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員第五十八
夫管仲之匡天下也,其施七尺。
瀆田悉徙,五種無不宜,其立后而手實。其木宜蚖、菕與杜、松,其草宜楚棘。見是土也,命之曰五施,五七三十五尺而至于泉。呼音中角。其水倉,其民強。
赤壚,歷強肥,五種無不宜。其麻白,其布黃,其草宜白茅與雚,其木宜赤棠。見是土也,命之曰四施,四七二十八尺而至于泉。呼音中商。其水白而甘,其民壽。
黃唐,無宜也,唯宜黍秫也。宜縣澤。行廧落,地潤數(shù)毀,難以立邑置廧。其草宜黍秫與茅,其木宜櫄、?、桑。見是土也,命之曰三施,三七二十一尺而至于泉。呼音中宮。其泉黃而糗,流徙。
斥埴,宜大菽與麥。其草宜萯、雚,其木宜杞。見是土也,命之曰再施,二七一十四尺而至于泉。呼音中羽。其泉咸,水流徙。
黑埴,宜稻麥。其草宜蘋、蓨,其木宜白棠。見是土也,命之曰一施,七尺而至于泉。呼音中徵。其水黑而苦。
凡聽徵,如負豬豕覺而駭。凡聽羽,如鳴馬在野。凡聽宮,如牛鳴窌中。凡聽商,如離群羊。凡聽角,如雉登木以鳴,音疾以清。凡將起五音凡首,先主一而三之,四開以合九九,以是生黃鐘小素之首,以成宮。三分而益之以一,為百有八,為徵。不無有三分而去其乘,適足,以是生商。有三分,而復于其所,以是成羽。有三分,去其乘,適足,以是成角。
墳延者,六施,六七四十二尺而至于泉。陜之芳七施,七七四十九尺而至于泉。祀陜八施,七八五十六尺而至于泉。杜陵九施,七九六十三尺而至于泉。延陵十施,七十尺而至于泉。環(huán)陵十一施,七十七尺而至于泉。蔓山十二施,八十四尺而至于泉。付山十三施,九十一尺而至于泉。付山白徒十四施,九十八尺而至于泉。中陵十五施,百五尺而至于泉。青山十六施,百一十二尺而至于泉,青龍之所居,庚泥,不可得泉,赤壤?山十七施,百一十九尺而至于泉,其下清商,不可得泉。?山白壤十八施,百二十六尺而至于泉,其下駢石,不可得泉。徙山十九施,百三十三尺而至于泉,其下有灰壤,不可得泉。高陵土山二十施,百四十尺而至于泉。
山之上,命之曰懸泉,其地不干,其草如茅與走,其木乃樠,鑿之二尺,乃至于泉。山之上,命曰復呂,其草魚腸與蕕,其木乃柳,鑿之三尺而至于泉。山之上,命之曰泉英,其草蘄、白昌,其木乃楊,鑿之五尺而至于泉。山之材,其草兢與薔,其木乃格,鑿之二七十四尺而至于泉。山之側,其草葍與蔞,其木乃品榆,鑿之三七二十一尺而至于泉。
凡草土之道,各有榖造。或高或下,各有草土。葉下于?,?下于莧,莧下于蒲,蒲下于葦,葦下于雚,雚下于蔞,蔞下于?,?下于蕭,蕭下于薜,薜下于萑,萑下于茅。凡彼草物,有十二衰,各有所歸。
九州之土,為九十物。每州有常,而物有次。
群土之長,是唯五粟。五粟之物,或赤或青或白或黑或黃,五粟五章。五粟之狀,淖而不肕,剛而不觳,不濘車輪,不污手足。其種,大重細重,白莖白秀,無不宜也。五粟之土,若在陵在山,在隫在衍,其陰其陽,盡宜桐柞,莫不秀長。其榆其柳,其檿其桑,其柘其櫟,其槐其楊,群木蕃滋數(shù)大,條直以長。其澤則多魚,牧則宜牛羊。其地其樊,俱宜竹、箭、藻、龜、楢、檀。五臭生之:薜荔、白芷,麋蕪、椒、連。五臭所校,寡疾難老,士女皆好,其民工巧。其泉黃白,其人夷姤。五粟之土,干而不格,湛而不澤,無高下,葆澤以處。是謂粟土。
粟土之次,曰五沃。五沃之物,或赤或青或黃或白或黑。五沃五物,各有異則。五沃之狀,剽怷橐土,蟲易全處,怷剽不白,下乃以澤。其種,大苗細苗,赨莖黑秀箭長。五沃之土,若在丘在山,在陵在岡,若在陬,陵之陽,其左其右,宜彼群木,桐、柞、枎、櫄,及彼白梓。其梅其杏,其桃其李,其秀生莖起,其棘其棠,其槐其楊,其榆其桑,其札其枋,群木數(shù)大,條直以長。其陰則生之楂蔾,其陽則安樹之五麻,若高若下,不擇疇所。其麻大者,如箭如葦,大長以美;其細者,如雚如蒸。欲有與各,大者不類,小者則治,揣而藏之,若眾練絲,五臭疇生,蓮、與、?蕪,藁本、白芷。其澤則多魚,牧則宜牛羊。其泉白青;其人堅勁,寡有疥騷,終無痟酲。五沃之土,干而不斥,湛而不澤,無高下,葆澤以處。是謂沃土。
