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大藏經(jīng) > 密教部 >
大藏經(jīng)·首頁(yè)阿含部本緣部般若部法華部·華嚴(yán)部寶積部·涅槃部大集部經(jīng)集部密教部律部釋經(jīng)論部·毗曇部
中觀部·瑜伽部論集部經(jīng)疏部律疏部·論疏部諸宗部史傳部事匯部·外教部·目錄部古逸部·疑似部

陀羅尼集經(jīng) 第五卷

[密教部] 作者:唐·阿地瞿多 譯 [投稿] 放大字體 正常 縮小 關(guān)閉

陀羅尼集經(jīng) 第五卷 (觀世音卷中)

大唐天竺三藏阿地瞿多譯

千轉(zhuǎn)觀世音菩薩心印咒第一(與一切觀音菩薩心印咒同)

頭指以下四指反叉。向內(nèi)相捺。左大指屈入頭指中間。右大指舒直向內(nèi)。勿曲。兩腕相合。以右大指來去咒曰

唵(一)阿嚕力(二)莎訶(三)

若作此印法。一切觀世音菩薩見之。請(qǐng)觀世音坐。作結(jié)界法。燒香供養(yǎng)竟。次作此印。觀音歡喜。日日作者大好益善

又千轉(zhuǎn)印咒第二

手印與前一切觀世音心印同惟足不同。頭指以下四指反叉。向內(nèi)相捺。左大指屈入頭指中。右大指舒直。向內(nèi)勿曲。兩腕相合。兩腳作丁字形。右腳丁頭左腳丁尾。乃右腳直立。左膝曲在外。努[膫-(日/小)+(夸-大)]。身屈向左邊。以心印當(dāng)右乳前。勿著乳。面作笑顏。頭面向右。每月十五日香湯灑浴。入于凈室。而作此印誦后大咒。四重五逆悉皆消滅

千轉(zhuǎn)陀羅尼曰

那(上音)謨啰(上音)怛那(二合)跢啰(二合)夜耶(一)那謨阿[口*梨]耶婆盧(輕呼)枳帝攝筏(二合)啰耶(二)菩提薩埵(去音)耶(三)摩訶薩埵(去音)耶(四)摩訶迦嚧尼迦(去音)耶(五)跢侄他(六)阇(上音)曳阇曳(七)阇(上音)夜婆醯(上音)儞(八)阇(上音)榆跢唎(上九)迦(上音)羅迦(上音)羅(十)么羅么羅(十一)者羅(上音)者羅(上十二)器拏器拏(十三)薩婆羯磨跋啰(上音)拏儞迷(十四)薄伽婆底(都儞反)娑(上音)訶(上音)薩啰薄羯底(十五)薩婆菩(上音)陀婆盧(輕呼)枳羝(十六)者芻(上音眼十七)輸(上音)嚕怛啰(上音耳十八)揭啰(上音)拏(上音鼻十九)是訶(上音)皤(二十舌)迦夜(二十一身)末弩(二十二心)毗(上音)輸達(dá)儞(二十三)素啰(上音)素啰(上音二十四)缽啰(上音)素啰(上音)缽啰(上音)素啰(上音二十五)薩婆菩(上音)陀阿(上音)地瑟恥(二合)羝莎訶(二十六)達(dá)么陀(去音)睹揭啰(上音)鞞莎訶(二十七)阿(上音)婆皤(二十八)娑(上音)皤婆皤(二十九)達(dá)摩皤(三十)菩陀(上音)尼曳(三十一)莎訶(三十二)

千轉(zhuǎn)經(jīng)云。誦此咒已惡業(yè)銷滅。誦至七遍五逆罪滅。若滿千遍已罪無不滅。滿十萬遍面見觀音種種莊嚴(yán)者。七日之中初作法時(shí)。惟得食乳糜酥酪白餅粳米飯。不得食鹽醬菜。最后一日勿食。十五日夜空腹。佛前相續(xù)誦咒。無定限數(shù)。見像動(dòng)搖。出聲唱言善哉善哉。放光明曜。復(fù)以真珠寶物安咒師頂上。即知成驗(yàn)。面見觀音已。得滿一切善愿。又于睡眠中。夢(mèng)見觀音種種莊嚴(yán)者。一切善事成就。一切惡業(yè)銷滅。直轉(zhuǎn)讀者亦得滅罪。欲東西行時(shí)。先咒手七遍以摩拭面所至之處無諸災(zāi)橫

若能清凈如法常誦不廢。得第一地。若有女人能誦持者。后成男子。更不重受如是女形。失作壇。安置供養(yǎng)備訖。然始誦咒。其壇四面各十六肘。四重作規(guī)。院相皆外白色內(nèi)四色。各一重如似壁勢(shì)。即是八重也。合五方色。四面開門。東西南北相當(dāng)。正中一重不須開門。大瓦罐八枚。甕子四枚。各滿盛水。插柏及柳枝。安水罐甕中。作白餅粳米飯乳酪酥蜜香果子等供養(yǎng)。然十六燈。四門外合插十六只未經(jīng)用箭。掛五彩線于箭上。取佉陀啰木(紫姜木是)四枚。二長(zhǎng)五指。二長(zhǎng)六指。釘壇四角。散種種時(shí)非時(shí)華于壇上。又取頗伽木(拘杞子小者是)一千八百枚。各長(zhǎng)一尺。若一瓦缽若銅缽。和酥乳涂此木枝。咒一枝一遍即擲火中。無佉陀啰木時(shí)(赤棗木代亦得)須畫一白色觀音圣者像。隨力大小作。又先翻法云。千劫聚集業(yè)障。一時(shí)誦念悉皆滅盡。得千佛聚集善根。得背千劫流轉(zhuǎn)生老病死邊際。舍此身已。即見千轉(zhuǎn)輪圣王。恒持十善。若欲生諸佛凈土者。晝夜各三時(shí)誦二十一遍。滿三七日。如其所欲。即于夢(mèng)中;蛞姺鸾鹕蜗窦捌兴_形像。此是先相。即知當(dāng)生凈土

