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九十七 博物

東方朔 劉向 胡綜 張華 束皙 沈約 虞世南 傅奕 郝處俊 孟詵唐文宗 賈耽 段成式 江陵書生

----------------------------------------

東文朔

漢武帝時,嘗有獨足鶴。人皆不知,以為怪異。東方朔奏曰:此山海經(jīng)所謂畢方鳥也。驗之果是。因敕廷臣皆習(xí)山海經(jīng)。山海經(jīng)伯翳所著,劉向編次作序。伯翳亦曰伯益。《書》曰:益典朕虞。蓋隨禹治水,取山海之異,遂成書。(出《尚書故實》)

【譯文】

漢武帝時,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獨腳鶴,人們不知是什么鳥,認(rèn)為是一種奇怪的禽類。東方朔向武帝上奏說,這是《山海經(jīng)》中所說的畢方鳥。經(jīng)過驗證果然是這樣。于是,漢武帝下詔書,命令上臣們都學(xué)習(xí)《山海經(jīng)》!渡胶=(jīng)》是伯翳所著的,西漢劉向按次序編輯并作序言。伯翳也叫伯益!渡袝飞险f,伯益的《山海經(jīng)》讓我快樂。因為伯益曾跟隨大禹治水,遍采山川河海的奇異之處,寫成了此書。

----------------------------------------

劉向

貳負(fù)之臣曰危,與貳負(fù)殺契窳。帝乃梏之疏屬之山。桎其右足,反縛兩手與發(fā),系之山上,在關(guān)提西北,郭璞注云。漢宣帝使人發(fā)上郡磐石,石室中得一人,徒裸,被發(fā)反縛,械一足。以問,群臣莫知。劉向按此言之。宣帝大驚,由是人爭學(xué)山海經(jīng)矣。(出《山海經(jīng)》)

【譯文】

貳負(fù)手下有一個臣子,叫危。危和貳負(fù)共同去父殺契窳(yàyǔ,古代傳說中的怪獸)。帝把危拘禁在疏屬這個地方的山上,右腳戴著鐐銬,兩手和頭發(fā)被反綁著,拴在山上的石頭上,在關(guān)提西北部。東晉文學(xué)家郭璞在《山海經(jīng)注》中是這樣說的。漢宣帝劉詢派人在上郡采掘大石塊,在一個石室中發(fā)現(xiàn)一具古尸,全身赤裸,披發(fā),雙手被反綁,一只腳被銬著。漢宣皇上問這件事,大臣們沒有知道的,只有劉向詳細(xì)地說出了本末,漢宣帝很吃驚。由此,人們爭學(xué)《山海經(jīng)》。

----------------------------------------

胡綜

胡綜博物多識。吳孫權(quán)時,有掘地得銅匣長二尺七寸,以琉璃為蓋,雕縷其上,得一白玉如意,所執(zhí)處皆刻龍虎及蟬形。時莫能識其所由者。權(quán)以綜多悉往事,使人問之。綜云:\"昔秦始皇東游,以金陵有天子氣,乃改縣名。并掘鑿江湖,平諸山阜,處處輒埋寶物,以當(dāng)王土之氣。事見于秦記,此蓋是乎。\"眾人咸嘆其洽聞,而悵然自失。(出《綜別傳》)

【譯文】

胡綜博學(xué)多識。東吳孫權(quán)時,有人在掘地時得到一個銅匣,長二尺七寸,上有琉璃蓋,匣上雕刻著花紋。又得到一個白色玉石如意,手拿的地方刻著龍、虎、蟬形圖案。當(dāng)時,誰也不知道這物件的來由,孫權(quán)認(rèn)為胡綜對過去的事情很熟悉,便派人去問。胡綜說:\"當(dāng)年秦始皇東游,認(rèn)為金陵一帶有天子氣,便改了縣名,掘江挖河,推平山丘,并在各地埋下寶物,用這種辦法破壞王土之氣,此事在《秦記》上有記載。這些東西就是當(dāng)年埋下的寶物。\"眾人很嘆服胡綜的博學(xué)多聞。自己感到很慚愧。

