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喜功德是什么?隨喜的功德利益
隨喜功德是什么?
佛教四大菩薩之一的普賢菩薩有十個修行大愿,其中第五大愿就是‘隨喜功德’。所謂隨喜就是隨是隨順、隨事隨理、隨權(quán)隨實。具體來講,隨事就是隨順事相,隨理就是隨順理性;理就是實相的理體,法界的本性。喜是喜慶,慶因慶果,慶幸奉行佛法、弘揚佛法。現(xiàn)前一念心,隨喜法界眾生的功德,所以稱隨喜功德。
‘隨喜’的功德利益
修行隨喜功德,與禮敬諸佛、稱贊如來、廣修供養(yǎng)等一樣,有著同樣重要的功德,我們隨喜贊嘆他人的成就好事,如同禮佛、念佛、誦經(jīng)一樣,都是了不起的修行功課。常人見他人有善喜,忌妒容易隨喜難,就是不知隨喜有這么大的功德。隨喜的功德利益歸納起來有四點:
第一,如香滿堂滿屋:一個人靠化妝、灑香水得來的香氣,僅是短暫的、局限的。我們經(jīng)常隨喜他人,所散發(fā)出來芬芳氣質(zhì),就會充滿四方,讓你周遭的人都能聞到,并回報給你贊美和歡喜。
第二,如炬普照十方:愿意贊美別人、隨喜別人,喜歡顯揚他人的善美,你的人格道德就會像光亮的火炬。肯隨喜他人者,不障礙、不為難他人的成就,不諷刺、不打擊他人的努力,這樣的人格是世間的榜樣,就如同太陽的光亮普照世間。
第三,如種一能收百:隨喜他人就像打回力球,你隨喜他人多少功德,就有多少人回頭來贊美你、隨喜你的功德。就如同我們在山谷中大喊‘你好’,四面八方都回聲‘你好’。因此,愿意隨喜他人功德者,所獲得的回報,就如同種下一粒種子而收獲百倍。
第四,如月映現(xiàn)千江:天上的月亮雖只一個,但地上只要有水之處,不管是江、海、河、湖、溪、井,甚至只是小小的盆、碗、杯盞,月亮都會映現(xiàn)在其中。我們肯隨喜他人,清凈品格的映現(xiàn)也如同這清涼月,‘千江有水千江月’,隨處映現(xiàn)。
福報無窮無盡的隨喜功德
隨喜一切眾生功德的法門非常殊勝,具有無量無邊福德,而且可以改變我們現(xiàn)世命運。佛經(jīng)曾記載,釋迦牟尼佛在極久遠之前,做大國王,供養(yǎng)過一位如來整整七年,所得的大福報,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用光了,但是隨喜功德的福報是無限的、用不完的!所以,在《金光明最勝王經(jīng)》卷第三滅業(yè)障品第五部分《隨喜功德文》中說:‘一者于十方世界一切如來,至心親近,說一切罪。二者為一切眾生,勸請諸佛說深妙法。三者隨喜一切眾生所有功德。四者所有一切功德善根,悉皆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十方世界一切眾生,現(xiàn)在修行施戒心慧,我今皆悉深生隨喜。由作如是隨喜福故,必當獲得尊重殊勝無上無等最妙之果。’可見,一般的布施、放生之類的果報雖然大,福德也有用盡的時候,但是隨喜一切眾生功德的福報,沒有極限,是真正的無窮無盡的福報;供養(yǎng)如來的福報有用完的時候,但是隨喜的功德福報是無限的;每次我們隨喜自己的功德,它便會增長。例如,在做完禮拜諸佛之后,如果在供養(yǎng)文中做隨喜的話,每一拜所累積的難以思量的功德都會加倍;如果自己做了善事之后,得到他人的隨喜贊嘆,則自己的功德會更增長。每當我們隨喜他人的功德,如果那人的境界高過我們,我們累積的功德便是那人的一半;如果他們的境界低于我們,我們累積的功德則是他們的兩倍?梢姡S喜是一個清凈的修行法門,多多隨喜,真的是功德無量!