受持法。取突婆香(唐云茅香)并苗五斤。楮木一千個(gè)。長(zhǎng)一尺。并酥總咒一千遍。臨欲燒之。以酥涂木莖及香上。各咒一遍燒之。預(yù)五月六月。取牛糞陰干。突婆香水和作泥作場(chǎng)。身二肘圓作場(chǎng)。場(chǎng)上安種種華香。冬月無華?倘A安之。然熏陸香。咒師面向東坐誦滿一千遍。法成。未咒之時(shí)。用此咒水二十一遍或七遍。服之。咒水解污凈室。道場(chǎng)佛堂。灑身。咒柳枝打病。咒水治病并得。各二十一遍。若能一生日別三時(shí)。時(shí)別誦二十一遍。滅罪不可思議。通一切用。作是法者觀世音歡喜

觀世音母身法印第三

兩大指堅(jiān)。各捻二小指頭。兩手并豎相著。二頭指相捻。在二大指小指上。二無名指亦爾。二中指在上。頭少不相到。掌下相著。頭指來去咒曰

唵(一)稅閉(二合)提(二)槃陀啰(二合)婆悉尼(三)折吒么俱吒(四)陀羅尼(五)莎訶(六)

是法印咒。若有人能日日作之。相續(xù)供養(yǎng)。以胡麻酥蜜和稻谷華。誦咒一遍一燒火中。如是乃至一千八遍。一百八遍咒燒亦得。如是日日作是法者。一切觀世音歡喜。又法孩兒啼哭。當(dāng)以此咒。咒結(jié)咒索。系項(xiàng)即止

觀世音母心印咒第四

合腕。二食指二中指二無名指。并屈頭相拄。與大節(jié)令平。二大指并豎相著。捻食指頭側(cè)。二小指豎頭相著。大指來去咒曰

唵(一)摩訶室唎(二合)曳(二)莎訶(三)

是前二法印咒。名觀世音母法。若有人誦持。能除身中百億劫重罪。一切菩薩聞此咒者。皆得奢摩他。由此因綠得成佛位。故名菩薩母咒。有能受持者。不久當(dāng)蒙諸佛授記。一切觀世音菩薩。由此咒印得奢摩他記

持一切觀世音菩薩三昧印咒第五

兩腕合。二大指二小指。直豎頭合。余指不相著。直豎(但開二大指小指頭不相到是名十一面印是大三昧印頭指來去)咒用十一面大咒

作是法者。能除一切王賊水火刀毒等難。皆無怖畏。是觀世音威神力故。欲請(qǐng)諸菩薩等法。先須作三昧印。即得一切菩薩歡喜

觀世音菩薩隨心印咒第六

二手中指無名小三指。向外相叉。合掌右壓左。指頭總博掌背。并豎二食指相著。大指亦然。各博食指。大指來去。歸命與前十一面等歸命法同咒曰

跢侄他(一)唵(二)多(去)唎多(去音)唎(三)咄多(去音)唎(四)咄唎(五)莎訶(六)

是法印咒。若人欲得聰明。取一黃牛置清凈所。令一童男子持八戒齋。構(gòu)取牛乳。經(jīng)于三日。所構(gòu)得乳。日日還與其牛飲之。從第四日至第七日。構(gòu)得乳者。即用作酪。以酪作酥。日月蝕時(shí)。香湯灑浴。著新凈衣。而作四肘五彩水壇。其壇無門。其壇東面置蓮華座。座上安置雞都摩致。南面置都邏羅華座。北面置俱嚕屈羅華座。中央置隨心觀世音華座。十六盞燈八盤飲食。燒香散華而供養(yǎng)已。取前件酥。盛一新凈赤銅器中。咒師此日不食。三度灑浴。念佛。不得余想。將其酥椀置壇中心。令其作酥小兒。在外看于日月。勿令小兒見壇內(nèi)事。咒師不得見于日月。若見日月一不得驗(yàn)。若日月漸生來。至心作多唎心印。把其酥椀。數(shù)數(shù)咒酥。其酥椀中三種相現(xiàn)。謂[曘-雨+而]煙火。若但[曘-雨+而]。服酥之人一日誦得七百偈經(jīng)。若出煙者。服酥之人一日誦得七百偈經(jīng)。若出火者。服酥之人及與他服。即大聰明。一日誦得一千偈經(jīng)。若其如常。亦能強(qiáng)記。其酥一兩二兩三四五兩。任意皆得

又有隨心觀世音印第七(不見別號(hào)亦無別咒)

二手十指皆豎頭合。掌內(nèi)少空。兩腕相著。正當(dāng)心上(此印共供養(yǎng)一切印法同)

隨心觀世音祈一切愿印第八

左手大指屈而向掌。又屈頭指頭。離大指頭四五分許。中指以下三指?偵晗嗖R杂M側(cè)著心上。指頭向右。咒用前咒。是一法印。欲求愿時(shí)。先作縱廣四肘水壇。懸諸幡蓋種種莊嚴(yán)。于其壇中著隨心像。當(dāng)其像前列著四椀。其四椀中各盛一味。謂盛石蜜沙糖乳蜜。如其次第各盛供養(yǎng)。散種種華燒沉水香。供養(yǎng)像已。對(duì)像至心發(fā)露懺悔。隨其所愿仰祈請(qǐng)竟。像前作印。以袈裟覆。或用凈巾。覆其印已。至心誦咒滿八百遍。更莫余緣。誦此咒竟。隨心所愿悉得稱意。隨事大小。一日乃至七日作法。日日三時(shí)。晨朝日中及黃昏時(shí)。依前作法必果所愿。除不至心

