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與人生 >

執(zhí)念與習氣是怎么來的,如何改變?

常暘法師:執(zhí)念與習氣是怎么來的?如何改變習氣和執(zhí)念?

習氣的力量這么強如何改變?

  我們?nèi)擞辛暁猓袌?zhí)念,那這種力量是怎么來的?我們都知道久習成性,也是我們不斷培養(yǎng)起來的。我們年輕的時候可能很多習氣不會那么重,執(zhí)念也不會那么強,但是隨著一天一天這種力量就會越來越強。

  我們學過唯識的人都知道種子的力量,種子你不去破壞它,就自然增長廣大。除非哪一天你明白這個執(zhí)念不好,這種習氣不好,我想改變它的時候,這個種子才能朝著越來越弱的方向,最終你就去戰(zhàn)勝它。

  我們這個執(zhí)念跟習氣怎么來的?是由我們的認知而形成的。就像有些人睡懶覺,也是一種執(zhí)念,慢慢的就會變成一種習慣,就是習氣,這個力量非常強,因為覺得舒服。但是當你學佛以后你就會知道,睡懶覺是我們修行很大的障礙,我們要戰(zhàn)勝這個習氣。

  那這個時候首先我們要培養(yǎng)認知,你意識到它不對,然后你要發(fā)愿我要去改變,這個時候就會有一種力量。一開始可能你會很不舒服,因為你違背了你以前自己的隨順習氣,你要去逆著來,那肯定會很不舒服,甚至會沒精打采,會有很多不舒服的感受。但是這個時候,你不要被這種不舒服的感受打敗了。甚至你自己也給它找一個理由,然后放棄了,那你這個習氣就改變不了。

  當然我們要在改變這些的前提之下,最重要就是要培養(yǎng)覺知力。我們覺知力不單是打坐的時候來培養(yǎng),打坐只是告訴我們覺知力的重要性。但是你真正的培養(yǎng)就要在生活與工作當中,在每個當下都清清楚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在想什么。

  可能有些人會說,我們難道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嗎?這還需要培養(yǎng)嗎?其實覺知不是簡單的,那種模棱兩可的認為知道,而是要培養(yǎng)那種全身心的專注當下。就像我們開車的時候,車門是不是會關(guān)的太重或者關(guān)的太輕。關(guān)門的時候是不是如此,我們拿起東西的時候是不是輕手輕腳,我們放下東西的時候是不是也如此。但是我們很難做到。

  可能你覺得這些事情無關(guān)緊要,隨著自己的性子來。有些人關(guān)門特別重,一砰嚇了一跳。這些事情看上去是微不足道,但是這種力量非常可怕。所以培養(yǎng)覺知,就要從這里去訓練,盡量讓自己一天不犯錯。管好自己的身口,這些都是需要覺知力。如果你沒有這個力量,你隨順你的習氣。該造惡還是造惡,該胡說八道還是胡說八道。那你的命運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你修行也不會成功的。

  打個很簡單的比喻,我們平時吃飯要么就心不在焉胡思亂,想甚至有些人一邊吃飯就刷著手機,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吃什么。要么被情緒左右,挑三揀四,對喜歡的去貪,對不喜歡的去嗔。吃個飯都讓自己產(chǎn)生了很多負面的形象、負面的情緒,這樣都是失去正念,都是在不知不覺當中發(fā)生。

  所以,“知道”兩個字需要訓練的,要從走路吃飯最簡單的事情做起,否則的話你只是一天念個佛、打個座,那些遠遠不夠的。你要把這種覺知的力量不斷地增強,那你的心就會逐漸的清晰,然后持續(xù)穩(wěn)定,你才能把這種力量應(yīng)用到其它的事情,乃至一切時,一切處。

  有了這樣的覺知力,我們才能進一步培養(yǎng)觀照力。我們?nèi)嗽诶硇缘臅r候都知道這件事情是不對的,但是事情來了以后你就照樣去做了,這個就是你一個是沒有覺知力,你更沒有觀照力。所以你就是被你的習氣跟執(zhí)念帶著走,你修行就會失敗。

  我們要培養(yǎng)內(nèi)在的這種覺性之光,那是要從當下每一個事件當中去修,而不是離開了這些事到另外一個地方去修,那樣的話我們修行的機會太少了,去練我們這個心的機會太少了。我們心被無始劫以來這種業(yè)力、習性、執(zhí)念所強烈的牽引著,這種力量強大到不可思議。所以為什么佛陀不出世,凡夫生生世世都在輪回當中,因為這種力量太強了。

  我們今天聞到了佛法,我們要從中跳出來都是非常難。所以,一個人修行能不能成功,就看你的覺知力強不強,觀照力強不強,不然你就是被業(yè)力所轉(zhuǎn)。如果你這方面觀照力強,你就可以轉(zhuǎn)業(yè)力。心被境轉(zhuǎn),那我們就是凡夫。我們心能轉(zhuǎn)境,我們慢慢的就會變成一個明白人,最后就會變成一個圣者。

文章轉(zhuǎn)自微信公眾號:如是我聞報德寺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