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處】怎么讀?佛教的學處是什么意思?
學處怎么讀?佛教的學處是什么意思?
學處讀作「xué chǔ」。學處是戒的意思,戒律、戒條,是出家眾應該學習的一切行事準則的總稱,即比丘、比丘尼學習戒律時,所遵循之戒條,如五戒、八戒、十戒等,稱為學處。南傳佛教稱戒、定、慧三學為三學處。學處可以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在佛教剛剛興起時,釋迦牟尼為了使僧團成員能夠生活在一起,為僧團制定了一系列的生活準則。學處中最重要的部份,被收集為波羅提木叉。僧團成員應該不斷自我提醒,相互砥礪,才能每日精進。
學處的精神在于隨犯制戒,具備有不成文法的性質(zhì)。當僧團成員行為有所偏差時,在布薩時,上座長老應當提醒僧團成員,不應該這么做。在經(jīng)過僧團的同意(羯磨)后,僧團可以自己制定出應該遵守的學處。所以,除了釋迦牟尼最初制定的學處之外,隨著時代與地域的不同,又新增了許多不同的學處。學處集結成書后,就形成了犍度與毗奈耶。
相關名詞
推薦內(nèi)容
最新更新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