或擅談叢,或稱文囿;四友推德,七子慚秀。望苑招賢,華池愛客;托乘同舟,連輿接席。摛文扌炎藻,飛纻泛幹;恩隆置醴,賞逾賜璧;诊L(fēng)遐被,盛業(yè)日新;仁器非重,德輶易遵。澤流兆庶,福降百神;四方慕義,天下歸仁。
云物告徵,祲沴褰象;星霾恒耀,山頹朽壤。靈儀上賓,德音長往;具僚無廕,諮承安仰。嗚呼哀哉!
皇情悼愍,切心纏痛;胤嗣長號,跗萼增慟。慕結(jié)親游,悲動氓眾;憂若殄邦,懼同折棟。嗚呼哀哉!
首夏司開,麥秋紀節(jié);容衛(wèi)徒警,菁華委絕。書幌空張,談筵罷設(shè);虛饋饣蒙饛,孤燈翳翳。嗚呼哀哉!
簡辰請日,筮合龜貞。幽埏夙啟,玄宮獻成。武校齊列,文物增明。昔游漳滏,賓從無聲;今歸郊郭,徒御相驚。嗚呼哀哉!
背絳闕以遠徂,轥青門而徐轉(zhuǎn);指馳道而詎前,望國都而不踐。陵修阪之威夷,溯平原之悠緬;驥蹀足以酸嘶,挽凄鏘而流泫。嗚呼哀哉!
混哀音于簫籟,變愁容于天日;雖夏木之森陰,返寒林之蕭瑟。既將反而復(fù)疑,如有求而遂失;謂天地其無心,遽永潛于容質(zhì)。嗚呼哀哉!
即玄宮之冥漠,安神寢之清飐;傳聲華于懋典,觀德業(yè)于徽謚。懸忠貞于日月,播鴻名于天地;惟小臣之紀言,實含毫而無愧。嗚呼哀哉!
太子仁德素著,及薨,朝野惋愕。京師男女,奔走宮門,號泣滿路。四方氓庶,及疆徼之民,聞喪皆慟哭。所著文集二十卷;又撰古今典誥文言,為《正序》十卷;五言詩之善者,為《文章英華》二十卷;《文選》三十卷。
哀太子大器,字仁宗,太宗嫡長子也。普通四年五月丁酉生。中大通四年,封宣城郡王,食邑二千戶。尋為侍中、中衛(wèi)將軍,給鼓吹一部。大同四年,授使持節(jié)、都督揚、徐二州諸軍事、中軍大將軍、揚州刺史,侍中如故。
太清二年十月,侯景寇京邑,敕太子為臺內(nèi)大都督。三年五月,太宗即位。六月丁亥,立為皇太子。大寶二年八月,賊景廢太宗,將害太子,時賊黨稱景命召太子,太子方講《老子》,將欲下床,而刑人掩至。太子顏色不變,徐曰:「久知此事,嗟其晚耳!剐陶哂砸聨Ыg之。太子曰:「此不能見殺!鼓酥赶祹じ拖吕K,命取絞之而絕,時年二十八。
太子性寬和,兼神用端嶷,在于賊手,每不屈意。初,侯景西上,攜太子同行,及其敗歸,部伍不復(fù)整肅,太子所乘船居后,不及賊眾,左右心腹并勸因此入北。太子曰:「家國喪敗,志不圖生;主上蒙塵,寧忍違離?吾今逃匿,乃是叛父,非謂避賊!贡闾殂豇Q咽,令即前進。賊以太子有器度,每常憚之,恐為后患,故先及禍。承圣元年四月,追謚哀太子。
愍懷太子方矩,字德規(guī),世祖第四子也。初封南安縣侯,隨世祖在荊鎮(zhèn)。太清初,為使持節(jié)、督湘、郢、桂、寧、成、合、羅七州諸軍事、鎮(zhèn)南將軍、湘州刺史。尋征為侍中、中衛(wèi)將軍,給鼓吹一部。世祖承制,拜王太子,改名元良。承圣元年十一月丙子,立為皇太子。及西魏師陷荊城,太子與世祖同為魏人所害。
太子聰穎,頗有世祖風(fēng),而兇暴猜忌。敬帝承制,追謚愍懷太子。
陳吏部書姚察曰:孟軻有言:「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谷裟瞬家马f帶之士,在于畎畝之中,終日為之,其利亦已博矣。況乎處重明之位,居正體之尊,克念無怠,烝烝以孝。大舜之德,其何遠之有哉!
- 七 亂宮闈太子淫母妃 宴仲秋康熙祭上蒼
- 六十二回 蘇舜卿含冤歸太虛 劉墨林暴怒斥禽獸
- 齊宿瘤女
- 景公病水夢與日斗晏子教占夢者以對第六
- 伯夷列傳第一
- 卷一百三十六
- 魯季敬姜
- 卷一百八十三
- 一百二十九回 戀舊情雍正幸引娣 慰小妾允祉違圣旨
- 魏芒慈母
- 卷二百一十三
- 列傳第八十九
- 第十七章 聰敏
- 十三 張五哥君前訴冤情 十三爺府邸賞親兵
- 隋書卷三十九 列傳第四
- 列傳第二百二十五宦者一
- 卷二十八
- 三十四 入地牢明珠受酷刑 抗權(quán)貴劉華報君恩
- 第六章 潞河驛奸宄逞淫戲 瞞真情巧舌釋新憾
- 列傳第一百七十七
- 六十一回 稱名士偏遇大方家 探情人又見死對頭
- 景公逐得斬竹者囚之晏子諫第三
- 列傳第二百二十四外戚下
- 列傳第六宗室四
- 卷一百四十五
- 第三十一章 貴婦人慈心憫沉淪 帝乾隆雷雨理國政
- 列傳第二十 范泰王淮之王韶之荀伯子
- 景公問明王之教民何若晏子對以先行義第十八
- 列傳第一百七
- 列傳第二十
- 六十三回 鬧王府文士敢撒野 演陣法將軍忘形骸
- 卷七十
- 列傳第八
- 三十四 入地牢明珠受酷刑 抗權(quán)貴劉華報君恩
- 卷八
- 列傳第六十一
- 楚成鄭瞀
- 卷二十七 南中王門學(xué)案三
- 列傳第八十
- 第00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