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藏經(jīng)首頁大乘般若部大乘寶積部大乘大集部 大乘華嚴部大乘涅槃部大乘五大部外重譯經(jīng)宋元入藏諸大小乘經(jīng)
小乘阿含部小乘單譯經(jīng)大乘單譯經(jīng)大乘律小乘律 大乘論小乘論宋元續(xù)入藏諸論 西土圣賢撰集此土著述

第1660部 溈山警策句釋記

  溈山警策句釋記

  No. 1240-A

  溈山警策句釋科文釋此警策大科分(二)初題目(二)一人二法次本文(二)一長行(二)一教誡(九)一業(yè)因苦果二生老病死三生滅時速四違俗入道五名利失道六啟示三學七不修學過八業(yè)果時熟九策勵勸修二示法(三)一道行(六)一立行二懲誡三求道四擇友五結(jié)誨六潛修二禪教(二)一禪學(二)一示法二贊勉二教理(二)一示教二誡勉三結(jié)勸(五)一啟發(fā)二示教三勸勉四顯示因果五自行化他二重頌(三)一標頌題二頌教誡(十一)一幻色二時節(jié)三生滅四流轉(zhuǎn)五愛取有六虛生空老七無明惑八慨時命速九現(xiàn)因后果十因果所由十一循環(huán)不息三頌示法(七)一依師二擇法三了妄四歸真五相忘六寂照七雙泯

  溈山警策句釋科文(終)

  No. 1240-B 溈山警策句釋記序

  生死事大。迅速無常。學道人。當時刻以此為念。日月易邁。若弗云來。生者不修。死將奚具。饕餮陋習。誠為可恥。此溈山警?之所以作也。鼎湖。

  在和尚。敷揚妙道。誘誨來學。諄懇切篤。獎掖備至。偶一日大眾請師開示溈山警?宗趣。師以無礙慧辯。悅可眾心。因復請師分科句釋。使警?之旨洞然。無論上哲中流。皆可循修。悉詣至道。師之上足石箭诇公。記師日前闡演之言。注于章末。如錦添花。如膏助明。是書大有裨于后學。匪細故也。讀是書者。而如見溈山焉。而如見在和尚與溈山異口同心。能推從上佛祖。竭力為人之處。與大眾相勸勉咨儆焉。昔大安禪師云。我在溈山三十年。看水牯牛。今變作露地白牛。常在面前。終日露迥迥地。趁亦不去。此真可謂能自警?者也。吾愿天下學道人。皆以大安禪師能自警?者而?之。

  旹

  順治庚子歲臘月禺山弟子鄺裔書于龍江山麓

  No. 1240

  溈山警策句釋記卷上

  [(奧-釆+米)-大+ㄎ]東鼎湖山沙門釋 弘贊在犙 注

  門人比丘 開诇 記

  將釋此文。大科分二。初釋題目。次釋本文。

  ●初釋題目二

  一人。二法。

  ○一人

  溈山。

  題目四字。上二字是能詮之人。下二字是所詮之法。人以山為稱。法以警?為目。人以山為稱者。山踞長沙郡西北。因師居之。以尊人故。而稱山也。師諱靈祐。俗姓趙。福州長溪人也。年十五出家。二十受具戒。精究大小乘經(jīng)律。二十三游江西。參百丈大智禪師。丈一見許之入室。遂居參學之首。一日侍立次。丈令撥爐取火。師撥云。無火。丈自起深撥得少火。舉以示之。曰。汝道無。這個是甚么。師因而悟入。禮謝陳其所悟。丈曰。此乃暫時岐路耳。經(jīng)云。欲識佛性義。當觀時節(jié)因緣。時節(jié)既至。如迷忽悟。如忘忽憶。方省己物。不從他得。故祖師云。悟了同未悟。無心亦無法。祇是無虛妄凡圣等心。本來心法。元自備足。汝今既爾。善自護持。師后充典座之職。時有司馬頭陀。自湖南來。謂丈曰。頃在湖南。尋得一山名大溈。是一千五百人善知識所居之處。丈曰。老僧往住可乎。陀曰。非和尚所居。丈曰。何也。陀曰。和尚是骨人。彼是肉山。設(shè)居之。徒不滿千。丈令侍者喚首座來。問曰。此人何如。陀請謦欬一聲。行數(shù)步。陀曰。不可也。復喚典座來問。陀一見。乃曰。此正是溈山主也。丈夜召師入室囑云。吾化緣在此。溈山勝境。汝當居之。嗣續(xù)吾宗。廣度后學。師遂往居焉。其山峭絕。蟠木窮谷。幾千百里。為羆豹虎兕之宅。人跡罕至。師與猿猴為伴。拾橡栗充餐。經(jīng)六七載。鄉(xiāng)民稍知。率眾共營梵宇。由是道傳天下。禪學輻輳。遂建溈仰一宗。敷揚正教。四十余載。得悟者。不可勝數(shù)。入室者。四十一人。于唐大中七年正月九日。盥漱趺坐。怡然而化。世壽八十三。僧臘六十四。塔于本山南阜。敕謐大圓禪師。塔曰清凈。

  記曰。傳云師住溈山日久。自知前身曾為越州村寺誦法華經(jīng)僧。師示寂歲。去如來滅度。一千八百零二年矣。司馬頭陀。其人內(nèi)秘直指之宗。外蘊人倫之鑒。兼窮地理。諸方創(chuàng)寺。多取決焉。首座。即華林和尚也。

  ○二法

  警?。

  此二字。乃一卷文之宗致也。警謂警諸未悟。?謂?諸后進。時溈山大師。因睹法末。情敝目滋。僧同陋俗。饕餮懈怠。無向上志。遂作此警?。以曉悟勉進焉。

  記曰。按諸經(jīng)論。或以單人為名;蛞詥畏槊;蛞匀朔槊。今此警策。正以人法為名。溈山二字。是后人所置。非大師自立。如常途注述。于題目下。別出作者名。今就題中標出。故以人法為名也。

  ○次釋本文二

  初長行。次重頌。

  △初長行二

  一教誡。二示法。

  △一教誡九

  一業(yè)因苦果。二生老死病。三生滅時速。四違俗入道。五名利失道。六啟示三學。七不修學過。八業(yè)果時熟。九?勵勸修。

  ○一業(yè)因苦果

  夫業(yè)系受身。未免形累。

  上句明業(yè)果。下句明眾苦。此是業(yè)系苦相。業(yè)屬過去。若果屬現(xiàn)在。言其因中有系。故其果中有累。累非一致。故云眾苦。眾苦者。略言三苦八苦。廣則八萬四千塵勞諸苦。蓋由凡夫。不了自心。起惑造業(yè)。以業(yè)系縛。故難免分段生死之形累。天臺云。一切有為心行。常為無常患累之所逼惱。故名為苦。智論云。無量眾生。有三種身苦。老病死。三種心苦。貪嗔癡。三種后世苦。地獄餓鬼畜生。法句經(jīng)云。昔有四比丘。論世苦事。一言淫欲惱人。一言饑渴逼體。一言嗔恚擾亂。一言驚怖恐懼。共競是非。佛言。汝等所論。不究苦義。身為諸苦之本。眾患之源。當求寂滅。此為最樂。

  記曰。夫萬累本于身有。身由業(yè)系而生。業(yè)因煩惱而得。以煩惱無明惑故。作眾生業(yè)。由斯業(yè)故。系縛有情。不得解脫。故于三界六道中。受種種身形。眾苦之累。是則因業(yè)受身。身還造業(yè)。有身必苦。有形必累。老子亦云。吾有大患。為吾有心。吾若無身。何患之有。欲得無身須得無心。心為業(yè)用。業(yè)從緣起。若一念無生;祭劬憔。故肇論云。萬累滋彰。本于妄想。妄想既祛。則萬累都息。言三苦者。苦苦。壞苦。行苦。謂眾生受于有漏五陰分段之身。性常逼迫。是為苦。又與苦受相應(yīng)。即苦上加苦。故名苦苦。若樂相壞時?嘞嗉粗。是名壞苦。有漏之法。四相遷流。常不安隱。故曰行苦。八苦者。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盛苦。謂生老病死等。眾苦聚集。故名五陰盛苦也。言分段者。聲聞。緣覺。菩薩。所執(zhí)法相不忘。受于變易生死之苦。凡夫為愛見所覆。不了境界虛妄。起惑造業(yè)。受于分段生死之苦。言煩惱者。謂昏煩之法。惱亂心神。與心作煩。令心得惱。略則三毒十惡。廣則百八煩惱。乃至八萬四千諸塵勞門。塵勞門。即萬累也。

  ○二生老病死

  稟父母之遺體。假眾緣而共成。

  上句明色本。下句明假合。此二句總屬生法。即萬累之原也。稟即稟受。體即四大色身。從初一念顛倒。攬父母赤白二穢為身。故曰遺體。假眾緣者。假謂假借。亦藉也。眾緣即四大六根。及十二因緣。圓覺經(jīng)云。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言四大者。即地水火風。其體各異。中無實性。亦無主宰能自和合為身。必藉宿因眾緣三事而成。因緣不具。色即不住。十二因緣者。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從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起憂悲苦惱。如是純大苦蘊積集而生。然此十二法。展轉(zhuǎn)能感果故名因。互相由藉而有謂之緣。因緣相續(xù)。則生死往還無際。若破無明。不起取有。則三界二十五有生死皆息。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從無明滅。則行滅。乃至老死憂悲苦惱。純大苦蘊積集皆滅矣。

  記曰。身假眾緣所成。緣合則起而為生。緣散則滅而為死。是以法從緣故不有。緣起故不無。既從緣有。故無真宰常主。止觀云。從頭足支節(jié)。一一諦觀。了不見有我。何處有人。及與眾生。業(yè)力機關(guān)。假為空聚。從眾緣生。無有主宰也。十二因緣者。亦名緣起。又名緣生。謂先無其事。而從彼生。名之為因。素有其分。而從彼起。名之為緣。一曰無明。即昏暗之義。謂過去世煩惱之惑。覆蓋本性。無所明了也。二曰行。行即行業(yè)。謂過去世身口造作一切善不善業(yè)也。此二支是過去因。三曰識。識即識心。謂由過去惑業(yè)相牽。致令此識投托母胎。一剎那間。染愛為種。納想成胎。即攬父母精血二滴。合成一滴。大如豆子。住胎藏中。與三事和合。一命。二暖。三識。是中有報風依風。名為壽命。精血不臭不爛。名為暖。是中心意。名為識。如是三事。缺一則腐敗不住。此是入母胎中初七日位。名歌羅邏。狀如凝酥。從此以后。隨母氣息上下。七日一變。止觀云。人托胎時。神識始與精血合。帶絲在臍。臍能連持。謂臍既為諸腸胃之源。在胎之時。以母之臍。注子之臍。故母所食。從臍而入。以資于子。氣息亦爾。子初在胎。依于母息。故俗名子以之為息。四曰名色。名即是心。謂心但有名字。而無形質(zhì)也。色即色質(zhì)。謂從托胎后。至第五個七日。名形位。生諸根形。四支分別。是名為色。以父母精血為身根種。識在其中。故合名名色。五曰六入。謂從入胎已后。至第六個七日。名發(fā)毛爪齒位。至第七個七日。名具根位。謂六根開張。有入六塵之用。故名六入。六曰觸。觸即觸對。謂從出胎。乃至三四歲時。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雖觸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塵。而未能了知。生苦樂之想。故名為觸。七曰受。受即領(lǐng)納之義。謂五六歲。至十二三歲時。六根觸對六塵。即能納受前境。好惡等事。雖能了別。然未起貪愛淫染之心也。此五支是現(xiàn)在果。八曰愛。愛即貪愛。謂從十四五歲。至十八九歲時。貪種種勝妙資具。及淫欲等境。然猶未能廣遍追求。故名為愛。九曰取。取即求取。謂從二十歲后。貪愛轉(zhuǎn)盛。于色聲香味觸。五塵之境。四方馳求。故名為取。十曰有。有即后有。因果之不亡也。謂因求取諸境。起善惡業(yè)。積集牽引當生欲界。色界。無色界。三有之果也。此三支是現(xiàn)在因。十一曰生。生即受生。謂今生所作善惡之業(yè)。來世于三界六道中受生也。十二曰老死。老即根熟。死即根壞。謂來世受生已。至五陰身熟。名老。熟已壞滅。名死。此二支是未來之果。斯十二支。是三世因果。循環(huán)不斷之法。以由過去世無明行為因。感斯現(xiàn)在識名色六入觸受為果。由斯果故。起愛取有。為現(xiàn)在之因。由斯因故。招感未來世生老死之果。果復造因。因復感果。三世相續(xù)。無有間斷。如車輪轉(zhuǎn)。故曰輪回。