不僅普賢菩薩發(fā)隨喜功德的愿,佛陀也常常贊美隨喜的功德。佛經(jīng)云:‘如是過去未來一切眾生,所有善根皆悉隨喜。又于現(xiàn)在初行菩薩發(fā)菩提心所有功德,過百大劫行菩薩行有大功德獲無生忍,至不退轉(zhuǎn)一生補處,如是一切功德之蘊,皆悉至心隨喜贊嘆。過去未來一切菩薩,所有功德隨喜贊嘆亦復(fù)如是。’所以,隨喜是最占便宜的修行法門,只要養(yǎng)成幫助他人的性格,隨時給人歡喜、給人方便,就是很大的功德了。例如,別人出錢作公益,我多少幫一點忙;別人作了好事,我樂見其成;別人有成就,不起嫉妒的心,隨口說些贊嘆的好話;別人失意,不幸災(zāi)樂禍,隨口說些鼓勵的話?傊S口說好話、隨手做好事、隨心幫助他人,都是隨喜功德。
增長福德的‘隨喜功德’
一般來說,隨喜是十分重要的法門,每次我們隨喜自己的功德,就像收到銀行存款的利息一樣,功德便會增長。銀行不會隨時給我們利息,但是每當我們隨喜自己的功德,功德立刻加倍。如果隨喜無始世以來,我們所積累的功德,功德會更增長,令人無法置信。例如,如果我們不是菩薩而隨喜菩薩一天所累積的功德,我們也因而累積了一半的功德或菩薩半天所累積的功德。如果我們隨喜佛陀一日累積的功德,我們累積到他十分之一的功德。佛菩薩眾有無量多,所以每當我們隨喜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一切諸佛菩薩的功德,我們便累積了浩如虛空、無法置信的功德。另外,有情眾生在無始世之中已經(jīng)累積了非常多的功德,即使在幾秒鐘之內(nèi),我們因隨喜眾生所累積的功德而得到的利益就超乎想象。又因為累積隨喜功德,牽涉到只是純粹的內(nèi)心活動而已,不需要做任何特別的外在活動。沒有人看得見我們在隨喜,因為那僅僅是意樂。所以,隨喜是不為人知的修行,容易成為清凈的修行。??
‘隨喜’就在平凡生活中
在日常生活中,每當見到其他人好事臨頭,我們應(yīng)當隨喜。每當見到莊嚴的寺院,甚至是一張寺院的照片,也應(yīng)當隨喜,隨喜施主、住持及建寺的僧眾所累積的功德。這樣一來,雖然你沒做籌款或建寺的工作,也可以累集他們所造下的功德的一半或一半以上。還有隨喜別人事業(yè)成功,造下自己成功的因。菩薩致力于有情的安樂,所以每當有情安樂時,菩薩就非常歡喜。當別人好事臨頭或高興的時候,隨喜他們是菩薩行。每當需要朋友的人找到朋友,需要房子、車子或其他東西的人如愿以償時,都應(yīng)當隨喜。見到有人高興,或有好事臨頭,或在修行佛法,我們應(yīng)當感到歡喜,應(yīng)當像母親見到鐘愛的獨子贏得一百萬元般高興。這樣,我們會累積大量的功德,而且一直都很快樂,因為可以免除掉妨礙自己現(xiàn)在及未來的成功的嫉妒等惡業(yè)。
佛法中提到一個隨喜的思惟方法就是,承諾要解除眾生的苦,帶給他們安樂,令他們修行佛法并累積功德。當我們見到別人修行佛法、成就證量,或僅僅是快樂的體驗,都應(yīng)當感到高興,就像找到如意寶或?qū)毑匾粯。也可以充分利用互?lián)網(wǎng)優(yōu)勢,做大的隨喜功德,互聯(lián)網(wǎng)具有傳播信息快、受眾面廣、信息量大的優(yōu)點,有緣佛友應(yīng)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的優(yōu)勢,做大隨喜功德。一是看見或聽見有好的善行、功德,不妨發(fā)布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二是轉(zhuǎn)貼好的弘揚佛法的文章。因此,隨喜是最好的善行,下一點點功夫就能夠善巧地積累大功德的好方法。希望大家通過這些活動而擁有隨喜的性格。
‘隨喜’不可缺少發(fā)心和回向
隨喜是隨順、贊嘆他人所作善行、功德和成就。任何人作利益眾生之事,我們都應(yīng)由衷地歡喜贊嘆。以清凈心隨喜他人善行,也是在成就自身的善心。不僅如此,隨喜之所以還能獲得與行善者相同的功德,甚至在某些情況下還會超過對方的原因,就是因為所獲功德的多寡是取決于發(fā)心,而絕非取決于出了多少錢或多大力。我們的心就像裝載功德的容器,若它本身極其狹隘且還放有其它雜物,自然也就盛不下更多了。所以,若以凡夫心、以充滿我執(zhí)的名利心行善,即使所做事情很大,但因為發(fā)心狹隘而不純凈,所獲功德往往非常有限。反之,若能以無限廣大的清凈心去隨喜,所獲功德將是盡虛空、遍法界的。
