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經目錄 第五卷
眾經目錄 第五卷
隋沙門法經等撰
大乘毗尼藏錄第三(六分)
合四十八部八十二卷
眾律一譯一
合一十二部三十二卷 菩薩戒經八卷(北涼沮渠蒙遜世沙門曇無讖于姑臧譯) 佛藏經四卷(后秦弘始年沙門羅什于長安譯) 菩薩藏經一卷(梁天監(jiān)年沙門僧伽婆羅于楊州譯) 決定比丘尼經一卷(眾錄皆云于燉煌譯竟不顯傅譯世代人名) 寶梁經二卷(晉世沙門道龔譯) 佛悔過經一卷(晉世沙門竺法護譯) 菩薩悔過法經一卷(晉世竺法護譯) 文殊師利悔過經一卷(一名文殊師利五體悔過經)(晉世竺法護譯) 舍利弗悔過經一卷(一名悔過經)(晉世竺法護譯) 優(yōu)婆塞戒經十卷(是在家菩薩戒)(北涼世曇無讖與慧嵩等譯) 菩薩戒優(yōu)婆塞戒壇文一卷(北涼世曇無讖譯) 三歸及優(yōu)婆塞二十二戒一卷(一名優(yōu)婆塞)(宋元嘉年沙門求那跋摩譯)
右一十二律并是眾律一譯定本
眾律異譯二
合七部七卷 菩薩戒本一卷(后秦弘始年羅什譯) 菩薩戒本一卷(北涼世曇無讖與惠嵩等譯)
右二戒經同本異譯 菩薩齋法一卷(一名正齋一名持齋)(晉世竺法護譯) 菩薩齋法一卷(一名賢首菩薩齋法)(晉世竺法護譯)
右二齋法同本異譯 清凈毗尼方廣經一卷(晉世竺法護譯) 文殊師利凈律經一卷(晉世竺法護譯) 寂調音所問經一卷(沙門法海譯)
右三戒經同本異譯 前七律并是眾律異譯
眾律失譯三
合十二部十四卷 大方廣三戒經三卷 法律三昧經一卷 菩薩內戒經一卷 阿惟越致菩薩戒經一卷 三曼陀颰陀羅菩薩經一卷 菩薩波羅提木叉經一卷 颰陀悔過經一卷 菩薩受齋經一卷 凈業(yè)障經一卷 在家菩薩戒一卷 在家律儀一卷 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離欲具行二十二戒一卷
右一十二律并是眾律失譯
眾律別生四
合一十六部一十六卷 菩薩戒要義經一卷
右二經出決定毗尼經 勸德經一卷
右一經出舍利弗悔過經 優(yōu)婆塞戒本一卷
右一經出優(yōu)婆塞戒經 凈除業(yè)障經一卷
右一經出凈業(yè)障經 菩薩戒經抄一卷 菩薩受戒法一卷 菩薩受戒次第十法一卷 菩薩戒獨受壇文一卷 菩薩懺悔法一卷 菩薩懺悔法一卷(異本) 菩薩受齋法一卷 菩薩教法經一卷 菩薩出入諸則經一卷 菩薩正行經一卷
右十經是眾律抄
前一十六律并是眾律別生
眾律疑惑五
一部二卷 梵罔經二卷(諸家舊錄多入疑品)
右一戒經依舊附疑
眾律偽妄六
合二部十一卷 菩薩善戒比丘藏一卷 凈行優(yōu)婆塞經十卷(南齊竟陵王蕭子良出)
右二律并是眾律偽妄
小乘毗尼藏錄第四(六分)
合六十四部三百八十二卷
眾律一譯一
合一十六部一百九十九卷 四分律六十卷(后秦世沙門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僧祇律四十卷(晉世沙門佛陀跋陀羅共法顯譯) 彌沙塞律三十卷(宋景平年沙門佛陀什共智勝譯) 律二十二卷(陳世沙門真諦譯) 四分戒本一卷(后秦世佛陀耶舍譯) 五分戒本一卷(宋景平年佛陀什共智勝譯) 解脫戒本一卷(出迦葉毗律)(后魏世瞿曇留支譯) 沙彌威儀一卷(宋世求那跋摩譯) 四分羯磨一卷(宋元嘉年求那跋摩譯) 彌沙塞羯磨一卷(宋景平年佛陀什譯) 三品悔過法一卷(晉世竺法護譯) 誡具經一卷(晉世竺法護譯) 優(yōu)婆塞五戒相一卷(宋元嘉年求那跋摩譯) 善見律毗婆沙十八卷(南齊永明年沙門僧伽跋陀羅于廣州譯) 鼻奈耶十卷(前秦世竺佛念譯) 薩婆多毗尼摩德勒伽十卷(宋元嘉年沙門僧伽跋摩譯)