  雖乃四大扶持。常相違背。

  上句假合。下句乖順。夫人攬外地水火風合集成身。共相扶翼。執(zhí)持命根。住壽一期。然于其中。常相乖順。一大不調(diào)。百一病生。四大不調(diào)。則四百四病同時俱作。所言大者。謂此四法。無處不有。遍諸方域。故稱為大。萬事萬形。皆四大成。在外則為土木山河。在內(nèi)則為四肢百骸。聚而為生。散而為死。生則為內(nèi)。死則為外。內(nèi)外雖殊。而大不異。堅性屬地。即發(fā)毛爪齒皮肉筋骨等。此若不假水。則不和合。濕性屬水。即涕唾精液大小便利等。此若不假地。則便流散。熱性屬火。即身中暖氣。若不假風。則不增長。動性屬風。即出入息。及身之動轉(zhuǎn)。若無此風。則身不能動轉(zhuǎn)施為。然此四大。性本無患。以眾緣合集。增損相克。病患由是而生。故地增則令身沉重。水積則涕唾乖常;鹗t頭胸壯熱。風動則氣息擊沖。即沉重。痰癊。黃熱。氣發(fā)。之病也。由此四病。則有四百四病生起。風病百一。黃病百一。痰癊病百一。總集病百一。如是諸患。無時不生。故曰常相違背。

  記曰。大論云。四大為身。常相侵害。一一大中。百一病起。冷病有二百二。水風起故。熱病有二百二。地火起故;馃嵯。地堅相。堅相故難消。難消故能起熱病血肉筋骨脈髓等是地分。除其業(yè)報者。一切法皆和合因緣而生也。輔行云。四大不順者。行役無時。強健擔負。搪觸寒熱。外熱助火;饛娖扑。是增火病。外寒助水。水增害火。是為水病。外風動氣。氣吹火。火動水。是為風病;蛉笤龊τ诘。名等分病;蛏矸衷龊θ。亦是等分病。屬地病。飲食不節(jié)亦能作病。如姜桂辛物增火。蔗蜜甘冷增水。梨增風。膏膩增地。黃瓜為熱病而作因緣。即是啖不安之食。而生病也。古云。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此之謂歟。

  無常老病。不與人期。

  上句明三相。下句明無主。三相本空。原無有我。何能作主任情與之期克。除其識心達本者能之。昧者不覺也。無常者。謂本無今有。暫有還無。乃剎那不住之謂也。從出胎來。至壯至老至病。乃至命盡。于其中間。念念遷流不住。故曰無常。亦死之異名。老者根熟衰耄。形枯色悴。精神昏昧。發(fā)白面皺。將死不久之謂也。病者。四大不調(diào)。四百從生。身力疲敗。飲食不安。精神減損。坐起須人。故名為病。若以法次第相因。則死在后。今以無常一法。體遍一切。該于生老病死諸法故也。

  記曰。新新不住。念念不停。謂之無常。經(jīng)云。無常力大。迅速過于山水。折論云。無常有三種。一念念壞滅無常。二和合離散無常。三畢竟如是無常。

  ○三生滅時速

  朝存夕亡。剎那異世。

  上句言現(xiàn)生。下句言后世。此二句并釋無常義。下更以霜露等喻明。言剎那者。時之極速也。謂人臨終舍壽。只在最后一剎那頃。即諸根壞日。識遷離際。舍此故身。別受余質(zhì)時也。識謂第八識。去居殿后。來為先鋒。一剎那間。攬父母精血住胎藏中。為生死之根?喙匆病

  記曰。識有八種。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

  譬如春霜曉露。倏忽即無。

  上句設(shè)體。下句釋性。以霜露遇日即消。體既不堅性亦非常。譬如者。設(shè)況之詞。倏忽者。暫有而無也。

  記曰。本文二句。是釋朝存夕亡一句?偯鲿r速也。倏者。速疾也。宗鏡云。雖年百歲。猶若剎那。如東逝之長波。似西垂之殘照。擊石之星火。驟隙之迅駒。風里之微燈。草頭之朝露。臨涯之朽樹。爍目之電光。若不遇于正法。必永墜于幽途矣。

  岸樹井藤。豈能長久。

  上句出體。下句釋義。臨崖之樹非長。二鼠侵藤豈久。大集經(jīng)云。昔有一人。避二醉象。緣藤入井。下有三龍吐火張爪。彼即懸藤而住。上有黑白二鼠嚙藤將斷。傍有四蛇欲螫。其人仰望。二象已臨井上。憂惱無托。忽有蜂過。遺蜜五滴入口。是人唼蜜。全忘危懼。今以二醉象喻生死。藤喻命根。入井喻無常。二鼠喻日月。四蛇喻四大。三龍喻三毒。五滴蜜喻五欲。三毒乃三惡道之因。故藤一斷。即有墮落之患矣。

  記曰。本文二句。釋不與人期一句。斯明年月日速也。身似臨崖樹。業(yè)風一至。非力能挽。命如井中藤。日月時虧。使人不覺岸樹是年不長。井藤是日月之速。言井藤者。是井邊所生之藤;蛟。樹根。井謂丘墟枯井也。羅什法師曰。昔有罪人。怖罪逃走。王令醉象逐之。其人怖急。自投枯井。云云。三毒者。貪嗔癡也。三惡道者。地獄餓鬼畜生也。五欲者。色聲香味觸也;蛞载斏乘癁槲逵。謂眾生迷于五欲少樂。全忘生死危險諸苦也。

  念念迅速。

  念。謂凡夫生滅心之妄念。前念未滅。后念續(xù)生。念念生滅。如燈燒炷。起滅不停。如是生滅迅速之相。非具慧眼者莫見。

  記曰。此明念速也。妄念。故生滅不停。真心。則常住不遷。

  一剎那間。轉(zhuǎn)息即是來生。

  梵語剎那。此言一念。乃時之極速也。僧祇云。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名一彈指。俱舍云。壯士一彈指頃。有六十五剎那。然念有大小。大念者。一念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中。有九百生滅。此言一剎那者。小念也。息。即出入息。此息名曰壽命。以一期為壽。連持曰命。一期連持息風不斷。故出入息名為壽命。轉(zhuǎn)即出已不復更入。名曰命終。此只在一剎那間。即第八識舍前陰。受后陰時。今不言中陰者。以舉前后而該其中也。又中陰遲速不定。遲則七七之日。速則疾于心念。便舍中而受后矣。來生者?傇摿。隨善惡業(yè)。而報生其處也。

  記曰。本文二句。即釋上剎那異世一句。此明剎那速也。上善生天。中善生人。下善生阿修羅。上惡生地獄。中惡生餓鬼。下惡生畜生。言瞬者。目動也。言中陰者。謂人命終。出入息斷時。第八識舍離前陰身。即有中陰身。在虛空中。冥無所睹。以香為食。于有緣處。即見父母交會。欲火之光。隨念便至。以顛倒想。一剎那頃。攬赤白二點。而成后陰。其中陰即滅矣。若其生方未定;蚋改覆粫。此中陰身。七日一死。乃至七七日。必定托生。不出四十九日。若彼業(yè)報已定;蛏颂;驂櫣硇。一剎那間。舍前陰受中陰。舍中陰。受后陰。迅逾電光。非凡所測。唯佛能知。

  何乃晏然空過。

  何乃猶何為。亦反詰之詞。亦承上轉(zhuǎn)下之語。以上示知生死過患無常迅速。向下令悟舍俗入道。依法勤修。期出輪回。晏然者。安然也?傊^光陰迅速。人命無常。何為飽食終日。無所用心。而晏然虛度。不謀上進。以脫生死者乎。

  ○四違俗入道

  父母不供甘旨。六親固以棄離。

  上句缺反哺。下句缺敬睦。父母者。子之天地也。詩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欲報之恩。昊天罔極。經(jīng)云。若有供養(yǎng)父母。得無量福。佛言。父母于子。有大增益。乳哺長養(yǎng)。隨時將育。四大得成。若人右肩負父。左肩負母。經(jīng)歷百年。便利背上。無有怨心。四事供養(yǎng)無乏。此子猶不足報父母之恩。欲報恩者。當勸父母于佛法僧。因果等法。未信者令信。已信者令增長。無凈戒者。勸受持戒。有慳貪者。勸行惠施。無勝慧者。勸修勝慧。令善安住。以自調(diào)伏。乃名真實報父母之恩。六親者。父母兄弟妻子也。又曰。一父。二子。三從父昆弟。四從祖昆弟。五曾祖昆弟。六族昆弟。棄離者。經(jīng)云。菩薩出家。舍離六親。不記不憶。勤修道行。以速成菩提故。

  記曰。甘旨者。美食也。猶不足報父母恩者。謂雖色養(yǎng)無違。而不能置親神于上界。欲利親靈于多生者。必須勸持齋戒。廣修;。若出家者。父母貧乏。不能自活。佛聽教令信心。授彼三歸五戒。然后乞食供之。南山云。真出家者。怖四怨之多苦。厭三界之無常。辭六親之至愛。舍五欲之深著。能如是者。名真出家。則可紹隆三寶。度脫四生。利益甚深。功德無量矣。

  不能安國治[邱-丘+(看-目)]。家業(yè)頓捐繼嗣。

  上句缺致君澤民。下句缺承業(yè)繼嗣。釋子出家。舍生育繼嗣。紹隆三寶種族。雖似忠孝有缺。然立身行道。以報親恩。說法勸善。用羽皇化。如斯報德。孰能加焉。昔宋文帝。謂何尚之曰。若率土皆淳釋化。則朕坐致太平矣。尚之對曰。夫百家之鄉(xiāng)。十人持五戒。則十人淳謹。千室之邑。百人修十善。則百人和睦。人能行一善。則去一惡。去一惡。則息一刑。一刑息于家。萬刑息于國。此明旨所謂坐致太平者也。

  記曰。上文明違俗。下文明入道。

  緬離鄉(xiāng)黨。剃發(fā)稟師。

  上句離俗。下句入道。緬者遠也。謂遠離鄉(xiāng)俗。趣向無為。即舍家。趣于非家也。剃發(fā)稟師者。棄俗容儀。壞世飾好。仿同如來。具佛德相。稟命于師。從師受學。乃入道之玄規(guī)。出世之洪范也。

  記曰。世以須發(fā)為容儀飾好。比丘出家。違俗慕道。棄世所好。絕滅愛情。今時留須長發(fā)。號曰頭陀。名既叛而行復乖矣。梵語頭陀。此云抖擻。謂抖擻三界塵勞煩惱。其行則有十二法。今以披發(fā)。號為頭陀者。訛妄之甚也。佛言。須發(fā)爪長。是惡比丘破戒之相。若阿蘭若獨住比丘。無人剃者。聽發(fā)極長一寸。爪長如一麥。不得過。舍家趣非家者。棄世俗之家。入無為之舍也。文殊菩薩白佛言。云何如來說父母恩大。不可不報。又言師僧之恩。不可稱量。其誰為最。佛言。其在家者。孝事父母。在于膝下。莫以報生長之恩。以生育恩深。故言大也。若從師學。開發(fā)知見。次恩大也。夫出家者。舍其父母生死之家。入法門中受微妙法。師之力也。生長法身。出功德財。養(yǎng)智慧命。功莫大焉。追其所生。乃次之耳。鄉(xiāng)黨者。鄉(xiāng)向也。謂眾人之所向也。黨朋黨也。古以五百家為黨。周禮云。百家之內(nèi)曰鄉(xiāng)。漢志以五家為鄰。五鄰為里。四里為族。五族為黨。五黨為州。五州為鄉(xiāng)。斯則以萬二千五百家。而為鄉(xiāng)也。稟者。受命也。

  內(nèi)勤克念之功。外弘不諍之德。

  上句明念慧。下句明和敬。內(nèi)切念慧。外闡六和。乃入道之功勛。立德之基本也。肇師云。非真心無以具六法。非六法無以和群眾。如眾不和。非敬順之本也。

  記曰。一戒和同修。二見和同解。三身和同住。四利和同均。五口和無諍。六意和同悅。

  迥脫塵世。冀期出離。

  上句出世俗家。下句出三界家。欲脫塵俗。須發(fā)足超方。期超三界。當斷煩惱。始符出家之本誓也。此二句。總結(jié)上文以起下詞。

  記曰。上句結(jié)父母六親[邱-丘+(看-目)]國繼嗣鄉(xiāng)黨五句。下句結(jié)剃發(fā)內(nèi)勤外弘三句。迥者。寥遠也。冀者。欲也。望也。

