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阿含部小乘單譯經(jīng)大乘單譯經(jīng)大乘律小乘律 大乘論小乘論宋元續(xù)入藏諸論 西土圣賢撰集此土著述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三十四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三十四 車四
隋天臺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記
唐天臺沙門湛然釋
○三明判中自二。
三明諸門粗妙者為二一就能所判粗妙二約諸門判粗妙。
列章竟。
○次釋初章中二先分別能所粗妙次問答釋疑初文二先略立能所。
能所為四句門名能通理是所通。
○次以兩種四句分別前教次味前四句者列。
自有能通粗所通亦粗能通妙所通粗能通粗所通妙能通妙所通亦妙。
○釋。
三藏四門扶事淺近故能通為粗但詮偏真所通亦粗通教四門大乘體法如實巧度能通為妙三乘偏證所通為粗別教四門教道方便能通為粗詮入圓真所通為妙圓教四門證道實說能通為妙即事而圓所通亦妙也。
若以理為言則一粗一妙詮理之教巧拙不同故使通妙理之教別教仍粗。
○次四句者皆約味判判彼部中能所粗妙。
又自有帶粗能所生酥教是也不帶粗能所乳教是也自有帶粗所不帶粗能熟酥教是也自有帶粗能不帶粗所圓接通接別是也涅槃中諸門亦是也。
不帶粗能所是乳者為成四句一往語耳故此句中但云無有真諦能所故云也仍有別教能通之粗自有帶粗所不帶粗能者且云般若本是融門二乘寄此而入真諦雖有但真所通之粗而無詮真能通三藏此亦約部大分為言若隨二乘當分所見非無能詮即空粗教自有帶粗能等者能通從于通教中來故名為粗所通即是別圓中道故名為妙涅槃中諸門亦是者涅槃部中前之三教能通之門名之為粗并不住真及以教道俱入三德故所通妙。
○次釋疑中先問。
問經(jīng)云唯有一門而復狹小為粗故稱一小為妙故稱一小。
○次答中三先通明其意次何者下歷教解釋三今拓下明用門之意。
答此義當通用不可局在一門。
何者如三藏四門赴機異說故言四同是佛教故言一門門方便異故言四同向涅槃故言一所通從能通故言四能通會所通故言一文字中無菩提是約教論狹小譬如隘路不受二人并行即約行論狹小教行兩門取真難契即約理論狹小(云云)通教亦如是逗緣別說故為四同是佛教故言一觀法不同故有四俱向無生故為一所隨于能故為四能隨于所故為一通教即事而真文字中有菩提善惡俱觀皆不可得即是并行不約此義論狹小但教觀取真理難當故名理為狹小(云云)別教四門亦如是為四機說故有四同是佛教故言一入實觀異故言四俱向一實故言一所隨于能故言四能會于所故言一不即生死是涅槃教狹小不即煩惱是菩提故行狹小教行取理難當名理論狹小圓教四門亦如是逗四種機故言四皆是佛說故言一入實觀異故言四四觀向?qū)嵐恃砸粚㈤T名理故言四以理應門故言一此教即生死是涅槃教不狹小煩惱即菩提行不狹小而此教觀取理難當名理為狹小若依經(jīng)文唯有一門而復狹小者正語教行之門取理不當故言狹小也。
一一教中皆作三對四一不同及判門意所言三者即教行理通別之相具如第二卷初當分通別即其義也皆以四故名別一故名通今以此之通別判于狹小若藏別兩教教行理三皆悉是狹若通圓兩教教行不狹而教行取理不當故名理為狹是則四教皆以教主及所詮理名之為一以所被機及能詮教名之為四是故經(jīng)言一門者一是四家之門故云一門言依經(jīng)文者依今經(jīng)即是以圓教行取理難當。
今拓開一句處處不同豈可定執(zhí)守一文耶若得此意粗妙自明(云云)。
三明用門意中言拓開等者今開圓經(jīng)一句而作四解遍一代教故云處處則識前之三教教行理三狹小復粗后之一教教行理三狹小俱妙作此釋者意云四門是教十觀是行皆通至極恐人不了狹小之言謂一向粗故須此簡若約五味意亦可知。
