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弘善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學常識 >

佛法僧三寶什么意思?有哪些類別?

[佛學常識] 發(fā)表時間:2020-03-06 作者:未知 [投稿] 放大字體 正常 縮小 關閉

佛法僧是什么意思?

  “佛”:是“覺”之義,所謂“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亦即自己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并且充滿慈悲、智慧、愿力、神通、辯才,能廣度眾生,使眾生也能成佛。又,佛是;兩皆具足,故曰“皈依佛兩足尊”;故佛是宇宙之中,最尊第一、至高無上的大圣者,所謂“天上天下無如佛”。

  “法”:是釋尊所說的經典,亦即宇宙人生的真理,修行的目標與方法。眾生聞法修行,能明因識果,去惡行善,離苦得樂,脫出三界火宅,永離六道苦海,證悟涅槃寂靜而至成佛。又,法是清凈無垢,究竟圓滿,故曰“皈依法離欲尊”。

  “僧”:出家僧團,佛的代表,傳承佛法、住持佛法;一則依法修行而自度,二則代佛說法而度他。如此僧團,人中最上,故曰“皈依僧眾中尊。”

佛法僧三寶什么意思?有哪些類別?

佛法僧三寶什么意思?

  佛法僧三寶是佛教的教法和證法的核心,在佛教中,以佛法僧三寶為皈信或皈敬的對象,而不是崇拜流行于民間的諸神。佛法僧三寶分別是佛寶、法寶、僧寶。

  佛寶是什么?

  就是指圓證佛道的本師釋迦牟尼佛,也泛指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而成就圓滿佛道,是為佛寶之條件,也可以說佛寶為佛陀覺悟中發(fā)展的心靈力量和圓滿智慧的德行。

  那圓滿佛道又是什么呢?首先是佛身,于無量阿僧只劫,不惜身命,勤修六度萬行圓滿,獲一切種智,具足一切勝妙功德佛果者;此佛身有三:法身、報身、應化身。法身是諸佛的清凈無漏功德所依,為真如實相的理體,常住不滅;報身是諸佛修集無量福慧資糧,顯現相好莊嚴的身相;應化身是諸佛以不思議神通力,為了因應一切眾生的機緣,隨類變化,示現六道,攝受一切眾生于佛法生深信樂,逐漸證得道果的身相。法身屬于真身,而報身和應化身都是由法身所現起的。

  其次是佛德,成就佛果的諸佛具足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四無量心及壽命自在、神通自在等德相;綜言之,即是智、斷、恩三德。智德,指佛的智慧圓滿;斷德,指佛能斷盡一切煩惱惑業(yè);恩德,指佛有救度眾生的大愿大能。具足佛身、佛德的一切諸佛,才是真實的佛寶;一切諸佛,包括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及東南西北、四維、上下等十方成就圓滿佛道的佛陀。

  法寶是什么?

  指佛的一切教法,包括三藏十二部經及八萬四千法門;諸佛之教法是為法寶,此亦有三個要素:

  1.以涅盤解脫,常樂我凈為體性

  世間種種的煩惱,猶如毒熱塵穢,常使眾生陷于怖畏、痛苦、不自在的境界中,而諸佛的教法就像甘露法雨,能除滅一切毒熱塵穢,滋長一切善法種子,使眾生獲得清涼的涅盤解脫果實。

  2.以三十七道品為方便,即

  四念處: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四正勤:已生之惡令斷、末生之惡令不生、已生之善令增長、未生之善令生。

  四如意足:欲如意足、精進如意足、念如意足、思惟如意足。

  五根: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五力:信力、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七覺分:擇法覺、精進覺、喜覺、除覺、舍覺、定覺、念覺。

  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yè)、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共有三十七支人道的修行方法,作前項清凈法寶的方便助成,由此能證得清凈法身。

  3.以八萬四千法門為調伏眾生的甘露法藥

  因為眾生的根行不等,攝受的法門就有千差萬別,但可概分為四悉檀教學法。

  世界悉檀:即運用世間凡夫的思考方式、感覺、觀念等解說佛法的知見,使一般世俗人也能隨順修行,如說持五戒十善可以往生善道,造五逆十惡便下墮三涂等。

  為人悉檀:即依據眾生各別的根機和能力,因材施教,令其生起善根,而逐漸的悟入佛法正知見。

  對治悉檀:即針對眾生的煩惱、應病設藥,如對治貪欲修不凈觀,對治慎恚修慈心觀,對治愚癡修因緣觀,對治昏散修數息觀,對治我執(zhí)修界分別觀,對治業(yè)障念佛觀。