右一十六律并是眾律一譯定本
眾律異譯二
合八部一百二十六卷 十誦律五十九卷(后秦弘治年沙門佛若多羅共羅什于長安譯) 十誦律六十一卷(晉世沙門卑摩羅叉于壽春重譯)
右二律同本異譯 僧祇戒本一卷(晉世佛陀跋陀羅共法顯譯) 僧祇戒本一卷(魏世沙門曇柯迦羅于洛陽譯)
右二律同本異譯 比丘尼戒經一卷(晉世竺法護譯) 比丘尼大戒一卷(晉世沙門曇摩持譯)
右二律同本異譯 曇無德羯磨一卷(魏正元年安息沙門曇諦于洛陽譯) 四分羯磨一卷(宋元嘉年求那跋摩于楊州祇桓寺譯)
右二律同本異譯
前八律并是眾律同本異譯
眾律失譯三
合二十九部四十五卷 摩訶比丘經一卷(一名真?zhèn)紊抽T經) 迦葉禁戒經一卷 舍利弗問經一卷 優(yōu)波離問佛經一卷 大愛道比丘尼經二卷 應行律經一卷 戒消災經一卷 犯戒罪報輕重經一卷(一名犯罪經) 大沙門羯磨一卷 大戒經一卷 比丘波羅提木叉一卷 大比丘威儀經二卷 異出比丘威儀經一卷 沙彌威儀經一卷 沙彌尼十戒經一卷 沙彌離戒經一卷 沙彌離威儀經一卷 五部威儀所服經一卷 威儀經一卷 優(yōu)婆塞五戒經一卷 優(yōu)婆塞五法經一卷 優(yōu)婆塞威儀經一卷 道本五戒經一卷 六齋八戒經一卷 五戒報應經一卷 賢者五戒經一卷 賢者威儀經一卷 毘尼母八卷 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八卷
右二十九律并是眾律失譯
眾律別生四
合六部六卷 十誦羯磨一卷(一名略要羯磨法) 十誦律羯磨雜事一卷 十誦比丘尼戒本一卷 四分羯磨一卷 衣服制法一卷(出十誦律) 揵椎法一卷(出十誦律)
右六律并是眾律別生
眾律疑惑五
合二部三卷 遺教法律三昧經二卷 二百五十戒經一卷(諸錄并云有六七種異無所出故入疑)
右二律并是眾律疑惑
眾律偽妄六
合三部三卷 毘跋律一卷(此律乃南齊永明年沙門法度于楊州作。以濫律名及錄注譯故附偽) 比丘尼戒本一卷(此尸梨蜜弟子覓歷所傳諸錄皆疑故附偽) 異威儀一卷(宋元嘉世曇摩耶舍弟子法度造違反正律誑耀僧尼楊州于今尚有行者故指明)
右三律并是眾律偽妄
大乘阿毗曇藏錄第五(六分)
合六十八部二百八十二卷
眾論一譯一
合四十二部二百七卷 大智度經論一百卷(后秦弘始年羅什于長安譯) 十地經論十二卷(后魏永明年沙門勒那摩提共菩提留支于洛陽譯) 十住毗婆沙經論十四卷(龍樹菩薩撰)(后秦世羅什譯) 大涅盤經論一卷(陳世真諦于廣州譯) 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十卷(后魏世留支譯) 寶積經論四卷(后魏世菩提留支譯) 金剛般若經論三卷(后魏世菩提留支譯) 勝思惟經論三卷(后魏世菩提留支譯) 三具足經論一卷(后魏世菩提留支譯) 法華經論一卷(后魏世菩提留支譯) 轉法輪經論一卷(后魏世菩提留支譯) 寶髻菩薩四法經論一卷(后魏世菩提留支譯) 無量壽經論一卷(后魏世菩提留支譯) 文殊師利問菩提經論二卷(一名伽耶頂經論)(后魏世菩提留支譯) 大莊嚴論十五卷(馬鳴菩薩撰)(后秦世羅什譯) 佛性論四卷(陳世真諦譯) 大丈夫論二卷(提婆菩薩撰)(北涼世沙門道泰譯) 中邊論三卷(陳世真諦譯) 回諍論一卷(后魏世瞿曇留支譯) 佛阿毗曇論二卷(陳世真諦譯) 業(yè)成就論一卷(后魏世瞿曇留支譯) 中論四卷(后秦世羅什于長安譯) 順中論二卷(后魏世菩提留支譯) 百論二卷(后秦世羅什譯) 三無性論一卷(陳世真諦譯) 入大乘論二卷(堅意菩薩撰)(北涼世道泰譯) 