回向是在完成善事之后,使善事的功德成熟的一種發(fā)愿(其他發(fā)愿是在作善事之前,回向則是在作善事之后),回向與不回向有很大的區(qū)別,比如為父母健康而誦咒后,若作回向,父母能得到這一功德,否則,父母并不能得到這一功德。佛陀在《慧海請問經(jīng)》中曾做偈語云:‘譬如水滴落大海,大海未竭彼不盡,如是回向菩提善,未得菩提亦不盡。’所以,回向的對象不同,所感的果也會有極大的差異。如果只為現(xiàn)世的一些利益如健康長壽、消災(zāi)免難、升官發(fā)財?shù)然叵,則所感的果不大;要想所作的善業(yè)能恒久不滅的殊勝方法,就是把功德回向出世的功德——發(fā)菩提心,這樣所作的善業(yè)能恒久不滅,而且還會逐漸增上,諸佛菩薩的廣大福報就是極好地例子。因此,我們不應(yīng)執(zhí)著于世間利益,而應(yīng)該逐漸舍棄世間小利,回向發(fā)心時應(yīng)盡量廣大,趨向出世的功德,甚至是無上佛果。
以平等心積累‘隨喜功德’
兩千六百年前,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夜睹明星成正等正覺時,他發(fā)出的第一句宣言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樣的平等觀,道出了生命本是同等尊貴的,沒有高低大小之別,也是佛教最大的特色之一。《大寶積經(jīng)》偈語說:‘當于眾生平等想,慎勿妄起我人心;常樂多聞持禁戒,捐棄舍宅坐道場’。佛教一向講求民主、平等,佛自己也說‘佛與眾生,平等不二’,人人皆有佛性,差別只在于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積累隨喜功德時,最重要的是當以平等心看待一切人等;同時,要謹慎不可妄起人我計較的心念。例如,人與人之間由于貧富差異、性別不同、種族不同、地位不同,看待世間就會有千差萬別,這種種的差別心就是不平之心、罪過之心。所以,我們要經(jīng)常聽聞正法,生起平等之心。假使你有多余的錢財,可以與人共有共享,供人使用;假如你多有余的物資、不用的東西,可以送給需要的人使用;甚至你有空閑的房舍,可以將它提供出來,與更多的人廣結(jié)善緣。能做到如此,你施舍錢財,自然會得到很好的人緣;施舍物資,自然會得到無限的方便;施舍宅舍,自然能有廣闊的天地。因此,做人處事若能以平等心與人相處,多聽聞?wù),多持守禁戒,樂于布施財物,自然能免去諸多的人我爭執(zhí),為社會增添更多的善美因緣。
見聞隨喜的功德利益
常有人問:佛教圣物‘舍利’究竟是什么?‘舍利’是梵語saria的音譯,最早的‘舍利’是指佛陀釋迦牟尼圓寂后,遺體火化后遺留下的固體物,后來佛門得道高僧或修煉之人遺體被火化后留下的類似顆粒,也都被稱為‘舍利’。作為一個真實奇妙的存在,舍利不是現(xiàn)代科學(xué)技術(shù)手段所能解釋的,是一種不可思議的物質(zhì)存在。舍利子也不一定經(jīng)過火燒后才能形成,過去有很多例子,如講經(jīng)的法師,講到舌下長出舍利子;長年寫經(jīng)的法師,筆下寫出舍利子;拜佛很虔誠,地下涌出很多的舍利子;看經(jīng)時,看到經(jīng)本里跳出舍利子;甚至在寺院的法會期間,供佛的燈花結(jié)出很多五彩的舍利子,大家都感到一盞普通的油燈怎么可能結(jié)出這么殊勝的物質(zhì),真是無法用語言文字來表述。所以,舍利子雖出現(xiàn)在世間,卻超越世間一切有為法;舍利子讓人感到很神妙、變化萬千,無以名之,只能以‘不可思議’來說出心中的感動;舍利子顯現(xiàn)就如同暗夜里照亮迷途的明燈,使眾生見聞隨喜得利益。我們?nèi)绻姷搅松崂拥确鸾淌ノ铮蛘呗牭疥P(guān)于佛教不可思議的事件、新聞,光是一個隨喜贊嘆的歡喜心,都可以得到無限利益,增加我們的信心。因為這些見聞讓我們知道有一個超越無常的永恒的境界的存在,可以往那個目標發(fā)心精進,這就是舍利子的真義。因此,《四座講式》偈語說:‘舍利神變不思議,見聞隨喜得利益;超于生身住世間,為迷正路作明燈。’
‘隨喜功德’對治人生的煩惱
