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名詞 >

【我見】指什么?什么是我見?

【我見】指什么?什么是我見?

什么是我見?(佛教解釋)

  我見,是指自以為是,總是覺得自己的看法是正確的,因而固執(zhí)己見。一切眾生的肉體和精神,都是因緣所生法,本無我的實體存在,但吾人都在此非我法上,妄執(zhí)為我,叫做“我見”。

  我見是一種思想上的煩惱,是知見上的執(zhí)著,即是我們在第六識認(rèn)為五蘊假合的身心之中有“我”、“我的東西”、“我所”。我們可通過明了“無我”的道理,破除“我見”,故“不正見”容易破除。“我見”是第六識所起的認(rèn)知,而我執(zhí)是第七識所起,所以“我見”不是“我執(zhí)”。“我見”證得初果須陀洹后即可破除,而細(xì)微的“我執(zhí)”則須成就佛果后才可徹底斷除。

各辭典對“我見”的解釋

  《三藏法數(shù)》:謂不知此身五蘊所成,虛假不實,妄計為身,強立主宰,恒執(zhí)為我,是為我見。(五蘊者,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為五也。)

  《法相辭典》:成唯識論四卷十八頁云:我見者:謂我執(zhí)。于非我法,妄計為我;故名我見。

  《佛學(xué)大辭典》:(術(shù)語)指五蘊假和合之心身,視為常一之義,謂之我見,又云身見。梵語曰沒曳達(dá)利瑟致,譯曰我見。唯識論四曰:“我見者,謂我執(zhí)。于非我法妄計為我,故名我見。”同述記九末曰:“梵云沒曳達(dá)利瑟致,此云我見。”大乘義章六曰:“言身見者,亦名我見。五陰名身,身中見我,取執(zhí)分別,從其所迷故,名身見。以見我故,從其所立,亦名我見。”起信論曰:“一切邪執(zhí),皆依我見。若離于我,則無邪執(zhí)。”

  《唯識名詞白話新解》:為四根本煩惱之一。見是以推度為義,以慧為體。我見的見,就是根本煩惱中的不正見。不正見以“染慧為性”,可開為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五種,此處的我見,即五見中的身見,亦即是妄執(zhí)五蘊和合之身,以為是常、一、主宰的實我。此又稱為我執(zhí),這是與生俱起,恒時相續(xù),緣非我的第八識而妄計為我的執(zhí)著。原來我見有二,一者是分別我見,此是由邪師邪教引導(dǎo)而起者;二者是俱生我見,是與生俱有的,有我身即有我見,生生不離。俱生我見又有恒相續(xù)與有間斷之別,恒相續(xù)者與第七識相應(yīng),有間斷者與第六識相應(yīng)。分別起的我見,則唯與第六識相應(y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