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痹第二十七
黃帝問于岐伯曰:周痹之在身也,上下移徙隨脈,其上下左右相應,間不容空,150愿聞此痛,在血脈之中邪?將在分肉之間乎?何以致是?其痛之移也,間不及下針,其精痛之時,不及定治,而痛已止矣,何道使然?愿聞其故。岐伯答曰:此眾痹也,非周痹也。黃帝曰:愿聞眾痹。岐伯對曰:此各在其處,更發(fā)更止,更后更起,以右應在,以左應右,非能周也,更發(fā)更休也。黃帝曰:善。刺之奈何?岐伯對曰:刺此者,痛雖已止,必刺其處,勿令復起。帝曰:善。愿聞周痹何如?岐伯對曰:周痹者,在于血脈之中,隨脈以上,隨脈以下,不能左右,各當其所。黃帝曰:刺之奈何?岐伯對曰:痛從上下者,先刺其下以過(一作遏,下同)之,后刺其上以脫之;痛從下上者,先刺其上以遏之,后刺其下以脫之O黃帝曰:善。此痛安生?何因而有名?岐伯對曰:風寒濕氣,客于外分肉之間,迫切而為殊,沫得寒則聚,聚則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則痛,痛則神歸之,神歸之則熱,熱則痛解,痛解則厥,厥則他痹發(fā),發(fā)則如是。帝曰:善。余已得其意矣。此內(nèi)不在藏,而外未發(fā)于皮,獨居分肉之間,真氣不能周,故命日周痹。故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經(jīng),視其虛實,及大絡之班結(jié)而不通,及虛而臥陷空著而調(diào)之,熨而通之,其糖堅,轉(zhuǎn)目而行之。黃帝曰:善。余已得其意矣,亦得其事也。九者,經(jīng)失之理,十二經(jīng)脈陰陽之病也
- 太上感應篇原文
- 老子道德經(jīng)全文及譯文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一
- 老子道德經(jīng)全文
- 太上感應篇例證語譯 第一卷
- 太上感應篇感應選錄
- 卷一 道德部
- 逍遙游第一
- 卷六十四 百家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二
- 老子道德經(jīng)名句
- 始計第一
- 太上感應篇后記
- 卷一 暢玄
- 捭闔第一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三
- 太上感應篇例證語譯 第二卷
- 卷三十三 山東四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四
- 原始章第一
- 道原
- 印光大師序
- 老子道德經(jīng)原文
- 卷六十三 喻蔽
- 一宇(宇者,道也。)
- 李炳南居士序
- 卷一 文韜
- 齊物論第二
- 天瑞第一
- 內(nèi)篇第一逍遙遊
- 卷一人謀上●天無陰陽篇 第一
- 卷五十六 安貧
- 太上感應篇例證語譯 第四卷
- 老子道德經(jīng)簡介
- 卷六十九 知止
- 太上感應篇例證語譯 第三卷
- 馬蹄第九
- 人間世第四
- 第一計 瞞天過海
- 卷二 混元混洞開辟劫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