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絕卷第一
越絕外傳本事第一
問曰:“何謂越絕?”“越者,國之氏也。”“何以言之?”“按春秋序齊魯,皆以國為氏姓,是以明之。絕者,絕也。謂句踐時也。當是之時,齊將伐魯,孔子恥之,故子貢說齊以安魯。子貢一出,亂齊,破吳,興晉,疆越。其后賢者辯士,見夫子作春秋而略吳越,又見子貢與圣人相去不遠,唇之與齒,表之與里,蓋要其意,覽史記而述其事也。”
問曰:“何不稱越經(jīng)書記,而言絕乎?”曰:“ 不也。絕者,絕也。句踐之時,天子微弱,諸侯皆叛。于是句踐抑疆扶弱,絕惡反之于善,取舍以道,沛歸于宋,浮陵以付楚,臨沂、開陽,復(fù)之于魯。中國侵伐,因斯衰止。以其誠在于內(nèi),威發(fā)于外,越專其功,故曰越絕。故作此者,貴其內(nèi)能自約,外能絕人也。賢者所述,不可斷絕,故不為記明矣。”
問曰:“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任用賢者,誅服疆楚,何不言齊絕乎?”曰:“桓公,中國。兵疆霸世之后,威凌諸侯,服疆楚,此正宜耳。夫越王句踐,東垂海濱,夷狄文身,躬而自苦,任用賢臣,轉(zhuǎn)死為生,以敗為成。越伐疆吳,尊事周室,行霸瑯邪,躬自省約,率道諸侯,貴其始微,終能以霸,故與越專其功而有之也!
問曰:“然越專其功而有之,何不第一,而卒本吳太伯為?”曰:“小越而大吳!薄靶≡酱髤悄魏? ”曰:“吳有子胥之教,霸世甚久。北陵齊、楚,諸侯莫敢叛者,乘,薛、許、邾、婁、莒旁轂趨走,越王句踐屬芻莝養(yǎng)馬,諸侯從之,若果中之李。反邦七年,焦思苦身,克己自責,任用賢人。越伐疆吳,行霸諸侯,故不使越第一者,欲以貶大吳,顯弱越之功也!
問曰:“吳亡而越興,在天與?在人乎?”“皆人也。夫差失道,越亦賢矣。濕易雨,饑易助!痹: “何以知獨在人乎?”“子貢與夫子坐,告夫子曰:‘ 太宰死。’夫子曰:‘不死也。\’如是者再。子貢再拜而問:‘何以知之?’夫子曰:‘天生宰嚭者,欲以亡吳。吳今未亡,宰何病乎?’后人來言不死。圣人不妄言,是以明知越霸矣!薄昂我匝灾?”曰:“種見蠡之時,相與謀道:‘東南有霸兆,不如往仕!嘁獤|游,入越而止。賢者不妄言,以是知之焉!
問曰:“越絕誰所作?”“吳越賢者所作也。當此之時,見夫子刪書作春秋,定王制,賢者嗟嘆,決意覽史記,成就其事!
問曰:“作事欲以自著,今但言賢者,不言姓字何?”曰:“是人有大雅之才,直道一國之事,不見姓名,小之辭也;蛞詾樽迂曀,當挾四方,不當獨在吳越。其在吳越,亦有因矣。此時子貢為魯使,或至齊,或至吳。其后道事以吳越為喻,國人承述,故直在吳越也。當是之時,有圣人教授六藝,刪定五經(jīng),七十二子,養(yǎng)徒三千,講習(xí)學(xué)問魯之闕門。越絕,小藝之文,固不能布于四方,焉有誦述先圣賢者,所作未足自稱,載列姓名,直斥以身者也?一說蓋是子胥所作也。夫人情,泰而不作,窮則怨恨,怨恨則作,猶詩人失職怨恨,憂嗟作詩也。子胥懷忠,不忍君沈惑于讒,社稷之傾。絕命危邦,不顧長生,切切爭諫,終不見聽。憂至患致,怨恨作文。不侵不差,抽引本末。明己無過,終不遺力。誠能極智,不足以身當之,嫌于求譽,是以不著姓名,直斥以身者也。后人述而說之,仍稍成中外篇焉!
問曰:“或經(jīng)或傳,或內(nèi)或外,何謂?”曰:“ 經(jīng)者,論其事,傳者,道其意,外者,非一人所作,頗相覆載;蚍瞧涫,引類以讬意。說之者見夫子刪詩、書,就經(jīng)易,亦知小藝之復(fù)重。又各辯士所述,不可斷絕。小道不通,偏有所期。明說者不專,故刪定復(fù)重,以為中外篇!
越絕荊平王內(nèi)傳第二
昔者,荊平王有臣伍子奢。奢得罪于王,且殺之,其二子出走,伍子尚奔吳,伍子胥奔鄭。王召奢而問之,曰:“若召子,孰來也?”子奢對曰:“王問臣,對而畏死,不對不知子之心者。尚為人也,仁且智,來之必入,胥為人也,勇且智,來必不入。胥且奔吳邦,君王必早閉而晏開,胥將使邊境有大憂!