  ○五名利失道

  何乃才登戒品。便言我是比丘。

  上句明無作始沾。下句明止德未備。由名行未當。非稱比丘之義。辭親入道。內(nèi)勤外弘。本為期出生死。何以才入僧數(shù)。即便饕餮名利。放逸恣情。造有漏因。結(jié)生死果。違背初心。失出離行耶。才登戒品者。方稟具足。無作初成也。戒品有四。謂五戒。十戒具足戒菩薩戒。前后俱通在家出家。中二唯局出家。我是比丘者。具足戒人也。比丘是梵語。名含三義。一破惡。二怖魔。三乞士。含此三義。不能翻譯。故存本音。

  記曰。無作者。亦名無教。又名無表色。乃戒體也。從三羯磨而得。得此體已。任運止惡。任運行善。不用再作。故名無作。言止者。謂止斷諸惡。令不更起也。破惡者。如初得戒。以三羯磨。發(fā)善律儀。破惡律儀故。若通就行解。能破見思之惡也。怖魔者。既能破惡。而魔王念言。此人非但出我界域。或有傳燈。化我眷屬?瘴覍m殿。故生驚怖也。乞士者。乞是乞求之名。士是清雅之稱。謂內(nèi)修清雅之德。外離四邪之食。凈命自居。福利眾生。破憍慢心。謙下自卑。告求資身。以成清雅之德也。今人多求多畜。豈稱清雅之德。既乖其名。尚得為比丘者乎。

  檀越所須吃用常住。

  上句明信施。下句明僧物。若無戒德。則寸絲滴水難消。況檀越之四供。僧祗之受用乎。檀越者。檀是西音。此言施。越乃此方之語。謂能行施。則生生越度貧窮苦海也。常住有四。一。常住常住。謂僧寺房舍。眾具;ü。田園。仆畜等。以體局當處。不通余界。但得受用。不通分賣。故重言常住也。二。十方常住。如寺中供僧常食。體通十方。唯局本處。此二名僧祗物。三現(xiàn)前現(xiàn)前。謂僧現(xiàn)得施物。唯施此處現(xiàn)前僧故。四十方現(xiàn)前。如亡五眾輕物。若未羯磨。物通十方僧。若已羯磨。物屬現(xiàn)前僧。此二名現(xiàn)前僧物。

  記曰。所須者。通食用。吃用者。吃局飲食。醫(yī)藥用通衣服臥具房舍等。

  不解忖思來處。謂言法爾合供。

  上句失觀。下句癡議。以無觀慧故。不解思法。由癡暗故。別生愚見。無慚無愧。慢怠貪嫉。因之而生矣。忖謂計度。思謂籌量也。謂言者。自出非語也。法爾者。理之當然也。合供者有二。一謂他合當供養(yǎng)于我。二謂我當合受他供。來處者。計一缽之飯。作者功用不少。施者割妻子之分。以種福田。自德不全。豈合受供。眾德雖備。猶須觀行。方消信施。故文殊問經(jīng)云。菩薩若無思惟。飯亦不應(yīng)食也。

  記曰。迦葉經(jīng)云。時五百比丘言。我等不能精進。恐不能消信施供養(yǎng)。請乞歸俗。文殊菩薩贊言。若不能消信施之食。寧可一日數(shù)百歸俗。不應(yīng)一日破戒受人信施。佛告文殊。若有修禪解脫者。我聽受人信施食。慈恩法師云。不蠶衣。不田食?椗蚝寡。為成道業(yè)施將來。道業(yè)未成爭消得。慈受深禪師云。如今有等初學。飽食高眠。任性過口。猶嫌不稱意。不知出家人。如一塊磨刀石。一切人要刀利。便來石上磨。磨來磨去。別人刀利。自家石漸消薄。有等更嫌他人不來我石上磨。有甚便宜處。此語最切。如施金針。中人病處。假其石如金剛。不妨嫌他不來磨。智度論云。思惟此食。墾植耘除。收獲蹂治。舂磨淘汰。炊煮乃成。用功甚重。計一缽之飯。作夫流汗集合成之。食少汗多。此食作之功重辛苦如是。入口食之即成不凈。更無所直。宿昔之間。變?yōu)槭耗。本是美味。人之所嗜。變成不凈。惡不欲見?a href="/remen/xingzhe.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行者自當思惟如此獘食。我若貪著。當墮地獄。啖燒鐵丸。從地獄出。當墮畜生。牛羊駱駝。償其宿債;蜃髫i狗。常啖糞穢。如是觀之。生厭離想。方堪受食。道安法師云。減割之重。一米七斤。無戒食施死入泰山。燒鐵為食。洋銅灌咽。如斯之痛。法句所陳。所謂學道不通理。復身還信施。長者八十一。其樹不生耳。若也一念回光。忽與道合。萬兩黃金亦消得。

  吃了聚頭喧喧。但說人間雜話。

  上句總標。下句別釋。以喧喧未審何言。故釋曰。人間雜話。吃了者。飽食已。聚頭者。共相聚首也。雜話者。世俗之言。不涉經(jīng)律之語。猶無克念。外發(fā)言非。不修觀慧。奚解忖思。三業(yè)不勤。掉舉由生。遺教經(jīng)云。若種種戲論。其心則亂。雖復出家。猶未解脫。是故急當舍離戲論散亂之心。求于無為寂滅之樂。欲得寂滅樂者。唯當善攝其心。滅除戲論之患。長蘆賾禪師自警文云。若乃竊議朝廷政事。私評郡縣官寮。講國土之豐兇。論風俗之美惡。以至工商細務(wù)。市井間談。邊鄙兵戈。中原寇賊。文章技藝。衣食貨財。自恃所長。隱他好事。揄揚顯過。指摘微瑕。既乖福業(yè)。無益道心。如此游言。并傷實德。坐消信施。仰愧龍?zhí)。罪始濫觴。禍終滅頂。何也。眾生苦火四面俱焚。豈可安然坐談無義。古德尚言自警。我等何人好不自思。

  記曰。喧者嘩也。掉舉者。有三種。一身掉。謂身好游走。諸雜戲謔。坐不暫安。二口掉。謂好喜吟詠。競爭是非。無益戲論。世間語言等。三心掉。謂心情放逸?v念扳緣。思惟文藝。世間才技。諸惡覺觀等。宋光孝安禪師。在定中見二僧倚檻相語。初有天神擁衛(wèi)傾聽。久之散去。俄而惡鬼唾罵。掃其腳跡。詢其故。乃二僧初論佛法。次序間闊。末談資養(yǎng)。安自是終身未嘗言及世事。律云。有二苾芻。隨路而行。說非法語。時有不信心夜叉。欲吸其精氣。佛言。苾芻在路行。應(yīng)思惟善法。有二種事。一作法語。二如圣默然。至止息處。說圣伽陀。今人終日間談雜話。尚不免神鬼呵責。而況求其擁護?傻煤踉。

  然則一期趁樂。不知樂是苦因。

  上句明逸樂。下句明苦因。謂今生恣情放逸于欲樂。即是當來之苦因。苦因斯集?喙阒。故云因地不真。果招紆曲。目前交報。歿后沉淪。斯之謂歟。一期者。謂諸眾生受身。雖云壽命長短不同。然皆是一期果報。是則一生逐樂。誠為萬劫之苦殃矣。

  記曰。欲樂者。五欲樂也。

  曩劫狥塵。未嘗返省。

  上句明隨塵習。下句明失慧眼。由無始劫來。一向順自惑習。隨逐諸塵妄境。至今熾然胸中。未嘗一念返照知非。何能克修定慧。破彼惑習。而出塵勞耶。

  記曰。曩謂曩昔。劫是長時。即無始劫來也。塵者塵垢。是染污義。謂諸妄塵惑習。能染污自心真性。不得見道故也。

  時光淹沒。歲月蹉跎。

  上句是晝夜失。下句是年月失。淹沒者。湮滅也。蹉跎者。虛過時日也。若不專修定慧。非但埋沒光陰。實乃徒喪百年矣。

  記曰。言時光者。是晝夜互舉也。時謂十二支干。光謂三光也。

  受用殷繁。施利濃厚。

  上句自用。下句他施。他為求福施之無厭。而受者須生慚愧。知量受用。言受用者。身心納潤。恣情享施。殷繁者。四供滋多。百一盈長。施利者。四事供養(yǎng)百一所須也。殷繁。濃厚。名異而義同也。

  記曰;菪莘◣煛H曛痪n鞋。遇軟地則赤足。嘗誨眾曰。汝今種種受用。未饑而食。未寒而衣。未垢而浴。未睡而眠。道眼未明。心漏未盡。如何消得。殷者盛也繁者多也。濃者不淡。厚者不薄也。四供者。飲食衣服臥具醫(yī)藥。百一者。沙門供身所須之物也。

  動經(jīng)年載。不擬棄離。

  上句言時。下句言心。由受用殷繁。耽味不休。故致不覺經(jīng)歷年載。曾未生一念棄舍厭離之心。

  記曰。擬者所謂擬之而后為。即揣度以待也。芙蓉禪師云。為厭塵勞。求脫生死。休心息念。斷絕扳緣。故名出家。豈可等閑利養(yǎng)。埋沒平生。直須兩頭撒開。中間放下。遇聲遇色。如石上栽花。見利見名。如眼中著屑。況從無始以來。不是不曾經(jīng)歷。何須苦苦貪戀。如今不歇。更待何時。

  積聚滋多。保持幻質(zhì)。

  上句畜不堅物。下句養(yǎng)夢幻身。謂積聚四供不堅之財。保持五陰夢幻之質(zhì)。一朝無常到來。積之何用。四大分散。保之奚在。故凈住法云。生不可保。唯欲營生。死必定至。不知顧死。況此危命。兇變無常。俄頃之間。不覺奄死。然其惡因既積。惡果難逃。形曲影咼。豈虛言哉。

  記曰。財屬五家。故曰不堅。謂水漂。火焚。賊盜。官得之。惡子敗之。無作禪師云。福劣財強。財必為殃。德薄任大。任速成害。古人只要心達。不要身達。他賢莫掩。我賢莫伐。若如此。則知其命。合其道。終一身而自保矣。

  導師有敕。戒勖比丘。進道嚴身。三常不足。

  上二句誡勉。下二句示法。如來為三界之法王。四眾之導師。窮盡物性。觀機授法。應(yīng)病與藥。是故立法制戒。敕令諸弟子。修行進道。必須精勤。少欲知足。以三事而自嚴身。三事。謂飲食。衣服。睡眠。斯三者。使人之所蔽。障道之因緣。故令常須不足。方與道合。

  記曰。導師者。引導眾生出于三界之火宅也。思益經(jīng)云。于諸眾生。生大悲心。令入正道。不求報恩。故名導師。報恩經(jīng)云。示涅槃徑。使得無為常樂。故名大導師。遺教經(jīng)佛言。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愍。汝等比丘。受諸飲食。當如服藥。于好于惡。勿生增減。趣得支身。以除饑渴。如蜂采花。但取其味。不損色香。比丘亦爾。受人供養(yǎng)。趣自除惱。無得多求。壞其善心又云。汝等比丘。當自摩頭。以舍飾好。著壞色衣。執(zhí)持應(yīng)器。以乞自活。又云。汝等比丘。晝則勤心。修習善法。無令失時。初夜后夜。亦勿有廢。中夜誦經(jīng)。以自消息。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當念無常之火。燒諸世間。早求自度。勿睡眠也。勖謂勉勖。嚴謂嚴正。

  人多于此。耽味不休。日往月來。?然白首。

  上二句貪利。下二句忘生。噫。貪著世利猶未息。不覺白發(fā)堆頭矣。日往月來如旋火。死符不久又將至。

  記曰。于此者。三事也。?者。猶風?然而至也。如阿含經(jīng)云。有四事。先不語人。一頭白。二老。三病。四死。是四事。不可避。亦不可卻。

  后學未聞旨趣。應(yīng)須博問先知。

  上句言他乏益。下句令先自利。謂虛生空老。無言以接后來。欲得利他。先須自利。自利則博問先知。徹佛祖心性之源利他則了達真宗。廣示事理方便之門。博問則不擇尊卑。不恥下就。所謂依法不依人。廣示則不揀怨親。不分貴賤。所謂心慈體正。法施平等。設(shè)懷彼我。自他兩失。法句經(jīng)云。學先自正。然后正人。調(diào)身入慧。必還為上。身不能利。安能利人。心調(diào)體正。何愿不至。雖誦千言。不行何益。不如一聞。勤修得益。雖誦千言。不求出世。不如一悟。絕離三界。雖誦千言。不存悲智。不如一聽。自他兩利。

