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回 故妃被逼與子同亡 御史敢言奉母出戍
卻說趙延壽為兀欲所拘,帶歸遼京,消息傳至河?xùn)|,河?xùn)|軍將,以河中節(jié)度使趙匡贊,為延壽子,正好乘勢招諭,勸他歸降。劉知遠依議辦理,派使至河中宣撫。既而傳說紛紛,言延壽已死,再由郭威獻策,著人往河中吊祭。其實延壽還是活著,過了二年,始受盡折磨,瘐死獄中。只難為永安公主。
知遠遂召集將佐,商議進取,諸將嘩聲道:“欲取河南,應(yīng)先定河北。為今日計,不若出師井陘,攻取鎮(zhèn)、魏二州。鎮(zhèn)州即恒州。二鎮(zhèn)得下,河北已定,河南自拱手臣服了!敝h沈吟道:“此議未免迂遠,我意從潞州進行!毖灾链,有一人抗聲諫阻道:“兩議皆未可行。今虜主雖死,黨眾尚盛,各據(jù)堅城。我出河北,兵少路迂,旁無應(yīng)援,倘群虜合勢共擊,截我前鋒,斷我后路,我不能進,又不能退,援絕糧盡,如何支持!這是萬不可行的。若從潞州進兵,山路險窄,粟少兵殘,未能供給大軍,亦非良策。臣意謂應(yīng)從陜、晉進發(fā),陜、晉二鎮(zhèn),新近款附,引兵過境,必然歡迎,餉通路便,萬無一失,不出兩旬,洛、汴可俱定了!比h相較,自以此議為善。知遠點首道:“卿言甚善,朕當照行!
節(jié)度判官蘇逢吉,已升任中書侍郎,獨出班進言道:“史弘肇屯兵潞州,群虜相繼遁去,不如出師天井關(guān),直達孟津,更為利便!敝h也以為然。嗣經(jīng)司天監(jiān)奏稱太歲在午,不利南行,宜由晉、絳抵陜。知遠乃決,準于天福十二年五月十二日,自太原啟鑾。告諭諸道,一面部署內(nèi)政,厘定乃行。遂冊魏國夫人李氏為皇后,皇弟劉崇為太原尹,從弟劉信為侍衛(wèi)指揮使;首映杏(xùn)、承祐、承勳,及皇侄承贇為將軍,楊邠為樞密使,郭威為副使,王章為三司使,蘇逢吉、蘇禹珪同平章事。凡首先歸附諸鎮(zhèn)將,如趙暉、王守恩、武行德等,皆實授節(jié)度使。
轉(zhuǎn)瞬間已是啟鑾期限,即命太原尹劉崇留守北都,趙州刺史李存瓌為副,幕僚李驤為少尹,牙將蔚進為馬步指揮使,佐崇駐守。知遠挈領(lǐng)全眷,及部下將士三萬人,由太原出發(fā)。越陰地關(guān),道出晉、絳,意欲召還史弘肇,一同扈駕。蘇逢吉、楊邠諫阻道:“今陜、晉、河陽,均已向化,虜將崔廷勳、耿崇美,亦將遁去,若召還弘肇,恐河南人心動搖,虜勢復(fù)盛,轉(zhuǎn)足為患了。”知遠尚在躊躇,使人諭意弘肇,弘肇遣還使人,附呈奏議,與蘇、楊相符。乃令弘肇屯潞,規(guī)取澤州。
澤州刺史翟令奇,堅壁拒守,弘肇已派兵往攻,經(jīng)旬未下,部將李萬超,愿往招降,得弘肇允許,騎至城下,仰呼令奇道:“今虜兵北遁,天下無主,太原劉公,興義師,定中土,所向風(fēng)靡,后服者誅;君奈何不早自計!”令奇遲疑未答,萬超又道:“君為漢人,奈何為虜守節(jié)?況城池一破,玉石不分,君甘為虜死,難道百姓亦愿為虜死么?”令奇被他提醒,方答稱愿降,開門迎納官軍。弘肇聞報,亦馳入澤州。安民已畢,留萬超權(quán)知州事,自還潞州鎮(zhèn)守。
會遼將崔廷勳、耿崇美等,又進逼河陽,節(jié)度使武行德,與戰(zhàn)失利,飛向潞州求援。弘肇率眾南下,甫入孟州境內(nèi),廷勳等已擁眾北遁。經(jīng)過衛(wèi)州,大掠而去。行德出迎弘肇,兩下聯(lián)合,分略河南。弘肇為人,沈毅寡言,御眾嚴整,將校有過,立殺無赦,兵士所至,秋毫無犯,因此士皆用命,民亦歸心。劉知遠從容南下,兵不血刃,都由弘肇先驅(qū)開路,撫定人民,所以有此容易哩。反射后文。
