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哲理故事 >

童稚,撫平那傷

  童稚,撫平那傷

  美容師把面膜敷在臉上,要躺三個小時左右,干什么呢?信手翻看朋友日志,找到了童年的記憶——小鐵牛,話匣子一下子被打開了……

  終于,翻看到了朋友關(guān)于童年的日志,激動的分享了!童年童趣還有童年的小伙伴一下子播放著多幕劇一幕一幕……

  現(xiàn)在的孩子看到樹上的鳥巢,里面幼鳥露著毛茸茸的小腦袋張開尖尖的黃嘴巴探出窩來呼喊媽媽,只會踮著腳在樹下轉(zhuǎn)圈,眼巴巴的卻一臉的無奈,因為不會爬樹!那個年齡的我們,雙臂一個合抱,兩腿一夾,收縮、縱放,猶如盤龍游蛇,幾個收縱,已然穩(wěn)穩(wěn)的坐在了三叉樹上,伸手拉動枝丫,你要什么?酸酸甜甜的桑椹?先等著吧,我要先把自己喂飽!吃得嘴唇下巴都被染成了紫色,就連那充盈的汁液也會滴滴答答蹦到衣襟上流到手背上!夠不到呀!沒關(guān)系!站在樹杈上,手抱著樹枝刷刷刷一陣,噼里啪啦!地上掉落稀稀落落幾個;锇閭兣d奮的尖叫著爭搶著,攥在手里,捏一顆,用衣裳角擦一下灰土,放進嘴里,甜甜的咀嚼著傻傻的笑著,露出兩顆牙洞!

  那時候沒有巧克力沒有奶糖沒有麥當勞肯德基,雞窩里那幾枚雞蛋媽媽要拿去集市上換米買鹽。放學(xué)回來,饑腸轆轆,若是春黃不接時,賴以充饑的就是樹上那一串串的榆錢和槐花!捋一把放進嘴里,吧唧吧唧甜滋滋的,一刻工夫填飽肚子。那時候,學(xué)會爬樹就是生存的一個本領(lǐng)啊!

  那時候,女孩子和男孩子一樣,甚至更野!和男孩子比賽爬樹,比誰爬得快爬得高,比誰摘的果子多,比靈敏度比肢體協(xié)調(diào)度。因為女孩子也有挨餓的時候也要填飽肚子!

  如若不想爬樹,也可以走幾步路到野外,溝渠旁小河邊樹林里,有谷狄、蘆草根,還有紅嘟嘟的野草莓。抽一把谷狄,嚼一口青草香,汁液雖少卻也蜜蜜甜;谷狄抽沒了,還有下面的蘆草根,使勁一薅,拎起一串須根,搜掉沙土,水里洗一下,或者干脆直接吃吧,,那滋味不亞于而今的甘蔗!

  夏日的桑椹固然好吃,最好吃的還是肉!沒有錢買肉,沒關(guān)系,大自然給咱送肉吃!一串烤螞蚱,一碗水煮河蚌,也可以炒一鍋田螺!最好吃的非小錢牛所屬!對于我,幼蟲小錢牛是一款美味,而炎熱的夏夜捕捉鳴蟬成了我揮不去抹不掉最最最最深的記憶!晚飯后,父親一手提著籠子,一手拿著蘸了油的火把。而我,跟在父親身后,拽著父親的衣角,生怕走丟了。到父親任教學(xué)校的操場上,點燃火把,用磚塊支起來。父親抱著樹干使勁晃動,吱吱哇哇,啪嗒啪嗒,樹上正睡覺的或者熱得直叫的蟬兒們還沒回過神就掉到地上,沒長眼睛沒處飛,躺在地上直撲騰。看此場景,我高興得在一旁拍著手跑著跳著笑著,笑聲——我和父親的,在曠野回蕩,久久,久久……飄進記憶深處,刻進夢里!伴著桌子上父親的遺像,甜甜、澀澀……

  童年,那遺失的美好,就這樣,純凈,滌蕩貪欲;童稚,撫平創(chuàng)傷!……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