----------------------------------------

張華

魏時,殿前鐘忽大鳴,震駭省署。華曰:\"此蜀銅山崩,故鐘鳴應(yīng)之也。\"蜀尋上事,果云銅山崩。時日皆如華言。(出《小說》)

【譯文】

魏時,殿前的大鐘忽然自己鳴響了起來,省署內(nèi)外一片驚慌。張華說:\"這是由于四川銅山山崩,相互共鳴的原因,所以大鐘自鳴。\"不久,四川上奏,果然是銅山山崩,時間和張華說的一樣。

----------------------------------------

又張華

晉陸士衡嘗餉張華,于時賓客盈座。華開器,便曰:\"此龍肉也。\"眾雖素伏華博聞,然意未知信。華曰:\"試以苦酒灌之,必有異。\"試之,有五色光起。士衡乃窮其所由。鲊主曰:\"家園中積茅下,得一白魚,質(zhì)狀殊常,以作鲊過美,故以餉陸。(出《世說》)

【譯文】

又中朝時,有人畜銅澡盤,晨夕恒鳴如人扣。以白張華。華曰:\"此盤與洛鐘宮商相諧,宮中朝暮撞,故聲相應(yīng)?设z令輕,則韻乖,鳴自止也。\"依言,即不復(fù)鳴。(出《小說》)又武庫內(nèi)有雄雉,時人咸謂為怪。華云:\"此蛇之所化也。\"即使搜除庫中,果見虵蛻之皮。(出《小說》)

----------------------------------------

又張華

又吳郡臨平岸崩,出一石鼓,打之無聲。以問華。華曰:\"可取蜀中桐材,刻作魚形,扣之則鳴矣。\"即從華言,聲聞數(shù)十里。(出《小說》)

又惠帝時,有得一鳥毛長數(shù)丈。華見而嘆曰:\"此所謂海鳧毛。此毛出則天下土崩。\"果如其言。(出《異苑》)

又洛中有一洞穴深不可測。有一婦人欲殺夫,謂夫曰:\"未曾見此穴。\"夫自過視之。至穴,婦推夫墜穴,至底,婦擲飯物,如欲祭之。此人當(dāng)時顛墜恍惚,良久乃蘇。得飯食之,氣力稍強。周惶覓路,乃得一穴。匍匐從就,崎嶇反側(cè)。行數(shù)十里,穴小寬,亦有微明。遂得寬平廣遠(yuǎn)之地。步行百余里,覺所踐如塵,而聞粇米香,啗之芬美,過于充饑。即裹以為糧,緣穴行而食。此物既盡,復(fù)遇如泥者,味似向塵,又赍以去。所歷幽遠(yuǎn),里數(shù)難測。就明曠而食所赍盡,便入一都:郛郭修整,宮館壯麗。臺榭房宇,悉以金魄為飾。雖無日月,明逾三光。人皆長三丈,被羽衣,奏奇樂,非世所聞也。便告請求哀。長人語令前去,從命進(jìn)道。凡遇如此者九處。最后所至,苦告饑餒。長人入,指中庭一大柏樹,近百圍,下有一羊,令跪捋羊須。初得一球,長人取之。次捋又取,后捋令啗食,即得療饑。請問九處之名,求停不去。答曰:\"君命不得停,還問張華當(dāng)悉。\"此人便復(fù)隨穴而行,遂得出交郡。往還六七年間,即歸洛,問華,以所得二物視之。華云:\"如塵者是黃河龍涎;泥是昆山下泥;九處地仙名九館;羊為癡龍;其初一珠,食之與天地等壽,次者延年,后者充饑而已。\"(出《幽明錄》)

