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經(jīng)·首頁阿含部本緣部般若部法華部·華嚴部寶積部·涅槃部大集部經(jīng)集部密教部律部釋經(jīng)論部·毗曇部
中觀部·瑜伽部論集部經(jīng)疏部律疏部·論疏部諸宗部史傳部事匯部·外教部·目錄部古逸部·疑似部

佛說廣博嚴凈不退轉輪經(jīng) 第三卷

  佛說廣博嚴凈不退轉輪經(jīng) 第三卷

  宋涼州沙門智嚴譯

  復次阿難。云何如來說菩薩摩訶薩名斯陀含。阿難當知。菩薩摩訶薩。隨學佛智解了菩提不從緣生。為無緣智故而求佛智。以眾因緣求無處所禪。而求佛智得燒煩惱法。燒諸煩惱得佛平等法。求未得法如諸佛阿羅訶三藐三佛陀。雖度眾生而不動眾生。求不動眾生界。有諸眾生慧心微薄。愁憂苦惱不解法界。欲令此眾住于智故而求佛智。于根力覺道解脫三昧。先自覺覺悟眾生。而求佛智所可用智能至道場。為得此智。而求佛智佛眼。是不可思議無障礙眼。恒以此眼利益世間。為求是智眼故。求智中勝智所可用智。知一切法如如亦不可得。此智所可用智。令一切眾生住是智中。所謂不住一切法智。以是事故而來此間。來已見眾生界。是不可思議界。求是界已不得此界。眾生從何而生。不知眾生生處。從眾生界有差別名。觀察法界眾生界時。不見是差別相。見眾生界盡入法界。見法界是平等道佛法道是眾生不可得道眾生平等智道。為求是無比智故。此智清凈離塵垢。不得此智不可以此智求。知此智是無所知智。菩薩摩訶薩。以此智故而有差別。未得此智。為求此智而來此間。阿難。以是事故。菩薩摩訶薩名斯陀含。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隨學諸佛智  其智無有上