如實論二卷(陳世真諦譯) 十二門論一卷(后秦世羅什譯) 寶性論四卷(后魏世菩提留支譯) 方便心論一卷(后魏延興年沙門吉迦夜與曇曜譯) 反質論一卷(陳世真諦譯) 墮負論一卷(陳世真諦譯) 求那摩底隨相論一卷(陳世真諦譯) 成就三乘論一卷(陳世真諦譯) 十二因緣論一卷(后魏世菩提留支譯) 正說道理論一卷(陳世真諦譯) 一輸盧迦論一卷(龍樹菩薩撰)(后魏世瞿曇留支譯) 寶行王正論一卷(陳世真諦譯) 百字論一卷(后魏世菩提留支譯) 意業(yè)論一卷(陳世真諦譯) 破外道四宗論一卷(后魏世菩提留支譯) 破外道涅盤論一卷(后魏世菩提留支譯)
右四十二論并是眾論一譯定本
眾論異譯二
合八部五十二卷 攝大乘釋論十二卷(陳世真諦譯) 攝大乘釋論十五卷(陳世真諦于廣州譯)
右二論同本異譯 菩薩地持論八卷(北涼世曇無讖譯) 菩薩善戒經十卷(一名菩薩地經)(宋元嘉年求那跋摩于楊州譯)
右二論同本異譯 攝大乘本論二卷(后魏世沙門佛陀扇多譯) 攝大乘本論三卷(陳世真諦于廣州譯)
右二論同本異譯 唯識論一卷(后魏世瞿曇留支譯) 唯識論一卷(陳世真諦譯)
右二論同本異譯
前八論并是眾論同本異譯
眾論失譯三
一部二卷 發(fā)菩提心論二卷
右一論是眾論失譯
眾論別生四
合一十五部一十九卷 易行品諸佛名經一卷
右一經出十住毗婆沙論 菩薩地持戒經一卷
右一經出地持論 菩薩善戒受戒經一卷
右一經出善戒經 大乘優(yōu)波提舍五卷 十住毘婆沙抄一卷 釋論一卷 一切義要一卷 方等論抄經一卷 五惟越羅名解說經一卷 熒火六度經一卷 日出經一卷 佛說惟日雜難經一卷 散將法經一卷 四品學法經一卷 問忍功德經一卷
右一十二經是眾論抄
前一十五論并是眾論別生
眾論疑惑五
一部一卷 大乘起信論一卷(人云真諦譯勘真諦錄無此論故入疑)
右一論是眾論疑惑
眾論偽妄六
一部一卷 五凡夫論一卷
右一論是人造偽妄
小乘阿毗曇藏錄第六(六分)
合一百一十六部四百八十九卷
眾論一譯一
合一十四部二百七十六卷 阿毗曇毗婆沙論八十四卷(北涼世沙門佛陀跋摩共道泰譯) 阿毗曇論三十卷(一名迦旃延阿毗曇一名八揵度或二十卷)(前秦建元年沙門僧伽提婆于洛陽譯) 舍利弗阿毗曇論二十二卷(后秦弘始十年沙門曇摩啒多共曇摩耶舍等譯) 毗婆沙阿毗曇論十四卷(一名廣說)(前秦建元年僧伽提婆于洛陽譯) 阿毗曇心論十六卷(前秦建元年僧伽提婆于洛陽譯) 出曜論十九卷(前秦世竺佛念譯) 婆須蜜所集論十卷(前秦建元年沙門僧伽跋澄共竺佛念譯) 立世阿毗曇論十卷(陳世真諦譯) 俱舍論二十二卷(陳世真諦譯) 法勝阿毗曇論七卷(齊天統(tǒng)年沙門耶舍共法智譯) 四諦論四卷(陳世真諦譯) 明了論一卷(陳世真諦譯) 成實論二十四卷(后秦世羅什譯) 解脫道論十三卷(梁世僧伽婆羅譯)
右一十四論并是眾論一譯定本
眾論異譯二
合八部六十六卷 阿毗曇心論五卷(前秦建元年僧伽提婆共道安等于長安譯) 阿毗曇心論四卷(晉太元年僧伽提婆共惠遠于廬山譯)
右二論同本異譯 三法度論三卷(前秦建元年僧伽提婆共道安等于長安譯) 三法度論三卷(晉太元年僧伽提婆共惠遠于廬山譯)
右二論同本異譯 雜阿毗曇毗婆沙論十四卷(前秦建元年僧伽跋澄共佛圖羅剎于長安譯) 雜阿毗曇心論十三卷(宋元嘉年僧伽跋摩共寶云于長干寺譯) 雜阿毗曇心論十三卷(宋世佛陀跋陀羅共法顯譯) 雜阿毗曇心論十一卷(宋元嘉年伊葉波羅共求那跋摩譯)
右四論同本異譯
前八論并是眾論同本異譯
眾論失譯三
合五部二十二卷 眾事分阿毗曇十二卷 甘露味阿毗曇二卷 三彌底論四卷 分別功德論三卷 辟支佛因緣論一卷
