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氣】-習氣是什么意思
習氣(佛教解釋)
習氣,漢語詞匯。
拼音:xí qì
釋義:1、 佛教語。謂煩惱的殘余成分。佛教認為一切煩惱皆分現(xiàn)行、種子、習氣三者,既伏煩惱之現(xiàn)行,且斷煩惱之種子,尚有煩惱之余氣,現(xiàn)煩惱相,名為“習氣”。
2、多指逐漸形成的不良習慣或作風。
詞義
習慣;習性。
基本解釋
[bad habit;bad practice;habitual practice] 不良的習慣或作風。
官僚習氣。
1、行為舉止上不良的習慣和作風。一般指舊時代遺留下來的陋習,如小市民習氣、市儈習氣、流氓習氣等。共產(chǎn)主義教育的任務之一就是要克服守舊心理以及舊習氣。
2、書法術(shù)語。對書法情調(diào)的品評語。泛指用筆、結(jié)體等方面流于熟濫的情調(diào)。寓有貶義。清代王澍論趙孟頫書:“子昂天材超逸不及宋四家,而工夫為勝,晚歲成名后,因難簡對,不免浮滑,甚有習氣。”
3、此詞語為貶義詞。
引證解釋
1、佛教語。謂煩惱的殘余成分。佛教認為一切煩惱皆分現(xiàn)行、種子、習氣三者,既伏煩惱之現(xiàn)行,且斷煩惱之種子,尚有煩惱之余氣,現(xiàn)煩惱相,名為“習氣”。
、佟華嚴經(jīng)·普賢行愿品》:“摧伏眾魔及諸外道,滅除一切煩惱習氣,入菩薩地,近如來地。”
、凇洞笾嵌日·釋初品》:“汝三毒習氣未盡,以是故,汝影覆時,恐怖不除。”
2. 習慣;習性。后多指逐漸形成的不良習慣或作風。
、偎翁K軾 《再和潛師》:“ 東坡 習氣除未盡,時復長篇書小草。”
、谇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財計》:“治天下者既輕其賦歛矣,而民間之習氣未去,蠱惑不除,奢侈不革,則民仍不可使富也。”
、矍 昭連 《嘯亭雜錄·太宗讀金史》:“曾御 翔鳳樓 傳諭諸王大臣,不許褒衣博帶以染 漢 人習氣。”
、 郭小川 《秋歌》:“滾它的吧,市儈哲學,庸人習氣,懦夫行徑。”
- 上一篇:【即身成佛】什么意思?即身成佛解釋
- 下一篇:【熏習】是什么意思?佛教熏習解釋
- 在家學佛人容易犯的一個毛! - 未知
- 民間有女性死后要“過血河”的說法,佛教怎么看? - 崇慈法師
- 請問念佛時念到想打瞌睡及打哈欠,這是個人的習氣障礙嗎?該如何解決? - 明證法師
- 印光大師答:如何擺脫淫欲習氣的束縛? - 印光大師
- 掃清習氣,降伏其心 - 虛云法師
- 如何與人相處?放下習氣 - 證嚴法師
- 習氣是什么意思? - 未知
- 為什么學佛以來我的情欲越來越旺盛?脾氣越大? - 恒傳法師
- 初學佛妄想習氣放不下怎么辦? - 虛云法師
- 你是真修還是假修? - 網(wǎng)絡
- 什么是真正的愛自己 -
- 念阿彌陀佛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暴脾氣,怎么辦? - 妙寂法師
- 師父氣定神閑 侍者如夢初醒 - 恒傳法師
- 理直要氣和,得理要饒人 - 證嚴法師
- 怎樣才能控制住自己,不與父母爭吵? - 昌樂法師
- 家里人脾氣非常壞,應該怎么跟他們相處呢? - 昌樂法師
- 孩子吃素反胃,吃葷沒事,是什么原因呢? - 恒傳法師
- 「習慣」的牽引力 - 道證法師
- 卸下銳甲的同時,請把壞脾氣一起卸了 - 未知
- 憨山大師:消盡煩惱習氣,露出本來面目 - 憨山大師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