  以求佛智故  是名斯陀含

  所說眾因緣  能生于菩提

  為如是緣故  是故來此間

  所說無處禪  能燒諸煩惱

  以是故來此  為生此禪故

  先所未得法  一切智所行

  我亦欲求故  而來于此間

  不動諸眾生  法界亦如是

  為不移動故  是故來此間

  苦惱無黠慧  愁憂諸眾生

  欲令如是眾  住佛無量智

  諸根力覺道  解脫及與禪

  自覺覺他故  而求于佛智

  能趣向道場  先佛所行法

  為求此法故  是故來此間

  為求如是智  不思議佛眼

  求如是眼故  而來于此間

  諸佛導世師  所行巧方便

  為求如是智  諸智中最勝

  諸所可用智  能知諸法如

  此智不可得  云何求諸法

  愿令多眾生  安住無上智

  亦欲令他知  故來于此間

  來已見眾生  其界不思議

  是以斯陀含  來此求眾生

  以求眾生界  眾生不可得

  是故雖來求  亦復不可知

  不知諸眾生  及以眾生界

  若能知此界  知眾生差別

  觀察一切法  觀已無所見

  安住于定心  而求諸佛法

  若有此凈智  無垢性清凈

  亦不得此智  而知于所知

  以如是眾生  能逮得此智

  名無依菩薩  是故來此間

  阿難以是事  名為斯陀含

  無黠慧眾生  謬分別是事

  阿難以是事  名為斯陀含

  勤精進眾生  乃能知是事

  慧者解微密  于深法決定

  能解如是義  速能生菩提

  如是阿難。如來等正覺。以方便力為聲聞人。說菩薩摩訶薩名斯陀含

  復次阿難。云何如來說菩薩摩訶薩名阿那含。阿難當知。菩薩摩訶薩。已過分行得佛所行。遠離一切諸所行法。知無來去法。于諸法中無所依無所住。是故不來此間。所以者何。亦不見法來去相故。已過凡夫離凡夫想。亦離佛想過無所住法。無有因緣能使來者。所以者何。已逮寂靜界故。諸佛導世者。說凡夫禪不往生。彼離諸難處永斷愛欲。不貪摶食永離食想。逮得菩提示諸邪見無所貪著。知六十二見性同涅槃離諸蓋想。離諸法中所有過患清凈無垢。制伏憍慢拔無明箭。已害愛結無復喜愛。燒諸煩惱離一切想。拔憂惱箭離慢大慢。善知諸音逮得照明。乘不可思議佛乘。得菩薩摩訶薩性。離欲污泥得先佛所藏。最勝智藏無增無減。得一切眾生乘中最上佛乘。離有無想斷一切疑。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等法。不來此間名阿那含。復次阿難。菩薩摩訶薩有緣眾生令住菩提。云何而住。所謂眾生即是菩提。菩提即是眾生。能覺眾生想。所以者何。已了知性空故。知眾生界是不可思議界故。是故能覺此想。能知眾生界即是虛空界。虛空界空故遠離眾生界。虛空界離虛空性無所止住。虛空界虛空性空。以如是法令諸眾生回向菩提。所以者何。知眾生是虛空界。眾生界皆入虛空界。所以者何。眾生性諸法性各各相入。所以者何。以不可得故。以不可得故不來此間。是故數(shù)名阿那含。一切諸法中無有數(shù)相。諸佛已過數(shù)相。阿難。以是事故。菩薩摩訶薩名阿那含。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已離不復來  更不修分行