遼將蕭翰,留守汴梁,聞知遠擁兵南來,崔、耿諸將,統(tǒng)已遁還,自知大勢已去,不如北歸;I畫了好幾日,又恐中原無主,必且大亂,歸途亦不免受禍。乃從無策中想出一策,捏傳遼主詔命,令許王李從益,知南朝軍國事。當即派遣部將,馳抵洛陽,禮迎從益母子。王德妃聞報大驚道:“我兒年少,怎能當此大任!”說著,忙挈從益逃匿徽陵城中;樟昙刺泼髯诹,見前文。遼將躡跡找尋,竟被覓著,強迫從益母子,出赴大梁。蕭翰用兵擁護從益,即日御崇元殿。從益年才十七,膽氣尚小,幾乎嚇下座來,勉強支撐,受蕃、漢諸臣謁賀。翰率部將拜謁殿上,令晉百官拜謁殿下,奉印納冊,由從益接受。方才畢禮,王德妃明知不妙,自在殿后立著。至從益返入,心尚未定。偏晉臣聯(lián)袂入謁,德妃忙說道:“休拜!休拜!”晉臣只管屈膝,黑壓壓的跪下一地。此時屈膝,比拜虜還算有光。德妃又連語道:“快……快請起來!”等到大眾盡起,不禁泣下道:“我家母子,孤弱得很,乃為諸公推戴,明明非福,眼見得是禍祟了!奈何奈何!”大眾支吾一番,盡行告退。翰留部將劉祚帶兵千人,衛(wèi)護從益,自率蕃眾北去。
王德妃晝夜不安,屢派人偵探河?xùn)|軍,當下有人入報道:“劉知遠已入絳州,收降刺史李從朗,留偏將薛瓊為防御使,自率大軍東來了!蔽磶子钟腥俗邎,謂劉知遠已抵陜州,又未幾得知遠檄文,是從洛陽傳到,宣慰汴城官民。凡經(jīng)遼主補署諸吏,概置勿問。晉臣接讀來檄,又私自聚謀,欲迎新主,免不得伺隙竊出,趨洛投效,也想做個佐命功臣。丑極。
王德妃焦急萬分,與群臣會議數(shù)次,欲召宋州節(jié)度使高行周,河陽節(jié)度使武行德,共商拒守事宜。使命迭發(fā),并不見到,德妃乃召語群臣道:“我母子為蕭翰所逼,應(yīng)該滅亡,諸公無罪,可早迎新主,自求多福,勿以我母子為念!”說至此,那兩眶鳳目中,已墮落無數(shù)珠淚;ㄒ娦咭兂苫ㄒ姂z了。大眾也被感觸,無不泣下。忽有一人啟口道:“河?xùn)|兵迂道來此,勢必勞敝,今若調(diào)集諸營,與遼將并力拒守,以逸待勞,不致坐失,能有一月相持,北救必至,當可無慮!钡洛:“我母子系亡國殘余,怎敢與人爭奪天下,若新主憫我苦衷,知我為遼所劫,或尚肯宥我余生。今別籌抵制,惹動敵怒,我母子死不足惜,恐全城且從此涂炭了!”是謂婦人之仁,但此外亦別無良策。大眾聞言,尚交相聚論,主張堅守。三司使劉審交道:“城中公私俱盡,遺民無幾,若更受圍一月,必?zé)o噍類。愿諸公勿復(fù)堅持,一聽太妃處分!”眾始無言。德妃再與群臣議定,遣使奉表洛陽,迎接劉知遠。表文首署名銜,乃是臣梁王權(quán)知軍國事李從益數(shù)字,從益出居私第,專候劉知遠到來。
知遠至洛陽后,兩京文武百官,陸續(xù)迎謁。至從益表至,因命鄭州防御使郭從義,領(lǐng)兵數(shù)千,先入大梁清宮。臨行時密諭從義道:“李從益母子,并非真心迎我,我聞他曾召高行周等,與我相爭,行周等不肯應(yīng)召,始窮蹙無法,遣使表迎。汝入大梁,可先除此二人,切切勿誤!”郭從義奉命即行,到了大梁,便率兵圍住從益私第,傳知遠命,迫令從益母子自殺。王德妃臨死大呼道:“我家母子,究負何罪,何不留我兒在世,使每歲寒食節(jié),持一盂麥飯,祭掃徽陵呢!”說畢,乃與從益伏劍自盡。
大梁城中,多為悲惋,惟從義遣人報命。劉知遠獨歡慰異常,未免太忍。乃啟行入大梁,汴城百官,爭往滎陽迎駕。遼將劉祚,無法歸國,亦只好隨同迎降。知遠縱轡入城,御殿受賀,下詔大赦。凡遼主所除節(jié)度使,下至將吏,各安職任,不復(fù)變更。乃稱汴梁為東京,國號大漢,惟尚用天福年號。顧語左右道:“我實未忍忘晉呢!”還要騙人。嗣是封賞功臣,犒勞兵士,當然有一番忙碌。小子述不勝述,姑從闕如。