隨喜功德可以對治凡夫很重的一個煩惱——嫉妒。嫉妒心是與生俱來的。例如,幼兒一二歲大的時候,如果分給他糖吃,別人多拿一點,他心中的嫉妒就自然表現(xiàn)出來。嫉妒心對于修學(xué)是很大的障礙,所以普賢菩薩特別提出這一愿,教我們要修‘隨喜功德’。不但不嫉妒人,更進一步明白歡喜別人的好處,就是自己的好處,一定要成人之美;不單是看到別人的善行、善事,能夠生歡喜心,還要盡心盡力促成、幫助,這就是儒家講的‘成人之美,成人之善’。如果我們自己能力不夠,無法幫忙,我們有個歡喜贊嘆的心,那也是隨喜功德。隨喜的時候,不僅不嫉妒,還要盡心盡力幫助他人,發(fā)心成就他人,才是真正隨喜;自己有力量但是不肯盡力幫忙,或是單單不嫉妒,仍然不是真正的隨喜;既然成就他人,就是成就自己。如果能歡喜容忍別人超過自己,那隨喜的功德就殊勝了。有嫉妒心、障礙心,唯恐別人超過自己,就會有愚癡的果報。所以要度化他人,心要愈來愈清凈,智慧也要愈來愈高,德行也會愈來愈厚。因此,嫉妒、嗔恨阻礙我們開發(fā)本有的佛性,必須連根拔除,拔除的方法就是‘隨喜功德’。
人生最大的‘隨喜功德’
在《妙法蓮華經(jīng)卷六?隨喜功德品第十八》,釋迦牟尼佛告訴彌勒大菩薩說:如來入涅盤之后,除四眾弟子之外,如有智慧的人(他們在往昔時,曾經(jīng)種植善根,所以今生聰明),無論是年老或是年幼的人,在法會中聽聞《法華經(jīng)》隨喜之后,從法會出來,到其他的地方去為人解說此經(jīng)的義理,能獲得不可思議的福德。而將在法會所聞的佛法,以自己所知道的程度,為父母、宗族、親戚、朋友等,解說《妙法蓮華經(jīng)》的義理,令他們種善根,得到隨喜功德的利益。這些隨喜經(jīng)典的人,聽了之后,再輾轉(zhuǎn)教化其他人,為他們解說經(jīng)中的義理。這些人再輾轉(zhuǎn)教化其他人,亦令他們隨喜功德。如是輾轉(zhuǎn)教化,乃至第五十個人的時候,其人所得到的福德,也有不可說那么多。
佛陀不請自說的念佛凈土法門,既是了生脫死的功德,也是普賢菩薩的隨喜功德。我們可以依照《阿彌陀經(jīng)》修學(xué)、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只要把這些做到了,就可以與阿彌陀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就可以把阿彌陀佛的功德轉(zhuǎn)變成自己的功德;這就是《華嚴經(jīng)》里面講的‘念劫圓融’。在我們這一生短短幾十年當中,只要懂得這個道理、方法,經(jīng)過幾十年的修行,就是阿彌陀佛無量劫的修行。因此,古德云:‘不用三祇修;,但將六字出乾坤。’如果能隨喜凈土功德,就是‘見賢思齊’;如果能隨喜凈土念佛法門,稱頌、贊揚阿彌陀佛的功德,就會得到我們?nèi)松畲蟮碾S喜功德。
結(jié)語
菩薩隨喜而作功德分二種:世間法為有漏功德,如造橋修路、齋僧建寺等慈善業(yè),慶悅贊嘆、不生煩惱是非等歡喜心。出世間法為無漏功德,了生脫死,廣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靜慮)、智慧等六度。如果能隨喜而修,以世間一切善因,回向無上菩提,亦可轉(zhuǎn)有漏功德為無漏功德。所以,對于一切公益善事,有力則助力,無力則歡喜、贊嘆。佛法讓我們知曉,每個眾生都有無量劫累積的煩惱、習(xí)氣。佛教的隨喜功德就是對治傲慢、嫉妒等不良心態(tài),特別是對治嫉妒。如果能將嫉妒、傲慢一念之間轉(zhuǎn)為隨喜,就會變成無量的功德了。因此,我們要學(xué)會轉(zhuǎn)傲慢、嫉妒為歡喜、贊嘆,這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課題。
在此懺悔我所犯的一切惡行;愿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各位讀者;此文若有錯謬,我皆懺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愿共修善行,得大自在!
- 最全的燒香圖解,燒香有何含義與講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嗎 皈依佛門后的注意事項
- 開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嚴咒簡介,什么人不能念楞嚴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種苦報 從婚后出軌事件看出的因果報應(yīng)
- 地藏經(jīng)簡介,地藏經(jīng)主要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簡介,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講什么?