又豫章有然石,以水灌之便熱,用以烹煮,可使食成。熱盡,下可以冷水灌之更熱。如此無窮。世人貴其異,不能識其名。雷煥元康中入洛,乃赍以示華。華云:\"此所謂\"然石\"。\"(出《異物志》)

又嵩高山北有大穴空,莫測其深。百姓歲時每游其上。晉初,嘗有一人誤墜穴中。同輩冀其倘不死,試投食于穴。墜者得之為糧,乃緣穴而行?墒S日,忽曠然見明。又有草屋一區(qū),中有二人,對坐圍棋,局下有一杯白飲。墜者告以饑渴。棋者曰:\"可飲此。\"墜者飲之,氣力十倍。棋者曰:\"汝欲停此不?\"墜者曰:\"不愿停。\"棋者曰:\"汝從西行數(shù)十步,有一井,其中多怪異,慎勿畏,但投身入中,當(dāng)?shù)贸。若?即可取井中物食之。墜者如其言。井多蛟龍,然見墜者,輒避其路。墜者緣井而行。井中有物若青泥,墜者食之。了不復(fù)饑?砂肽暝S,乃出蜀中。因歸洛下,問張華。華曰:\"此仙館,所飲者玉漿,所食者龍穴石髓也。\"(出《小說》)

----------------------------------------

【譯文】

晉時,陸士衡曾請張華吃飯,當(dāng)時賓客滿座,張華揭開一食器,說:\"這是龍肉。\"大家雖然知道張華博學(xué)多識,但這次卻有點不大相信。張華說,你們用苦酒澆一下試驗,必然有變化。一試,那肉發(fā)出了五色光。陸士衡追問是怎么回事。廚師說:\"我在園中茅草下得到一條白魚,肉質(zhì)、形狀都很特殊,烹調(diào)后味道很美,所以才給您品嘗品嘗。\"

又,晉中朝時,有人家中蓄有一個銅澡盆,早晚經(jīng)常鳴響,就像有人擊打似的。這人把這事告訴了張華,張華說:\"你這個銅澡盆和洛陽宮中大鐘的音律相同,所以宮中早晚敲鐘時,你的銅盆也發(fā)聲相應(yīng)和,你可用銼把澡盆銼輕一些,它們的音律就不同了,也就不再鳴叫了。\"按他說的辦法做了,果然不再鳴響了。

又,武器庫中發(fā)現(xiàn)一只公山雞,大家感覺奇怪。張華說,這是蛇變的。他們便在庫中搜尋,果然找到了蛇蛻的皮。

又,吳郡臨平地方有一石崖崩裂,發(fā)現(xiàn)一只石鼓,敲打時不出聲。問張華,他說:\"可用四川產(chǎn)的桐木,刻成魚形,用這個敲打石鼓,就能發(fā)出聲音。\"按他的說法辦了,鼓的響聲十里外都能聽到。