  已離分行故  是名阿那含

  善知來去相  不依一切法

  不得少處所  而可來此間

  諸佛導世師  所說凡夫禪

  更不往彼間  是名阿那含

  諸法無來相  去相不可得

  逮無來去相  是名阿那含

  其人更不復  趣向三惡道

  已逮諸佛法  是名阿那含

  永斷一切欲  不貪于摶食

  已逮菩提道  是名阿那含

  所說諸見處  凡有六十二

  更不住見處  故名阿那含

  諸法無性相  已離于性相

  如實了知故  更不來此間

  說涅槃寂靜  能燒諸煩惱

  能遠離諸相  故不來此間

  已斷諸難處  能遠離塵垢

  到安隱涅槃  是名阿那含

  已降伏惡魔  及其諸眷屬

  不為彼所動  是名阿那含

  已拔無明箭  亦害諸愛結

  已覺知喜愛  是名阿那含

  能燒諸煩惱  亦離諸有想

  決定勝妙果  是名阿那含

  已拔憂惱箭  除去諸憍慢

  善知五陰相  是名阿那含

  已逮諸照明  不思議佛乘

  遠離欲污泥  是名阿那含

  已得大智藏  先佛之所藏

  諸藏中最勝  是名阿那含

  已安住無上  諸佛之大乘

  永斷諸疑心  是名阿那含

  有緣諸眾生  皆令住菩提

  為彼住菩提  而不來此間

  能知諸空界  眾生界難思

  已離如是想  是名阿那含

  能知眾生界  及以法界空

  不得諸眾生  是名阿那含

  其心更不求  取著諸有相

  已到無相處  是名阿那含

  阿難以是事  是名阿那含

  以無所住法  而住佛法中

  是故阿難。如來等正覺。以方便力為聲聞人。說菩薩摩訶薩名阿那含

  復次阿難。云何如來說菩薩摩訶薩名阿羅漢。阿難當知。菩薩摩訶薩。離諸分行應行佛行。拔濟一切眾生行破諸煩惱。應為煩惱所苦眾生解煩惱縛。而不得眾生亦不得煩惱縛。應作是事名阿羅漢。舍有所得住無所得知一切空。此空亦空通達無相。以離諸相離一切想。知眾生想是過患法。能舍無智達無心法。曉了空法應逮菩提。應生不可思議佛菩提。以是事故名阿羅漢。應宣說法如三世佛已說今說當說。其所說法皆悉寂靜。無有戲論清凈無穢。通達是事故名阿羅漢。應令眾生住于菩提。知一切法及與菩提是無所有而不可取。應修佛慈不著眾生慈。以如是慈遍緣眾生。而不得眾生。已逮眾生不可得慈故。名阿羅漢。應說諸法利益眾生。而不起法非法想。于諸法中。應常在先。是名阿羅漢。應為眾生說根力覺道。而于此法不染不著故名阿羅漢。應令眾生知清凈菩提。令彼眾生起如是菩提故名阿羅漢。應于世間眾生利養(yǎng)而不貪著。應為眾生說不貪著利養(yǎng)法。說此法故名阿羅漢。應往諸佛世界。應見諸佛如佛見佛。見如是佛世界已。應當發(fā)心求如是世界。所謂不可思議世界。不可量世界。無等等世界。無邊世界。無戲論世界。不可說世界?帐澜纭o相世界。無作世界。不退轉世界。離女人世界。離淫欲世界。無煩惱世界。佛無礙辯世界。菩薩世界。無障礙世界。無染世界。降魔世界。無怨敵世界。無畢竟涅槃世界。此諸世界。于一切世界中上。應求如是世界。故名阿羅漢。未生諸法。應生起故名阿羅漢。于欲不染于可嗔法不生嗔。故名阿羅漢。于無上滅集智。速通達故名阿羅漢。以阿羅漢故名為菩提。以菩提故名阿羅漢。菩提不動。以眾生界不動故。應令百千萬億眾生住菩提道。住菩提道故名阿羅漢。一切眾生及與菩提。從無分別生。應以是平等法教諸眾生。此平等法。于一切法中無與等者。此平等菩提從無分別生。應知如是法。知是法已。為眾生說無有增減。成就無增減法故名阿羅漢。應說如是離音聲法故名阿羅漢。應解如是多眾生著。所謂眾生不可得著。眾生斷常著。眾生身見著。不能過著。見諸法不生不滅無為無作著。不壞色著。不壞受想識行著。離凡夫法著。建立諸佛法著。須陀洹果想著。斯陀含果想著。阿那含果想著。阿羅漢果想著。辟支佛果想著。如來等正覺想著。菩提心想著。為菩提故行施著。為菩提故護戒著。取嗔恚">想行忍著。取懈怠想行精進著。取亂心">想生禪定著。取惡慧想修智慧著。于父母妻子男女眷屬兄弟姊妹所愛諸親著。欲見愛念諸親著。樂談說著。煩惱法出要法作二見著。貪利養(yǎng)著。見在家出家著。見卑勝法著。離凡夫法著。緣佛法著。見下上法著。具足諸相方便著。生佛世界想著。應除眾生如是著故名阿羅漢。亦不分別是眾生是涅槃法。是眾生非涅槃法。是眾生能生法。是眾生不能生法。是眾生行菩提。是眾生不能行菩提。是眾生持戒。是眾生毀戒。是眾生多福。是眾生少福。不起如是二見名阿羅漢。亦不分別是眾生是福田。是眾生非福田。是眾生精進。是眾生不精進。是眾生凡小。是眾生智明。此是女人。此是男子。此是非男非女。此是法。此是非法。不起如是二見名阿羅漢。亦不分別是眾生于菩提退轉。是眾生于菩提不退轉。是眾生于菩提得自在。是眾生于菩提不得自在。是眾生近菩提。是眾生遠菩提。發(fā)如此心。我當?shù)闷刑崛霟o余涅槃。略說能除眾生一切著故名阿羅漢。阿難。阿羅漢如是除眾生著已。亦為眾生說眾生實性。說如是法故。菩薩摩訶薩名阿羅漢。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已能舍一切  所有諸分行

