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次第初門 第四卷
法界次第初門 第四卷
陳隋國師智者大師撰
四諦初門第三十三
一苦諦 二集諦 三滅諦 四道諦
次超越而辯四諦者。但上來所說。諸無漏禪中。乃禪禪悉有四諦觀慧。彼既明禪相。則隱理顯事。從事以立名。是以雖有四諦觀法。而不從諦得名。如囊中有寶。不探示人。人無見者。是以今更。次諸禪后。明四諦等八科慧行法門。此四通言諦者。諦以審實為義。此四諦法門。正為聲聞人從聞生解。故必須藉教詮理。今明教理不虛。故云審實也。若由因感果。則應先因而后果。今悉先果而后因者。教門引物為便。故皆先果而后因也
一苦諦 苦以逼惱為義。一切有為心行。常為無常患累之所逼惱。故名為苦。苦有三種。一苦苦。二壞苦。三行苦。今明三苦。有別有通。別者三苦即別對三受。苦受從苦緣生。情覺是苦。即苦苦也。樂受。樂壞時生苦。即是壞苦。不苦不樂受。常為無常遷動。即是行苦也。若通論三苦。則三受通有三苦也。所以然者。三受之心。即是苦。通從苦緣生故。通是苦。苦三受之心。通為壞相。所壞故通是壞苦也。三受之心。通是起役運動不停之相。故通是行苦也。若三受心。若別若通。無非是苦者。當知苦是審實而有。故名諦也
二集諦 集以招聚為義。若心與結業(yè)相應。未來定能招聚生死之苦。故名為集。集有三種業(yè)。攝一切業(yè)。一不善業(yè)。即十不善也。二善業(yè)。即十善也。三不動業(yè)。即十二門禪也。具如前辯。煩惱者。二種煩惱攝一切煩惱。一屬愛煩惱。二屬見煩惱。是二煩惱出一切三毒。五蓋。十使。九十八煩惱等。皆如前辯。若此煩惱與前業(yè)合。則未來定能招聚三界死生苦果。即是集諦也
三滅諦 滅以滅無為義。結業(yè)既盡。則無生死之患累。故名為滅。若發(fā)見思無漏真明。具三十四心斷結者。則三界九十八使皆滅。以煩惱結使滅故。三界業(yè)亦滅。若三界業(yè)煩惱滅者。即是滅諦有余涅槃也。因滅故果滅。舍此報身時。后世苦果。永不相續(xù)。名入無余涅槃。真滅度也。滅理不虛。故名為諦
四道諦 道以能通為義。正道及助道。是二相扶能通至涅槃。故名為道。正道者。實觀三十七品。三解脫門。緣理慧行。名為正道。次下當出科目。助道者。得解觀中。種種諸對治法。及諸禪定。皆是助道。具如上出。復次正道者。謂見諦八忍八智十六心。思惟九無礙九解脫十八心。真無漏慧。名為正道。其余方便對治。諸禪三昧。及三十七品。三解脫等。皆是助道。此二道相扶。能通涅槃。審實不虛。即名道諦也
十六行初門第三十四
苦諦下四行 一無常 二苦 三空 四無我
集諦下四行 一集 二因 三緣 四生
滅諦下四行 一盡 二滅 三妙 四離
道諦下四行 一道 二正 三跡 四乘
次四諦而辯十六行者。還離四諦開為十六行也。但教門既有總別之殊。故諦有離合之異。欲使修觀之者取理無謬。故次于四諦之下。各以四行分別。則審實之義意。乃愈明通。加以行名者。行以往趣為義。修此十六觀法。能趣四實之理。故名行也;驎r從理得名。即十六諦也
苦諦下四行 一無常行者。觀五受陰。因緣生。新新生滅。故無常也。二苦行者。觀五受陰。若無常即是苦。為無常之所逼也。三空行者。觀五受陰。一相異相無故?占词强铡K臒o我者。觀五受陰中。我我所法不可得。故無相。是為無我行也
集諦下四行 一集行者。觀煩惱有漏累和合。能招苦果。故名集行。二因行者。觀六因生苦果。故名因行。三緣行者。觀四緣生苦果故名緣行。四生行者。還受后有五陰。故名生行
滅諦下四行 一盡行者。觀涅槃種種苦盡故名盡。二滅行者。觀涅槃諸煩惱火滅故名滅。三妙行者。涅槃一切中第一故名妙。四出行者。觀涅槃離世間生死法故。名為出也
道諦下四行 一道行者。觀五不受陰三十七品等道。能通至涅槃。名道。二正行者。觀五不受陰三十七品等道。非顛倒法故名正。三跡行者。觀三十七品等道。是一切圣人去處故名跡。四乘行者。觀三十七品等道。能運行人。必至三解脫。愛見等煩惱不能遮故名乘