又,晉惠帝司馬衷時,得到一根數(shù)丈長的鳥毛。張華嘆息一聲說:\"這是海鳧毛,一出現(xiàn)這種毛,天下就要發(fā)生地震。\"果然如此。

又,洛中地方有一個洞穴,深不可測。有一婦人想殺害她的丈夫,對她丈夫說:\"你沒看見過這個洞吧?\"丈夫走來看時,妻子把丈夫推到穴中。婦人扔了些食物,用來祭奠丈夫。這人起初時恍恍惚惚。過了一會兒才蘇醒過來,把婦人扔下的食物吃了,有了些力氣。四處尋找出路,找到一個穴洞,伏下身子在里邊爬,曲曲彎彎,爬了數(shù)十里,穴洞漸寬,也有了微弱的亮光,逐漸路也平了,地方也寬闊了。又步行了一百多里,覺得腳下踩的像塵土,聞著有股米香味,用嘴嘗嘗味道很美。他就用這東西充饑,還背了一些當(dāng)糧食用。又沿著穴洞走,這東西也吃光了,又遇到像泥一樣的東西,味道和方才那些塵土樣的東西一樣,他又吃這個,走了很遠(yuǎn)很遠(yuǎn),也不知有多少里。眼前更寬闊了,食物又吃光了。他來到一座城堡,城中的建筑很整齊,宮館也很壯麗,樓臺亭榭,都用金子裝飾。這里雖然沒有太陽、月亮,但特別亮。人都三丈多高,身上披著羽毛衣,演奏的音樂也很奇特,在世間沒有聽到過的。他便哀求長人指點他,長人叫他還往前走。他又往前走,走過了九處這樣的地方,到了最后一處,他很饑餓,長人指著庭中一棵大柏樹,這樹一百多圍粗,樹下有一只羊。長人叫他捋羊胡子,最初得到一個珠子,長人拿去了,又捋出一個珠子,又被取去。最后捋出一個,才叫他吃了。他不餓了。他詢問這九處是什么地方,他想留在這里不走了。回答說:\"你的命運是不能在這住下的,你回去問張華就明白了。\"這人又隨著穴道往前走,竟走到了城郊,這一趟竟走了六七年的時間;氐搅寺尻,他問張華,并把他得到的兩樣?xùn)|西給張華看。張華說,像塵土的是黃河龍涎,泥是昆山下的泥,九處地方是九館,羊是癡龍,第一個珠子若是吃了,與天地同壽,第二個能延長壽命,最后那個,只能充饑而已。

又,豫章地方有一種然石,用水澆便發(fā)熟,用來烹煮,可以做熟飯。放完熱后,再用冷水澆,更熱?梢赃@樣反復(fù)生熱,人們感到這種石頭很怪,不知叫什么。雷煥元到洛陽時帶了一塊給張華看,張華說,這就是所說的然石。

又,嵩山北側(cè)有個大穴洞,深不可測,老百姓每年都在上面游玩。晉初,曾經(jīng)有一個誤墜洞中,一起來的伙伴們希望他不死,便往洞中投放了一些食物,墜者就吃這些食物。他沿著洞穴往前走,十多天后,忽然前面寬闊明亮,又有一處草房,房中有二人對坐下棋。棋盤旁邊有一杯白水,墜者說又饑又渴。下棋的人說:\"你可以喝這個。\"墜者喝完,力量增加了十倍。下棋人問:\"你愿不愿意住在這里?\"墜者說不愿意。下棋人說:\"你往西走十幾步,有一口井,井里有些奇怪,你不要害怕,你跳進(jìn)去,就能出去。若餓了,就吃井中的東西。\"墜者按照說的這么辦了。井里有蛟龍,都給墜者讓路,墜者沿著井壁往前走,井中有像青泥一樣的東西,餓了就吃這些東西。半年多才走出來,到了蜀中。他回到洛陽,問張華,張華說:\"那是仙館,你喝的是玉漿,你吃的是龍穴石髓。\"

----------------------------------------

束皙

晉武帝問尚書郎摯仲冶:\"三月三日曲水,其義何旨?\"答曰:\"漢章帝時,平原徐肇以三月初生三女,至三日而俱亡。一村以為怪,乃相推之水濱盥洗,因流以濫觴。曲水之義,蓋起此也。\"帝曰:\"若如所談,便非嘉事也。\"尚書郎束皙進(jìn)曰:\"仲冶小生,不足以知此。臣請說其始。昔周公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詩云:\"羽觴隨東(明抄本\"東\"作\"洝\",《太平御覽》三十引\"東\"作\"氵安\")流。又秦昭王三日上巳置酒河曲,見金人自淵而出,奉水心劍曰,今君制有西夏,乃秦霸諸侯。乃因此處立為曲水。二漢相沿,皆為盛業(yè)。\"帝曰:\"善。\"賜金五十斤,而左遷仲冶為陽城令。(出《續(xù)齊諧記》)