  能舍分行故  是名阿羅漢

  能斷諸煩惱  及苦眾生結

  皆令得解脫  是名阿羅漢

  遠離有所得  住無所得法

  知一切法空  是名阿羅漢

  已能知解空  亦通達無相

  遠離一切相  是名阿羅漢

  應行最勝行  諸佛之所行

  度脫諸眾生  生死大險難

  已離一切相  知眾生想過

  能舍諸想故  是名阿羅漢

  舍諸無知想  通達無心法

  已知空法故  是名阿羅漢

  應逮得諸佛  不思議菩提

  應勤行精進  是名阿羅漢

  應宣說諸法  清凈無戲論

  令眾生住道  是名阿羅漢

  應以遍緣慈  令眾生安樂

  而不得眾生  是名阿羅漢

  應宣說諸法  于眾最第一

  無法非法想  是名阿羅漢

  應為諸眾生  說根力覺道

  不染著此法  是名阿羅漢

  應令他眾生  覺了清凈法

  亦能生菩提  是名阿羅漢

  應不生貪著  世所有利養(yǎng)

  不貪利養(yǎng)故  是名阿羅漢

  應往詣諸佛  嚴凈妙世界

  諸佛所住處  為眾生說法

  應當發(fā)是心  求此嚴凈界

  應求是界故  是名阿羅漢

  于欲無所染  嗔處不生嗔

  知菩提平等  是名阿羅漢

  已于滅集智  通達寂滅相

  以菩提道故  是名阿羅漢

  于諸眾生界  不移動眾生

  令多億眾生  皆住菩提道

  眾生及菩提  從無分別生

  能知此平等  是名阿羅漢

  一切法等中  此法等最上

  此等及菩提  從無分別生

  知已為他說  而無有增減

  亦從此法生  故名阿羅漢

  應為此眾生  說無音聲法

  解脫多眾生  而無有動者

  眾生不可得  及斷常二邊

  為除諸邪見  令得脫眾苦

  著諸法生滅  無為無作相

  諸苦惱眾生  以相而分別

  不毀壞于色  于受亦復然

  想行及與識  令離此諸著

  于此凡夫法  而見有移動

  住佛法不住  皆令得解脫

  住于諸果想  緣覺想亦然

  為眾生說法  令離佛想著

  著于菩提心  著施亦復然

  著于戒忍者  為說無著法

  取于懈怠想  分別行精進

  定心與亂想  惡慧及妙慧

  不分別此法  知無種種相

  應當如是說  是名阿羅漢

  堅著于我想  聲聞多分別

  為除分別故  應為彼說法

  父母及妻子  無慧故貪著

  此道非菩提  是生死所行

  此是我兄弟  姊妹愛念心

  除彼貪愛著  是名阿羅漢

  故作巧談說  發(fā)他喜勇心

  生意欲得見  先舊諸所親

  若得相見時  展轉生愛著

  無智顛倒故  屬魔不自在

  遠離諸利養(yǎng)  知利養(yǎng)過患

  應為諸眾生  說諸利養(yǎng)過

  此是煩惱法  此是出要法

  不著此二見  是名阿羅漢

  貪著于利養(yǎng)  而不能自解

  能除彼著故  是名阿羅漢

  此是在家法  此是出家法