于是王即使使者召子尚于吳,曰:“子父有罪,子入,則免之,不入,則殺之。”子胥聞之,使人告子尚于吳:“吾聞荊平王召子,子必毋入。胥聞之,入者窮,出者報仇。入者皆死,是不智也。死而不報父之仇,是非勇也!弊由袑υ:“入則免父之死,不入則不仁。愛身之死,絕父之望,賢士不為也。意不同,謀不合,子其居,尚請入。”
荊平王復(fù)使使者召子胥于鄭,曰:“子入,則免父死,不入,則殺之。”子胥介胄彀弓,出見使者,謝曰:“介胄之士,固不拜矣。請有道于使者:王以奢為無罪,赦而蓄之,其子又何適乎?”使者還報荊平王,王知子胥不入也,殺子奢而并殺子尚。
子胥聞之,即從橫嶺上大山,北望齊晉,謂其舍人曰:“去,此邦堂堂,被山帶河,其民重移。”于是乃南奔吳。至江上,見漁者,曰:“來,渡我!睗O者知其非常人也,欲往渡之,恐人知之,歌而往過之,曰:“日昭昭,侵以施,與子期甫蘆之碕。”子胥即從漁者之蘆碕。日入,漁者復(fù)歌往,曰:“心中目施,子可渡河,何為不出?”船到即載,入船而伏。半江,而仰謂漁者曰:“子之姓為誰?還,得報子之厚德!睗O者曰:“縱荊邦之賊者,我也,報荊邦之仇者,子也。兩而不仁,何相問姓名為?”子胥即解其劍,以與漁者,曰:“吾先人之劍,直百金,請以與子也。”漁者曰: “吾聞荊平王有令曰:‘得伍子胥者,購之千金!裎岵挥们G平王之千金,何以百金之劍為?”漁者渡于于斧之津,乃發(fā)其簞飯,清其壺漿而食,曰:“亟食而去,毋令追者及子也!弊玉阍:“諾!弊玉闶骋讯,顧謂漁者曰:“掩爾壺漿,無令之露!睗O者曰: “諾。”子胥行,即覆船,挾匕首自刎而死江水之中,明無泄也。
子胥遂行。至溧陽界中,見一女子擊絮于瀨水之中,子胥曰:“豈可得讬食乎?”女子曰:“諾!奔窗l(fā)簞飯,清其壺漿而食之。子胥食已而去,謂女子曰:“掩爾壺漿,毋令之露。”女子曰:“諾。”子胥行五步,還顧女子,自縱于瀨水之中而死。
子胥遂行。至吳。徒跣被發(fā),乞于吳市。三日,市正疑之,而道于闔廬曰:“市中有非常人,徒跣被發(fā),乞于吳市三日矣!标H廬曰:“吾聞荊平王殺其臣伍子奢而非其罪,其子子胥勇且智,彼必經(jīng)諸侯之邦可以報其父仇者。”王者使召子胥。入,吳王下階迎而唁,數(shù)之曰:“吾知子非恒人也,何素窮如此?”子胥跪而垂泣曰:“胥父無罪而平王殺之,而并其子尚。子胥遯逃出走,唯大王可以歸骸骨者,惟大王哀之!眳峭踉:“諾。”上殿與語,三日三夜,語無復(fù)者。王乃號令邦中:“無貴賤長少,有不聽子胥之教者,猶不聽寡人也,罪至死,不赦!
子胥居吳三年,大得吳眾。闔廬將為之報仇,子胥曰:“不可。臣聞諸侯不為匹夫興師。”于是止。其后荊將伐蔡,子胥言之闔廬,即使子胥救蔡而伐荊。十五戰(zhàn),十五勝。荊平王已死,子胥將卒六千,操鞭捶笞平王之墓而數(shù)之曰:“昔者吾先人無罪而子殺之,今此報子也!
后,子昭王、臣司馬子期、令尹子西歸,相與計謀:“子胥不死,又不入荊,邦猶未得安,為之奈何?莫若求之而與之同邦乎?”昭王乃使使者報子胥于吳,曰:“昔者吾先人殺子之父,而非其罪也。寡人尚少,未有所識也。今子大夫報寡人也特甚,然寡人亦不敢怨子。今子大夫何不來歸子故墳?zāi)骨疒?我邦雖小,與子同有之,民雖少,與子同使之!弊玉阍:“以此為名,名即章,以此為利,利即重矣。前為父報仇,后求其利,賢者不為也。父已死,子食其祿,非父之義也。 ”使者遂還,乃報荊昭王曰:“子胥不入荊邦,明矣。 ”
- 七 亂宮闈太子淫母妃 宴仲秋康熙祭上蒼
- 六十二回 蘇舜卿含冤歸太虛 劉墨林暴怒斥禽獸
- 齊宿瘤女
- 景公病水夢與日斗晏子教占夢者以對第六
- 伯夷列傳第一
- 卷一百三十六
- 魯季敬姜
- 卷一百八十三
- 一百二十九回 戀舊情雍正幸引娣 慰小妾允祉違圣旨
- 魏芒慈母
- 卷二百一十三
- 列傳第八十九
- 第十七章 聰敏
- 十三 張五哥君前訴冤情 十三爺府邸賞親兵
- 隋書卷三十九 列傳第四
- 列傳第二百二十五宦者一
- 卷二十八
- 三十四 入地牢明珠受酷刑 抗權(quán)貴劉華報君恩
- 第六章 潞河驛奸宄逞淫戲 瞞真情巧舌釋新憾
- 列傳第一百七十七
- 六十一回 稱名士偏遇大方家 探情人又見死對頭
- 景公逐得斬竹者囚之晏子諫第三
- 列傳第二百二十四外戚下
- 列傳第六宗室四
- 卷一百四十五
- 第三十一章 貴婦人慈心憫沉淪 帝乾隆雷雨理國政
- 列傳第二十 范泰王淮之王韶之荀伯子
- 景公問明王之教民何若晏子對以先行義第十八
- 列傳第一百七
- 列傳第二十
- 六十三回 鬧王府文士敢撒野 演陣法將軍忘形骸
- 卷七十
- 列傳第八
- 三十四 入地牢明珠受酷刑 抗權(quán)貴劉華報君恩
- 卷八
- 列傳第六十一
- 楚成鄭瞀
- 卷二十七 南中王門學(xué)案三
- 列傳第八十
- 第00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