生法二空初門第三十五
一眾生空 二法空
次四諦十六行而辯生法二空者。正明聲聞之人。雖云通于三藏教門入道。而三藏教門。既有二空不同。故知修四諦十六行者。亦應有別。是以。毗曇見有得道。成實證空成圣。此皆約二空教門。有斯之異也。今為分別。修四諦十六行者不同故。次而辯生法二空也。通言空者?找詿o有為義。無此生法二有。故名為空
一眾生空 若觀生死苦果。但見名色。陰入界實法。從因緣生。新新生滅。是實法中空。無我人眾生壽者等。十六知見。如龜毛兔角畢竟不可得。是為眾生空也
二法空 若觀生死苦果。非但我人眾生等。十六知見空。如龜毛兔角不可得。是中名色陰入界異法。一一分別。推析破壞乃至微塵剎那。分分細檢。皆悉空無所有。即名法空。是為聲聞人經明法空相。若摩訶衍中辯法空者。諸法如夢幻。本來自空。不以推析破壞故空也
三十七品初門第三十六
合七法門為三十七品 一四念處 二四正勤 三四如意足 四五根 五五力 六七覺分 七八正道
次生法二空而辯三十七品者。若觀二空而入道。并須善識道品之階級。若依有門學圣。必約眾生空觀。以修三十七法。若用平等斷惑。則應歷法空。行于道品之門。故次二空而辯也。通言道品者。道義如前。品者品類也。此七科法門。悉是入道淺深之氣類。故云道品也
四念處 一身念處 二受念處 三心念處 四法念處
一身念處者 頭等六分。四大五根假合。故名為身。是中觀身智慧為念。明見內身五種不凈。破凈顛倒。即是處也觀外身內外身亦如是。是為身念處也
二受念處者 六觸因緣生六受。從六受生三受。名之為受。是中觀受智慧名為念。明達三受皆苦。破樂顛倒。即是處。觀外受內外受亦如是。是為受念處也
三心念處者 六識能識諸塵。分別攀緣。謂之為心。是中觀內心智慧。名之為念。了知心從緣生。剎那不住。念念生滅。破常顛倒。即是處也。觀外心內外心亦爾。是為心念處也
四法念處者 想行二陰。及三無為法。名之為法。是中觀法智慧名為念。通達一切法我我所。畢竟不可得故無我破我顛倒。即是處也。觀外法內外法亦如是。是為法念處。若聲聞經中明念處。但說破四倒為念處。若摩訶衍中明念處。即說破八倒。為念處也。故大品經云若能深觀四念處。是為坐道場
四正勤 一已生惡法為除斷。一心勤精進 二未生惡法不令生。一心勤精進 三未生善法為生。一心勤精進 四已生善法為增長。一心勤精進
一已生惡法為除斷。一心勤精進 四念處觀時。若懈怠心起。五蓋等諸煩惱覆心。離信等五種善根時。如是等惡若已生為斷故。一心勤精進。方便除斷令盡也
二未生惡法不令生。一心勤精進 四念處觀時。若懈怠心。及五蓋等諸煩惱惡法雖未生恐后應生。遮信等五種善根。今為不令生故。一心勤精進。方便遮止不令得生也
三未生善法為生。一心勤精進 四念處觀時。信等五種善根。未生為令生故。一心勤精進。方便修習令信等善根生也
四已生善法為增長。一心勤精進 若四念處觀時。信等五種善根已生。為令增長故。一心勤精進。方便修習信等善根令不退失。增長成就。此四通名正勤者。破邪道。于正道中。勤行故。名正勤也
四如意足 一欲如意足 二精進如意足 三心如意足 四思惟如意足
一欲如意足 欲為主得定。斷行成就。修如意分。是為欲如意足
二精進如意足 精進為主得定。斷行成就。修如意分。是為精進如意足
三心如意足 心為主得定。斷行成就。修如意足
四思惟如意足 思惟為主得定。斷行成就。修如意分。此通言如意者。四念處中實智慧。四正勤中正精進。精進智慧增多。定力小弱。得四種定攝心故。智定力等。所愿皆得故。名如意足。智定力等。能斷結使。故云斷行成就也
五根 一信根 二精進根 三念根 四定根 五慧根
一信根 信正道及助道法。是名信根也
二精進根 行是正道。及諸助道善法時。勤求不息。是名精進根
三念根 念正道及諸助道善法。更無他念。是名念根也
四定根 攝心在正道及諸助道善法中相。應不散是。為定根也