十二臂觀世音菩薩身印咒第九

左右無名指。各列在中指背上。豎二中指頭相著。合豎二小指二大指并著。屈二食指頭相拄。各壓大指頭。其食指齊第二節(jié)令平。食指來去咒曰

唵(一)摩訶稅(去音)羝(二)莎訶(三)

是法印咒。取牛糞牛尿酥乳酪等各一大兩。總共和攪。香湯灑浴著新凈衣。正面向東。并足蹲坐。即咒前藥一百八遍。六月一服一年再服自身無病治病大吉

觀世音菩薩不空罥索身印咒第十

準(zhǔn)前觀世音母身印。上唯改開二中指。去一寸許。二頭指無名指少舉。勿與大指相著。頭指無名指間。開容一中指地。頭指來去咒曰

跢侄他(一)唵(二)濕閉(二合)多夜(三)濕閉(二合)多菩阇(去音)夜(四)[口*垔](去音)醯[口*垔]醯(五)缽啰么(六)輸馱薩埵(七)摩訶迦嚧膩迦(八)莎訶(九)

是法印咒。通種種用皆有大力。亦能降伏一切惡鬼神。療一切病。一切賊難皆不能害。若被枷鎖。取施輸末羅指。作印咒已。涂枷鎖上。更至心咒即得解脫

觀世音菩薩不空罥索口法印第十一

以左右小指。內(nèi)只直豎。右無名指。[打-丁+必]左無名指中指背。向頭指中指岐間入。左無名指。從右中指無名指間出之。即入食指中指岐間入。二中指直豎頭相拄。屈二食指。各鉤無名指頭。并二大指。直豎頭相拄。與小指離半寸許。同誦前咒

觀世音菩薩不空罥索牙法印第十二

準(zhǔn)前口印。唯改少屈二中指頭。各壓二大指頭。二小指出外右壓左?偽諢o名指背。咒用前咒

是一法印。能除一切水火風(fēng)賊刀及王難。夜叉羅剎一切鬼神毒龍毒蛇系縛等難。若人日日常作供養(yǎng)。得觀世音及諸菩薩等皆生歡喜。命終得生阿彌陀佛國(guó)。又復(fù)十方凈土隨意往生

若欲止風(fēng)。先以此咒咒灰一百八遍。小片絹裹。將隨身去。若風(fēng)來者。以右手取灰。向風(fēng)打散。次以右余指作拳。頭指直豎。向風(fēng)數(shù)數(shù)誦咒嗔喝即斷

觀世音菩薩不空罥索心中心咒第十三

咒曰

唵(一)唎悉底哩(二合)盧迦(去耶反)毗社夜(二)阿謨伽波舍(三)摩訶鳩嚧馱(四)啰阇夜(五)唎陀(去音)夜(六)阿波啰(上音)提阿跢(七)嗚[合*牛]嗚[合*牛](八)[打-丁+市] [打-丁+市](九)

是一法咒。能滅罪障。懺悔治病。大有神驗(yàn)。具如不空罥索經(jīng)說

畫觀世音菩薩像法

一切觀世音菩薩像。通身白色。結(jié)加趺坐百寶莊嚴(yán)蓮華座上。頭戴七寶莊嚴(yán)華冠。而有重光。其華冠中有立化佛。其華冠后作簸箕光。其光之內(nèi)總作赤色。其像背倚七寶繡機(jī)。其像左手屈臂當(dāng)心。又屈中指向上直豎。右手屈臂。向左手上。屈頭指與大指相捻。而拄左手中指之上。其像頸有寶珠瓔珞。左右臂腕各有寶釧。又以寶花莊白褻絡(luò)膊。身著花莊白褻之裙。其裙腰作青色赤裹。又以寶[絳-爪+刀]系其腰上。其像左右?guī)饔幸黄兴_。以為侍者。其二菩薩。通身黃色俱頭戴華冠。右?guī)兴_。右手屈臂而把白拂。左手屈臂而把蓮華。左廂菩薩。右手屈臂把雜寶華一枝。左臂屈豎手把白拂。悉著朝霞?z[膫-(日/小)+(夸-大)]之上。華莊白褻絞于髀上。而各立于蓮華座上。其像侍者后左右?guī)。各有三菩薩。以次上下側(cè)身。各面向像瞻仰而坐。助觀世音。神通自在救護(hù)眾生。其像左廂上一菩薩。通身黃色頭上有少黃色。以寶莊華。緣于髻上。青色圓光。耳有白環(huán)。而申右手當(dāng)右膝上。皆展五指。垂掌向下。左手當(dāng)心而把蓮華。以白華褻絡(luò)其膊上。兩臂腕上而著寶釧。又以朝霞縵[膫-(日/小)+(夸-大)]。而坐青蓮華上。次下菩薩。通身黃色頭戴華鬘作赤圓光耳有白環(huán)。乳房高大。以輕白華褻。橫縵乳上。右手背在髀上。屈著。豎手向上。五指俱散。左手覆在左髀膝間。臂腕有釧。著朝霞裙坐紅蓮華上。次下菩薩。通身白色。面上眉間而有天眼。其頭發(fā)髻如似赤色。頭無華鬘。作青圓光。耳上無環(huán)。而有四臂右邊一臂。屈肘向后腋間出舉向頭。以其手指拄著發(fā)鬢。一手屈臂。拄右膝上。把黃色數(shù)珠珠有三七。左一臂屈肘向后。腋間出手。向上至于肩上。手指如拳。一臂拄著髀膝間。覆手把經(jīng)匣。以淺綠紗絡(luò)其膊上。以朝霞裙交其腳脛。而坐紫色蓮華座上。右?guī)兴_。次上一菩薩。通身白色頭戴華鬘。作青圓光。耳有白環(huán)乳房高大。以白華褻橫縵乳上。左手屈臂在左髀上。而把蓮華。右手按髀上。仰把一物。狀似果子。亦如似華。盛在掌中。班斑然作。臂腕有釧。著朝霞裙。帖膝坐于紫蓮華上。次下菩薩。通身黃色頭戴赤色華鬘。作赤圓光。耳有白環(huán)。左手屈臂在左髀上。把于蓮華。右手在右髀上。仰掌散指如峻顯之。臂腕有釧。以素白褻絡(luò)其膊上。著朝霞裙。交腳而坐紅蓮華上。次下菩薩。通身黃色頭有花鬘。仰面向上看視其像。耳有白環(huán)作青圓光。而有四臂。乳房高大。以白寶褺橫縵乳上。二手合掌。又一左手屈臂在左髀上。而把蓮花。其華紫色。其華莖狀如箭干形。而作黃色。華頭向上。右一臂屈向后。腋間出手。向上至于肩前。而把數(shù)珠。珠有三七。而著赤色菊華褺裙。交腳而坐青蓮華上。其菩薩等并是觀世音菩薩眷屬。于其像上。近光左右。各有二軀須陀會(huì)天。右?guī)煺。作乾闥婆音樂供養(yǎng)。左廂天者。以散華香供養(yǎng)菩薩。又華光兩邊。各有四鳥而助供養(yǎng)。左邊有二頻伽鳥。并行而立。次后有二鸚鵡。并行。右邊有二孔雀。并行。次后有二白鶴。并行。其像座下左廂。又有二菩薩。通身赤色作年少形。顏容端正軀貌肥壯。頭發(fā)短促如作赤色。面上眉間有一天眼。有一白蛇。從背后出。而向左轉(zhuǎn)高舉頭。卻向此菩薩面看。右手屈展。左手近乳而把蓮華。而著豎襕青白色褻。短小裙子縵腰[膫-(日/小)+(夸-大)]上。立而不坐。右?guī)兴_。通身黃色著朝霞裙。合掌峻坐紫蓮華上。仰面看像而作供養(yǎng)。布以綠地。其像兩邊有菩提樹。于其樹上有凌霄華。絞絡(luò)座下。著青綠黃赤紫等色。為廁寶地畫像法竟

