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哲理故事 >

助人為樂,但不要好為人師

\

  一個凡事都愛擺大道理的老山羊正悠閑地在河邊散步,它看見一只大鳥在河邊飲水,便說:“你只顧在這里喝水,卻完全不知道提高警惕,如果狐貍過來,你的小命就丟了。”然后,又嚴(yán)肅地講了許多道理。

  大鳥笑著表示接受。但老山羊一走開,大鳥就對身邊的螞蟻說:“依仗自己胡子長就冒充懂道理。去年,它的孩子還不是在這里讓狼給吃了嗎?”

  老山羊的“好為人師”犯了人性叢林里的忌諱———侵犯了人性里的自我。好為人師的人總是喜歡指點(diǎn)、糾正別人的觀點(diǎn)。

  也許這種人有的純粹是一片善心,對旁人的錯誤無法袖手旁觀;但有的則自以為是,認(rèn)為別人的觀念有問題,只有他的觀念才是對的。

  事實(shí)上,每個人都在努力建立一個堅(jiān)固的自我,以掌握對自己心靈的自主權(quán),并經(jīng)由外在的行為來檢驗(yàn)自我堅(jiān)固的程度。你若不了解此點(diǎn)而揭露了別人的錯誤,他就會明顯地感受到自我受到了侵犯,他有可能不但不接受你的好意,反而還采取不友善的態(tài)度,甚至他還會認(rèn)為你是在和他搶功勞。總之,他是不大領(lǐng)情的。

  好為人師是人際關(guān)系的障礙。因?yàn)椋硕加信潘,也?ldquo;即使不對也能勇敢面對”,于是極力去掩蓋。

  每個人的身上也難免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點(diǎn),但這并不可怕,因?yàn)樵谶@個世界上,真正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但是,有了缺點(diǎn)而百般掩飾卻是可怕的。百般掩飾自己的缺點(diǎn),無疑是讓蛀蟲在自己身上蛀洞,最終只能毀了自己。

  因此,面對自己的缺點(diǎn),要敢于面對,勇于承認(rèn)這才是智者的心態(tài),才是勇者的行為。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