五慧根 為正道及諸助道善法。觀無常等十六行。是名慧根。此五通名根者。能生也。行者既得四如意足。智定安隱。即信等五種善法。若似若真。任運而生。譬如陰陽調適。一切種子。悉有根生。故名根也
五力 一信力 二精進力 三念力 四定力 五慧力
一信力 信正道及諸助道法時。若信根增長能遮疑惑。破諸邪信及煩惱。故名信力
二精進力 行是正道及諸助道法時。若精進根增長。破種種身心懈怠。成辦出世之事。是為精進力
三念力 念正道及諸助道法時。若念根增長。破諸邪念。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是。為念力
四定力 攝心在正道及諸助道法時。若定根增長。則能破諸亂想。發(fā)諸事理禪定。是為定力
五慧力 為正道及諸助道法。觀無常十六行時。若慧根增長。則能遮三界見思之惑。發(fā)真無漏。故名慧力。此五通名力者。能壞諸有漏不善。成辦出世善事。故名力也
七覺分 一擇法覺分 二精進覺分 三喜覺分 四除覺分 五舍覺分 六定覺分 七念覺分
一擇法覺分 智慧觀諸法時。善能簡別真?zhèn)。不謬取諸虛偽法。故名擇法覺分
二精進覺分 精進修諸道法時。善能覺了不謬。行于無益之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故名精進覺分
三喜覺分 若心得法喜。善能覺了此喜不依顛倒之法而生。歡喜住真法喜。故名喜覺分
四除覺分 若斷除諸見煩惱之時。善能覺了除諸虛偽。不損真正善根。故名除覺分
五舍覺分 若舍所見念著之境時。善能覺了所舍之境。虛偽不實。永不追憶。是為舍覺分
六定覺分 若發(fā)諸禪定之時。善能覺了諸禪虛假。不生見愛妄想。是為定覺分
七念覺分 若修出世道時。善能覺了常使定慧均平。若心沉沒。當念用擇法精進喜等。三覺分察起。若心浮動。當念用除舍定等三分攝。故念覺常在二盈之間。調和中適。是念覺分。此七通名覺分者。無學實覺七事能到。故通名覺分
八正道分 一正見 二正思惟 三正語 四正業(yè) 五正命 六正精進 七正念 八正定
一正見 若修無漏十六行。見四諦分明。故名正見
二正思惟 見四諦時。無漏心相應。思惟動發(fā)。覺知籌量。為令增長入涅槃。故名正思惟
三正語 以無漏智慧。除四種邪命。攝口業(yè)住一切口正語中。是為正語
四正業(yè) 以無漏智慧。除身一切邪業(yè)。住清凈正身業(yè)中。是名正業(yè)
五正命 以無漏智慧。通除三業(yè)中五種邪命。住清凈正命中。是為正命。何等五種。一為利養(yǎng)故。詐現(xiàn)異相奇特。二為利養(yǎng)故。自說功德。三為利養(yǎng)故。占相吉兇為人說法。四為利養(yǎng)故。高聲現(xiàn)威令人畏敬。五為利養(yǎng)故。稱說所得供養(yǎng)。以動人心。邪因緣活命。故是為邪命
六正精進 以無漏智慧相應。勤精進修涅槃道。是為正精進
七正念 以無漏智慧相應。念正道及助道法。故名正念
八正定 以無漏智慧相應入定故。故名正定。是八通名正道者。正以不邪為義。今此八法不依偏邪而行。皆名為正。能通至涅槃故名為道
三解脫初門第三十七
一空解脫門 二無相解脫門 三無作解脫門
次三十七品。而辯三解脫門者。大智度論云。三十七品。是趣涅槃道行。是道已到涅槃。涅槃城有三門。謂空無相無作。既已說道故。次應說到處門也。此三通名解脫門者。解脫即是涅槃門。謂能通此三法。能通行者。得入涅槃。故名解脫門也。亦云三三昧。三昧義如前說。但三昧即是當體得名。解脫從能通之用。以受稱也。此無別法。有師解云。因時名三昧。證果則變名解脫。此類如八背舍八解脫也
一空解脫門 云何名空解脫門。觀諸法無我我所故空。所以者何。諸法從因緣和合生。無有作者。無有受者。能如是通達者。是名空解脫門。是空解脫門。緣二行。謂空無我