觀世音毗俱知菩薩三昧法印咒品(印有二十一咒有四十四)

如是我聞。一時(shí)佛在王舍城中。說諸法印陀羅尼咒時(shí)。與無量菩薩大眾及無數(shù)持咒賢圣眾俱。前后圍繞。來詣佛所。到佛所已。五體投地頂禮佛足。禮佛足已。繞佛三匝卻坐一面

爾時(shí)觀世音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有心咒。名毗俱知。甚深微妙秘密神通。具諸法印及壇場(chǎng)法。護(hù)持世間普令眾生。人非人等免離諸苦。一切眾生獲其利益。我今欲說。惟愿世尊聽許我說。時(shí)佛贊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為一切諸眾生故。欲說法印陀羅尼壇。我助汝喜隨汝意說。爾時(shí)同會(huì)諸菩薩眾莫不歡喜。一時(shí)稱善。爾時(shí)觀世音菩薩承佛神力即說印咒

毗俱知大身法印咒第一

先反列二手小指。各在無名指背上。次各列無名指。在中指背上。二腕相著。豎二中指頭相拄。豎二大指二食指。然其食指少屈。似不屈勢(shì)。頭指來去(若以二食指總屈來即是華座印)咒曰

那(上音)謨薩婆怛他伽底驃(一)阿啰訶陀(上音)驃(比冶反二)三藐三菩提驃(比冶反三)唵(四)跛冶那(去音)薩儞(五)怛啰(二合上)薩儞(六)怛啰(二合上)西(七)怛啰(二合上)薩耶(八)毗[口*梨](二合)俱(上音)知(九)跢知(十)倍移跢知(十一)倍移跢知(十二)倍啰(上音)提(十三)倍啰(上音)提(十四)濕閉(二合)羝(十五)遮智尼(十六)莎(去音)訶(十七)

是法印咒。若欲誦時(shí)?勺魃碛≈列恼b之。諸佛聞?wù)呓韵しQ贊。若諸菩薩聞咒音者。皆生歡喜。諸天聞?wù)摺=韵?a href="/remen/dl.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頂禮。一切金剛聞咒音者。皆悉怖畏。若諸鬼神聞咒音者。皆生恐懼。六道一切眾生聞?wù)。一切皆發(fā)菩提之心。在地獄中受苦聞?wù)。皆得停息一切酸楚。法?yīng)如是

毗俱知大心咒第二(用身印)

咒曰

唵(一)毗梨(二合)俱(上音)知(二)俱(上音)知訶(入音三)

毗俱(上音)知中大心咒第三(用身印)

咒曰

唵(一)毗[口*梨](二合)俱(上音)知(二)沒馱(上音)儞 (三)索(四)

毗俱知小心咒第四(用身印)

咒曰

唵(一)毗唎(二合二)

毗俱知中小心咒第五(用身印)

咒曰

唵(一)毗唎(二合)俱(上音)知(二)莎訶(三)

請(qǐng)毗俱知來咒第六(用身印)

咒曰

唵(一)毗唎(二合)俱(上音)知(二)莎訶(三)

毗俱知一切用咒第七(用身印亦名大心咒)

咒曰

唵(一)般摩跋時(shí)唎(二合)儞(二)嗚[合*牛](三)泮(四)

毗俱知頂咒第八(用身印亦名頭咒)

咒曰

唵(一)智儞(二)莎訶(三)

若有人。持前大咒等八種咒時(shí)。欲作法者。皆應(yīng)同用前法身印。種種有驗(yàn)

毗俱知香爐法印咒第九(印是第二咒是第九)