  凡小起分別  應為解彼著

  于一切法中  而見有卑勝

  著是器非器  應解如是著

  遠離凡夫法  而緣于佛法

  應為彼說法  離得不得著

  大小非堅法  如是甚眾多

  當應為解著  眾生如是相

  能生諸相好  其事亦眾多

  唯有調(diào)柔者  能除彼想著

  諸佛妙世界  興起修凈心

  著彼世界想  應當為除卻

  涅槃非涅槃  能生不能生

  此行菩提道  此不求菩提

  惡戒及善戒  有福及無福

  愚智諸眾生  而作種種相

  如是諸眾生  多有種種想

  為除此想故  應為彼說法

  此是良福田  此非良福田

  分別愚智法  其事亦眾多

  取著于女想  亦復分別男

  是圣是非圣  分別起二見

  眾生無慧心  起于此二見

  著此二見者  應當為除斷

  退轉不退轉  有記及無記

  此近于菩提  此不近菩提

  已逮于菩提  畢竟般涅槃

  行如是諸相  分別于涅槃

  唯有調(diào)柔者  除眾生是想

  是名阿羅漢  亦名除想者

  此是菩薩法  說名阿羅漢

  若見此本緣  知是阿羅漢

  如是阿難。如來等正覺。以方便力為聲聞人。說菩薩摩訶薩名阿羅漢

  復次阿難。云何如來說菩薩摩訶薩名為聲聞。阿難當知。菩薩摩訶薩。以佛法聲不可思議法聲寂靜菩提法聲無戲論法聲無垢清凈法聲。令無量無邊不可計眾生聞故名為聲聞。復以涅槃是無比法安樂法聲。念處正勤神足根力覺道法聲。令多眾生速能勤求名為聲聞。說此身空非堅固法。堅固不可得。凡夫愚小貪著此身。為解說聲。又說眼入所見虛妄。應生佛眼不可思議法眼。以此眼故令多眾生無愚惑聲。又說諸法無生相聲名為聲聞。又說音聲其喻如響。不應于聲而生染著。無有聞者亦無說者。于香不生嗅想。無有嗅香者。如人夢中嗅眾多香。實無有香亦無嗅者。以顛倒故起嗅香想。此香猶如夢法。而不可信亦無牢固。說是法聲名為聲聞。復說舌入猶如肉段。不能知味。如此肉段。猶如聚沫實無所有。如是味想不可思議。味界無心。離諸心法不應生心。知心是不住相。說如是法聲令眾生聞。名為聲聞。又于此法了了現(xiàn)見。如其所見能宣說聲。又說是身空無性相。以無相故不生亦無所生。為多眾生說是菩提法聲名為聲聞。復說意入空無所有亦無自性。其猶如幻不生不滅。說是法聲名為聲聞。又說不可思議法施此法能得菩提。菩提不可思議。法施亦不可思議。能生不可思議菩提法。所以者何。如其種子果實亦然。此中無果。以音聲故說果。復說財施下劣法施最勝。除卻慳心。無所分別不生施想。猶如幻師于所幻事無所分別。如是以無所分別心。而行布施能生菩提。說是法聲名為聲聞。此聲離一切說息諸煩惱。過諸言說離諸染著。以是音聲為諸眾生宣說佛法。所以者何。此音聲一切音中最上。以是音聲宣說佛法。此聲不可破壞亦無所依。從無二無別生。如其所生說無二無別佛法。是故阿難。菩薩摩訶薩。以如是法聲令眾生聞。名為聲聞。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以不可思議  最上佛法聲