○次約諸門中二先約教次約味先約教中四教不同一一教皆有教行二判教謂四教行謂門中十觀教又二義一約門二約悉初三藏中三先且通論無復粗妙。
二約諸門判粗妙者先明三藏四門皆是能通執(zhí)著四門俱皆壅礙成壞粗妙更無優(yōu)劣此則不可偏判。
以教門俱妙從能通故若執(zhí)皆粗從計情故此就當教為語。
○次別論者從若從法為語去互相形比則有前粗后妙。
若從法為語有則附俗入道則拙空則傍真入道則巧故釋論云為鈍根人說生空為利根說法空即其義也亦有亦無門望前為巧望后是拙非有非無門則是巧也大論云半有半無者名為鈍人是約四門法判粗妙也。
言為鈍根說生空等者此是三藏生法二空具如止觀第六記準理二門俱得二空一往從便有門附俗為生空空門附真為法空二空名同意義永異是故生空義歸于有法空方乃義順于空。
○三今約下從行所宜以判粗妙。
今約根性便宜若宜有門有門成三門壞若宜無門無門成三門壞乃至第四門亦如是。
(△次約悉)。
若就一門皆得四悉檀者皆名為成失四悉檀者皆名為壞還就一門赴欲為得乖情為失當宜為得不當宜為失治病為得不治病為失見第一義為得不見第一義為失傳有成壞約此得論粗妙也。
次約四悉中四悉文相可見一門既爾余門亦然。
○次約十觀中初三藏者若門中有觀為妙無觀為粗。
又約十觀判粗妙者觀因緣境正為得境邪僻為失發(fā)真正心為得不爾為失安心得所為得安心不調(diào)為失破法遍為得不遍為失知通塞為得不知通塞為失乃至順道法愛不生為得順道法愛生為失若一門十法成就則此門為妙余門為粗若余門十法成就此門不成就則此為粗余門為妙(云云)。
○次通教通論無通無塞。
通四門粗妙者通理唯一一不可說有何形比粗妙可論。
○次別論有通有塞。
就赴機說門不無優(yōu)劣判四門深淺如三藏中說又約一一門若說會四悉檀機名之為妙若乖四機名之為粗若于一一門十觀修行句句得所名之為妙句句失所名之為粗粗故四邊火所燒不得入清涼池異此者名之為妙也。
有通有塞即四門四悉十觀具如三藏中。
○次別中亦應明通不論通塞但是文略故云若論法相既有若論之言即是置通從別別中亦有約四門教及以根性并十觀法。
別四門粗妙者若論法相有門附事故為粗空門傍理故為妙空門單理故為粗亦空亦有門兩通故為妙亦空亦有兩存故為粗非空非有門兩舍故為妙若約根緣則不如是有門稱欲故為妙三門不稱欲故為粗有門是宜故為妙三門非宜故為粗有門對惡故為妙三門非對故為粗有門見第一義故為妙三門不見第一義故為粗余三門亦如是。
○十觀中二初約十觀。
又識有門真善妙色之境者名鎮(zhèn)頭迦不識境故名迦羅迦正發(fā)心故名鎮(zhèn)頭迦不正發(fā)心名迦羅迦安心定慧名鎮(zhèn)頭迦不安二法名迦羅迦破諸法遍名鎮(zhèn)頭迦破法不遍名迦羅迦善識通塞名鎮(zhèn)頭迦不識通塞名迦羅迦修三十七品名鎮(zhèn)頭迦不修道品名迦羅迦善解對治名鎮(zhèn)頭迦不善對治名迦羅迦善知次位名鎮(zhèn)頭迦不識次位名迦羅迦安忍不動名鎮(zhèn)頭迦不能安忍名迦羅迦無順道愛名鎮(zhèn)頭迦順道愛起名迦羅迦。
○次迦羅迦果則有九分下判。
迦羅迦果則有九分鎮(zhèn)頭迦果才有一分若十觀成就則十分鎮(zhèn)頭十觀皆妙若九分迦羅迦羅則粗一分鎮(zhèn)頭鎮(zhèn)頭則妙疊華千斤不如真金一兩故約此判粗妙也有門既爾余三門亦如是。
鎮(zhèn)頭迦羅者大經(jīng)文意以林譬寺以果譬僧以采者譬請僧之人明僧相相似真?zhèn)坞y分今借譬十乘邪正須判第六云善男子如迦羅林其樹眾多林中唯有一樹名鎮(zhèn)頭迦二果相似不可分別其果熟時有一女人皆悉拾取鎮(zhèn)頭迦果唯有一分迦羅迦果乃有九分女人不識將來詣市凡愚不識買迦羅迦啖已命終有智人輩問是女人汝于何處得是果來女人答言于彼林中得是果來諸人聞已即言彼方多有無量迦羅迦樹唯有一株鎮(zhèn)頭迦樹諸人知已笑而舍去下文合譬以畜八不凈者為迦羅迦以清凈眾為鎮(zhèn)頭迦今以十觀合于十分若十分善巧則十分鎮(zhèn)頭若從偏小及外道中得是觀法則十分迦羅若用三教方便觀法則節(jié)級遞判迦羅鎮(zhèn)頭(云云)是則教主如林觀法如果采果女人如弘教者詣市譬于說法之堂買果之人譬聽法眾愚人受教不窮教主智者審問邪正自分命終即譬失于正諦。