  記曰。旨即經(jīng)律之宗旨。趣則宗之所歸也。宗者尊也。崇也。旨是意旨。謂經(jīng)律之所崇所尊所主意旨。歸趣究竟處也。博謂廣參。問謂請益。先知者。先覺也。事鈔曰。古云博學為濟貧。僧傳曰。非博則語無所據(jù)。故學不厭博。博則通矣。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茍生而貧于學者。懦夫也。死而富于道者。君子也。是知博學乃濟識見之貧也。莊子曰。人而不學。謂之視肉。學而不行。謂之撮囊。弗畔。謂不違道也。

  將謂出家。貴求衣食。

  此二句。結(jié)上起下之文。將者。欲也。擬也。亦抑詞也。然舍俗出家。本以道為重。非以衣食為所貴也。

  記曰。道安法師誡眾云。卿已出家。棄俗辭君。財色不顧。與世不群。金玉不貴。惟道為珍。約己守節(jié)。甘苦樂貧。近德自度。又能度人。

  ○六啟示三學

  佛先制律。啟創(chuàng)發(fā)蒙。

  上句明五篇七聚。下句明開發(fā)初機。以律是定慧之首學。萬善之基本也。蒙是蒙昧。謂從未證圣位以來。皆曰蒙昧。況余初學薄地凡夫乎。佛先制律者。蓋由眾生煩惱熾盛。三毒競興。顛倒亂想。失智慧明。造生死業(yè)。是故如來應(yīng)機設(shè)教。首以木叉防非止惡。次以禪定息慮忘緣。后以智慧破惑證真。故南山云。但身口所發(fā)。事在戒防。三毒勃興。要由心使。故先以戒捉。次以定縛。后以慧殺。理次然乎。

  記曰。佛即本師釋迦如來。梵語具云佛陀。此言知者。亦言覺者。謂于菩提樹下。了了覺知三世眾生非眾生數(shù)。有常無常等。一切諸法。三覺圓明。故稱為佛。一者自覺。悟性真常。了惑虛妄。二者覺他。運無緣慈。度有情界。三者覺行圓滿。窮源極底。行滿果圓故。梵語毗尼。此云律。律者詮也。謂詮量輕重。開遮持犯等。梵語波羅提木叉。此云別解脫。即戒也。謂三業(yè)七支。各各防非。別別解脫。又受戒已。隨對殺等事不作。別別無因。則別別無果。故名別別解脫也。創(chuàng)者。初也。謂立法創(chuàng)業(yè)之始也。五篇七聚詳具大律。乃比丘二百五十戒法。尼則三百四十八戒法。智論云。尼受戒法。略則五百。廣則八萬。

  軌則威儀。凈如冰雪。

  上句示法。下句設(shè)喻。軌則者。律之軌范法則也。人能稟受斯則。即便直趣無上道也。威儀者。謂有威可畏。有儀可敬。由比丘奉持禁戒。眾德威嚴。令人可畏。于行住坐臥。儀端表正。令人可敬。是則內(nèi)嚴外正。一塵不染。故如水之潔。雪之白也。

  記曰。本文二句。是戒體。下之四句是戒用。

  止持作犯。束斂初心。

  上句明持犯。下句明功能。然止即是持。作便是犯。止則三業(yè)不馳妄境。諸惡不生。持則守志堅貞。心離散逸。是為束斂。乃入道之首約。定慧之初門。故云初心。

  記曰。止則諸惡不起。持則吉羅無犯。又止則心無妄動。持則執(zhí)而不失。束則念無散逸。斂則定水湛然。輔行云。有言大乘何須執(zhí)戒者。此謬也。言不執(zhí)者。乃是持而不執(zhí)。若令不持名不執(zhí)。乃是執(zhí)破。何名不執(zhí)。執(zhí)持尚無。妄持安在。

  微細條章。革諸猥弊。

  上句明戒相。下句明對治。以戒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故曰微細條章。對治八萬四千諸塵勞。故曰革諸猥獘。

  記曰。條章者。即二百五十戒中諸微細條相也。革者。悛除也。猥弊者。即三毒十使諸惑習染也。諸惑者。略言三結(jié)十使。廣言八十八使。乃至八萬四千塵勞。能結(jié)縛眾生。驅(qū)使流轉(zhuǎn)三界。不得解脫。三結(jié)者。一身見。二戒取。三疑結(jié)。更加貪。嗔。癡。慢。邊見。邪見。見取。為十使。此之十使。歷三界四諦下。增減不同。共成八十八使。蓋欲界苦諦下。十使具足。集滅二諦下。各有七使。謂除身見。邊見。戒取。三使。道諦下有八使。謂除身見。邊見二使。則四諦合為三十二使也。色界無色界。四諦下皆如欲界。只于每諦下。又除嗔使。以上二界嗔使不行故。一界有二十八使。二界合五十六使。并前欲界三十二使?偝砂耸耸挂。八萬四千。諸塵勞者。以貪嗔癡行。及等分行。各具二萬一千。共為八萬四千也。三千威儀。八萬細行者。二百五十戒法。以行住坐臥四威儀。各有二百五十。合為一千。循過現(xiàn)未來三世。為三千威儀。以此三千。配身口七支。成二萬一千。以此二萬一千。復對治貪嗔癡及等分四種煩惱。為八萬四千細行。是為對治八萬四千。諸塵勞門也。

  毗尼法席。曾未叨陪。了義上乘。豈能甄別。

  此承上起下相因之詞。上二句戒律未習。下二句經(jīng)教叵明。曾未叨陪者。謂未曾五夏依師。十席就聽。既戒為三藏首學。定慧初門。學擬躐等。教理何明。初門未進。堂奧寧窺。是知戒律未嚴;劢饷疑。而無上了義之宗。安能辯析悟入者乎。言了義者。謂諸大乘經(jīng)教。乃決擇顯了之談。廣明中道實相之義。非諸小乘經(jīng)典。及余覆相。密意含隱之說也。

  記曰。忠國師云。禪宗法者。應(yīng)依佛語。一乘了義。契取本原心地。轉(zhuǎn)相傳授。與佛道同。不得依于妄情。及不了義教。橫作見解。疑誤后學。俱無利益。如師子身中蟲。自食師子肉。非天魔外道。而能破滅佛法矣。毗尼法席者。講演戒律處也。律制比丘?v證三明六通。亦須五夏依師學律。若律不明。乃至終身不離依止。資持云。律制比丘。五夏已前。專精律部。若達持犯。辦比丘事。然后乃可學習經(jīng)論。今越次而學。行既失序。入道無由。大圣訶責。終非徒爾。今時才沾戒品。便乃聽教參禪。為僧行儀一無所曉。況復輕陵戒檢。毀呰毗尼。貶學律為小乘。忽持戒為執(zhí)相。于是荒迷塵俗。肆恣[離-禸+幾]頑。且戒必可輕。汝何登壇而受。律必可毀。汝何削發(fā)染衣。是則輕戒。全是自輕。毀律還是自毀。妄情易習。至道難聞。拔俗超群。萬中無一。請詳圣訓。能無從乎。十席就聽者。昔宣律師。其師勉之十遍往聽毗尼。元宣師非鈍。尚就十聽。蓋欲極其精妙。盡其旨趣。為定慧之本。無生之要也。甄別者。分析明了義理之謂也。

  可惜一生空過。后悔難追。

  此二句是慨嘆詞。謂經(jīng)律不明。即失身戒心慧。而玄道無因契悟。是為空過。生死到頭。悔之不及。故曰難追。

  律是戒學。經(jīng)屬定學。已示二學竟。下明慧學。以道由般若妙慧。方能契會也。

  教理未嘗措懷。玄道無因契悟。

  上句慧解未具。下句頓悟無由。教理者。詮理之謂教。教之所詮曰理。詮理之教者。即十二部經(jīng)。良由如來依理立言。令群生修行而證于理。四教義云。說能詮理。化轉(zhuǎn)物心。故言教也;D(zhuǎn)有三義。一轉(zhuǎn)惡為善。二轉(zhuǎn)迷成解。三轉(zhuǎn)凡成圣。所言詮理者。謂詮真諦理。及中道理也。玄道者。即佛祖心印。強而言之曰。幽玄微妙寂滅無相之道也。若不以如來教理為正因。則佛祖無上妙道。頓悟無由。故達磨西來。以四卷楞伽為心印。黃梅五祖。勸持金剛般若。天臺證入法華。圭峰頓悟圓覺。故宗鏡云。西天諸祖。此土六代。乃至馬祖。南陽鵝湖?丈蕉U師等。并博通經(jīng)論。圓悟自心。所有示徒。皆引誠證。終不出自胸臆。妄有指陳。是以綿歷歲華。真風不墜。以圣言為定量。邪偽難移。用正教為指南。依憑有據(jù)。但莫執(zhí)義上之文。隨語生見。直須探詮下之旨。契會本宗。則無師之智現(xiàn)前。天真之道不昧。故知教有助道之力。初心安可暫忘。所以從上先圣諸祖。莫不研窮三藏至理。印可自心。觀風化物。今之學者不能全此。反生輕謗。是何心哉。茍得魚忘筌。則經(jīng)律何過。如來金口所說一言一字。百劫千生尚不聞見。況得受持解悟。故知教不迷人。人自迷教耳。圭峰云。諸宗門下。皆有達人。然各安所習。通少局多。以承稟為戶牖。各自開張。以經(jīng)論為干戈;ハ喙簟G樵诤付w變。法逐人我為高低。致使是非分拏。莫能辯析。經(jīng)如繩墨?ㄐ罢。繩墨非巧。巧者必以繩墨為憑。經(jīng)論非禪。參禪者必以經(jīng)論為準。當知經(jīng)是佛語。禪是佛心。律是佛行。如來身口意業(yè)。本不相違。良由人與法差。法與人病。舍一執(zhí)一。自為顛倒。若是至人;厝f法于己者。則奚是奚非。何相違之有哉。

  記曰。本文二句。言無慧學。即無因頓悟。是則因律明教。因教明道。問曰。頓悟乃直指之宗。不立文字。何用經(jīng)教為指南耶。答曰。豈不聞乎。依經(jīng)解義。三世佛怨。離經(jīng)一字。即同魔說。又云。今人看古教。未免心中鬧。欲免心中鬧。應(yīng)須看古教。寶藏論云。古鏡照精。其精自形。古教照心。其心自明。若知一切法。本是如來藏中性德妙用。又何是何非。何文字之有耶。十二部經(jīng)者。如來一代說法。教分十二。統(tǒng)攝三藏。一契經(jīng)。二重頌。三受記。四伽陀。五無問自說。六因緣。七譬喻。八本事。九本生。十方廣。十一未曾有。十二論議。南陽忠國師。鵝湖大義禪師。思空山本凈禪師。

  ○七不修學過

  及至年高臘長?崭垢咝。不肯親附良朋。惟知倨傲。

  上二句明我相。下二句明慢相。又初句年臘高。而無德。次句心高而無道。故曰空腹。不肯親附。是自恃。惟知倨傲。是凌他。此二皆屬慢相。然慢有六種。一過慢。謂于相似法中。執(zhí)己為勝。二慢過慢。元他本勝己。而強謂勝他。三我慢。謂恃己凌他也。四增上慢。原自未得道。謂己得道。五下劣慢。謂本己無能。反自矜夸。六邪慢。謂執(zhí)著邪見。凌慢他人也。今于六慢中。此屬慢過慢。及我慢。下劣慢也。

  記曰。徒自年高而德不侔。唯知倨傲。而無道可尊。年是生年。臘是戒臘。親附即親近。良朋是善友。倨傲謂不謙遜。即慢他也。

  未諳法律。戢斂全無。

  上句教律失。下句身心失。不肯親近明師善友。奚識教律修持。未解修持。安能收攝身心。

  記曰。教防三毒。律禁七支。未諳者。未識也。戢斂者。收攝也。

  或大語高聲。出言無度。不敬上中下座。婆羅門聚會無殊。碗缽作聲。食畢先起。

  初二句語業(yè)失。次二句意業(yè)失。亦儀軌失。后二句身業(yè)失。亦規(guī)矩失。以不知法律。三業(yè)無規(guī)。故致斯失。若能戢斂。則無事不辦矣。婆羅門者。西國俗士。四姓之一。惟論年尊。不貴德長。故無上中下座之敬。或先至先尊。后來后坐。聚會無規(guī)。憒鬧非一由無戢斂。是故與彼無殊。