準(zhǔn)前身印。上唯改二大指。博著二食指。二中指屈上節(jié)。頭相拄咒曰

唵(一)賜俱(上音)嚧俱(上音)嚧(二)毗阇(去音)曳(三)莎訶(四)

是法印咒。當(dāng)欲作法誦毗俱知菩薩咒時(shí)。當(dāng)以此印印其香爐。及印香已。然后燒香。手執(zhí)香爐。心口發(fā)愿。今為某事(云云)。供養(yǎng)畢已。次印香水

毗俱知香水法印咒第十(印是第三咒是第十梵音云乾陀達(dá)羅度波)

以右手五指。相博展之。屈肘。側(cè)手印香水上。左手無用咒曰

唵(一)菩底(都爾反下同二)菩陀缽底(三)輸達(dá)(上音)儞(四)莎訶(五)

是法印咒。當(dāng)欲作法誦咒之時(shí)。作印印水誦咒七遍。以水散灑頭身之上。亦用此法咒。供養(yǎng)諸佛菩薩等已。次作護(hù)身印咒法事

毗俱知護(hù)身法印咒第十一(印是第四咒是十一)

斜側(cè)覆二手。以二大指并豎。仍頭狀似鳥翅

咒曰

唵(一)鼻(上音)比儞(二)訶(入上音呼)

是法印咒。當(dāng)欲作法誦咒之時(shí)。即以此印護(hù)自身已次作結(jié)界

毗俱知結(jié)地。界法印咒第十二(印是第五咒是十二)

左右中指以下。反叉掌中右壓左。指背博掌。以二大指斜并相拄。直豎。屈二食指。相博甲。相背。以二大指拄地咒曰

唵(一)倍移跢知(二)嗚[合*牛](三)

是法印咒。當(dāng)欲作法誦咒之時(shí)。以此印印地。辟除一切地上地下所有諸惡魔神鬼等。次作四方結(jié)界印咒

毗俱知結(jié)四方界法印咒第十三(印是第六咒第十三梵音波羅迦羅)

先側(cè)左手。五指相著。以右手壓左臂上。手背相著。以右大指鉤左大指。隨日右轉(zhuǎn)咒曰

唵(一)婆移跢知(二)嗚[合*牛](三是咒同地界咒)

是法印咒。當(dāng)欲作法誦咒之時(shí)。即以此印右旋三轉(zhuǎn)。向四方繞。辟除四方所有一切魔鬼神等。次作結(jié)上方界印咒

毗俱知結(jié)上方界法印咒第十四(印是第七咒第十四)

左右二手。中指以下三指反叉。右壓左。指背博掌。以二大指。頭斜相拄。屈二食指。甲相博拄。以大指頭。倒臨頂上。勿令著頂咒曰

唵(一)跢知(二)嗚[合*牛](三)

是法印咒。能除天上虛空所有一切諸魔惡鬼神等。當(dāng)欲作法誦咒之時(shí)。但護(hù)身結(jié)界。更無所畏。種種欲作毗俱知法。無有妨難皆有神驗(yàn)

毗俱知師子座法印(印是第八用大心咒梵本云思蠅伽散那)

以左右頭指中指無名指。頭相拄。合腕。以二小指直豎。相去半寸許。以二大指。屈入掌內(nèi)(若來向外直豎二大指名來)

毗俱知?dú)g喜法印(印是第九用大心咒)

二手各屈小指。以二大指各壓甲上。余指各散舒。右手者直舒臂。左手者覆胸上著。起立屈右膝。身就右邊。左腳斜直豎(若二腳相去四尺許即是使者印若喚來用右食指屈即來展即去)是一法印。打一切鬼及阿修羅。所在用者皆得大驗(yàn)。若惡人作一切惡法。欲來相害者。作此印咒悉皆不成

毗俱知供養(yǎng)法印(印是第十用大心咒梵本云阿伽母陀羅)

準(zhǔn)前身印。唯改二大指。開頭相去二寸半許(若并屈二大指入掌即是來法出二大指即是去法)是一法印。若以種種華香飲食。供養(yǎng)三寶。并作此印而供養(yǎng)者。得福無量。一切菩薩皆大歡喜

毗俱知隨心法印(印第十一用大心咒)

屈二無名指在掌。右壓左。二小指二中指各豎相著。屈二食指。各附中指第一節(jié)下。以二大指。屈博食指下節(jié)側(cè)是一法印。欲供養(yǎng)時(shí)。當(dāng)作此印誦大心咒。毗俱知身現(xiàn)行者前。令行者見。所愿皆隨稱心所欲

毗俱知施與一切食法印(印第十二用大心咒梵音云皤唎)

以二手。仰舒八指。小指至腕側(cè)相博。各屈二大指頭。于掌中心著。是一法印。印中盛著諸飲食已。將布施護(hù)法神等。一切眾生一切得者。皆生歡喜。以前五印。皆共同誦前大心咒。種種有驗(yàn)

毗俱知華供養(yǎng)法印咒(印第十三咒第十五)

合掌仍虛掌。中屈二食指于掌。內(nèi)現(xiàn)二大。指并豎勿博著食指咒曰

唵(一)失哩(二合)智羅(上音)閦(初數(shù)反)彌(二)蘇婆羅(上音)帝(三)缽啰(上二合)底(都爾反)紇哩(二合)瑟拏(二合四)摩逾波指登布史(五)莎訶(六)

是法印咒。若作觀世音毗俱知菩薩法事。皆須應(yīng)作此印供養(yǎng)。得蒙一切菩薩歡喜

毗俱知香供養(yǎng)咒(咒第十六印用華供養(yǎng)印)

咒曰

唵(一)缽羅(二合上)底(都爾反)紇哩(二合)瑟拏(二合二)杜么啰俱(上音)梨(三)莎訶(四)

毗俱知滅罪咒(咒第十七印用花供養(yǎng)印)