【譯文】

晉武帝司馬炎問尚書郎摯仲冶,三月三日曲水這個節(jié)日,是怎么個來歷?仲冶回答說:\"東漢章帝劉火旦時,平原地方,有個叫徐肇的人,在三月初生了三個女兒,三天后都死了,村里人們認(rèn)為是件怪事,便到水邊盥洗,洗去霉氣,后來,人們在這個日子到河邊喝酒,曲水的來歷,就是依據(jù)這而來的。\"武帝說:\"若是如你所說的,這不是一件好事。\"尚書郎束皙進(jìn)言說:\"仲冶年輕,不知這樣的事,請允許我說說它的起源。從前,周公在洛陽,常把盛酒的器具放在河上,飲酒取樂,所以古詩中說,羽觴隨東流。又因為,秦昭王在三日上巳時將酒放置在河彎時,看到一個銅人從深水中走出,手捧一把水心劍說:\'你現(xiàn)在統(tǒng)治西夏,將來一定稱霸諸侯。\'因此,就把這個地方叫做曲水。東西兩漢沿用此俗,大業(yè)昌盛。\"晉武帝說:\"很好。\"賞束皙黃金五十斤,將仲冶降為陽城縣令。

----------------------------------------

沈約

梁武帝多策事。因有貢徑寸栗者,帝與沈約策栗事:帝得十余事,約得九事。及約出,人問今日何不勝?約曰:\"此人忌前,不讓必恐羞死。時又策錦被事。(出《盧氏雜說》)

又天監(jiān)五年,丹陽山南得瓦物,高五尺,圍四尺,上銳下平,蓋如盒焉。中得劍一,瓷具數(shù)十。時人莫識。沈約云:\"此東夷盂也,葬則用之代棺。此制度卑小,則隨當(dāng)時矣。東夷死則坐葬之。\"武帝服其博識。語在江右(明抄本\"右\"作\"左\")雜事。(出《史系》)

【譯文】

梁武帝蕭衍很喜歡賭物游戲。這時宮中有進(jìn)貢的一寸大小的栗子,武帝與沈約賭栗子,武帝贏了十多次,沈約贏了九次。沈約出來時,別人問他今天怎么輸了?沈約說:\"這個人忌妒比他強的人,不讓他,恐怕他要羞死。\"他又玩賭錦被的游戲。

又,梁武帝天監(jiān)五年時,在丹陽山南面得了一件瓦器,高五尺,周長四尺,上尖下平,象個盒似的。里面有一把劍和十幾件瓷器。當(dāng)時人們不認(rèn)識這是什么東西。沈約說:\"這是東部少數(shù)民族使用的一種陶器。葬人時用來代替棺槨,它的尺寸比較小,因為東部少數(shù)民族死時都是坐葬。\"柴武帝佩服他的博學(xué)多識。這事記載在《江右雜事》中。

----------------------------------------

虞世南

唐太宗令虞世南寫列女傳,屏風(fēng)已裝,未及求本,乃暗書之,一字無失。(出《國史異纂》)

【譯文】

唐大宗李世民命令虞世南在屏風(fēng)上書寫列女傳,當(dāng)時屏風(fēng)已裝好,來不及去取書,虞世南憑記憶書寫,一字不漏。

----------------------------------------

又虞世南

太宗常出行,有司請載副書以從。帝曰:\"不須,虞世南此行秘書也。\"

【譯文】

唐太宗常常出行,掌管皇上出行的部門想派一個善寫的副書跟隨他。他說:\"不用,這次由虞世南當(dāng)秘書。\"

----------------------------------------

傅奕

唐貞觀中,有婆羅門僧言得佛齒,所擊前無堅物。于是士女奔湊,其外如市。傅奕方臥病,聞之。謂其子曰:\"非佛齒。吾聞金剛石至堅,物莫能敵,唯羚羊角破之。汝可往試焉。\"僧緘滕甚嚴(yán),固求,良久乃見。出角叩之,應(yīng)手而碎,觀者乃止。今理珠玉者用之。(出國史異纂))