○次明圓教中三初明圓門融妙次明四悉機異三此就下更結(jié)圓門判粗妙意。
圓教四門者則皆妙無粗何者有門為法界攝一切法不可思議即是一切法況復三門空門即是法界攝一切法況復三門余二亦如是法相平等無復優(yōu)劣。
初文者具如止觀第五圓無生門后及第六四門料簡中圓四門相。
(△次明四悉機異)。
○次文者先徴起若依圓門四尚非四豈況更有門中四悉根性不融耶但由物情各殊故使門中四緣各異于中為五先明赴機四異。
若爾則無四門之異但因順根機赴緣四說如四指指一月月一指四。
○次何者下釋異所由。
何者此由眾生世世習此四門因以成性昔四門中推理欲翻無明即成慧根性昔四門中修善欲翻惡業(yè)即成福德根性;因緣感今名色觸受各于本習而起愛取是為十法成圓性眾生。
○三欲樂下明機感之相。
欲樂不同宜治有異佛智明鑒照機無差。
○四以世界下正明赴機。
以世界悉檀赴四性欲說此四門以為人悉檀生四善以對治悉檀治其四執(zhí)以第一義悉檀令四人見理無此四緣佛不說法。
○五緣既下結(jié)成妙門。
緣既不一略言其四皆是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門相圓融四門皆妙。
(△三更結(jié)圓門判粗妙意)。
○三更結(jié)判中二初總標。
此就教門更判粗妙。
○次釋釋中二先明釋判意。
何者若不得四悉檀意諸論諍競誰能融通。
○次正判又二初明地論教道多諍次與別門辨諍輕重。
如地論有南北二道加復攝大乘興各自謂真互相排斥令墮負處若不得意四門俱失。
初文云如地論有南北二道者陳梁已前弘地論師二處不同相州北道計阿??耶以為依持相州南道計于真如以為依持此二論師俱稟天親而所計各異同于水火加復攝大乘興亦計??耶以助北道又攝大乘前后二譯亦如地論二計不同舊譯即立庵摩羅識唐三藏譯但立第八。
○次文者二先舉圓門唯通無塞。
但圓門融凈教尚虛玄銷釋經(jīng)論何競不息若欲入道何門不通悟理之時豈應存四修行之時豈應有塞。
○次但四下正對辨輕重又二初標。
但四塞有輕重。
○次釋則別重圓輕。
別教門隔悟者無乖未悟成諍其執(zhí)大重譬如鈍馬痛手乃去。
○輕中又三初正明輕相次明益相三引論。
圓門虛玄未悟之時其執(zhí)則輕譬如快馬見鞭影即去。
初文云如快馬見鞭影者如止觀第五記。
○次益相。
如此輕執(zhí)若未得第一義益不失三悉檀利。
如文。
○三引論中二先引論。
故論云是四悉檀皆實不虛。
○次釋釋中三先明皆實各各實故。
何者世界故實乃至見第一故實雖俱是實實有深淺。
當位益故實有淺深故虛。
(△次明俱虛)。
亦俱是虛何者如有門說世界悉檀于樂欲是實于余則虛有門生善為實于余則虛有門破惡為實于余則虛有門見第一義為實于余則虛乃至三門亦如是有門三悉檀于世界故實于第一義則虛一悉檀于第一義故實于世界則虛。
次亦俱虛者相望成虛非無當位對前乃成亦虛亦實。
○三實故下判。
實故為妙虛故為粗廣作(云云)。
實故為妙者當位雖妙望第一義故三悉皆虛是故圓中須此一判。
○次約五味中二初通明五味次別判涅槃初文二先約法以明五味。
若以此粗妙約五味者乳教有八門四粗四妙所通俱妙也酪教四門為粗理亦是粗生酥則十六門十二門是粗四門是妙兩所通為粗兩所通為妙熟酥有十二門八門是粗四門是妙一理為粗一理為妙法華四門為妙一理亦妙。
○次諸下約人及重辨利鈍兩根菩薩。
諸聲聞人前來門理俱粗至此法華門理融妙菩薩不定或于方等般若門理融妙極鈍者同二乘也。