唵(一)阿地邑(以入反二合)地(二)毗訶啰儞(三)波啰(二合)提(四)莎訶(五)

是二咒法。若作毗俱知法。皆同作前華供養(yǎng)印。誦此二咒。一切諸佛聞此咒者。皆生歡喜。悉得除滅無量劫

毗俱知萬里結(jié)界供養(yǎng)咒(咒第十八用法身印)

咒曰

唵(一)紇哩(二合)瑟拏(二合)絲(二)嗚[合*牛](三)[打-丁+市] (四)

是一咒者。若欲作諸道場(chǎng)。結(jié)法壇所。廣為供養(yǎng)。懼諸魔事。應(yīng)可用結(jié)前法身印。誦是咒時(shí)即得法成

毗俱知作壇泥地供養(yǎng)咒(咒第十九用香水印)

咒曰

唵(一)帝誓帝阇婆(上音)底(都爾反二)

是一咒者。若欲立壇廣設(shè)供養(yǎng)。用前香水印。印香水已。當(dāng)以此咒。咒其香水一百八遍。用涂壇地。即得法成

毗俱知菩薩降魔印咒法品

毗俱知法甲咒(咒第二十)

咒曰

唵(一)跛治那(去音)舍儞(二)嗚[合*牛](三)[打-丁+市] (四)

毗俱知法弩咒(咒二十一)

咒曰

唵(一)跢啰(二合上)薩西(二)嗚[合*牛](三)

毗俱知法左射咒(咒二十二)

咒曰

唵(一)跢啰(二合上)薩耶(二)嗚[合*牛](三)

毗俱知法右射咒(咒二十三)

咒曰

唵(一)跢啰(二合上)薩儞(二)嗚[合*牛](三)

毗俱知法箭咒(咒二十四)

咒曰

唵(一)毗[口*梨](二合)俱(上音)知(二)嗚[合*牛](三)

毗俱知解一切外道及諸法事等結(jié)界咒(咒二十五)

咒曰

唵(一)濕閉(二合)羝(二)阇智儞(三)莎訶(四)

是甲等咒。若作毗俱知道場(chǎng)。及設(shè)諸壇。結(jié)界防護(hù)。供養(yǎng)之所。及以療病。防諸神鬼。破諸外道婆羅門難法。一一皆須作前身印。誦此六咒。及誦諸咒。悉得有驗(yàn)

毗俱知斫迦羅法印(印第十四)

準(zhǔn)佛輪印。上唯改二食指。去中指半寸許

毗俱知跋折啰法印(印第十五亦名嗔印)

二手合以二大指。各捻掌內(nèi)無名指下節(jié)。并屈二無名指。壓大指上。余三指各頭合。二手三指中節(jié)。相去一寸許

毗俱知打一切鬼法印(印第十六)

準(zhǔn)前屈左手食指無名指小指。以大指壓三指甲上。勿令現(xiàn)甲。直豎中指。起立并兩腳。將印置額上。以中指向下垂。當(dāng)眉間。面作嗔形。右手無用應(yīng)用。此印打一切鬼

毗俱知三眼法印(印第十七)

準(zhǔn)佛頂印。上惟改二手中指已下三指。反相叉掌中。直豎二食指。頭相拄。其二大指。勿博中指。各附食指?jìng)?cè)豎。起立并二腳。反列手。正當(dāng)額上。指頭正當(dāng)眉間。下垂面作嗔形(同軍茶利三眼法印)是一法印。若欲療病。及將降伏一切惡魔大鬼神等。當(dāng)用此印誦前大咒。法皆有驗(yàn)

毗俱知掏數(shù)珠法印咒(印第十八咒二十六)

與十一面觀世音部掏數(shù)珠法同。更無別異。用大心咒。又用滅障礙咒曰

唵(一)毗唎(二合)舍棱(輕呼)伽(上音)儞(二)索(三)

是法印咒。名滅障礙。毗俱知菩薩云。作印掏珠。誦此咒時(shí)。除去過去未來現(xiàn)在三業(yè)罪障。皆悉銷滅永盡無余。皆誦此咒無不有驗(yàn)

毗俱知捻灰法印咒(印第十九咒二十七)

以右手大指及無名指。捻取灰咒七遍。頂上著咒曰

唵(一)烏特(二合)伽(上音)底(都爾反二)息普(二合)嚕(三)莎訶(四)

是法印咒。若人誦持毗俱知咒法。若有出行來去之處。欲自防護(hù)。及與他人防護(hù)其身。以此法印。捻灰咒七遍。從頂至眉間兩腋咽下心等六處。以灰涂之。處處去者皆無障礙

毗俱知發(fā)遣一切去法印咒(印第二十咒二十八)

以左手。屈中指無名指頭。至第二節(jié)令平以大指相博。三指似綜。小指及食指各直舒。勿博無名指中指。屈膝并坐。以右手拓地。用左手印綜三指。當(dāng)胸前著。腰屈向前咒曰

唵(一)毗[口*梨](二合)俱(上音)知(二)俱(上音)知(三)嗚[合*牛](四)儞儞(五)腳(六)

是法印咒。若欲發(fā)遣一切。及欲驅(qū)使。當(dāng)作此印手拓地已。舉頭口云去去即。當(dāng)速去

毗俱知菩薩使者法印品

毗俱知有二使者一名缽啰塔摩。二名缽啰薩那是二使者各說一咒。請(qǐng)用菩薩前身印降伏一切

使者缽啰塔摩咒(合前二十九使者咒第一)

即說咒曰

唵(一)毗[口*梨](二合)俱(上音)底兮(二合二)婆羅提(三)伽羅婆(四)莎訶(五)

使者缽啰薩那咒(合前咒三十使者咒第二)