沃土之次,曰五位。五位之物,五色雜英,各有異章。五位之狀,不塥不灰,青怷以菭。及其種:大葦無、細葦無,赨莖白秀。五位之土,若在岡在陵,在隫在衍,在丘在山,皆宜竹、箭、求、黽、楢、檀。其山之淺,有蘢與斥。群木安逐,條長數(shù)大:其桑其松,其杞其茸,種木胥容,榆、桃、柳、楝。群藥安生,姜與桔梗,小辛、大蒙。其山之梟,多桔、符、榆;其山之末,有箭與苑;其山之旁,有彼黃?,及彼白昌,山藜、葦、芒。群藥安聚,以圉民殃。其林其漉,其槐其楝,其柞其穀,群木安逐,鳥獸安施。既有麋麃,又且多鹿。其泉青黑,其人輕直,省事少食。無高下,葆澤以處。是謂位土。
位土之次,曰五蘟。五蔭之狀,黑土黑菭,青怵以肥,芬然若灰,其種櫑葛,赨莖黃秀恚目,其葉若苑。以蓄殖果木,不若三土以十分之二,是謂蔭土。
蔭土之次,曰五壤。五壤之狀,芬然若澤、若屯土。其種,大水腸、細水腸,赨莖黃秀以慈。忍水旱,無不宜也。蓄殖果木,不若三土以十分之二,是謂壤土。
壤土之次,曰五浮。五浮之狀,捍然如米以葆澤,不離不坼。其種,忍蔭。忍葉如雚葉,以長狐茸。黃莖黑莖黑秀,其粟大,無不宜也。蓄殖果木,不如三上以十分之二。
凡上土三十物,種十二物。
中土曰五怷。五怷之狀,廩焉如壏,潤濕以處。其種,大稷、細稷,赨莖黃秀慈。忍水旱,細粟如麻。蓄殖果木,不若三土以十分之三。
怷土之次,曰五纑。五纑之狀,強力剛堅。其種,大邯鄲、細邯鄲,莖葉如枎櫄,其粟大。蓄殖果木,不若三土以十分之三。
纑土之次,曰五壏。五壏之狀,芬焉若糠以肥。其種,大荔、細荔,青莖黃秀。蓄殖果木,不若三土以十分之三。
壏土之次,曰五剽。五剽之狀,華然如芬以?。其種,大秬、細秬,黑莖青秀。蓄殖果木,不若三土以十分之四。
剽土之次,曰五沙。五沙之狀,粟焉如屑塵厲。其種,大萯、細萯,白莖青秀以蔓。蓄殖果木,不如三土以十分之四。
沙土之次,曰五塥。五塥之狀,累然如仆累,不忍水旱。其種,大樛杞、細樛杞,黑莖黑秀。蓄殖果木,不若三土以十分之四。
凡中土三十物,種十二物。
下土曰五猶。五猶之狀如糞。其種,大華、細華、白莖黑秀。蓄殖果木,不如三土以十分之五。
猶土之次,曰五?。五?之狀如鼠肝。其種,青梁,黑莖黑秀。蓄殖果木,不如三土以十分之五。
?土之次,曰五殖。五殖之狀,甚澤以疏,離坼以臞塉。其種,雁膳黑實,朱跗黃實。蓄殖果木,不如三土以十分之六。
五殖之次,曰五觳。五觳之狀婁婁然,不忍水旱。其種,大菽、細菽,多白實。蓄殖果木,不如三土以十分之六。
觳土之次,曰五鳧。五鳧之狀,堅而不骼。其種,陵稻、黑鵝、馬夫。蓄殖果木,不如三土以十分之七。
鳧土之次,曰五桀,五桀之狀,甚咸以苦,其物為下。其種,白稻長狹。蓄殖果木,不如三土以十分之七。
凡下土三十物,其種十二物。
凡土物九十,其種三十六。
- 太上感應篇原文
- 老子道德經(jīng)全文及譯文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一
- 老子道德經(jīng)全文
- 太上感應篇例證語譯 第一卷
- 太上感應篇感應選錄
- 卷一 道德部
- 逍遙游第一
- 卷六十四 百家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二
- 老子道德經(jīng)名句
- 始計第一
- 太上感應篇后記
- 卷一 暢玄
- 捭闔第一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三
- 太上感應篇例證語譯 第二卷
- 卷三十三 山東四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四
- 原始章第一
- 道原
- 印光大師序
- 老子道德經(jīng)原文
- 卷六十三 喻蔽
- 一宇(宇者,道也。)
- 李炳南居士序
- 卷一 文韜
- 齊物論第二
- 天瑞第一
- 內(nèi)篇第一逍遙遊
- 卷一人謀上●天無陰陽篇 第一
- 卷五十六 安貧
- 太上感應篇例證語譯 第四卷
- 老子道德經(jīng)簡介
- 卷六十九 知止
- 太上感應篇例證語譯 第三卷
- 馬蹄第九
- 人間世第四
- 第一計 瞞天過海
- 卷二 混元混洞開辟劫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