○次別判涅槃中二初正判涅槃次法華下更與法華辨異初文四初略判諸門權(quán)實次何者下明用權(quán)門意與前諸教諸門對辨三引事為證四故知下舉一喻一法正出部意。
涅槃有十六門十二門粗四門為妙所通俱妙。
何者前來諸門粗妙各通猶存權(quán)理涅槃不爾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是諸眾生皆有佛性無復權(quán)理但一妙理而更存粗門為妙理方便皆明入實。
前二如文。
如梵志問云因無常故果云何常佛反質(zhì)答(云云)。
三引事中云如梵志問云者涅槃三十五陳如品阇提首那此外道宗于迦羅計因中有果即是因與果一來至佛所難佛云因無常故果亦無常佛反質(zhì)答汝因是常而果無常何妨我因無常而果是常今引此文以證因門無常而得常果故大經(jīng)意通以三教而為因門悉歸常果。
(△四舉一喻一法正出部意)。
故知如百川總海諸門會實實理要急是故須融接引鈍根存粗方便。
(△次更與法華辨異)。
法華折伏破權(quán)門理如金沙大河無復回曲涅槃攝受更許權(quán)門各為因緣存廢有異然金沙百川歸海不別(云云)。
(△四示開顯科在前卷二十三紙)。
○四開粗中二先問起。
四開粗門顯妙門者問中論先明摩訶衍門后明二乘門今何意先明小門后明大門。
○次答出開意又三初明同異謂須開不須開次謂開下正明開三若門下結(jié)妙初文又二初與中論對辨須否次與前后諸教對辨須否。
答中論為時人見成病先以大蕩后示入真之門今經(jīng)無復見病但住草庵須開方便門示圓實相故先列小門次明大門開破適時各有其美。
然中論意以衍門為正以小教為傍今取彼論被小之文故云先以大蕩后示小門若應入大者前門已入應入小者且遣著心至后二品方可入理故知中論前二十五品蕩于一切大小者著故大乘人前被蕩已即時入理小待后門故知機別今經(jīng)見心鹿苑久破但破執(zhí)小指小即是故法華中先敘昔門次開方便名大方便名之大門故法華名開方便門中論破執(zhí)諸見病故云各有其美。
○次與諸教對辨。
若法華后教不俟更開法華前教或門理已入妙者更何所開或門理雖妙而人未妙門理妙者亦不須開若門若理若人未妙者今當開。
言法華后教者即涅槃也稟方便教咸知真實何須更開若法華前方等般若等若門理已開謂諸菩薩若未開其人謂般若中二乘也若門理人俱未開者即方等中二乘及諸凡夫未預諸會者也。
○次正開中三謂凡夫二乘菩薩也初開凡夫為四初開愛見生死之法。
謂開一切愛見煩惱即是菩提故云觀一切法空如實相開一切生死即是涅槃故云世間相常住。
○次人。
開一切凡人即是妙人故云一切眾生皆是吾子。
○三教。
開一切愛見言教即是佛法故云若說俗間經(jīng)書治生產(chǎn)業(yè)皆與實相不相違背。
○四理。
開一切眾生即是妙理故云為令眾生開佛知見示悟入等亦復如是。
○次開聲聞亦四謂法教行理。
開一切小乘法即是妙法故云決了聲聞法是諸經(jīng)之王開一切聲聞教故云佛昔于菩薩前毀訾聲聞然佛實以大乘而見教化開一切聲聞行即是妙行故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開一切聲聞理即是妙理故云開方便門示真實相。
問教法何別答教謂能詮之教法謂所詮行法行謂所行之行。
○三開菩薩中二先總。
開諸菩薩未被妙者今皆得圓故云菩薩聞是法疑網(wǎng)悉已除。
○次別別中三種菩薩也。
別教有一種菩薩三藏亦一種菩薩通教一種菩薩未決了者今皆開顯。
○次結(jié)妙。
若門若理無不入妙是名開權(quán)顯實決粗令妙也(云云)。
如文。
○五為諸經(jīng)體文自開五今經(jīng)對他通名為諸。
第五實相為諸經(jīng)作體更為五一今經(jīng)之體種種異名二諸經(jīng)體種種異名三傍正料簡四此彼料簡五粗妙開粗顯妙。