即說咒曰

唵(一)婆伽婆底兮(二合二)毗[口*梨](二合)俱(上音)底兮(二合下同三)缽啰(二合)那儞兮(四)缽啰(二合)婆皤底(五)莎訶(六)

是二咒誦。菩薩聞?wù)咝纳鷼g喜。其二使者隨請(qǐng)菩薩。菩薩印可是人得說此神咒者。能令一切皆生信仰。更有余咒亦請(qǐng)通用。及諸印等助成菩薩威神力故。爾時(shí)佛亦同時(shí)悉皆印可。其使者等皆大歡喜。行菩薩法人。當(dāng)誦持是咒法者。能令咒師所為之法。皆蒙菩薩常所護(hù)念即說咒曰(咒第三十一使者咒第三)

唵(一)跢知(二)嗚[合*牛](三)腳(四)

使者上方結(jié)界法咒(合前三十二使者第四)

咒曰

唵(一)婆移跢知(二)嗚[合*牛](三)[打-丁+市](四)

又結(jié)界咒(咒合前三十三使者咒第五)

咒曰

唵(一)濕閉(二合)羝(二)阇知儞(三)[打-丁+市](四)

是二咒者結(jié)護(hù)之時(shí)并用菩薩結(jié)界護(hù)身印誦咒法成

使者頭法咒(咒合前三十四使者咒第六)

咒曰

唵(一)皤冶那(去音)舍儞(二)莎訶(三)

使者頂法咒(咒合前三十五使者咒第七)

咒曰

唵(一)跢啰(二合上)薩儞(二)嗚[合*牛](二合三)

使者眼法咒(咒合前三十六使者咒第八)

咒曰

唵(一)跢啰(二合上)薩耶(二)[打-丁+市](三)

使者口法咒(咒合前三十七使者咒第九)

咒曰

唵(一)跢啰(二合上)西(二)嗚[合*牛](二合三)[打-丁+市](四)

使者心法咒(咒合前三十八使者咒第十)

咒曰

唵(一)毗[口*梨](二合)俱(上音)知(二)[打-丁+市](三)

使者弓法咒(咒合前三十九使者咒第十一)

咒曰

唵(一)婆移跢知(二)嗚[合*牛](二合三)[打-丁+市](四)

使者箭法咒(咒合前第四十使者咒第十二)

咒曰

唵(一)啰(上)知(二)[打-丁+市](三)

使者棓法咒(咒合前四十一使者咒第十三)

咒曰

唵(一)婆移跢知(二)[打-丁+市](三)

是諸咒等。皆悉通用毗俱知菩薩法印。制伏鬼神療諸疾病。救護(hù)眾生皆當(dāng)有驗(yàn)

小心咒(咒合前四十二)

咒曰

唵(一)岐(入二)

毗俱知菩薩阿唎茶法印咒(印第二十一亦名一字印咒)

以二手四指。各握大指作拳。先右手在左腋下。次以左手在右腋下。屈左膝身就左邊。右腳斜直豎(一準(zhǔn)軍荼利身法印)咒曰

唵(一)苾凌(二合去音長(zhǎng)呼)

結(jié)是印已。誦前大咒滿七遍已。即攝后腳。腳跟正當(dāng)在右膝下。腳莫著地。右旋一匝?诜Q唬[合*牛]。唱一聲已。誦一字咒。四顧看望。起大嗔形成。是毗俱知一法印。名為大大母達(dá)啰。毗俱知當(dāng)作此法欲打一切。爾時(shí)會(huì)中諸金剛部眷屬眾等。而生大畏。諸天魔等。悉皆摧碎一時(shí)悶絕。以菩薩印威神力故。誦一字咒一遍。即當(dāng)誦觀音身咒。等無差別。一字佛頂功德無異

毗俱知救病法壇品

咒師若欲救病人者。至于病家。香湯灑浴著新凈衣。與作法壇。救其病苦。其作壇處。宜就好地。居近水樹華林之間。若臨恒河崖岸之處;蚪旋埳钐吨。隨其所住最勝之處。凈修其地。如十一面七日壇法。凈修地竟。香泥涂地。懸于種種雜色幡蓋及諸寶器。其道場(chǎng)中應(yīng)作四肘五色法壇。壇中心著毗俱知菩薩位。東方作蓮華座。座上橫著一口大刀。北方亦作一蓮華座。座上仰安明鏡一面。南方復(fù)作一蓮華座。于其座上豎三只箭。壇西門外敷咒師座。取五水罐各受一升以下者。好滿盛凈水。著五谷子。以青柏葉及竹葉枝梨柰葉枝。塞其罐口。莊嚴(yán)罐已。將安四角及壇中心。種種上味果食十盤。然十二燈。以諸香華種種作法。誦咒供養(yǎng)日日不絕。滿七日已。當(dāng)候隨心法印至驗(yàn)為限。至誠(chéng)懺悔。得滅除障速成證驗(yàn)。后若療病亦依此法。令其病人。在咒師東面向北坐。咒白芥子。繞其病人頭上。燒之三日。定差。若作是法壇。如能候得日月蝕時(shí)。為此壇者最為大驗(yàn)。若不值遇日月蝕時(shí)。于其月內(nèi)擇取吉日。若無如前好處所者。當(dāng)就好寺作壇亦得。而其咒師。必須得他布施白馬。若無白馬。用銀作馬而與咒師。若無銀作馬。任咒師意所須之物。以代馬用若無物者。好心孝順持戒堅(jiān)固。能得不違阿阇梨教嚴(yán)決之者。方教此法

毗俱知菩薩咒功能

若有沙門若婆羅門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持是大咒印。為護(hù)身結(jié)界種種作法。療病懺悔。供養(yǎng)香華不絕者。當(dāng)?shù)闷兴_護(hù)念