  令多眾生聞  菩薩名聲聞

  能為多眾生  說菩提寂滅

  清凈無戲論  是名為聲聞

  宣說涅槃樂  其樂無有比

  亦說寂滅相  是名為聲聞

  說念處正勤  根力及覺道

  速生此法故  是名為聲聞

  宣說此身空  牢固不可得

  為諸凡小者  顯說是身相

  又語于眼入  所見皆虛妄

  無智諸眾生  于此生染惑

  應生于佛眼  難思平等眼

  于無生法中  亦不生惑著

  如聲猶如響  解耳亦復然

  此中無聞者  亦復無說者

  以無聞說故  不應生染著

  宣示諸眾生  是名為聲聞

  如人于夢中  嗅種種諸香

  但依顛倒起  而實無所有

  應如是知鼻  不能嗅彼香

  為顛倒眾生  菩薩宣說是

  說舌是空無  肉段不知味

  若肉能知味  手觸時應知

  宣說如是想  味想多過患

  當知此味界  是不可思議

  菩薩無所依  能現(xiàn)見了了

  宣說現(xiàn)見法  是名為聲聞

  宣說如是身  空無有性相

  空無性相故  不生無所生

  菩提亦如是  不生無所生

  為多眾生說  故名為聲聞

  說意入性相  其實無所有

  說無所有法  故名為聲聞

  宣說布施法  法施難思議

  此施能出生  無上佛菩提

  財施是下劣  法施為最勝

  能除慳貪心  得至菩提果

  離諸宣說聲  息諸煩惱聲

  離諸染著聲  無垢清凈聲

  最上微妙聲  其聲性寂靜

  以此寂靜聲  說難思佛法

  此聲不可壞  亦復無所依

  說無二無別  故名為聲聞

  以如是音聲  宣諸佛所說

  隨音聲而說  而求菩提道

  常為他宣說  嚴凈佛世界

  無上道世師  諸佛所住處

  說此三千界  如虛空而住

  如空諸眾生  皆同涅槃相

  所說四十四  令眾生差別

  皆悉如虛空  不思無分別

  此界亦如是  莫生堅固想

  此中無生死  無煩惱可滅

  生中無法生  亦無有眾生

  此皆寂靜故  無有見生者

  恒為眾生說  晝夜不斷絕

  而不生是念  我為眾生說

  聲聞如是知  亦為眾生說

  無聞能聞故  是名為聲聞

  其心意勇猛  宣說最上法

  若能知此法  亦知諸法如

  聲聞說如是  無染無有漏

  亦為多眾生  說無染著法

  若知無染界  清凈無戲論

  于諸佛法中  欲觀不能見

  諸佛所說法  遠則不可見

  近亦復無有  而能得見者

  聲聞說是法  令多眾生信

  安住是法中  故名為聲聞

  阿難以是事  我說是聲聞

  當知是聲聞  是無依菩薩

  是故阿難。如來等正覺。以方便力為聲聞人。說菩薩摩訶薩名為聲聞

  復次阿難。云何如來說菩薩摩訶薩名辟支佛。阿難當知。菩薩摩訶薩。于一切法現(xiàn)見了了。以現(xiàn)見了了故能知圣法。而于諸法不增不減。覺一切法無有增減,F(xiàn)見了了名辟支佛。覺知一切不可思議法。覺知一切眾生等同涅槃。而不可得不生不滅。不生不滅故即是實際。照涅槃際。眾生際。一切諸法無所有際。稱名字際。不可言說際。不依言說。不可以言說說。所以者何。言說法空不得自在。言說不能知眾生際及以法際,F(xiàn)見了了覺知此際名辟支佛,F(xiàn)見色陰。以言說故名為色陰。而此色陰無有言說。離言說故。但以言說名為色陰。此中無我我所。所以者何。言說說者此二皆空。不得自在不生不滅。言說無知。云何能說此是色陰。受想行識。亦應如是了了現(xiàn)見。現(xiàn)見識陰。以言說故名為識陰。而此識陰無有言說。離言說故。但以言說名為識陰。此中無我我所。所以者何。言說說者此二皆空。不得自在不生不滅。言說無知。云何能說此是識陰。于此五陰言說諸緣了了現(xiàn)見名辟支佛。所以者何。此陰言說諸緣。此緣無緣非緣能知。阿難。是菩薩摩訶薩名辟支佛。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現(xiàn)見一切法  知圣法亦然