  究竟悉檀:即破除一切的言說、文字,直顯諸法實相的理體,令利根眾生頓悟第一義。

  前三種為權教,后一為實教,循循善誘,成就了十二分教,使一切眾生“閉惡趣門,開涅盤路”,得證解脫。

  僧寶是什么?

  指依諸佛教法如實修行、弘傳佛法、度化眾生的出家沙門,是為僧寶。那么何謂出家沙門?何謂如實修行?沙門,為梵語音譯,原指一切出家修行的人,不論佛教或外道,都稱做沙門,此處專指佛教的出家眾為沙門。如,是契合;實,是真實,真實的教法;能契合真實的道理,依此修行,便能斷一切諸惡,攝一切諸善,就是如實修行了。

  而僧寶也可略分為三種:

  義僧:即諸佛如法而住于世間,隨眾生的機緣和悟境顯現差別相,而其實相不可親見、不可捉持、不可破壞、不可思議,為一切眾生的良佑福田。

  賢圣僧:為見道位以上的賢圣,若在小乘,指證得初果以上的境界,大乘指初發(fā)心住以上的菩薩。

  福田僧:指在凡夫位的出家沙門,雖然未證道果,但亦能庇蔭眾生,能給予眾生安隱快樂,所以為眾生種福田的處所。

  小乘特別注重戒律,只有比丘比丘尼受持的是圓滿戒,所以在小乘里,四位比丘(尼)以上的僧團是僧寶。但在大乘佛法里,只要有修有證,即現量見到諸法本性的一地以上的菩薩,無論是在家,還是出家,都是僧寶,單獨一個人也可以稱為僧寶。

佛法僧三寶的六種類別

  1、同體三寶,又作一體三寶

  謂佛法僧名雖有三,然體性是一;即三寶同以凈法界真如法身為其體。

  2、別體三寶,又作別相三寶、化相三寶

  謂三寶之體相各別,非為一體。佛以三身佛為自性,五蘊之假者及法身亦隨其所應,皆名佛寶;法以三乘無漏所攝之教法、理法、行法、果法等為自性;僧以三乘之圣眾,具足理事之和者為僧寶。

  3、一乘三寶

  謂一乘所有之三寶,即不定種性之方便所修;以究竟之法身為佛寶,一乘之法為法寶,一乘之菩薩眾為僧寶。

  4、三乘三寶

  謂通于以三乘之三寶為所歸之體;即為三乘者所現之佛之三身為佛寶,三乘之法為法寶,三乘之眾為僧寶。

  5、真實三寶

  謂依三乘真實之教旨,而論同體、別體、一乘、三乘等所有三寶之實義;即以三身為佛寶,一切無漏之教、理、行、果為三乘之法寶,一切住向、住果、住道等三乘之圣眾為僧寶。

  6、住持三寶

  以舍利遺形及木像等為佛寶,以示住世不絕;以貝葉文字為法寶,即今之大藏經、一切經等,以示住世不滅;以剃發(fā)染衣為僧寶,以示流通佛法。

  在現有的文字歷史上,曾有釋迦牟尼佛應化于世間,為一切凡夫眾生親見佛身;有佛所說的教法,及依法出家修行的僧,稱之為“化相三寶”。后來凡夫誤以為佛已入滅,不再重履世間,便作種種的佛相,如木雕、泥塑、紙繪、石刻等,以供禮敬;結集佛的教法載于典籍,以供流布;依此典籍教制而出家,自行化他,使得正法常住于世間,稱之為“住持三寶”! 

  然而,實際上三寶本就常住不滅,惟依眾生根行機緣及證道的層次,其感得的三寶自然有所差別了。換句話說,化相三寶永遠存在,住持三寶卻有可能隨著時代變遷而湮沒,但如住持三寶中的僧寶有一人成佛,就成為化相三寶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