二無相解脫門 云何名無相解脫門。觀男女相。一異相等。是相中求實皆不可得。故無相。所以者何。若諸法無我我所故空。空故無男無女。一異等法。我我所中。名字是異。以是故。男女一異等相。實不可得。能如是通達者。是為無相解脫門。是解脫緣四行。謂盡滅妙出
三無作解脫門 云何名無作解脫門。若知一切法無相。即都無所作。是名無作。所以者何。若于法有所得者。即于三界。而有愿求。因是造作三有之業(yè)。今一切相。皆不可得故。則于三界。無所愿求。不造一切三有生死之業(yè)。無業(yè)故無報。是為無作解脫門。是無作解脫門。緣十行。謂無?嗉蚓。生道正進乘也
三無漏根初門第三十八
一未知欲知根 二知根 三知已根
次三解脫門而辯三無漏根者。解脫既是涅槃之門。若善修三解脫。必定發(fā)真無漏。證有余涅槃。得有余涅槃。自有三道不同。謂見道修道。無學道也。證三道時。必發(fā)三根故。次三解脫而辯之。通名根者。根以住立能生為義。得此三法。住立不退。生真智照。故名根也
一未知欲知根 無漏九根和合。信行法行人。于見諦道中。名未知欲知根。所謂九根者。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喜根樂根舍根意根也
二知根 信解見得人。思惟道中。是九根轉名知根。九根如未知欲知根中分別
三知已根 若至無學道中。是九根轉。名知已根。九亦如未知欲知根中分別也
十一智初門第三十九
一法智 二比智 三他心智 四世智 五苦智 六集智 七滅智 八道智 九盡智 十無生智 十一如實智
次三無漏根而辯十一智者。以三根能生十一智故。所以者何。未知欲知根。生法智比智。知根生苦智集智滅智道智。及他心智世智。知已根。生盡智無生智。及如實智。是以次三根。而辯十一智也。通名智者決定了知。故名為智。若發(fā)此十一智時。各齊位照了分明。故通名為智也
一法智 欲界系法中無漏智。欲界系因中無漏智。欲界法智滅中無漏智。為斷欲界系法道中無漏智。及法智品中無漏智也
二比智 于色界無色界中。約四諦辯四種無漏智。亦如法智中所明。但有法比之殊也
三他心智 知欲界色界系現(xiàn)在心心數(shù)法。及無漏心心數(shù)法少分。是為他心智也
四世智 諸世間有漏智慧。亦名等智。凡夫圣人。同有此智。故名等智。亦云名字智。是智但有名而無理
五苦智 五陰無常苦空無我觀時。得無漏智
六集智 知諸法因。因集生緣觀。無漏智也
七滅智 滅止妙出觀時。無漏智也
八道智 道正行遠觀時。無漏智也
九盡智 我見苦已斷集已證滅已修道已。如是念時。無漏智慧。見明覺也
十無生智 我見苦已。不復更見斷集已。不復更斷盡證已。不復更證修道已。不復更修。如是念時。無漏智慧。見明覺也
十一如實智 一切法總相別相。如實正智。無有掛礙。是為如實智。此智獨在佛心中有。二乘之所無也
十二因緣初門第四十
一無明 二行 三識 四名色 五六入 六觸 七受 八愛 九取 十有 十一生 十二老死
次十一智而辯十二因緣者。除如實智。其余十智。皆是二乘共得。今一往明。若聲聞人。但約一世?傆^四諦。成十智則智劣。智劣故。不能侵除習氣。功德神用亦減少。若緣覺人。通約三世。細分別觀十二因緣。若成十智則智強。智強故。能侵除習氣功德。神用亦廣。是以大圣教門。別開出中乘之道。意在此也。通稱因緣者。是十二法。展轉能感果。故名因;ハ嘤山宥小V^之緣也。因緣相續(xù)。則生死往還無際。若知無明不起取有。則三界二十五有生死皆息。是為出世之要術也。教門十二因緣。有三種不同。一者約三世明十二因緣。二者約果報二世辯十二因緣。三者約一念一世辯十二因緣。今無明三世十二因緣者。初二過去世攝。后二未來世攝。中八現(xiàn)在世攝。是中略說三事煩惱業(yè)苦。是三事展轉。更互為因緣。是煩惱業(yè)因緣。業(yè)苦因緣。苦苦因緣?酂⿶酪蚓墶⿶罉I(yè)因緣。業(yè)苦因緣?嗫嘁蚓。是為展轉。更互為因緣故。云三世十二因緣也
一無明 過去世一切煩惱。通是無明。以過去未有智慧光明故。則一切煩惱得起故。是以過去煩惱悉是無明也