【譯文】

唐朝貞觀中期,有一個婆羅門僧說:\"他得到一顆佛牙,沒有任何東西能打碎它。\"于是,男男女女都來觀看,門庭若市。正趕上傅奕臥病在床,聽說后告訴他兒子說:\"那不是佛牙,我聽說金剛石特別堅硬,一般的東西打不碎它,唯有用羚羊角才能打破它,你可以去試一試。\"那僧人將佛齒放在袋中,綁扎嚴(yán)密,他不愿拿出,傅奕兒子再三懇求,很久才讓他看,他用羚羊角一打,應(yīng)手而碎。從此,再沒有人去看了,現(xiàn)在雕刻珠玉的人都用這種方法。

----------------------------------------

郝處俊

唐太宗問光祿卿韋某,須無脂肥羊肉充藥。韋不知所從得,乃就侍中郝處俊宅問之?≡:\"上好生,必不為此事。\"乃進(jìn)狀自奏;其無脂肥羊肉,須五十口肥羊,一一對前殺之,其羊怖懼,破脂并入肉中。取最后一羊,則極肥而無脂也。上不忍為,乃止。賞處俊之博識也。(出《朝野僉載》)

【譯文】

唐太宗問光祿卿(掌管皇帝膳食的官)韋某說:\"須要用無脂肥羊肉做藥。\"韋某不知去哪里能找到,便到宮中大臣侍中郝處俊家去問,郝處俊說:\"皇上不愿殺生,他不能做這件事。\"于是親自上奏書說,無脂肥羊肉,要用五十口肥羊,一個一個地在羊面前殺死,羊都很害怕,脂便破了,入到肉中,取最后一只羊,這羊肉很肥但無脂;噬喜蝗绦倪@樣做,便停止了。皇上很贊賞郝處俊的博學(xué)多識。

----------------------------------------

孟詵

唐孟詵,平昌人也,父曜明經(jīng)擢第,拜學(xué)官。詵少敏悟,博聞多奇,舉世無與比。進(jìn)士擢第,解褐長樂縣尉,累遷鳳閣舍人。時鳳閣侍郎劉祎之臥疾,詵候問之,因留飯,以金碗貯酪。詵視之驚曰:\"此藥金,非石中所出者。\"祎之曰:\"主上見賜,當(dāng)非假金。\"詵曰:\"藥金仙方所資,不為假也。\"祎之曰:\"何以知之?\"詵曰:\"藥金燒之,其上有五色氣。\"遽燒之,果然。祎之以聞。則天以其近臣,不當(dāng)旁稽異術(shù),左授臺州司馬,累遷同州刺史。每歷官,多煩政,人吏殆不堪。薄其妻室,常曰,妻室可烹之以啖客。人多議之。(出《御史臺記》)

【譯文】

唐朝,孟詵,平昌人氏。他父親孟曜,經(jīng)過經(jīng)學(xué)考試及第,任學(xué)官。孟詵年少聰明,博聞多識,舉世無比,進(jìn)士及第,初任長樂縣尉,后升為鳳閣(中書省)舍人。當(dāng)時鳳閣侍郎劉祎之患病臥床,孟詵去問候,劉祎之留他吃飯,用金碗盛乳酪。孟詵看到很驚奇地說:\"這碗是用藥金做的,不是石頭中冶煉出的自然金。\"劉祎之說:\"這是皇上的賜物,不會是假金吧?\"孟詵說:\"藥金是用仙方配制出來的,也不是假金。\"劉祎之說:\"你怎么知道?\"孟詵說:\"你用火燒它,能出現(xiàn)五色氣。\"馬上燒之,果然有五色氣,劉祎之這才明白了。武則天執(zhí)政時,把孟詵任為宮廷近臣,因為他搞旁門異術(shù),又把他降為臺州司馬。后來又升為同州刺史。他每到一處為官,為政繁瑣雜亂,官、民都不堪忍受。他對妻室也很輕視。他常說,妻室可以用來做菜肴,招待客人。人們對他議論紛紛。