- 佛教基礎(chǔ)知識
- 最簡單的三皈依儀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儀軌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勢圖
- 為什么要學(xué)佛?有什么用呢?
- 心經(jīng)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內(nèi)容介紹
- 心經(jīng)入門
- 2020年佛教節(jié)日一覽表
- 佛教唱贊時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義呢?
- 為什么要燒香拜佛?燒香的含義是什么?
- 什么是咒語?佛教最神奇的九個咒語
- 佛教名詞
- 學(xué)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內(nèi)容
- 準提咒簡介,準提咒功德及妙用
- 佛教和印度教的區(qū)別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門
- 文殊菩薩心咒簡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么意思?
- 誦經(jīng)有訣竅嗎?誦經(jīng)的十二條訣竅
- 初入佛門該怎樣修行?
- 在家燒香有什么講究?一些禁忌千萬不要觸碰!
- 皈依證怎么辦理?辦皈依證后的忌諱是什么?
- 女眾出家前須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機會
- 往生咒簡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楞嚴經(jīng)簡介,楞嚴經(jīng)大致在講什么?
- 給去世的人上香的規(guī)矩
- 求佛有沒有用?為什么說佛菩薩可以保佑人?
- 金剛經(jīng)入門
- 觀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簡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種分類分別指什么?
- 阿彌陀佛圣誕是哪一天?農(nóng)歷十一月十七恭迎彌陀圣誕
- 剛念經(jīng)時聲音響亮且快,后來就沒有了,為什么?
- 以佛心來凈化自己內(nèi)在的妄心
- 嘴笨不會安慰人怎么辦?
- 馬鳴菩薩是誰?馬鳴菩薩的簡介與故事
- 為什么在世間行善的功德勝于極樂百倍?
- 學(xué)會順其自然,在晴天時愛晴,在雨天時愛雨
- 念經(jīng)時可以控制妄念嗎?
- 什么是“五蓋”?菩薩沒有厭怠心
- 趙州和尚是哪個朝代的,哪里人?趙州和尚的簡單介紹
- 什么是莊嚴國土?
- 在家居士怎樣才能讓現(xiàn)在和將來的生活具足幸福安樂?
- 八正道是為人處世乃至成佛的八種正確方法和途徑
- 阿逸多菩薩是誰,是彌勒菩薩嗎?
- 佛教說的隨緣是什么意思?隨緣的含義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論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幾種?佛教六種神通的簡單介紹
- 求神不如求己,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經(jīng)時犯困,打盹后又從頭開始念,該怎么辦?
- 人幫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錢的七種結(jié)緣方式
- 殺生、妄語、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無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對親人的病,家里的經(jīng)濟條件,心很亂,該怎么辦?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在床上哄孩子睡覺能唱彌陀圣號嗎?
- 受持三皈依后要做什么?守住這四種法
- 如何讓身心安樂?眾生的心安之道
- 能夠“悟道”或“悟到”,心智自然就打開了
- 什么是五戒、八戒、具足戒?
- 努力得不到認可,還要抵御病痛,是否躺平比較好?
- 念經(jīng)的時候,怎樣觀想把經(jīng)文印在心里?
- 如何應(yīng)對、脫離生命之苦?
- 佛教的八功德水是什么,指哪八種水?
- 為什么一念經(jīng)就昏沉,該怎么辦?
- 如何把佛號念好?
- 受三皈依有什么好處?三皈依的八種利益
- 佛教基礎(chǔ)知識
- 心經(jīng)入門
- 佛教名詞
- 佛咒入門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地藏經(jīng)入門
- 怎樣讀懂佛經(jīng)
- 佛教基本教義
- 佛咒簡介
- 楞嚴經(jīng)入門
- 妙法蓮華經(jīng)入門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入門
- 十小咒入門
- 佛教修行及戒律
- 藥師咒入門
- 六字大明咒入門
- 無量壽經(jīng)入門
- 華嚴經(jīng)入門
- 藥師經(jīng)入門
- 阿彌陀經(jīng)入門
- 佛教僧侶與居士及其源流
- 普賢行愿品入門
- 佛經(jīng)簡介
- 虛云法師入門
- 六祖壇經(jīng)入門
- 佛教傳播與發(fā)展
- 楞伽經(jīng)入門
- 圣嚴法師入門
- 宗派簡介
- 凈慧法師入門
- 解深密經(jīng)入門
- 佛經(jīng)入門
- 濟群法師入門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入門
- 法增法師入門
- 昌樂法師《人生是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