二行 從無明生業(yè)。業(yè)即是行。以善不善業(yè)。能作世界果故。故名為行也
三識 從行生垢心。初身因如犢子。識母自相識。故名識。即是父母交會初。欲托胎時之名
四名色 從識生非色四陰及所任色陰。是名名色。即是歌羅邏時之名也
五六入 從名色中。生眼等六情。是名六入。從五皰初開已來。即是六入名也
六觸 由入對塵情塵識合。是名為觸。以六塵觸六根故。即有六識生。故名情塵識合也
七受 從觸生受。故名為受。即是因六觸。觸六根即領受六塵。為六受也
八愛 從受中心著。名之為愛。謂于所領受六塵中。心生渴愛也
九取 從渴愛因緣求。是名為取。謂求取所愛之塵也
十有 從取則后世業(yè)因成。是名為有。因能有果。故名為有
十一生 從有還受后世五眾之身。是名生。所謂四生六道中受生也
十二老死 從生五眾身熟壞。是為老死。老死則生憂悲哭泣。種種愁苦。眾惱合集。若正觀諸法實相清凈。則無明盡。無明盡故行盡。乃至眾苦和合皆盡。若能如是。正觀三世十二因緣。發(fā)真無漏。成辟支佛
次明從果報。約二世觀十二因緣相。具出大集經。今略出經文。是十二因緣。從歌羅邏而辯無明。故云果報也。約二世明者。前十因緣屬現(xiàn)在。后二因緣屬未來。二世合為十二也
一無明 大集經言。云何名為觀于無明。先觀中陰。于父母所生貪愛心。愛因緣故四大和合。精血二渧。合成一渧。大如豆子。名歌羅邏。是歌羅邏有三事。一命二識三燸。過去世中。業(yè)緣果報。無有作者。及以受者。初息出入。是名無明。歌羅邏時。氣息入出者。有二種道。所謂隨母氣息上下。七日一變。息入出者名為壽命。是名風道。不臭不爛。是名為燸。是中心意。名之為識。善男子若有欲得辟支佛。當觀如是十二因緣
二行 復觀三受因緣。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云何為觀。隨心于念觀息出入。觀于內身皮膚肌肉筋骨髓腦。如空中云。是身中風。亦復如是。有風能上。有風能下。有風能滿。有風能焦。有風能增長。是故息之出入。名為身行。息從覺觀生。故名意行。和合出聲。是名口行
三識 以如是三行因緣故。有識生。故名為識
四名色 識因緣故。則有四陰及以色陰。故名名色
五六入 五陰因緣識行六處。故名六入
六觸 眼色相對。故名為觸。乃至意法。亦如是
七受 觸因緣故。念色乃至法是名為受
八愛 貪著于色乃至于法。是名為愛
九取 愛因緣故。四方求覓。故名為取
十有 取因緣故。受于后身。故名為有
十一生 有因緣故。有生是為生也
十二老死 生因緣故。則有老死種種諸苦。是名五陰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之大樹也此并是略出經文辯。從初受報來。約二世明十二因緣相。孱然無一句私語。讀者善尋。自知與前來約三世明十二因緣有異也
次明一念十二因緣。但約一世中。隨一念心起。即具十二因緣。亦出大集經中。今略出經文明一念十二因緣相
一無明 因眼見色而生愛心。即是無明
二行 為愛造業(yè)。即名為行
三識 至心專念。故名為識
四名色 識共色行。是名名色
五六入 六處生貪。是名六入
六觸 因入求愛。名之為觸
七受 貪著心者。名之為受
八愛 經中脫落。不釋愛相。今私作義釋云。纏綿不舍。名之為愛
九取 求是等法。名之為取
十有 如是法生。是名為有
十一生 次第不斷。是名為生
十二老死 次第斷故。名之為死。生死因緣。眾苦所逼。名之為惱。乃至意法因緣生貪。亦復如是
是十二因緣。一人一念。皆悉具足。并出大集經文。未有一句私語。讀者善尋。此與常所說三世因緣逈異。若有欲學因緣佛道者。上來至此三種辯因緣。相隨用一門修學。即證緣覺智也
- 上一篇:法界次第初門 第五卷
- 下一篇:法界次第初門 第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