  記曰。梵語婆羅門。此云凈行。亦云梵志。四姓者。一剎利。王種也。二婆羅門。貴姓也。三毗舍。商賈也。四首陀。農(nóng)人也。無度。謂無法度也。聚會。即聚集。或祭祀集;蚬(jié)會集。或論議集。無殊。即無別也。出家以戒臘高。故其德長。不論生年為尊也。

  去就乖角。僧體全無。

  上句法失。下句儀失。往來不存些些軌則。如圭之失方。故曰乖角。動靜不具小小威儀。如婆羅門聚會。故曰全無。

  記曰。乖。背也。違也。角。方也。方者。法也。道也。去就乖角乃措置乖方也。圭體上圓下方。象天地之規(guī)矩方圓也。圭失方即非圭。僧乖法即非僧。故曰全無。

  起坐忪諸。動他心念。

  上句自失。下句失他。三業(yè)不謹。故坐起無恒。躁動非一。是以令他動念。

  記曰。忪音忠。忪諸者。心意躁動。情不安隱。舉止非常也。慈受禪師云。使人動念。魔障易生。眾口爍金。自家何樂。作福雖多。不如避罪。暗中動念。自昧不知。日往月來。面黃身瘦。

  不存些些軌則。小小威儀。將何束斂后昆。新學無因仿效。

  上二句自失規(guī)法。下二句不能法他。既自不存軌法。何能法范他人。是故來學無由取則矣。

  記曰。新學即初學。后昆是后賢。即后學也。仿效。猶取法也。書云。不矜細行。終累大德。世儒尚然。況出家者乎。

  才相覺察。便言我是山僧。

  上句他成。下句自慢。謂他賢正欲以善言相成。而自便生我慢。遂出此無慚語也。

  記曰。言我是山僧者。謂我是住山之人。只知一個話頭。那管經(jīng)律。威儀細行之事。法昌禪師云。有一般漢。記取一肚葛藤。摩唇捋嘴。胡言漢語。道我解禪解道。輕忽好人。作無間業(yè)。一朝眼光落地。業(yè)境現(xiàn)前。如落湯螃蟹。手忙腳亂。從前學得活計?傆貌恢。若聞人舉著他肚里事。嗔心忿起。便道佛法豈有與么事。大悟不拘小節(jié)。斯等好似將牛屎比旃檀。有甚交涉。慈覺禪師云;蜃允烟煺妗軣o因果。妄謂但向胸中流出。不依地位修行。所以粗解法師。不通教眼。虛頭禪客。不貴行門。此偏枯之罪也。或則渾身破碎。滿面風埃。三千細行全無。八萬威儀總?cè);騽t追陪人事。緝理門徒。身游市井之間。心染閭閻之態(tài)。所以山野常僧。未免農(nóng)夫之誚。城隍釋子。反為儒士之羞。此懶惰之罪也。向下指出無細行懶惰之由。

  未聞佛教行持。一向情存粗躁。

  上句失聞修。下句失戒定。法律未聞。何識行持。戒定未修。故致情同猿馬。

  記曰。聞即聞慧。行持即修慧聞思修三慧。今舉聞修。以該其思矣。三皆云慧者。謂由三法。各能生無漏圣慧。若無此慧。則不能斷惑證真也。

  如斯知見。蓋為初心慵惰。饕餮因循。

  初句承上起下之詞。次句入道不勤。后句貪利喪日。如斯知見者。如上惡習之識見也。蓋為初心慵惰等者。謂由初心入道不勤。故曰慵惰。未聞佛教修持。遂乃饕餮名利。不肯親附良朋。是以因循過日。染緣漸深。惡習滋長。故致如斯知見。正所謂打頭不遇作家者也。

  記曰。慵音戎。懶也。饕音滔。貪財也。餮音鐵。貪食也。法滅盡經(jīng)云。佛言。法欲滅時。諸魔沙門。壞亂吾道。著俗衣裳。樂好袈裟五色之服。不修戒律。半月半月雖名誦戒。厭倦懈怠。不欲聽聞。不樂讀誦經(jīng)律。設(shè)有讀者。不識字句。為強言是。不咨明者。貢高求名。虛無雅步。以為榮貴。望人供養(yǎng)。命終死后。當墮無間地獄。五逆罪中。餓鬼畜生。靡不更歷。于無邊恒沙劫。受罪竟。乃出生在邊國。無三寶處。如佛所記。半月誦戒不欲聽聞。今時誦戒尚希。況得聽聞。嗚呼誠為法滅相矣。昔齊僧云。住鄴下寶明寺。以講演著名。襟帶眾理。于四月十五誦戒時僧集。云居座首。乃白眾曰。戒本防非。人人誦得。何勞數(shù)聞?闪钜簧Q義。使后生開悟。眾無敢抗。遂廢誦戒至七月十五日旦。忽失云所在。眾四出追覓。乃于寺外三里許古冢中得之。血流遍體。問其故。則云。有一猛士。手執(zhí)大刀。厲聲呵曰。爾何人。敢廢布薩。妄充豎義。即以刀劊我身。痛毒難忍。扶接還寺。竭誠懺悔。經(jīng)于十年。至心盡敬說戒布薩。讀誦眾經(jīng)。以為常業(yè)。臨終之日。異香來迎。欣然而逝。時咸嘉其即世懲革。不墜??倫。又大覺寺僧范。戒德清高。嘗宿他寺。于十五日。眾議共停布薩。令僧豎義。有僧升座敘曰。豎論法相。深會圣意。何勞布薩。乃僧常聞耳。忽見一神。高丈余。雄峻驚人。問豎義者曰。今是何日。答云。布薩日。神即以手拓之。曳于座下。捶頓將死。次問上座。答亦同前。拓還將死。陵害二三上座已。神掉臂而出。時道俗共睹。范師既見。由是自勵一生。僧事私緣。無敢說欲。乃至病重。不堪扶輿。由請僧就房。恭敬說戒。斯時崇經(jīng)論。偏禪學。而輕戒律者。請觀此思之。

  荏苒人間。遂成疏野。不覺[(龍-月+日)/足]踵老朽。觸事面墻。

  上二句涉俗成野。下二句空老無識。又初句交熏。次句習成。三句奄爾衰至。四句無明日蔽。蓋為不修正業(yè)。散漫自放。日涉俗緣。攀緣塵境?v恣六情。故至心行遂成疏野。染習日深。無觀照力。奚覺四相遷流。倏爾衰老時至。心徑不通。百無一曉。矚物成壅。如人面壁。此等皆由不肯博問先知。故至到老遂成骨董。

  記曰。荏苒。猶散漫侵尋也。[(龍-月+日)/足]踵。乃行不前也。朽即衰朽。所謂缶既已老。無三種味?丈账馈L茥壱黄。無三種味者。譬如甘蔗。既被壓已。滓無復味。壯年盛色。既被老壓。無三種味。一者不能誦經(jīng)解義。二者不能坐禪修觀。三者不能勞務(wù)作福。四相者。生住異滅也。骨董者。墨談云。羅浮穎老。取飲食雜烹之名。今俗多借用之。

  后學咨詢無言接引。縱有談?wù)f。不涉典章。

  上二句他失潤益。下二句言不關(guān)典。既爾觸事面墻。將何以接后昆。縱有一言半句。不關(guān)佛祖典模。何異不見水老[鴳-女+隹]哉。

  記曰。如來去世不久。有一比丘錯誦法句經(jīng)偈云。若人生百歲。不見水老[鴳-女+隹]。不如生一日。而得見了之。時阿難尊者聞之。慘然而嘆曰。如來正法滅何速哉。乃語彼比丘言。如佛所說。若人生百歲。不見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見了之。是比丘回向師說。其師言。阿難老耄。言多錯謬。不可信也。汝當還如前誦。案昔正法尚存。訛替若此。況今去圣時遙。不親良朋。不近明師。而能出言涉于典章乎。

  或被輕言。便責后生無禮。嗔心忿起。言語該人。

  初句無德被誚。二句不省己過。下二句嗔毒傷人。言既不涉典。何怪他輕。己過不省。反責他非。嗔火一縱。無不燎然。

  記曰。嗔。怒也。忿恨也。又忿他為嗔自忿為恚。道安法師云。經(jīng)道不通。戒德全無。朋友嗤弄。同學棄捐。如是出家。徒喪天年。

  ○八業(yè)果時熟

  一朝臥疾在床。眾苦縈纏逼迫。曉夕思忖。心里恛惶。

  上二句身苦。下二句心苦。異熟時至。四大乖常。一大不調(diào)。百脈筋抽。伏枕思忖。無善可記。束手泉門。何疑之有。豈不恛惶者哉。

  記曰?M者。繞系也。纏者束縛也。逼迫者。驅(qū)逼急切不安之謂也。曉夕者。早晚也。思忖者。思惟忖度也。恛惶者;鑱y恐遽也。

  前路茫茫。未知何往。從茲始知悔過。臨渴掘井奚為。

  上二句不知去處。下二句追悔不及。六道險途。生死曠野。不知來處。焉知去處。日前不預打點。臨時悔之何及。佛言。人癡故有生死。何等為癡。本從癡中來。今生為人復癡。心不解不開。不知死當所趣向。此正所謂未知何往也。

  記曰。本文初句。言三途六道寬曠無際。次句心識不知去處。第三句臨終始悔先愆。第四句設(shè)喻以明之。百喻經(jīng)云。昔外國有一貧人。善能作鴛鴦鳴。欲偷蓮花。即入王池。作鴛鴦鳴。時守池人疑。而問曰。池中是誰。貧人失口答言。我是鴛鴦。守者捉得。將詣王所。至中途復更作鴛鴦鳴。守者言。汝先不作。今作何益。世間愚人。亦復如是。終身作眾惡業(yè)。不習心行。使令調(diào)善。臨命終時。方言我今欲修善。時獄卒將去。付閻羅王所。雖欲修善。亦無所及。如彼愚人欲到王所。方作鴛鴦鳴。

  自恨蚤不預修。年晚多諸過咎。臨行揮霍。怕怖慞惶。

  上二句自責。下二句失主。日前三毒不除。年晚積罪如山。臨終之際。業(yè)境現(xiàn)前?v饒強作主張。難免怕怖慞惶。正是日前足跟不穩(wěn)。臨行手忙腳亂。

  記曰。過咎者。罪愆也。霍當作攉。乃手反覆也。搖手曰揮。反手曰攉。謂如反掌迅速之間。怕怖慞惶者。畏懼恐遽之甚也。

  縠穿雀飛。識心隨業(yè)。如人負債。強者先牽。心緒多端重處偏墜。

  初二句身心隨業(yè)。次二句業(yè)強牽心。后二句報偏由心重。又初句喻先業(yè)果謝。次句心隨業(yè)往。三四句喻業(yè)強報先。五句妄念非一。六句報從心墮。然善惡之業(yè)。強弱由心。果報之處。輕重自分。垢心濁重。即墜三途。善業(yè)輕舉。便升人天。若據(jù)出世法中。人天原是有漏之果。亦名為墮。唯其一心不生。方脫淪墜?e穿雀飛者。雀乃小鳥也。大論云。鳥來入瓶中。以縠掩瓶口?e穿鳥飛去。識神隨業(yè)走。今以瓶喻四大。縠喻命根。鳥喻識神。識神即識心也。因其乘前善惡業(yè)來受報。如鳥入瓶。為業(yè)所系。如羅縠掩。果報若謝。即便隨業(yè)。如縠穿鳥去。去必逐業(yè)。故名隨走。由識心系以業(yè)繩在于色瓶。而無處不至。業(yè)繩未斷。去已復還。瓶破系斷。即去不返。謂現(xiàn)今四大若壞。名為去已。復受后身。名為復還。至無學果。方名瓶破。后生業(yè)盡名為不返。言識心者。即第八心王阿賴耶識。執(zhí)持善惡種子為總報主。隨業(yè)者。謂六識所造善惡之業(yè)。能引第八于六道中受總報身。業(yè)為能引。識為所引。故云隨業(yè)。先牽者。謂善惡二業(yè)。何者強重。即牽之先往。而受來報也。心緒等者。謂第六識。種種妄想。分別非一。攀六塵境。作眾惡業(yè)。墜墮三途。心多則墮重。妄少則墜輕。圭峰云。作有義事。是惺悟心。作無義事。是散亂心。散亂隨情轉(zhuǎn)。臨終被業(yè)牽。惺悟不由情。臨終能轉(zhuǎn)業(yè)。欲驗臨終受生自在不自在。但驗尋常行心塵境自由不自由。二六時中當省察耳。此是圭峰一貼發(fā)汗散。諸仁者。好自檢驗看。切勿蹉過也。