----------------------------------------

唐文宗

唐文宗皇帝聽政暇,博覽群書。一日,延英顧問宰臣,毛詩云:呦呦鹿鳴,食野之蘋。蘋是何草?時宰相李玨、楊嗣復(fù)、陳夷行相顧未對。玨曰:\"臣按爾雅,蘋是藾蕭。\"上曰:\"朕看毛詩疏,蘋葉圓而花白,叢生野中,假非藾蕭。\"又一日問宰臣,古詩云:輕衫襯跳脫。跳脫是何物?宰臣未對。上曰:即今之腕釧也!墩嬲a》言,安姑有斫粟金跳脫,是臂飾。(出《盧氏雜說》)

【譯文】

唐文宗李昂,在處理朝政的閑暇時間,經(jīng)常博覽群書。一天,他在延英殿中問左右的宰相和大臣:\"《詩經(jīng)》中有這樣的句子:呦呦鹿鳴,食野之蘋。蘋是什么草?\"當(dāng)時宰相李玨、楊嗣復(fù)、陳夷行相互看了看,沒回答。李玨說:\"臣按《爾雅》的解釋,蘋是藾蕭(一種像蘋似的植物)。\"皇上說:\"我看過《詩經(jīng)注》,那上面說,蘋葉圓、花白,在野地叢生,好像不是藾蕭。\"又一天,他問宰臣:\"古詩有一句\'輕衫襯跳脫\'。這\'跳脫\'是什么東西?\"宰臣們沒有回答;噬险f:\"就是現(xiàn)在腕上戴的鐲子。\"《真誥》(南朝梁,陶弘景編的一套書)上說\"安姑有斫粟金跳脫\",是手臂上的裝飾物品。

----------------------------------------

賈耽

唐賈耽好地理學(xué)。四方之使,乃是(明抄木\"乃是\"作\"自乃\")蕃虜來者,而與之坐,問其土地山川之所終始。凡三十年,所聞既備,因撰海內(nèi)華夷圖。以問其郡人,皆得其實,事無虛詞。(出《盧氏雜說》)

【譯文】

唐時,賈耽非常喜好地理學(xué),他經(jīng)常和四方來的使臣,被俘虜來的少數(shù)民族坐在一起,詢問那里的山川風(fēng)貌,自然情況,他這樣積累了三十年,準(zhǔn)備好了資料,撰寫了一部《海內(nèi)華夷圖》。問各地來的人,書中所寫的內(nèi)容和各地的實際情況完全相符。

----------------------------------------

段成式

唐段成式詞學(xué)博聞,精通三教;復(fù)強記,每披閱文字,雖千萬言,一覽略無遺漏。嘗于私第鑿一池,工人于土下獲鐵一片,怪其異質(zhì),遂持來獻(xiàn)。成式命尺,周而量之,笑而不言。乃靜一室,懸鐵其室中之北壁。已而泥戶,但開一牖方才數(shù)寸,亦緘鐍之。時與近親辟牖窺之,則有金書兩字,以報十二時也。其博識如此。(出《南楚新聞》)

【譯文】

唐時,段成式不但對詩詞有很高的選詣,而且精通道、釋、儒三教,他的記憶力特別好,他披閱過的文字,就是千言萬語,他也能過目成誦,略無遺漏。他曾經(jīng)在房前開鑿一個池子,工人在土中挖了一片鐵,這鐵的形狀質(zhì)地都很特殊,便給他送來。段成式用尺量鐵。量鐵的圓周后,只是笑而不語。他騰出一間房子,把這片鐵懸在房中的北墻上,然后把屋用泥抹過,只留一下幾寸見方的小窗,這小窗也用鎖鎖著。一些和他親近的人從小窗中看到,上面有金書兩字,用來報告每天的十二時辰。他就是這樣有學(xué)問。