當時各道鎮(zhèn)帥,先后納款。就是吳越、湘南、南平三鎮(zhèn),亦遣人表賀。大漢皇帝劉知遠,得晉版圖,南面垂裳,又是一新朝氣象了。可惜不長。南唐主李璟,當遼主入汴時,曾派使賀遼,且請詣長安修復(fù)諸陵,即唐高祖太宗諸陵。遼主不許。會晉密州刺史皇甫暉,棣州刺史王建,皆避遼奔唐,淮北賊帥,亦多向江南請命。唐史館修撰韓熙載上疏道:“陛下恢復(fù)祖業(yè),正在今日。若虜主北歸,中原有主,恐已落人后,必至規(guī)復(fù)無期!碧浦饔[書感嘆,頗欲出師,怎奈福州軍事,尚未成功,反且敗報傳來,喪師不少,自慨國威已挫,哪里還能規(guī)取中原。
福州李達,得吳越援軍,與唐兵相持,小子前已敘過。見三十五回。兩下里攻守逾年,未判成敗。吳越復(fù)令水軍統(tǒng)帥余安,領(lǐng)著戰(zhàn)艦千艘,續(xù)援福州,行抵白蝦浦,海岸泥淖,須先布竹簀,方可登岸。唐兵在城南瞧著,彎弓競射,簀不得施。余安正沒法擺布,靜待多時,既而箭聲已歇,便縱兵布簀,悉數(shù)登岸,進擊唐兵。唐將馮延魯,抵擋不住,棄師先走,冤冤枉枉的死了多人,并陣亡良將孟堅。原來唐兵停射,系是延魯主見,延魯欲縱敵登岸,盡加殲除,孟堅苦諫不從。至吳越兵登岸,大呼奮擊,銳不可當。延魯遁去,孟堅戰(zhàn)死。唐將留從效、王建封等,亦相繼披靡,城中兵又出來夾攻,大破唐兵,尸橫遍野。還虧唐帥王崇文,親督牙兵三百人,斷住后路,且戰(zhàn)且行,才得保全殘眾,走歸江南。這番唐兵敗衄,喪師二萬余人,委棄軍資器械,至數(shù)十萬,府庫一空,兵威大損。
唐主以陳覺矯詔,馮延魯失策,咎止二人,擬正法以謝中外,余皆赦免。御史江文蔚本系中原文士,與韓熙載同具盛名,熙載奔唐,文蔚亦坐安重榮叛黨,懼罪南奔。安重榮事見三十一回。唐主喜他能文,令充諫職,他見唐主詔敕只罪陳覺、馮延魯,不及馮延己、魏岑,心下大為不平,遂對仗糾彈,上書達數(shù)千言。說得淋漓痛快,小子不忍割愛,因限于篇幅,節(jié)錄如下。
臣聞賞罰者帝王所重。賞以進君子,不自私恩;罰以退小人,不自私怨。陛下踐阼以來,所信重者馮延己、延魯、魏岑、陳覺四人,皆擢自下僚,驟升高位,未嘗進一賢臣,成國家之美。陰狡弄權(quán),引用群小,在外者握兵,居中者當國。師克在和,而四兇邀利,迭為前卻,使精銳者奔北,饋運者死亡,谷帛戈甲,委而資寇,取弱鄰邦,貽譏海內(nèi)。今陳覺、馮延魯雖已伏辜,而馮延己、魏岑猶在,本根未殄,枝干復(fù)生。延己善柔其色,才業(yè)無聞,憑恃舊恩,遂階任用。蔽惑天聰,斂怨歸上,以致綱紀大壞,刑賞失中。風(fēng)雨由是不時,陰陽以之失序。傷風(fēng)敗俗,蠹政害人,蝕日月之明,累乾坤之德。天生魏岑,朋合延己,蛇豕成性,專利無厭。逋逃歸國,鼠奸狐媚,讒疾君子,交結(jié)小人,善事延己,遂當樞要,面欺人主,孩視親王,侍燕喧嘩,遠近驚駭,進俳優(yōu)以取容,作淫巧以求寵,視國用如私財,奪君恩為己惠,上下相蒙,道路以目。征討之柄,在岑折簡,帑藏取與,系岑一言。福州之役,岑為東面應(yīng)援使,而自焚營壁,縱兵入城,使窮寇堅心,大軍失勢。軍法逗留畏懦者斬,律云:主將守城,為賊所攻,不固守而棄去,及守備不設(shè),為賊掩覆者皆斬。昨敕赦諸將,蓋以軍政威令,各非己出。岑與覺、延魯更相違戾,互肆威權(quán),號令并行,理在無赦。況天兵敗衄,宇內(nèi)震驚,將雪宗廟之羞,宜醢奸臣之肉。已誅二罪,未塞群情,盡去四兇,方祛眾怒。今民多饑饉,政未和平。東有伺隙之鄰,北有霸強之國。市里訛言,遐邇危懼。陛下宜軫慮殷憂,誅鉏虺蜮。延己謀國不忠,在法難原,魏岑同罪異誅,觀聽疑惑,請并行典法以謝四方,則國家幸甚!