  記曰。阿賴耶。此云藏識。謂能含藏善惡。世出世間諸法種子故。以由最初不覺心動。成于無明。薰習真如。而為阿賴耶識。以執(zhí)持種子。能令生死流轉(zhuǎn)不斷。故此識亦名執(zhí)持;蛎愂熳R。謂能引生死善不善業(yè)。異熟果故。異熟者。謂今生作業(yè)。來生受報。因滅果生。異時而熟。舊云果報是也。宗鏡錄問云。諸根壞日。識遷離時。舍此故身。別受余質(zhì)。去來之識。相狀云何。答曰。如顯識經(jīng)云。識之運轉(zhuǎn)遷滅往來。猶如風大。無色無形。不可顯現(xiàn)。而能發(fā)動萬物。示眾形狀或搖振林木。摧折破裂。出大音聲。或為冷為熱。觸眾生身。作苦作樂。風無手足形容。亦無黑白諸色。識界亦爾。無色無形。無光明顯現(xiàn)。所薰因緣故。顯示種種功用。同性經(jīng)云。眾生舍此身已。業(yè)風力吹。移識將去。自所受業(yè)。而受其果。縠音斛是薄紗即方目紗也。

  無常殺鬼。念念不停。命不可延。時不可待。

  上二句無常速。下二句時命速。以無常為殺鬼者。謂彼無常。雖無形質(zhì)可見。而能斷人命根。故云殺鬼。止觀云。無常役鬼。不擇豪賢。危脆不堅。難可恃怙。云何安然規(guī)望百歲。四方馳求。貯積聚斂。聚斂未足。溘然長往所有產(chǎn)貨。徒為他有。冥冥獨逝。誰訪是非。念念不停者。是遷流不住之義。智度論云。無常有二種。一相續(xù)法壞無常。二念念生滅無常。涅槃經(jīng)云。菩薩修于死想。觀是壽命。常為無量怨仇所繞。念念損減。無有增長。猶山瀑水。不得停住。亦如朝露。勢不久停。如囚趣死。步步近死。命不可延者。命謂壽命。乃前業(yè)異熟定報。故不可延也。時不可待者。時即時刻。既是前業(yè)定報。非人力可能留待。所謂閻王注定三更死。定不留人到五更。定業(yè)難逃。此之謂歟。

  記曰。躘踵老朽。是老苦。臥病在床。是病苦。無常殺鬼。是死苦也。正法念處經(jīng)云。臨命終時。刀風皆動。如千尖刀。刺其身上。十六分中。猶不及一。若有善業(yè)。則苦惱少。

  人天三有。應(yīng)未免之。如是受身。非論劫數(shù)。

  上二句業(yè)果難逃。下二句生死無際。言三有。已該人天。欲令文義互彰。故迭言之。三有。即三界眾生。所作有漏善惡業(yè)因。致感當來有漏善惡果報。因果不亡。故名為有。一欲有。謂欲界人天。及四惡趣眾生。皆不離欲染。故名欲有。二色有。謂色界四禪天。雖離欲染。尚有色質(zhì)。故名色有。三無色有。謂無色界四空天。四大已空。無有色質(zhì)。惟余四蘊。故名無色有。斯等皆由因造有漏。果系有為。既已無常。不離三界受生。故曰應(yīng)未免之。果復造因。因還感果。輪回無際。故曰非論劫數(shù)。

  記曰。劫數(shù)者。世界有成住壞空四時。每一時經(jīng)二十小劫。四時共經(jīng)八十個小劫。一小劫共計一千六百八十萬年。八十個小劫。名一大劫。通計一十三萬四千四百萬年。今乃人住二十小劫中。共計三萬三千六百萬年。茲當?shù)诰判〗。尚余十一個小劫。過已。即壞劫時至矣。四蘊。謂受想行識也。其六欲天。四惡趣。四禪天。四空天。俱如下釋。

  ○九策勵勸修

  感傷嘆訝。哀哉切心。豈可緘言。相警?。

  上二句感切。下二句勸勉。溈山因睹末法緇流。貪利廢道。淪落生死。故此感傷嗟嘆情切。不忍默言。乃作此警?。相警悟?發(fā)。而勸勵之。

  記曰。訝嗟怪也。緘封也。傳也。

  所恨同生像季。去圣時遙。佛法生疏。人多懈怠。

  上二句慨不遇圣世。下二句慨法末人頑。像季者。季即末也。蓋由釋迦如來教法住世。而分正像末三時也。正法者。正猶證也。謂如來滅度后初一千年間。人有稟教。便能修行。即能證果。像法者像似也。言有教有行。似正法時也。謂如來滅后二千年間。人有稟教。便能修行。而多不能證果。末法者。末即末后。亦微末也。謂如來滅度正像之后。一萬年間。教法垂世。人雖稟教。而不能修行證果;蛟颇┓ㄓ腥f年。溈山唐代出世。如來滅度垂千八百年。故云像季。復與如來相去將二千載。故曰時遙。時代遙隔。傳法大人漸稀。是曰生疏。既失良導。又丁末劫。根器下劣。無向上志。故曰懈怠。

  記曰。季次孟仲之后。若以像法一千年言之。后三百年屬季。若以正像末三時言之。季是正像之后時也。圣世者。是如來在日。又正法時亦名圣世。

  略伸管見。以曉后來。若不蠲矜。誠難輪逭。

  上二句示教。下二句誡勉。既有所感傷。不無言示以勉修持也。略伸管見者。略猶未廣。伸謂伸述。管見。如管窺天之見。此是溈山大師之謙詞也。以曉后來者。以此曉諭后學。懲過遷善之謂也。若不蠲矜二句。是結(jié)上勸修之語。謂不滌除如上惡欲習染。傲慢放逸之過。則實難挽回矣。

  記曰。蠲音涓。滌濯也。除免也。矜音京。驕矜自負也。又矜夸自飾也。逭音換。轉(zhuǎn)也。輪逭。猶挽回也。誡勉者。令斷諸惡行。而勉修眾善也。

  溈山警?句釋記卷上

  音釋

  羆 音卑似熊。

  兕 詞字上聲一角野牛重千斤。

  橡 音象。栩?qū)嵞俗鯔狄。花黃色。九月結(jié)實。實外有房。可以染皂色。

  搪 音唐。搪?lián)\觸也。

  驟 音騶。疾速也。

  隙 輕字。入聲?滓。

  揄 音于。揄揚譽言也。

  謔 香字。入聲。戲謔也。

  檻 咸字。上聲。軒窗之下欄檻也。

  叵 音頗。不可也。不能也。

  卍續(xù)藏 第 63 冊 No. 1240 溈山警策句釋記

  溈山警策句釋記卷下

  粵東鼎湖山沙門釋 弘贊在犙 注

  門人比丘 開诇 記

  △二示法三

  一道行。二禪教。三結(jié)勸。

  △一道行六

  一立行。二懲誡。三求道。四擇友。五結(jié)誨。六潛修。

  ○一立行

  夫出家者。發(fā)足超方。心形異俗。紹隆圣種。震懾魔軍。用報四恩。拔濟三有。

  初句標宗。次句超塵。三句入圣。四句繼圣。五句降魔。六句報德。七句利生。以德備故能摧惡而安善也。夫出家者。出家有二。一出世俗家。足離塵俗。遠參知識。二出煩惱家。斷妄證真。頓超三有。發(fā)足超方者。謂從初發(fā)心。即當履踐大方。勿滯時流小徑。以階級不循。乃曰超方。心形異俗者。外則圓頂方袍相同如來。內(nèi)則背塵合覺。心齊佛慧。紹隆圣種者。續(xù)佛慧命。繼踵如來。宣揚正教。三寶由是興崇。震懾魔軍者。德高慧廣。則群邪驚懾。說法弘道。則魔膽震落。用報四恩者。立身行道。以報親恩。德盈道大。自然福被四恩。一國王恩。二父母恩。三師友恩。四檀越恩。[托-七+友]濟三有者。一切眾生耽荒五欲。沉溺愛河。說法教化。令出苦津。超登彼岸。

  記曰。懾者怖也。伏也。大方者。道經(jīng)云。大方無隅。今借況真理無際。以初出家。須踐實際之大理。勿滯時俗。及小乘之蹊徑也。國王是水土之恩。以一切水土。皆屬國王故。又蒙治化之力。無強弱凌逼之憂。而得安修道業(yè)。恩豈小哉。父母是生成養(yǎng)育之恩。如昊天之罔極。復聽出家修道。恩莫大焉。師友恩者。師有生長戒身慧命教誨之恩。友有善成講明開發(fā)之德。斯出世之恩德。孰可比哉。檀越有供給之恩。令得身安辦道。恩非小也;蛴幸苑稹L鎺熡褳樗亩。菩薩以三寶眾生。替師友檀越為四恩。

  ○二懲誡

  若不如此。濫廁僧倫。

  上句違修。下句混法。謂不如上修履。混入法眾。非僧非俗。罪若彌天。如驢混入牛中。皮毛雖似。頭角不同。而鳴聲亦異也。

  記曰。濫謂泛濫。廁謂混雜也。有五尺之身。而無智慧。佛謂之癡僧。有三寸之舌。而不能說法。佛謂之啞羊僧。非俗非僧。佛謂之鳥鼠僧。亦曰禿居士。佛言。云何賊人。假我衣服。裨販如來。造種種業(yè)。此正所謂濫廁者也。

  言行荒疏。虛沾信施。

  上句解行失。下句信施失。言行不淳。是曰荒疏。無德以報施者之恩。故曰虛沾。古哲云。道德不修。衣食斯費。此之謂焉。

  記曰。言是言說。即解也。行即修履。荒是荒蕪。疏謂疏散。亦略也。既無行解之德。施不獲福。是曰信施失。

  昔年行處。寸步不移。恍惚一生。將何憑恃。

  上二句舊習不忘。下二句無善可記。昔年是舊時。行處是心之所履諸惑習染。此有二種。一是過去無始之無明。二是日前之熏習。寸步不移者。謂于諸習曾未一念舍過自新;秀币簧日摺V^無潛神玄默之照。終日心逐塵境。不覺月往年來。無善可憑。無功可恃。大智律師云。追遠報恩。棄儒從釋。刮磨舊習。洗滌世緣。截斷眾流。壁立千仞。文章筆硯。盡把焚除。雪月風花。無勞嘲詠。酒色財氣。更莫回頭。聲利榮華。豈須著眼。末流狂妄。正法澆漓。但欲變形。何嘗涉道。雖云舍俗。俗習不除。盡說出塵。塵緣不斷。才親講肆。擬作阇梨。未入叢林。望為長老。避溺投火。豈覺盲癡。卻步求前。實為顛倒。

  記曰;秀。昏懵也。

  況乃堂堂僧相。容貌可觀。皆是宿植善根。感斯異報。

  上二句是現(xiàn)在果。下二句明果由因至。況乃者。發(fā)語之詞。堂堂僧相者。堂容也。明也。謂具佛容儀。超塵獨步。人天師匠。巍巍僧寶也。容貌可觀者。六情收攝。五官無妄。威儀具足。不預常流。見者欣仰。故曰可觀。皆是宿植善根感斯異報者。蓋由宿世種植良因。今生感得如斯超塵越俗之奇報。豈不異乎哉。

  記曰。五官。謂口鼻耳目形也。

  便擬端然拱手。不貴寸陰。事業(yè)不勤。功果無因克就。

  上二句坐喪光陰。下二句因無果失。便擬端然拱手等者。古人重寸陰。而輕尺璧。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我等何人。端然拱手。而不修;壅吆酢J聵I(yè)不勤者。事業(yè)即戒定慧諸善行也。不勤。謂無勝進也。行既不勤。功無能就。而福智之果。失其因矣。

  記曰。云峰禪師云。今時后生。才入眾來。菜不摘一莖。柴不搬一束。十指不沾水。百事不干懷。雖則一期快樂。爭奈三途累身。光陰可惜。時不待人。一朝眼光落地。緇田無一簣之功。鐵圍有陷百刑之痛。偁法師云。端拱無為。安閑不役。徐行金地。高坐華堂。身上衣而口中食。豈易消乎。圓卻頂而方卻袍。為何事也。袈裟下失卻人身。實為苦也。泥犁里受諸異報?芍^屈焉。