列竟。
○次釋初釋為此經(jīng)體者今經(jīng)體一但一部之內(nèi)諸名不同應知諸名同詮實相故須明之于中二先引一部諸名次如是等下釋會諸名名異體一。
一此經(jīng)體名前后同異者序品云今佛放光明助發(fā)實相義又云諸法實相義已為汝等說方便品廣說中云諸佛一大事因緣開佛知見無上道實相印等譬喻中以大車譬一大乘信解中名付家業(yè)藥草中名一切智地最實事化城中名寶所授記中名系珠法師中名秘密藏寶塔中名平等大慧安樂行中名實相壽量中名非如非異神力品中秘要之藏妙音中名普現(xiàn)色身三昧觀音中名普門勸發(fā)中名殖眾德本。
引例如文。
如是等異名不同其義亦異理極真實以實為相故名實相靈知寂照名佛知見三世諸佛唯用此自行化他故言大事因緣虛通名道正定諸法名實相印運載名乘成辦佛事名家業(yè)一切所依故名智地諸法之元故名寶所圓妙難思故言寶珠無所積聚而含眾法名秘藏秘要通達無礙名平等大慧遮于二邊名非如非異妙色自在故言普現(xiàn)三昧入實之由故名普門諸法由生故言德本如是名義差別體即實相已如上說(云云)。
釋會意者序中正名實相方便即以大事所為為體佛知見等所見等為體印取所譬為體所付取不共般若中究竟種智所知為體藥草中取智所依地為體化城授記并取所喻中一理寶塔中大慧所照秘藏秘要準例可知妙音中取三昧所依觀音取所通勸發(fā)中取眾德之本。
○次諸經(jīng)體中先問列疑。
二諸經(jīng)之體種種異名者問釋論云無實相印是魔所說今談實相可用為體余經(jīng)不爾應是魔說。
○次答中三先斥。
答不然。
○次諸經(jīng)下正釋。
諸經(jīng)異名或真善妙色或畢竟空或如來藏或中道等種種異名不可具載皆是實相別稱悉是正印各稱第一由實印故也。
○三結(jié)。
若失此意則非佛法故言眾經(jīng)體同也。
○三傍正中二初約教次約味初教中三初通辨傍正次引文三正約四教初文二先通標。
三傍正料簡者眾經(jīng)半滿小大之殊體有傍正。
○次正即下分別分別中先論別相次明相帶。
正即實相傍即偏真。
初文中言實相者圓也傍偏真者藏也。
偏真或時含實相實相或時帶偏真而通稱實相。
次文中言偏含實者通也實帶偏者別也。
(△次引文)。
故中論云實相三人共得共得者即偏真也大經(jīng)云聲聞之人但見于空空即傍也智者見空及與不空不空即正也此經(jīng)云我等昔日同入法性法性即傍也今日安住實智中實智中即正也。
次中論下引文者中論證通大經(jīng)證藏及別圓此經(jīng)下證藏圓相對。
○三小乘下正約教。
小乘三法印此傍也通教帶傍明正也別圓但明于正不復論傍。
如文。
○次約味中二先約體。
若約五味乳唯論正酪唯論傍生酥熟酥傍正相兼帶醍醐唯正。
○次又正下約諸名二先標列。
又正實相多諸名字約名字中復論傍正勝鬘自性清凈為正余名為傍華嚴以法身為正般若以一切種智為正涅槃以佛性為正此經(jīng)以實相一乘為正余名為傍。
○次此則下結(jié)體。
此則非傍非正論傍正傍正悉是經(jīng)體(云云)。
○四彼此中二先結(jié)前生后。
四就彼此料簡上約別圓二法異名料簡今更通就小大四句料簡。
○次正料簡又二先列四句。
或名義體與此經(jīng)同或名義體與此經(jīng)異或名義與此經(jīng)同而體異或名義與此經(jīng)異而體同。
○次三藏下釋釋中二先教次味。
三藏中若名體為實相者此名義與此經(jīng)同而體異若不名為實相者此名義體與此經(jīng)異唯論兩句無有兩句通教名實相為體者此名義同而體異若不作此名則名義體俱異若通門遠通中道者則名義體同名義異而體同別教望圓經(jīng)四句如一法異名中分別(云云)。
初教中初三藏中名字去聲無兩同句也。
○次約味。