右五論并是眾論失譯
眾論別生四
合八十六部一百七卷 佛說無常經一卷(出第一卷) 阿難見伎樂啼哭無常經一卷(出第一卷) 比丘求證人經一(出第一卷) 佛說群牛千頭經一卷(出第一卷) 佛說竊為沙門經一卷(出第一卷) 瓦師逃走經一卷(出第一卷) 七老婆羅門請為弟子經一卷(出第一卷) 瞎鱉經一卷(出第一卷) 阿梵和利比丘無常經一卷(出第二卷) 集修行士經一卷(出第二卷) 比丘問佛何故舍世學道經一卷(出第二卷) 梵志問世間減損經一卷(出第二卷) 梵志避死經一卷(出第二卷) 佛看比丘病不受長者請經一卷(出第二卷) 童子善射術經一卷(出第二卷) 佛說狐母喪一子經一卷(出第二卷) 三魚失水經一卷(出第二卷) 慳貪長者經一卷(出第三卷) 斫毒樹更生經一卷(出第三卷) 女人欲熾荒迷經一卷(出第三卷) 獵師舍家學道經一卷(出第三卷) 坐禪比丘命過生天經一卷(出第三卷) 貧子得財發(fā)狂經一卷(出第三卷) 放逸經一卷(出第四卷) 甘露道經一卷(出第四卷) 佛說多聞經一卷(出第四卷) 求離牢獄經一卷(出第四卷) 深淺學比丘經一卷(出第五卷) 降千梵志經一卷(出第五卷) 暴象經一卷(出第五卷) 拘提比丘經一卷(出第五卷) 良時難遇經一卷(出第六卷) 梵志子死稻敗經一卷(出第六卷) 佛說歡喜過差天經一卷(出第六卷) 昔有二人相愛敬經一卷(出第六卷) 佛往慰迦葉病經一卷(出第六卷) 佛說護口意經一卷(出第七卷) 波利比丘護梵行經一卷(出第七卷) 慈仁不殺經一卷(出第七卷) 佛說摩那祇全身入地獄經一卷(出第七卷) 佛命阿難詣最勝長者經一卷(出第八卷) 最勝長者受咒愿經一卷(出第八卷) 比方世利經一卷(出第八卷) 佛神力救長者子經一卷(出第八卷) 流離王攻釋子經一卷(出第八卷) 佛說信能度河經一卷(出第八卷) 有眾生三世作惡經一卷(出第八卷) 昔為鹿王經一卷(出第九卷) 梵志誡火恩經一卷(出第十卷) 二僑士經一卷(出第十卷) 聰明比丘經一卷(出第十卷) 佛說寤意經一卷(出第十一卷) 長壽王經一卷(出第十一卷) 說法難值經一卷(出第十一卷) 調達問佛顏色經一卷(出第十一卷) 佛說無害梵志執(zhí)志經一卷(出第十一卷) 國王厭世典經一卷(出第十二卷) 佛度旃陀羅兒經一卷(出第十三張) 出曜華經一卷(出第十三卷) 承事勝己經一卷(出第十四卷) 梵志問佛師經一卷(出第十四卷) 善唄比丘經一卷(出第十四卷) 六師結誓經一卷(出第十四卷) 無病第一利經一卷(出第十五卷) 佛說法施勝經一卷(出第十五卷) 水上泡經一卷(出第十六卷) 流離王入地獄經一卷(出第十六卷) 目連弟布施望即報經一卷(出第十六卷) 調達生身入地獄經一卷(出第十六卷) 童子問佛乞食事經一卷(出第十六卷) 倒見眾生經一卷(出第十六卷) 乞兒發(fā)惡心經一卷(出第十八卷) 長者夜輸?shù)梅浅S^經一卷(出第十九卷) 八歲沙彌降伏外道經一卷 鐘磬貧乏經一卷
右七十五經從出曜論別生 三惠經二卷 略述毗婆沙所問釋種因緣經一卷 雜數(shù)經二十卷 六足阿毗曇一卷 苦慧經一卷 佛說五陰經一卷(一名五陰事經) 十報法三統(tǒng)略一卷 十六無漏心經一卷 十二因緣經二卷 斷十二因緣經一卷 旨解經一卷
右一十一經是眾論抄
前八十六經并是眾論別生
眾論疑惑五
一部一卷 遺教論一卷(人云真諦譯勘真諦錄無此論故入疑)
右一論是疑惑
眾論偽妄六
二部十卷 成實論九卷(蕭子良) 阿毗曇五法一卷(蕭子良)
右二論并是人造偽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