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前言 在緣起的世間,生老病死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現(xiàn)象。相傳當年,釋迦太子游觀園苑,出四門,看到人之老病死苦,而愁憂不樂;見沙門威儀庠序,常以善心,常修...[閱讀全文]
從律典探索佛教對動物的態(tài)度(上) 釋悟殷 壹、前言 動物,是旁生趣有情,佛教說那是惡趣眾生,生活充滿了苦痛與不自由。而在古代印度人的心目中,動物或鳥類,它們也能歡樂...[閱讀全文]
讀《大毗婆沙論》札記 論師的輪回觀 釋悟殷 壹、前言 佛陀所開示的緣起法:從「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到「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閱讀全文]
從律典探索佛教對動物的態(tài)度(中) 釋悟殷 伍、三凈肉與素食 畜生肉的來源,或活生生的割下畜生肉,或直接殺死畜生后取得,都會損害到畜生類生命,僧眾理應(yīng)不得吃肉。那么...[閱讀全文]
讀《大毗婆沙論》札記 論師的“時間”觀(一) 釋悟殷 壹、前言 部派佛教時代,論師們對“時間”的看法,意見分歧,然而大抵上不外乎認為:“時間”就是有為法的生滅變化...[閱讀全文]
從律典探索佛教對動物的態(tài)度(下) 釋悟殷 柒、動物的德行 律典中與動物有關(guān)的制限,已如前說。以下,依據(jù)律典中傳說的動物故事,分三項:策發(fā)修行、動物的智商與懿行、寺...[閱讀全文]
讀《大毗婆沙論》札記 論師的業(yè)力觀(上) 釋悟殷 壹、前言 “業(yè)感輪回”的思想,是佛教重要的教義之一。然而業(yè)感輪回說,并非由佛教首創(chuàng)。印度早期,大約在《阿闥婆吠陀...[閱讀全文]
修證篇概論(上) 釋悟殷 部派佛教時代,學派的思想,是異義無邊,要如何理解部派佛教,厘清彼此錯綜復(fù)雜的關(guān)系?筆者于〈部派思想概論〉,曾提及研讀部派佛教的根本原則:以佛...[閱讀全文]
讀《大毗婆沙論》札記 論師的業(yè)力觀(中) 釋悟殷 肆、業(yè)力是色法和心法的困境 承續(xù)上一節(jié)所說:大眾部主張“唯心心所,有異熟因及異熟果”,譬喻者認為:“離思無異熟因...[閱讀全文]
- [圣嚴法師]工作時被羞辱如何快速平復(fù)?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印光大師]家長應(yīng)該如何教導(dǎo)孩子?
- [星云大師]對于佛教及眾生,出家人的任務(wù)是什么?
- [弘一法師]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