  豈可一生空過。抑亦來業(yè)無裨。

  上句因失。下句果失。不修;。是為空過。豈惟今生空過無有所得。然亦將來。行業(yè)無所補益也。

  記曰。將來者后來也。

  ○三求道

  辭親決志披緇。意欲等超何所。曉夕思忖。豈可遷延過時。

  初句彰本。次句征問。后二句思本慕道。辭親決志披緇者。發(fā)勇猛心而辭雙親立決定志而入大道也。意欲者。心所希望也。等超何所者。為超何階級。等何佛祖也。曉夕思忖等者心地未明。生死呼吸靜地里思量。寧不著忙。而可遷延過時。虛度光陰者哉。

  記曰。頓悟即超階。情忘即等佛。寶林傳云。楊炫之問達磨云。西國相承稱祖者何義。磨曰。明佛心宗行解相應(yīng)。名為祖師。緇音支。是黑紺色。即壞色衣乃沙門所著之服。非五大色也。紺者。青含赤也。

  心期佛法棟梁。用作后來龜鏡。常以如此。未能少分相應(yīng)。

  上二句立愿垂范。三句志愿恒存。四句行解未備。又三句是縱。四句是奪。心期佛法棟梁者。發(fā)心立愿荷持如來正法。用作后來龜鏡者。垂范來學。龜鏡。即師范義。以龜能卜知去來之事。鏡能鑒照現(xiàn)前美惡。常以如此者。志愿不忘也。未能少分相應(yīng)者。雖具志愿。而行解未備。必須行解相稱。愿始不虛。若有行無愿。其行即孤。有愿無行。其愿必虛。行愿雙全。始曰相應(yīng)。

  記曰。屋脊柱曰棟。負棟曰梁。皆能荷負堂屋之謂。今借言師匠能為法門棟梁。以佛法二寶。皆藉僧弘。故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是也。

  出言須涉于典章。譚說乃傍于稽古。形儀挺特。意氣高閑。

  上二句言說有本。下二句身心超卓。謂言須合典。譚要宗古。不可臆見。如同魔說。然解備則言說無謬。行充乃挺特高閑。又內(nèi)蘊般若。心間一境名利聲色。莫能動其志。恒以道自處。故曰意氣高閑。外具德相。不預凡流。超群拔萃。是為形儀挺特。

  記曰。高僧法安是其人也。安身長八尺。有三絕。一風儀挺特。二解義窮深。三精進潔己。景德云法師曰。游三藏之教海。玩六經(jīng)之詞林。言不妄談。語有典據(jù)。此之謂焉。典謂典籍。即諸經(jīng)律也。章謂章注即解釋經(jīng)律之語也。傍謂近傍。稽謂稽考。古謂古德之言句也。

  ○四擇友

  遠行要假良朋。數(shù)數(shù)清于耳目。住止必須擇伴。時時聞于未聞。故云。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

  上二句行藉友益。次二句居須伴利。后二句生成之德。謂行要良朋。數(shù)以利益之言。清于耳目。居須善伴。時以未所聞法。而令聞之。耳目清則見地正。聞未聞則勝解生。解生則悟入無生。見正則不受渠瞞。是故父母有生身之恩。師友有成立之德。所以聞思悟入。成長法身。實由師友之力也。

  記曰。假者。藉也。良朋者。義友也。又同門曰朋。同志相交曰友。擇伴者。家語云。君子居必擇眾。游必擇方。文中禮樂云。君子先擇而后交。故寡尤。小人先交。而后擇。故多怨。若擇其善者而從之。見賢而思齊之。是為善擇益友。如舍緣銘云。邪師惡友。畏若狼虎。善導良朋。親如父母。低心似地。緘口如愚。摧挫我人。消停意氣。永嘉云。博問先知。決擇之次。如履輕水。必須側(cè)耳目而奉玄音。肅情塵而賞幽致。忘言晏旨。濯慮餐微。夕惕朝詢。不濫絲發(fā)。如是則乃可潛形山谷。寂累絕群哉。

  親附善者。如霧露中行。雖不濕衣。時時有潤。

  上句是親善。下三句喻善益。親附。猶親近也。善者乃善知識諸良朋也。霧露喻善友。行喻親附。不濕衣。喻未證。有潤喻善益。謂親近善者。雖不立證無生。而朝聞夕益。足以潤澤心田。如本行經(jīng)佛說偈曰。若有手執(zhí)沉水香。及以麝香藿香等。須臾執(zhí)持香自染。親附善友亦復然。若人親近善知識。隨順彼等所業(yè)行。雖不現(xiàn)證世間利。未來當?shù)帽M苦因。又與善師相值者。得免眾苦。與惡師相值者。則習惡事。不離眾禍。示語后世之人。不可不慎。

  記曰。朋友相資曰麗澤。謂彼此交潤。猶雨澤也。宗鏡云。雖有世智。若無勝友。常迷道故。未能自悟。要須良友也。善知識者。聞名為知。見形為識。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識。惡師者。如河北空人。無禁捉蛇。阿梨吒比丘等是也。

  狎習惡者。長惡知見。曉夕造惡。即目交報。歿后沉淪。一失人身。萬劫不復。

  上句近惡。下六句明惡過失。又第二句是惡見。第三句是惡因。第四句是現(xiàn)報。第五句是生報。第七句是后報。狎習者。親近薰習也。惡者即惡知識不善之友也。長惡知見者。由被熏故。增長惡覺。不正之見。故經(jīng)云。無知無善識。惡友損正行。蜘蛛落乳中。是乳轉(zhuǎn)成毒。曉夕造惡者。見既不正。終日惟造不善之業(yè)。即目交報者。業(yè)因已積。惡果斯至。因果不亡。故即目前交報。歿后沉淪者。死墮三途也。如佛所說。若人親近惡知識。現(xiàn)世不得好名稱。必以惡友相親近。當來亦墮阿鼻獄。一失人身者。從此失卻人道也。萬劫不復者。惡因非一。惡果難盡。故得人身如爪上土。墮落三途猶大地坭。得人身者。如龜值穴?刹黄D哉。

  記曰,F(xiàn)報者。今生作善作惡即今生現(xiàn)受其報。生報者。今生所作善惡。來生方報。后報者。今生所作善惡。來生未報。于后后生。乃至百劫千生方報。業(yè)因即三毒十惡。猶此因故。便感當來地獄餓鬼畜生惡果也。地獄日長。壽命難盡。罪若未畢。此界壞時。復寄他方。地獄罪報若盡。更生餓鬼。壽亦無窮。復生畜生。牛馬禽獸魚鱉等形。受身非一。故云萬劫難復值穴者。經(jīng)譬人身難得。如巨海內(nèi)。有一楂穴。隨風東西。海中有一盲龜。過一百年。一舉頭。欲穿楂穴。海既無涯。木隨風漂。龜復無目。百年一出。而欲值之。豈可得哉。楂音茶。水中浮木也。

  ○五結(jié)誨

  忠言逆耳。豈不銘心者哉。

  上句示誨。下句勸持。古云?嗫谡橇妓。逆耳必是忠言。大師如此婆心激切。鐵石人也汗流。其有血性者?刹淮笊鷳M愧。銘刻心腑。為終身龜鑒哉。

  ○六潛修

  便能澡心育德;捋E韜名。蘊素精神。喧囂止絕。

  上二句內(nèi)濯外晦。下二句內(nèi)蘊外絕。夫欲凈心培德。必須遁跡灰名。蘊潔澄神。非喧囂止絕莫能。澡心則惑習便除。育德而道自高。精神蘊。則六根澹然。喧囂絕。則寂慮寧神。名跡晦。而人神莫測。水邊林下。長養(yǎng)圣胎。斯之謂歟。

  記曰。澡育蘊習。是內(nèi)因自力;揄w止絕。是外緣助力。然真如體性。本自虛凈。而為無量煩惱垢之所染。若不假內(nèi)因外緣交熏。種種淘汰。則無由得凈。復本真明。故起信論云。行者為折伏煩惱。故應(yīng)遠離憒鬧。常處寂靜。修習頭陀等行。溈山云。一念頓悟自理。猶有無始曠劫習氣。未能頓凈。須教渠凈除現(xiàn)業(yè)流識。即是修也。不可別有法教渠修行趣向。從聞入理。聞理深妙。心自圓明。不居惑地。以要言之。則實際理地不受一塵。萬行門中不舍一法。若也單刀直入。則圣凡情盡。體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矣。蘊素精神者。心之最靈曰情。靈而難測曰神。心彌靜而行彌廣。與太虛而合其德。精神蘊而心愈明。寂而常照。故永嘉云。調(diào)古神清風自高。神清慮凈。細而研之。此之謂焉。喧囂止絕者。謂內(nèi)蘊般若以潔精神。外絕聲色以凈六根。由納忠言。便能如是也;捋E。猶隱跡也。韜音叨。藏也。囂音鸮。喧鬧也。澹謂澹泊。恬靜無為也。

  △二禪教二

  一禪學。二教理。

  ○一禪學二

  一示法。二贊勉。

  ○一示法

  若欲參禪學道。頓超方便之門。心契玄津。研幾精要。決擇深奧。啟悟真源。

  初二句標宗。第三句得旨。第四五句窮理。第六句達源。又第三句見道。第四五句是操履。即尋流也。第六句悟本。是達源也。參謂參直指之禪。學謂學無上之道。頓超方便之門者。泯絕權(quán)乘。不落階級。心契玄津者。一念相應(yīng)。便與道合。研幾精要者。研核也。幾心也。幽微也。謂研核自心至理之幽微。故曰精要。決擇深奧者。以無漏智慧。決斷揀擇。去其粗淺。擇取幽玄。啟悟真源者。窮源極底也。

  記曰。方便者。權(quán)方宜便。即權(quán)乘之教。教有權(quán)寔。權(quán)則躡事。寔乃窮理。故云窮源。若歷三阿僧祇劫。廣修六度萬行。而證三賢十圣。皆是權(quán)乘。思益經(jīng)云。得諸法正性者。不從一地至一地。故曰不落階級。言一念相應(yīng)便與道合者。謂若得稱真。則無惑可斷。無理可證。無行可修。無位可得。故曰便與道合。心雖契道。力不自由。見有幻相未除。空塵未脫。應(yīng)以如幻之智。斷幻惑。證幻理。修幻行。求幻位。故曰研核自心至理。擇取幽玄。直須斷至無斷。證至無證。方曰窮源極底。圭峰云。然禪定一行。最為神妙。能發(fā)起性上無漏智慧。一切妙用萬行萬德。乃至神通光明。皆從定發(fā)。故三乘人。欲求圣道。必須修禪。離此無門。離此無路。至于求生凈土。亦修十六觀禪。及念佛三昧。般舟三昧等也。又真性。即不垢不凈。凡圣無差。禪門。則有淺有深。階級殊等。若帶異計。欣上厭下。而修者。是外道禪。若正信因果。亦以欣厭而修者。是凡夫禪。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禪。悟我法二空。所顯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禪。若頓悟自心。本來清凈。元無煩惱。無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畢竟無異。依此而修者。是最上禪。亦名如來清凈禪。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習。自然漸得百千三昧。達磨門下。展轉(zhuǎn)相傳者。是此禪也。達磨未到。古來高僧。皆依前四禪八定修之。并得功用。天臺南岳。令依三諦之理。修三止三觀。教義雖最玄最妙。然其趣入門戶次第。亦只是前之諸禪行相。獲證三賢十圣之階梯。唯達磨所傳者。頓同佛體。迥異諸門。故宗習者。難得其旨。得即成佛。疾證菩提。失則成邪。速入途炭。亦隨人之根器。禪名雖同。而門不一。深入一門。皆證道果。如石膏一物。性分冷熱。南石性冷。北石性熱其熱病者。應(yīng)服南石。其冷病者。應(yīng)服北石。以愈病為最。出世為要。學者思之。自取決焉。三止者。一體真止。謂體達無明妄想。即實相之真。二方便隨緣止。謂隨緣歷境。安心不動。三離二邊分別止。謂不分別生死涅盤有無之相。三觀者。一空觀。二假觀。三中觀。三諦者。一真諦。二俗諦。三中諦。謂觀一念之心。即具三諦之法。若觀心空。則一切法皆空。即是真諦。若觀心假。則一切法皆假。即是俗諦。若觀心中。則一切法皆中。即是中諦。此之三觀。全由性發(fā)。實非修成。故于一心宛有三用。所謂一心三觀是也。又三一無礙。即是圓融三諦。廣如別釋。