  無諍不可壞  畢竟無有相

  現(xiàn)見一切法  其性相自空

  若知自性相  畢竟無所有

  已逮此現(xiàn)見  與彼法無異

  是名為正覺  難思辟支佛

  眾生如涅槃  其始不可得

  無始無終際  是名為實際

  眾生如涅槃  畢竟無有生

  若法無有生  說名為涅槃

  眾生如涅槃  亦有諸照用

  照用無有我  故名為涅槃

  眾生如涅槃  立種種名字

  不生亦不滅  以言說故說

  言說性是空  言說無所知

  以無所知故  眾生是涅槃

  言說不自在  無我無有心

  以言說無性  畢竟無所有

  言說不依際  亦復無所住

  言說所說者  難思眾生際

  眾生際涅槃  不思議實際

  安隱無戲論  最勝歸依處

  猶如電光際  即是眾生際

  無緣無處所  不思議實際

  一切法邊際  無有眾名字

  以名字名故  其際不可得

  實際不可名  亦無能知者

  眾生際無我  當知此際空

  言說不依際  言說無所宣

  若能了知此  無有眾生際

  言不自在空  言不知諸際

  言說所言者  難思眾生際

  如是等諸際  自然能覺知

  是名為正覺  難思辟支佛

  現(xiàn)見于色陰  以名字故說

  此陰無言說  常離言說故

  遠離于所知  所知名計壽

  能知此所知  而無有住處

  所說名色陰  色陰無有我

  言不自在空  畢竟無生滅

  所言言說性  畢竟無所有

  以無所有故  能說色陰名

  受想亦如是  行識亦復然

  以無有言說  說是五陰名

  此陰不可說  亦復不可斷

  不生亦不滅  無處非無常

  非煩惱出要  非報亦非業(yè)

  非取亦非舍  非戲論寂滅

  亦非奢摩他  非毗婆奢那

  非多欲知足  非懈怠精進

  非掉亦非悔  亦無有增減

  不得所生法  而可以為戒

  不修無分別  宣說無分別

  無怖無有諍  無縛亦無解

  以此入言說  言說無所入

  言說及諸法  無言說而說

  自能逮現(xiàn)見  說法無窮已

  依如是三昧  不著諸言說

  有此現(xiàn)見智  知言說平等

  如言說諸法  以無言說說

  已逮此現(xiàn)見  更不復隨他

  是名為正覺  難思辟支佛

  復次阿難。菩薩摩訶薩,F(xiàn)見無明及行非生想。知識自性。知名色自性。知六入自性。知觸自性。知受自性。知愛自性。知取自性。知有自性。知生自性。知老死自性。于此法中了了現(xiàn)知名辟支佛。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現(xiàn)見于無明  畢竟不能生

  猶如水中影  終始無所有

  明見一切法  而無動搖相

  若見法如是  是故名為明

  明性如虛空  一切法皆爾

  若得此現(xiàn)見  是名辟支佛

  如說此身行  而不在于內(nèi)

  亦不在于外  此身行不生

  身行如芭蕉  畢竟無堅固

  不生亦不滅  其性如虛空

  無畏諸菩薩  若得此現(xiàn)見

  是名為正覺  難思辟支佛

  了知一切法  其性常如幻

  亦能深信解  識無所有性

  觀察如此識  所行而虛妄

  以有此知故  能知識性空

  已知智非知  一切處無染

  若知如是法  識則同于幻

  如說諸名色  無受不可說

  而知其性相  畢竟無所有

  能說諸入性  而無有取相

  能如是知入  此是性空故

  觸性無不在  住于諸入中

  觀察此觸時  如幻無所有

  觸性本自空  分別故能知

  而此諸觸性  住處無方所

  若能現(xiàn)見觸  智者能遠離

  有慧遠離觸  是名辟支佛

  能知受相空  受亦無自性

  如泡不牢固  畢竟無所有

  已斷一切愛  通達無愛法

  已到愛盡處  是名辟支佛

  知取無所取  亦知是虛無

  不生無所有  如熱時炎水

  本來諸有想  及本有生想

  若知此性想  畢竟無所有

  已離一切老  更不復受死

  而于一切處  不復更受身

  已逮此現(xiàn)見  而無有所依

  以辟支佛名  宣說諸菩薩

  如是阿難。如來等正覺。以方便力為聲聞人。說菩薩摩訶薩名為辟支佛。如是阿難。諸佛如來。說菩薩摩訶薩名為堅信堅法八人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聲聞辟支佛。爾時尊者阿難。便說偈言

  自在導世師  不可說而說

  于空中作結  即空而解之

  佛有大方便  說無著法者

  于不可說法  而能分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