歷五味者乳教兩種名義同兩種名義異而體同酪教如前(云云)生酥熟酥中如前(云云)涅槃中四種名義異名義同而皆體同一佛性則無差別(云云)。
乳教中云兩種者別圓名義體同別圓名義異而體同酪如前者唯有兩異句也二酥言如前者如前約教類例可知故云如前此中已有兩種如華嚴一種如三藏準更須如前通教通近同三藏通遠如別教兩酥多少例余可見涅槃中藏通不應更立偏體故四教名義雖異其體皆同。
○五粗妙中二先判次開初文二先簡絕待體次明所待粗。
五粗妙者正實相中傍正異名者此乃異名異義其體本同此無粗妙。
初如文。
○次文者二先教次味初教中二初但傍下四教也。
但傍為粗傍含正正帶傍一往亦為粗但正為妙也。
可知。
○次藏通下更判。
藏通名同義同而體別一向是粗別名義或同或異教門異為粗體同為妙名義同名義異而體同為妙。
兩教一向為粗且從通近別有粗有妙言名義同者即三種俱同也文略體字。
(△次法)。
歷五味中粗妙可知也。
○次開中三初總標意次或開傍教下正約教等論開三一切下結(jié)。
開粗者即開于傍也。
初如文。
○次文二初兼開教等。
或開傍教即正教佛昔于菩薩前毀訾聲聞然佛實以大乘而見教化或開傍行即正行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或開傍人即正人客作人一日之價即長者子也。
○次正開體又三初正開。
或開傍體即正體。
○次引證。
開方便門示真實相后見此貧人示以所系珠。
○三示開方法。
深觀傍理即正理也。
(△三結(jié))。
一切皆妙無粗可待即經(jīng)之正意也。
○六為諸行體中列章。
第六諸行體此為四一諸行同異二依經(jīng)修行三粗妙四開粗。
○解釋初釋同異中二先總標。
行同異者夫稟教立行不出信法。
○次鈍者下行相又二先立二行義通。
鈍者因聞得解從解立行故名信行利者自推得解從解立行故名法行。
○次正以二行歷教又二先歷四教次重約圓初歷四教又二先明行相次結(jié)行意意須相藉初又二先豎次橫豎謂從淺至深皆以理為其體橫謂初心具修諸行亦約當教所詮為體。
二行通四教三藏信法以傍實相為體通教信法以傍含正為體別教信法以正為體圓信法亦用正為體。
若橫論行即是諸波羅蜜慈悲喜舍等當教論體。
(△次結(jié)行意意須相藉)。
若橫豎諸行有體則本立而道生若體有行體則藉行而顯也。
○次重明圓橫豎行者又二先明橫豎行次結(jié)成車體初又二先豎。
重明圓豎行五品六根以相似正為體初住至等覺皆用真正為體。
○次橫橫中二初正明橫體。
橫行者如大品云一切法皆是摩訶衍以不可得不可得故即正實相也。
○次此文下廣引文證。
此文云不得諸法若有若無等賜諸子各一大車即其義也儒童見然燈佛得無生忍行有真體金剛般若云無住相布施如人有目見種種色亦其義也。
不得是體有無是橫大車是體本習是橫各一是體諸行是橫無生是體施等是橫無住是體。
(△次結(jié)成車體)。
豎行有體其車則高橫行有體其車即廣高廣大運行步平正其疾如風(云云)。
○次依經(jīng)修行中三先立遲速二行。
二依經(jīng)修行者前信法兩行意通時寬或經(jīng)劫數(shù)譬如長圍若依諸經(jīng)別明行法克日制時喻如苦攻。
○次若隨下明行須體。
若隨事行行行則無體若隨理行行令此空慧與行相應能破無量障道罪能得無生忍者此行有體。
○三諸經(jīng)下正示行相中四先列四行名。
諸經(jīng)別行乃多略言其四謂常行行常坐行半行半坐行非行非坐行。
○次諸行下正示體。
諸行各有事相方法勤身苦?悉用實相正觀為體。
○三念念下示行相。
念念無間清凈如空具論觀意如止觀中說。
○四然小乘下歷教分別又二先教次味初文先三藏中二先辨同異。
○次正明行有體。
亦備有常行等方法而以偏空為體。
○次三教及約味。
通教亦明常行等方法而用即空為體別行歷別圓行虛融而俱用正實相為體。
以此四行歷五味論方法之體義推可知。
可知。
○三判粗妙中亦二謂教及味。
