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名詞 >

【學處】怎么讀?佛教的學處是什么意思?

【學處】怎么讀?佛教的學處是什么意思?

學處怎么讀?佛教的學處是什么意思?

  學處讀作「xué chǔ」。學處是戒的意思,戒律、戒條,是出家眾應該學習的一切行事準則的總稱,即比丘、比丘尼學習戒律時,所遵循之戒條,如五戒、八戒、十戒等,稱為學處。南傳佛教稱戒、定、慧三學為三學處。學處可以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在佛教剛剛興起時,釋迦牟尼為了使僧團成員能夠生活在一起,為僧團制定了一系列的生活準則。學處中最重要的部份,被收集為波羅提木叉。僧團成員應該不斷自我提醒,相互砥礪,才能每日精進

  學處的精神在于隨犯制戒,具備有不成文法的性質(zhì)。當僧團成員行為有所偏差時,在布薩時,上座長老應當提醒僧團成員,不應該這么做。在經(jīng)過僧團的同意(羯磨)后,僧團可以自己制定出應該遵守的學處。所以,除了釋迦牟尼最初制定的學處之外,隨著時代與地域的不同,又新增了許多不同的學處。學處集結成書后,就形成了犍度與毗奈耶。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