文蔚上疏時,明知詞太激烈,恐觸主怒,先在江中備著小舟,載送老母,立待左遷。果然唐主下敕,責(zé)他誹謗大臣,降為江州司士參軍。文蔚即奉母赴江州。直臣雖去,諫草具存,江南人士,輾轉(zhuǎn)傳寫,紙價為之一昂。究竟有名無利,宜乎諛媚日多。太傅宋齊邱,曾薦陳覺為福州宣諭使,見三十五回。至是竭力營救,竟得準請。赦免陳覺、馮延魯死罪,但流覺至蘄州,延魯至舒州。韓熙載亦忍耐不住,上書并劾齊邱,兼及馮延己、魏岑二人。唐主但撤延己相位,降為少傅,貶岑為太子洗馬,齊邱全不加譴,寵任如故。熙載又屢言齊邱黨與,必為禍亂,齊邱益與熙載為仇,劾他嗜酒猖狂,被黜為和州司士參軍。是時遼主歸死,遼將蕭翰,亦棄汴北遁,唐主又想經(jīng)略北方,用李金全為北面招討使。那知劉知遠已捷足先得,馳入大梁,還要他費什么心,動什么兵哩!統(tǒng)是空思想。
吳越軍將,解福州圍,凱旋錢塘。吳越王弘佐,另派東南安撫使鮑修讓,助戍福州。未幾吳越王病歿,年僅二十,無子可承,弟弘倧依次嗣立,頒敕至福州,李達令弟通權(quán)知留后,自詣錢塘,朝賀新君。弘倧加達兼官侍中,賜名孺贇,尋且遣歸。達已返福州,與鮑修讓兩不相下,屢有齟齬,復(fù)欲舉兵降唐,殺鮑自解,偏被修讓察覺。先引兵往攻府第,一場蹂躪,不但殺死李達,并將他全家老小,一并誅夷。兇狡如達,應(yīng)該至此。隨即傳首錢塘,報明情狀。吳越王弘倧,別簡丞相吳程,出知威武軍節(jié)度使事。
自是福州歸吳越,建州歸南唐,各守疆域,相安無事。那北方最強的大遼帝國,偏由兀欲繼統(tǒng),仇視祖母,彼此爭哄。兀欲得著勝仗,竟把一位聰明伶俐的述律太后,拘至遼太祖阿保機墓旁,錮禁起來。小子有詩嘆道:
虜廷挺出女中豪,佐主興邦不憚勞,
只為立儲差一著,被孫拘禁禍難逃。
欲知遼太后被幽詳情,且至下回再閱。
----------
遼將北去,劉氏南來,偏夾出一個李從益來,權(quán)知南朝軍國事。從益母子,系亡國遺裔,誰樂推戴,而蕭翰乃迫而出之,舍安土而入危境,不死何待!但母子煢煢,受人迫脅,原為不得已之舉;且于劉知遠無名分之嫌,知遠又臣事唐明宗,胡為必殺之而后快?殘忍若此,宜其享年不永,而傳祚亦最短也。南唐為當時強國,茍任用得人,本可乘時出師,與劉知遠共爭中原,尚未知鹿死誰手。乃庸臣當國,呆豎弄兵,僅攻一殘破之福州,猶不能下,反且喪師敗北,致遭大挫,何其無英雄氣象耶!直言如江文蔚,反遭罷斥,而僉壬宵小,仍得竊位,南唐之不振也亦宜哉;
讀江中丞彈文,可為南唐一哭。
- 第一百二十五回 趙炎午起兵援鄂 梁任公馳函勸吳
- 第九十四回 為虎作倀再借外債 困龍失勢自乞內(nèi)援
- 第九十三回 下岳州前軍克敵 復(fù)長沙迭次奏功
- 第九十二回 遣軍隊馮河間宣戰(zhàn) 劫兵械徐樹錚逞謀
- 第九十一回 會津門嘩傳主戰(zhàn)聲 阻蚌埠折回總統(tǒng)駕
- 第九十回 傅良佐棄城避敵 段祺瑞卸職出都
- 第八十八回 代總統(tǒng)啟節(jié)入都 投照會決謀宣戰(zhàn)