----------------------------------------

又段成式

成式多禽荒,其父文昌嘗患之。復(fù)以年長,不加面斥其過,而請從事言之。幕客遂同詣學(xué)院,具述丞相之旨,亦唯唯遜謝而已,翌日,復(fù)獵于郊原,鷹犬倍多。既而諸從事各送兔一雙,其書中徵引典故,無一事重疊者。從事輩愕然,多其曉其故實。于是齊詣文昌,各以書示之。文昌方知其子藝文該瞻。山簡云:\"吾年四十,不為家所知。\"頗亦類似。(出《玉堂閑話》)

【譯文】

段成式喜歡打獵,他父親段文昌常常憂慮這件事,段成式已經(jīng)年長,做父親的也不便當(dāng)面訓(xùn)斥,而請從事(府郡中的小官名)告訴成式。他的幕僚和他一同到學(xué)院時,從事便把丞相(段成式父親的官職)的意思轉(zhuǎn)告給他,他很認(rèn)真地聽并表示感謝。第二天,又去郊外打獵,所帶的鷹犬比平時多一倍,給那些從事們每人一對兔子。并附信一封,他的信中所引用的典故,沒有一事是重復(fù)的,那些府中的從事都感到驚訝,他文章中的典故出處意是那樣多。他們一起去見段文昌,把他們的文章給段文昌看,看過之后,文昌才知道了他兒子的學(xué)識、技藝是那么廣博。山簡(山濤的幼子,西晉時官至尚書左仆射)曾說:\"我都四十歲了,家中人還不了解我。\"段成式和山簡很相似。

----------------------------------------

江陵書生

江陵南門之外,雍門之內(nèi),東垣下有小瓦堂室一所,高尺許,具體而微。詢其州人,曰:\"此息壤也。\"鞠其由,曰:數(shù)百年前,此州忽為洪濤所漫,未沒者三二版。州帥惶懼,不知所為。忽有人白之曰,洲之郊墅間,有一書生博讀甚廣,才智出人。請召詢之。及召問之,此是息壤之地,在于南門。仆嘗讀息壤記云,禹湮洪水,茲有海眼。泛之無恒,禹乃鐫石,造龍之宮室,置于穴中,以塞其水脈。后聞版筑此城,毀其舊制,是以有此懷襄之患。請掘而求之。果于東垣之下,掘數(shù)尺,得石宮室,皆已毀損。荊帥于是重葺,以厚壤培之。其洪水乃絕。今于其上又起屋宇,志其處所。旋以《息壤記》驗之,不謬。(出《玉堂閑話》)

【譯文】

江陵縣城的南門外,雍門內(nèi)的東墻下有一所小堂室,堂室上覆蓋小瓦,只有一尺多高,堂室雖小,梁、柱、門、窗,一應(yīng)俱全。詢問州內(nèi)的人,這是什么建筑?回答說,這是\"息壤\"。問這\"息壤\"是怎么個來由。說,幾百年以前,這個州暴發(fā)洪水,土地大部分被淹沒,沒淹沒的只有三兩處建筑,州帥很惶恐,不知怎么辦好。忽然有人告訴他說,在城郊有一個書生,博覽群書,才智出眾,請把他召來問一問。把那讀書人召來詢問,他說這是\"息壤\"之地,建在南門。我曾讀過《息壤記》,書中說,大禹為了填塞洪水,這里有海眼,洪水就是從這泛濫出來的。大禹雕刻石頭,造了一個龍宮,填在穴中,用以堵塞水脈。后來聽說為了建筑此城,把舊建筑都?xì)У袅。所以才造成了這么大的水災(zāi)。請挖掘一下看看。在東墻下挖了數(shù)尺,果然挖出了一個石頭雕刻的宮室,已經(jīng)被損壞了。荊州帥于是重新修葺,用厚土掩埋,才沒有再發(fā)生洪水,F(xiàn)在在土上面又建起這個堂室,用來標(biāo)志這個地方。用《息壤記》一對照,他說得很正確。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