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

《大乘起信論》(梵文 Mahāyāna ?raddhotpada ?āstra),大乘佛教重要論書,相傳為古印度馬鳴著,南朝梁真諦譯,一卷;唐代實叉難陀重譯,作2卷;以真諦譯本較流行。 又略稱《起信論》,是大乘佛教的概論之作,全文篇幅不長,只有一萬一千字左右,但它結(jié)構(gòu)嚴謹、析理清晰,是對隋唐佛教影響最大...[詳情]

大乘起信論原文(馬鳴菩薩造 梁真諦三藏譯)

大乘起信論原文(馬鳴菩薩造 梁真諦三藏譯)

  本文是大乘起信論原文 閱讀譯文請點擊:大乘起信論譯文

  馬鳴菩薩造

  梁真諦三藏

  歸命盡十方,最勝業(yè)遍知,色無礙自在,救世大悲者。

  及彼身體相,法性真如海,無量功德藏,如實修行等。

  為欲令眾生,除疑舍邪執(zhí),起大乘正信,佛種不斷故。

  論曰:有法能起摩訶衍信根,是故應(yīng)說。說有五分:云何為五?

  一者、因緣分,二者、立義分,三者、解釋分,四者、修行信心分,五者、勸修利益分。初說因緣分。

  問曰:有何因緣而造此論?答曰:是因緣有八種。云何為八?

  一者、因緣總相,所謂為令眾生離一切苦,得究竟樂,非求世間名利恭敬故。

  二者、為欲解釋如來根本之義,令諸眾生正解不謬故。

  三者、為令善根成熟眾生,于摩訶衍法,堪任不退信故。

  四者、為令善根微少眾生,修習信心故。

  五者、為示方便,消惡業(yè)障,善護其心,遠離癡慢,出邪網(wǎng)故。

  六者、為示修習止觀,對治凡夫二乘心過故。

  七者、為示專念方便,生于佛前,必定不退信心故。

  八者、為示利益,勸修行故。

  有如是等因緣,所以造論。

  問曰:修多羅中,具有此法,何須重說?

  答曰:修多羅中,雖有此法,以眾生根行不等,受解緣別。

  所謂:如來在世,眾生利根,能說之人,色心業(yè)勝,圓音一演,異類等解,則不須論。若如來滅后,或有眾生,能以自力,廣聞而取解者;蛴斜娚,亦以自力,少聞而多解者。或有眾生,無自智力,因于廣論而得解者。亦有眾生,復(fù)以廣論文多為煩,心樂總持少文,而攝多義,能取解者。如是此論  為欲總攝如來廣大深法無邊義故,應(yīng)說此論。

  已說因緣分,次說立義分。

  摩訶衍者,總說有二種:云何為二?

  一者、法,二者、義。

  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依于此心,顯示摩訶衍義。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訶衍體故;是心生滅因緣相,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

  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云何為三?

  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

  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

  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

  已說立義分,次說解釋分。解釋分有三種:云何為三?

  一者、顯示正義;

  二者、對治邪執(zhí);

  三者、分別發(fā)趣道相。

  顯示正義者,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云何為二?

  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

  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此義云何?以是二門不相離故。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一切言說,假名無實,但隨妄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無有相。謂言說之極,因言遣言,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當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為真如。

  問曰:若如是義者,諸眾生等,云何隨順,而能得入?

  答曰:若知一切法,雖說無有能說可說,雖念亦無能念可念,是名隨順。若離于念,名為得入。

  復(fù)次,此真如者,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云何為二?

  一者、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

  二者、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

  所言空者,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yīng)故。謂離一切法差別之相,以無虛妄心念故。當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乃至總說,依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別,皆不相應(yīng),故說為空。若離妄心,實無可空故。所言不空者,已顯法體空無妄故,即是真心;常恒不變,凈法滿足,則名不空。亦無有相可取,以離念境界,唯證相應(yīng)故。

  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梨耶識。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云何為二?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

  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何以故?本覺義者,對始覺義說。以始覺者,即同本覺。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說有始覺。又以覺心源故,名究竟覺;不覺心源故,非究竟覺。此義云何?

  如凡夫人,覺知前念起惡故,能止后念令其不起。雖復(fù)名覺,即是不覺故。如二乘觀智,初發(fā)意菩薩等,覺于念異,念無異相。以舍粗分別執(zhí)著相故,名相似覺。如法身菩薩等,覺于念住,念無住相。以離分別粗念相故,名隨分覺。如菩薩地盡,滿足方便,一念相應(yīng),覺心初起,心無初相。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

  是故修多羅說:若有眾生能觀無念者,則為向佛智故。又心起者,無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謂無念。是故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來念念相續(xù),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若得無念者,則知心相生、住、異、滅;以無念等故,而實無有始覺之異。以四相俱時而有,皆無自立,本來平等,同一覺故。

  復(fù)次,本覺隨染分別,生二種相,與彼本覺不相舍離。云何為二?一者、智凈相,二者、不思議業(yè)相。

  智凈相者,謂依法力熏習,如實修行,滿足方便故。破和合識相,滅相續(xù)心相,顯現(xiàn)法身,智淳凈故。此義云何?以一切心識之相,皆是無明。無明之相,不離覺性,非可壞,非不可壞;如大海水,因風波動,水相風相,不相舍離,而水非動性;若風止滅,動相則滅,濕性不壞故。如是眾生自性清凈心,因無明風動,心與無明,俱無形相,不相舍離,而心非動性;若無明滅,相續(xù)則滅,智性不壞故。

  不思議業(yè)相者,以依智凈,能作一切勝妙境界:所謂無量功德之相,常無斷絕。隨眾生根,自然相應(yīng),種種而現(xiàn),得利益故。

  復(fù)次,覺體相者,有四種大義,與虛空等,猶如凈鏡。云何為四?

  一者、如實空鏡,遠離一切心境界相,無法可現(xiàn),非覺照義故。

  二者、因熏習鏡:謂如實不空。一切世間境界,悉于中現(xiàn),不出不入,不失不壞,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實性故。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體不動,具足無漏,熏眾生故。

  三者、法出離鏡,謂不空法,出煩惱礙、智礙。離和合相,淳凈明故。

  四者、緣熏習鏡,謂依法出離故,遍照眾生之心,令修善根,隨念示現(xiàn)故。

  所言不覺義者,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念無自相,不離本覺。猶如迷人,依方故迷;若離于方,則無有迷。眾生亦爾,依覺故迷;若離覺性,則無不覺。以有不覺妄想心故,能知名義,為說真覺;若離不覺之心,則無真覺自相可說。

  復(fù)次,依不覺故生三種相,與彼不覺相應(yīng)不離。云何為三?

  一者、無明業(yè)相,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yè);覺則不動,動則有苦,果不離因故。

  二者、能見相,以依動故能見,不動則無見。

  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xiàn),離見則無境界。

  以有境界緣故,復(fù)生六種相。云何為六?

  一者、智相,依于境界,心起分別,愛與不愛故。

  二者、相續(xù)相,依于智故,生其苦樂,覺心起念,相應(yīng)不斷故。

  三者、執(zhí)取相,依于相續(xù),緣念境界,住持苦樂,心起著故。

  四者、計名字相,依于妄執(zhí),分別假名言相故。

  五者、起業(yè)相,依于名字,尋名取著,造種種業(yè)故。

  六者、業(yè)系苦相,以依業(yè)受果,不自在故。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覺相故。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