  博問先知。親近善友。此宗難得其妙。切須子細用心。可中頓悟正因。便是出塵階漸。

  初二句參請師友。次二句宗幽理致。后二句悟本惑除。謂此直指之宗。乃心地法門。非粗心淺學者能得其妙。故須參問知識。請益善友。得悟真源。為心地之正因;筇詷I(yè)解。塵勞漸出。所謂理雖頓悟。事要漸除是也。

  記曰。先知善友。是正緣。欲得正因。必得正緣相助。玄之又玄曰妙。凡圣路絕曰宗幽。言思所不能及曰理致。無窮幽之智曰粗心。非廣參博問曰淺學。永嘉云。應(yīng)當博問先知。伏膺誠懇。執(zhí)掌屈膝。整意端容。曉夜忘疲。始終虔仰。折挫身口。蠲矜怠慢。不顧形骸。專精至道者。可謂澄神方寸歟。

  此則破三界。二十五有。

  上句總標。下句別出。斯明眾生依正二報。約依報則分三界二十五處。論正報則具四生十二類有。此則者。舉上彰下之詞。以頓悟出塵。故破界有。原界因心建。心悟則界破。有從妄立。妄息則有空。故楞嚴經(jīng)云。諸法所生。唯心所現(xiàn)。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一人發(fā)真歸源。十方世界。盡成消殞。古德云。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斯則一念頓悟自心。而三界二十五有。了不可得。是為破矣。三界者。欲色。無色。界也。二十五有者。略言三有。廣言九有。二十五有。以破邪遣執(zhí)。故分而言之。欲界則四洲。四惡趣。及六欲天。色界則四禪。及梵王。無想五凈居天。無色界則四空天。共為二十五有也。然梵王無想。及五凈居。俱在四禪天中。而別出其名者。以外道計梵王為常。是生萬物之主。計無想以無心故。妄謂涅槃。計五凈居。為真解脫。故經(jīng)論別出此三天。為對破外道之邪計也。

  記曰。有云五凈居天中。有大自在天王處。外道之人。計彼天王。能為造化之本。歸之則得解脫。如來為破此見。故別標之。四洲者。東勝身洲。南贍部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四惡趣者。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六欲天者。一四王天。二忉利天。三夜摩天。四兜率天。五化樂天。六他化自在天。四空天者。一空處天。二識處天。三無所有處天。四非非想處天。四禪者。初禪有三天。謂梵眾天。梵輔天。梵王天。二禪有三天。謂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三禪有三天。謂少凈天。無量凈天。遍凈天。四禪有九天。謂無云天。無想天。福生天。廣果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xiàn)天。色究竟天。后五。名五凈居天。乃三果圣人所居。亦云五那含天。梵王天。居初禪二禪中間。無想在第四禪中。言九有者。即九地。以欲界人天鬼畜地獄?倿橐坏。色界四禪為四地。無色界四空為四地。共為九也。

  內(nèi)外諸法。盡知不實。從心變起。悉是假名。

  上二句總相。下二句別相。內(nèi)則身心。外則器界。又內(nèi)是四蘊。外是色蘊。四蘊是心。色蘊是身。身即四大所成。心乃六塵緣影。器界是眾生所依之境。即三千大千世界界。數(shù)雖多。而不出三界。有情雖眾。而不出二十五有。如此身心器界。悉從妄念而有。妄心無體。分別始生。了此心境元虛。是知不實。則五蘊身心器界。當下不可得矣。從心變起悉是假名者。謂諸眾生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四大假合。無我我所。畢竟是空。而凡夫迷自法身。故執(zhí)四大為自身相。六塵是境。識體是心。心對根塵。即有緣慮相起。六塵是所緣。妄識是能緣。六塵無實。猶如影像。從識所變。舉體即空。故此緣心本無有實。乃至妄起凡圣見等。故曰悉是假名。如是了達。即知本來心性空凈。具足圓明;蟛荒苋。智無所凈。虛寂澄湛。真覺靈明。本非緣慮。而眾生久迷此心。妄認攀緣六塵影像。乍起乍滅虛妄之念。以為自心。念念隨之。是故輪回三界二十五有也。

  記曰。本來心性既非染凈。云何而為根塵識等所惑。良由眾生。最初不覺心起。與生滅合成阿賴耶識。復由執(zhí)此為我法。故轉(zhuǎn)起余七。成八種識。各由識體。起能見分。由能見故。似外境現(xiàn)。執(zhí)取此現(xiàn)為定實。故造種種別業(yè)共業(yè)。故內(nèi)感自身。外感器界。一切諸法。既由識起。故盡知不實。凡圣見等者。謂真如界內(nèi)。絕生佛之假名。平等慧中。無自他之形相故也。本文四句。不出色心二法。元色從心造。全體是心。故經(jīng)云。三界無別法。惟是一心作。毗婆沙云。心能為一切法作名字。若無心則無一切名字。當知世出世間名字。悉從心起。

  不用將心湊泊。但情不附物。物豈礙人。

  上句誡擬心卜度。次句敕心離境。下句境不妨心。元至理虛玄。擬之已差。心境本空。將之即錯。情忘執(zhí)謝。其境自寂。至理現(xiàn)前。何物礙人。所謂但自無心于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三祖云。欲取一乘。勿惡六塵。六塵不惡。還同正覺。智者無為。愚人自縛。法無異法。妄有愛著。將心用心。豈非大錯。

  記曰。既是變起假名。何用將之湊泊。然情物。即妄心境。心源若止。法界同寂。何物礙人。

  任他法性周流。莫斷莫續(xù)。

  上句得性。下句契理。既不礙人。故任使周流。法性即是物境。心不起妄。法法全真。在有情中名曰佛性。住無情中則曰法性。法性本自如如。體常寂滅。猶若虛空。廓周沙界。取之則迷舍之則喪。若斷若續(xù)。即墮斷常。不取不舍。方為妙契。茍能得諸法正性者。則橫臥法界。任使周流。逍遙無礙矣。

  記曰。斷即滅。續(xù)即常。常即有。滅即空。生滅斷常空有。名異而義同。取即續(xù)。舍即斷。故墮二邊。舍二邊故契中道之理也。若妄心取相。即隨境生滅。故若斷若續(xù)。真心無著故任之周流。周流故無住。無住故廓周沙界。清涼國師云。至道本乎其心。心法本乎無住。無作心體。靈知不昧。性相寂然。包含德用。該攝內(nèi)外。能深能廣。非有非空。不生不滅。無終無始。求之而不得。棄之而不離。迷現(xiàn)量則惑苦紛然。悟真性則空明廓徹。雖即心即佛。唯證者方知。有證有知。則慧日沉沒于有地。若無照無悟。則昏云掩蔽于空門。若一念不生。則前后際斷。照體獨立。物我皆如。直造心源。無智無得。不取不舍。無對無修。然迷悟相依。真妄相待。若求真去妄。如棄影勞形。若體妄即真。似處陰影滅。若無心忘照。則萬慮都捐。若任運寂知。則眾行爰啟。放曠任其去住。靜鑒覺其源流。語默不失玄微。動靜未離法界。言止則雙亡知寂。論觀則雙照寂知。語證則不可示人。說理則非證不了。是以悟寂無寂。真知無知。以知寂不二之一心契?沼须p亡之中道。

  聞聲見色。蓋是尋常。

  上句根塵相對。下句了達心境。情忘執(zhí)謝。如鏡對像。無取舍心。故曰尋常。兜率悅頌曰。等閑行處。步步皆如。雖居聲色。寧滯有無。一心靡異。萬法非殊。溈山云。一切時中。視聽尋常。更無委曲。亦不閉目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從上諸圣。祇說濁邊過患。若無許多惡覺情見想習之事。譬如秋水澄渟。清凈無為。澹渟無礙。喚作道人。亦名無事人也。

  記曰。聞見是根。聲色是塵。塵即境也。覺知是心。知心離念。了境元空。耳聞目睹。不起真妄之見。是曰尋常。龐居士曰。但自無心于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鐵牛不怕獅子吼。恰似木人看花鳥;B逢人亦不驚。木人體本自無情。心境如如只這是。何慮菩提道不成。

  這邊那邊。應(yīng)用不闕。

  上句得體。下句得用。前舉見聞聲色之根塵。已該盡一切諸法。法法圓融。事理交徹。通身應(yīng)物。體用全彰。折旋俯仰?v橫自在。觸目皆真。遇緣受用。所謂臨機不礙。應(yīng)物無拘。是非情盡。凡圣皆除。誰得誰失。何親何疏。拈頭作尾。指實為虛。翻身魔界。轉(zhuǎn)腳邪途。了非逆順。不犯工夫。故大珠云。解道者。行住坐臥。無非是道。悟法者。縱橫自在。無非是法。四祖云。蕩蕩無礙。任意縱橫。不作善。不作惡。行住坐臥。觸目遇緣。皆是佛之妙用。所謂念念釋迦出世。步步彌勒下生。分別現(xiàn)文殊之智。動用運普賢之行。門門而皆出甘露。味味而盡是醍醐。不出菩提之林。長處華藏之海;位味鵁o塵不透。朝朝而游日騰輝。豈勞妙辯以宣揚。何假神通而顯示。斯乃無事道人。大自在用。非凡境界識心所知。得者即如如佛矣。

  記曰。謂真如法界性全體而起一切世出世間諸法。是則諸法全是性起。起無別起。全體而起。故全體即用。全用是體。體用全彰。事理交徹。故得任運騰騰。體周用遍。是以通身應(yīng)物。上來了達事理體用。向下正明用德。以大用無方。化被一切。上酬四恩。下資三有。故曰往來三界為他作則。

  ○二贊勉

  如斯行止。實不枉披法服。亦乃酬報四恩。[托-七+友]濟三有。

  上二句明自益。下二句明益他。謂如上修履。誠為不徒在緇門。既而德行備。充四恩自然被益。傳唱敷揚。三界盡沾利樂。

  記曰。法服。即袈裟。梵語袈裟。此云壞色。謂以青黑木蘭三如法色染之。三世如來同著此衣。故云法服。披之能斷煩惱。復名離塵服。龍得一縷。則免金翅鳥食。故名救龍衣。亦名忍辱鎧。亦名蓮華服。亦名解脫服。亦名福田衣。有如是種種功能。故佛制之。常與近身。不得離宿。事鈔云。律制謹護三衣。如身薄皮。缽如眼睛。敬之如塔。常須隨身。如鳥二翼。飛走相隨。諸部律文。并制隨身。今時但護離宿。不應(yīng)教也。記云。今時希有護宿。何況常隨。多有畢生。身無法服。是則末世護宿猶為勝矣。良由自無凈信。慢法輕衣,F(xiàn)前袈裟離體。當來鐵鍱纏身。真出家兒。愿遵圣訓無自輕也。

  生生若能不退。佛階決定可期。往來三界之賓。出沒為他作則。

  上二句自行。下二句化他。謂雖頓悟自心。而塵沙煩惱。無始習氣。非一日可淘。故須澡心育德。蘊素精神。始不被隔陰之昏。乃能生生不退。習盡德圓。法身顯露。而佛果自證。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以悲智而相輔翼。運無緣慈。度有情界。隨類分身。入廛垂手。和光同塵。周旋六趣。與眾生作不請之友。為人天三乘之軌則者也。

  記曰。前啟悟真源。是契自心真如因地佛。此中言佛階者。乃證究竟果位佛也。欲要不被隔陰之昏。須得此心常不昧。方能往來自由。出沒任己。或曰。既證佛階。是得無生。何有出沒。答曰。諸佛證得無住處涅槃。非同二乘所證灰身斷智無余涅槃。故不住生死及與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若住涅槃。無度生用。若住生死。無斷障用。以能斷障。及能度生。故名無住。雖窮未來際。具無量利生大用。而體永寂。故名涅槃。又教有權(quán)實真俗兩門。真諦門中。則圣凡有無之心俱泯。俗諦門中。則圣凡緣生之心不無。故有感隨應(yīng)。為他作則也。言和光同塵者。和是渾雜。光是智用。塵謂三界六道塵污之境。而圣人渾和其間。以教智光。而開導之。周旋者。即往來出沒也。

  此之一學。最妙最玄。但辦肯心。必不相賺。

  上二句嘆道。下二句勸進。言此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