三粗妙者藏通信法真似橫豎諸行以傍實相為體體行俱粗別信法真似橫豎諸行雖依別門用正實相為體因無常故而果是常行粗體妙圓信法真似橫豎依圓門正體體行俱妙。
○味中又二先通約五味。
歷五味明粗妙可知(云云)。
○次依諸經(jīng)下明味中諸部修行分別故云可解。
依諸經(jīng)方法常行等行以傍為體體行俱粗以正為體則行粗體妙體行俱妙例前可知歷五味亦可解(云云)。
○四開中二先開三藏及藏中行。
四開粗者開三藏信法兩行亦是決了聲聞法是諸經(jīng)之王聞已諦思惟得近無上道聞即信行思惟即法行皆近無上道者即大乘無相行近于真也開橫行者低頭舉手歌詠散心皆已成佛道。
○次以二教況又二先況。
三藏最淺尚被開即妙況通別等可以意得。
○次重述小善。
開依小乘常行等方法者小小微善無一不成佛可以意得(云云)。
既四行俱通四教所行當知不以行能表理但應立觀照理導行方可令行至正境中故知無理無益苦行若無行者理必不顯故教行理三相藉而顯互相光飾相導相成凡諸行人不可不達此也。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三十四
音釋
拓
(他各切音托)。
隘
(烏懈切矮去聲)。
-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四十
-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三十九
-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三十八
-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三十七
-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三十六
-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三十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三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三十二
-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三十一
-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三十
-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二十九
-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二十八
-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二十七
-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二十六
-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二十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二十四
-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二十二
-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二十一
-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