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氣第十九
黃帝問于岐伯曰:夫四時之氣,各不同形,百病之起,皆有所生,灸刺之道,何者為定(-一本作。),岐伯答曰:四時之氣,各有所在,灸刺②之道,得氣穴為定。故春取經血脈分肉之間,甚者深刺之,間者淺刺之;夏取盛經孫絡,取分門絕皮膚;秋取經喻,邪在府,取之合;冬取并榮,必深以留之。溫瘧汗不出,為五十九情。風濟膚脹,為五十七清,取皮膚之血者,盡取之。飧泄,補三陰之上,補陰陵泉,皆久留之,熱行乃止。轉筋于陽治其陽,轉筋于陰治其陰,皆卒刺之。①景瞑:你乙經排"夜席"。②刺:原作"剁,據統(tǒng)本、金陵本、藏本、日抄本改,與呷乙》、《眾素》合。143徒疾,先取環(huán)谷下三寸,以欽針針之,已刺而將之,而內之,入而復之,以盡其森,必堅束之①,來緩則煩悅,來急則安靜,間日一刺之,森盡乃止。飲閉藥,方刺之時徒飲之,方飲無食,方食無飲,無食他食百三十五日。著痹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骨為干。腸中不便,取三里,盛瀉之,虛補之。清風者,素刺其腫上,已刺,以銳針針其處,按出其惡氣,腫盡乃止,常食方食。無食他食。腹中常鳴,氣上沖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腸,刺盲②之原、巨虛上廉、三里。小腹控睪,引腰脊,上沖心,邪在小腸者,連舉系,屬于脊,貫肝肺,絡心系。氣盛則厥逆,上沖腸胃,熏肝,散于盲③,結于臍。故取之言③原以散之,刺太陽以予之,取厥陰以下之,取巨虛下廉以去之,按其所過之經以調之。善嘔,嘔有苦,長太息,心中倡倡,恐人將捕之,邪在明,逆在胃,膽液泄則日苦,胃氣逆則嘔苦,故日嘔膽。取三里以下胃氣逆,則刺少陽血絡以閉膽逆,卻調其虛實以去其邪。飲食不下,隔塞不通,邪在胃院,在上院則刺抑而下之,在下院則散而去之。小腹痛腫,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約,取之太陽大絡,視其絡脈與厥明小給結而血者,腫上及胃院,取三里。睹其色,察其以③,知其散復者,視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一其形,聽其動靜者,持氣口人迎以視其脈,堅且盛且清者病日進,脈軟者病將下,諸經實者病三日已。氣口候陰,人迎候陽也。
- 太上感應篇原文
- 老子道德經全文及譯文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一
- 老子道德經全文
- 太上感應篇例證語譯 第一卷
- 太上感應篇感應選錄
- 卷一 道德部
- 逍遙游第一
- 卷六十四 百家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二
- 老子道德經名句
- 始計第一
- 太上感應篇后記
- 卷一 暢玄
- 捭闔第一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三
- 太上感應篇例證語譯 第二卷
- 卷三十三 山東四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四
- 原始章第一
- 道原
- 印光大師序
- 老子道德經原文
- 卷六十三 喻蔽
- 一宇(宇者,道也。)
- 李炳南居士序
- 卷一 文韜
- 齊物論第二
- 天瑞第一
- 內篇第一逍遙遊
- 卷一人謀上●天無陰陽篇 第一
- 卷五十六 安貧
- 太上感應篇例證語譯 第四卷
- 老子道德經簡介
- 卷六十九 知止
- 太上感應篇例證語譯 第三卷
- 馬蹄第九
- 人間世第四
- 第一計 瞞天過海
- 卷二 混元混洞開辟劫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