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藏經(jīng)首頁大乘般若部大乘寶積部大乘大集部 大乘華嚴部大乘涅槃部大乘五大部外重譯經(jīng)宋元入藏諸大小乘經(jīng)
小乘阿含部小乘單譯經(jīng)大乘單譯經(jīng)大乘律小乘律 大乘論小乘論宋元續(xù)入藏諸論 西土圣賢撰集此土著述

第1541部 說罪要行法

說罪要行法

每于半月月盡憶所犯罪。準法而說。

或故妄語或飲酒或非時食等或請香不凈洗手而食。

每于旦朝或復余時。不觀水而飲用。不如法放生故。斷眾生命。自壞生地;蚪趟麎。不作知凈語。于五生種不以火等作凈而便食。用缽碗不凈洗而食。銅碗匙筯不以灰揩而食。凡是銅器皆以灰揩方凈。若以澡豆水洗不得成凈。

或飲用殘宿惡觸瓶水。及殘宿惡觸刀子割餅等而食。非時飲不凈茶湯酥蜜等水。

食五正食已。舍威儀竟。吞咽余津。

自受捉金銀錢寶。及使人受捉。不作知凈語。凡觸火不持心。

燒香等觸火不持心。

非時入聚落不白苾芻。與未受具人同室宿過二夜。與未受具人同誦。及同聲唱佛。此等波逸底迦罪。據(jù)數(shù)犯者言之。余皆準此罪應(三說)。又每旦及大食后不嚼木;蛳蛩例X木等。用訖不洗而棄。在僧凈地中洟唾;驐壴槭炔灰捞幩;蚴硶r飲啖作聲;蚴硶r含食語話。

或嚙半食。與未受大戒人同床席坐臥。

或立小便;虼笮”悴幌磧。大小便時嗽口吐水。及洟唾棄齒木皆不彈指謦欬。污手捉飲食器。不凈洗手[口*敕]口飲水等。

非時食蜜。不以水滴作凈;蛴^男子及以女人。不善持心而生欲想;蜃杂|身起愛染心;虿幌迪牍饷骺v心眠睡。在燈燭光下眠臥。雖有開緣若觸火等不持心。或于三寶師僧父母所。起不尊重心。及生嗔忿而不忍受。滅燈火不持心。此等皆是惡作罪。且隨要言之。若更有余者隨所憶罪。此等皆須對人一說而悔;蛴胸熜恼摺T坪呜熜。凡出家者。于不謹慎心中違律教時。即須自責心云。此事是我所不應作。我從今已去更不如是。若常能如此自克責時。自然不虧諸戒。須知佛教意在如此。

又凡出家受十戒及大戒已去。一一事皆白親教師或軌范師。唯除五事不須言白。云何為五。謂大小便利。飲凈水。嚼齒木。同一界內(nèi)齊四十九尋內(nèi)。禮佛繞塔。余皆須白。若不白師者。一一皆得惡作罪。

凡至褒灑陀日。應對不同犯清凈苾芻。隨其大小而為敬儀。蹲踞合掌憶其罪名。作如是說。具壽存念。我苾芻某甲有故妄語等(隨其犯者稱之)。犯眾多根本波逸底迦罪。及眾多方便惡作罪;虿唤例X木等(隨有稱之)。犯眾多根本惡作罪。及眾多方便惡作罪。此等諸罪。各有不敬圣教波逸底迦罪。及此方便惡作罪。并不向人發(fā)露各有覆藏罪。此所犯罪。我今于具壽前從清凈來。并皆發(fā)露不作覆藏。由發(fā)露已便得安樂(三說已)

彼應問言。汝見罪不。答言。我見。又問。將來諸戒能善護不。答言。能護。所對苾芻應云奧箄迦(梵語此義翻為方便由作此事是解脫之方便也)。其說罪者答言。娑度(此云善哉)。若犯僧伽伐尸沙罪者。但且對人發(fā)露。后別行法。若犯窣吐羅。及犯舍墮罪。準法除之。

每食罷發(fā)愿法

準如律教。若苾芻食了之時。若須誦持欹拏伽他。謂施頌也。隨于靜處或坐或立。或可經(jīng)行。先誦小經(jīng)一紙半紙。次誦伽他云。飯食已訖。當愿眾生。德行充盈成十種力。所為布施者。必獲其義利。若為樂故施。后必得安樂。

諸以寺舍房宇。布施眾僧。造寺之主。及護寺天神。國主百僚。師僧父母因緣眷屬。及一切眾生。若先亡者。愿生西方見阿彌陀佛。或生睹史多天見慈氏尊者。脫屣塵勞悟無生忍。其現(xiàn)存者。愿無病長壽福智莊嚴。愿我自身無諸障惱。常持凈戒不犯尸羅。于小罪中心生大懼。于所犯罪悉皆發(fā)露。盡未來際不失信心。逢善知識。愿生中國離于八難。常存正見至求解脫。恒與眾生作不請之友。即以此福普施一切。同出有流證無上果。若于每日不作如是念誦發(fā)愿者。是懈怠人不銷信施洗凈法。

其大小便室。必須別處。各安門扇。并置橫串。凡入小行室及上廁時法。合持瓶勿口含水用為洗凈。謦欬彈指或再或三方始前進。亦既入已卻串門扇。持土兩塊或灰一抄。半用洗身半洗左手。筒槽帛拂皆非本儀。既出廁外。其瓶可置三叉木上注水向身;虬灿谄⒘钏背。若無瓶時盆子盛水權(quán)充亦得。以土十五塊。安在右邊地上或塼版上。七塊偏洗左手。七塊兩手俱洗。余有一在。將洗瓶器。其塼版上即須凈洗。然后安置觸瓶。取凈瓶水漱口三度。方合凈儀。始得受禮禮他。虔敬三寶坐諸床席讀誦尊經(jīng)。若不如是依律行者。凡有所為咸招惡作之罪;蛟谛新芳俺舜瑫r。任量事斟酌。希諸行者。知是圣教勿輕灰覆。終墮泥犁。奉持獲福。輕法罪生。此既常事。告示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