- 自序
- 自序
- 第四十八回 愚慶祥敗死回疆 智楊芳誘擒首逆
- 第十二回 失愛姬乞援外族 追流賊忍死雙親
- 第八十四回 王化貞失守廣寧堡 朱燮元巧擊呂公車
- 第七十九回 獲妖書沈一貫生風(fēng) 遣福王葉向高主議
- 第五十九回 繞法壇迓來仙鶴 毀行宮力救真龍
- 第四十七回 世績云游訪叔寶
- 第四十二回 石州唐兵敗崇茂
- 自序
- 第七十六回 子逼母燕太后自盡 弟陵兄晉道子專權(quán)
- 第九十九回 滿惡貫孫綝伏誅 竭忠貞王經(jīng)死節(jié)
- 第九十八回 司馬師擅權(quán)行廢立 毋丘儉失策致敗亡
- 卷三十四 聞人生野戰(zhàn)翠浮庵 靜觀尼晝錦黃沙巷
- 第九十一回 行淫亂和尚嫖妓女
- 第七十六回 戀女尼淫僧藏庵廟
- 第三十一回 小姑嫂看淫書津津講學(xué) 老夫妻吃熱藥狠狠團春
- 第二十五回 解翠蓮三回闖破載花船 白又李一手挽牢沉水索
- 第十四回 大總裁私意污文
- 第一卷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
- 灑雪堂巧結(jié)良緣
- 第六十四回 蔣伯芳擂臺遭挫折 艾蓮池掌震璧和僧
- 第一回 神鏢將松林救難老 金頭虎水中戰(zhàn)淫賊
- 第五一回 薛敖曹哭訴宮廷 武則天怒召奸黨
- 阮封翁
- 五戒禪師私紅蓮記
- 第三十回 羿殺九嬰取雄黃巴蛇被屠洞庭野
- 第三十五回 亂人倫叔嫂暗通奸
- 卷十八 甄監(jiān)生浪吞秘藥 春花婢誤泄風(fēng)情
- 第三十五回 故托病誘奸張廣太 感深恩殺死淫春姨
- 第三卷 新橋市韓五賣春情
- 卷之一 轉(zhuǎn)運漢遇巧洞庭紅 波斯胡指破鼉龍殼
- 第二十回 黃風(fēng)嶺唐僧有難 半山中八戒爭先
- 第二卷 陳御史巧勘金釵鈿
- 第一回 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 卷之二 姚滴珠避羞惹羞 鄭月娥將錯就錯
- 陸清獻公遺事
- 第五回 淫婦背夫遭誅 俠士蒙恩得宥
- 第一百三十回 麗卿夜戰(zhàn)扈三娘 希真晝逐林豹子
- 第八回 白素云兩番探虎穴 黃衫客一怒掣龍泉
- 卷之六 酒下酒趙尼媼迷花 機中機賈秀才報怨
- 第99回 花和尚解脫緣纏井 混江龍水灌太原城
- 第十八回 觀音院唐僧脫難 高老莊大圣除魔
- 南山經(jīng)第一
- 第八十三回 捉奸情賊母教淫女 論親事悍婦的迂夫
- 第一百十六回 錯里錯安貴妃五更拼命 疑上疑文丞相一旦驕人
- 第二十一回 護法設(shè)莊留大圣 須彌靈吉定風(fēng)魔
- 第一卷
- 敘
- 卷三十一 張福娘一心貞守 朱天錫萬里符名
- 第二十六回 干嫂子色笑代承歡 老捕役潛身拿臬使
- 第001回 李節(jié)度拜佛求子 真羅漢降世投胎
- 第二十三卷 金海陵縱欲亡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