若欲入阿修羅宮者。于八年中日日誦咒。滿三千遍。作三眼印。用前大咒。咒白芥子一百八遍。一咒一散以打地上。其地即開而作孔穴。咒師得入。欲住得見彌勒佛者。即任意住。若欲出來勿入城中。若見道中有財(cái)物者。將擎出來亦得無罪。若有果子取而食之。壽命一千歲

若意得大海竭者?芍梁kH經(jīng)三個(gè)月。用前大咒。咒白芥子一百八遍。散海水中。日日如是海水即竭。若意欲得捉龍取者。應(yīng)當(dāng)近于有龍水邊。經(jīng)一百日。作法誦咒。其龍自出。來就咒師任為調(diào)伏。若治熱病最為驗(yàn)吉

若人欲得安怛啰(二合)陀那。取摩那叱啰(唐云石雄黃也)蜜陀僧二物。等分共搗為末。更細(xì)研之。經(jīng)六個(gè)月。日日灑浴著新凈衣。日日三時(shí)。平旦日中及日暮時(shí)。至心咒藥一百八遍訖。更咒七遍。點(diǎn)著眼中。即得隨意安怛啰(二合)陀那。灑去方見。其藥勿使余人把之

若意欲入阿修羅宮。有諸惡物羅剎蛇等而作障難。及門不開。黑闇等障。皆預(yù)作意。咒白芥子一千八遍。自隨將行。但有障處即用打之。在在處處皆無障礙

畫毗俱知像法

若用白褺。若于絹上。畫作其像。畫師先受持八戒齋。畫釋迦佛像。左廂畫金剛。右?guī)嬘^世音菩薩。其佛金色金剛身。面勿黑勿白。形狀如年十六童子。一切身分。猶如莊嚴(yán)菩薩身法。其觀世音面及身分。頭冠瓔珞天衣莊嚴(yán)。錦綺羅裙。皆如余處畫觀世音菩薩之法。觀音左手下。更別畫天女形。身皆白色。衣服赤白。貌極端正。頭戴華冠。次畫持咒師。在下胡跪手執(zhí)香爐。向觀世音。作此像已。從白月一日至十五日。當(dāng)食大麥乳糜。恒誦后咒。至黑月八日。三日三夜勿食。供養(yǎng)像時(shí)。其天女像即放光。入佛腳指中。見此相時(shí)悉果心愿

又若欲見槃茶啰婆私尼。于十三日若十四日或十五日。三日三夜?扇氪蠛K姓b咒。張其畫像于水岸上。以百千蓮華供養(yǎng)之。時(shí)其槃茶啰婆私尼天神若來。修道聰明智慧辯才持咒仙人。隨其所愿皆得如意

又毗俱知咒咒曰

那(上音)么薩皤跢他揭羝驃(鼻朝反一)婆伽(上音)皤帝弊(鼻可反二)唵(三)薩皤婆(上音)夜那舍儞(四)怛啰娑(上音)儞怛啰娑(上音)儞(五)怛啰娑(上音)夜怛啰娑夜(六)怛啰西(七)苾炬智(八)儞矩智(九)哆智哆智(十)吠跢智吠跢智(十一)戶嚕嚕吠跢智(十二)稅(去音)羝阇(上音)智儞(十三)莎訶(十四句)

是咒亦名觀世音菩薩說金剛咒

誦此咒時(shí)。一切障難皆悉休息。若欲自護(hù)。咒灰七遍。點(diǎn)額項(xiàng)下并二膊上。去處無畏若為他人咒其頭發(fā)。結(jié)作為結(jié)。心恒念咒。一切官府。若夜獨(dú)行。若賊中行。一切畏處皆得無難。所有惡人。皆歡喜歸伏不能為礙。欲降伏一切。當(dāng)于白月十五日。一日一夜勿食。以菩提樹為柴。然火。一撮胡麻。咒一遍已擲火中燒。如是數(shù)滿八千遍時(shí)。一切歸伏。尸利沙樹(合歡樹是)拘留孫佛得道樹是。但是佛得道樹。即得用也?嗑氁嗟

若被一切怨人厭禱。遂失心性。取男骨作橛。咒滿八千遍。丁埋怨人門底。還令彼人失心性也

又法取燒尸灰。于黑月八日。咒一撮灰。一遍擲火中燒。如是滿八千遍。怨人即滅

又法于黑月十四日。入水中立至臍。誦咒。一切怨家惡賊群眾。兩作和解俱生善心。又法欲作四方結(jié)界。取佉陀啰木。長(zhǎng)橫八指四枚。各咒八百遍已。釘著四方。一切惡鬼及惡怨人。皆不得入此界之內(nèi)。又于界中作曼茶羅。咒水二十一遍。灑散地上。即成結(jié)界。于中即堪作咒法也

又法薩埵姥跢跛吒(上音)那[合*牛]蒲利沙蜱七遍咒芥子。又法云長(zhǎng)命闕物難成不譯也

又法取秦牛酥一點(diǎn)子許。一咒一燒。如是數(shù)滿八千遍已。若到一切病痛障礙。并悉銷除。亦不須看日月時(shí)節(jié)。得作即作。柴亦任用

又法取木患子柴。然火燒藥(此土無故闕之)

又法嗔賊來欲躓頓我。誦此咒已即心歡喜

又法官事。月八日于觀音像邊。咒白花。一莖一遍擲火中燒。滿八千遍。官事解了

又法有賊欲來侵亂。于觀音像前至心誦咒。賊即還去

又法隨求何法。誦此咒時(shí)燒無煙炭。咒白芥子。一顆一遍一擲火中燒。滿八千遍所求皆遂。又咒白芥子七遍。一切起尸。鬼等皆悉被縛

又法咒石蜜七遍。擲著水中。即取此水作曼茶羅結(jié)界。于中誦咒。一切師子大蟲禽獸水牛白象啰阇朱啰水等皆不能害。毗俱知印咒及功能法略說已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