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觀部·瑜伽部論集部經(jīng)疏部律疏部·論疏部諸宗部史傳部事匯部·外教部·目錄部古逸部·疑似部
佛說佛名經(jīng) 第三十卷
佛說佛名經(jīng) 第三十卷
南無利慧佛 南無海得佛 南無梵相佛 南無月蓋佛 南無多炎佛 南無違藍(lán)王佛 南無智稱佛 南無覺相佛 南無功德光佛 南無聲流布佛 南無滿月佛 南無花光佛 南無花勝佛 南無善成王佛 南無燈王佛 南無電光佛 南無光王佛 南無光明佛 南無具足贊佛 南無華藏佛 南無弗沙佛 南無身端嚴(yán)佛 南無凈義佛 南無滅猛軍佛 南無福威德佛 南無力行佛 南無羅睺天佛 南無智聚佛 南無調(diào)御佛 南無如王佛 南無華相佛 南無羅睺佛 南無大藥佛 南無宿王佛 南無藥王佛 南無德手佛 南無得叉迦佛 南無流布佛 南無日光佛 南無德藏佛 南無妙意佛 南無德主佛 南無金剛眾佛 南無慧頂佛 南無善住佛 南無意行佛 南無梵音佛 南無師子佛 南無雷音佛 南無通相佛 南無慧音佛 南無安隱佛 南無梵王佛 南無牛王佛 南無梨陀目佛 南無龍德佛 南無寶相佛 南無莊嚴(yán)佛 南無不沒音佛 南無花德佛 南無音德佛 南無師子佛 南無莊嚴(yán)辭佛 南無勇智佛 南無花積佛 南無華開佛 南無力行佛 南無德積佛 南無上形色佛 南無明曜佛 南無月燈佛 南無威德王佛 南無菩提王佛 南無無盡佛 南無菩提眼佛 南無身充滿佛 南無慧國佛 南無最上佛 南無清涼照佛 南無慧德佛 南無妙音佛 南無導(dǎo)師佛 南無無礙藏佛 南無上施佛 南無大尊佛 南無智勢力佛 南無制大炎佛 南無帝王佛 南無制力佛 南無威德佛 南無善明佛 南無名聞佛 南無端嚴(yán)佛 南無無塵垢佛 南無威儀佛 南無師子軍佛 南無天王佛 南無名聲佛 南無殊勝佛 南無大藏佛 南無福德光佛 南無梵聲佛 南無燈王佛 南無智頂佛 南無上天佛 南無地王佛 南無至解脫佛 南無金髻佛 南無羅睺日佛 南無莫能勝佛 南無牟尼凈佛 南無善光佛 南無金齊佛 南無眾德天王佛 南無法蓋佛 南無德臂佛 南無鴦伽他佛 南無美妙慧佛 南無微意佛 南無諸威德佛 南無師子髻佛 南無解脫相佛 南無慧藏佛 南無智聚佛 南無威相佛 南無斷流佛 南無無礙贊佛 南無寶聚佛 南無善音佛 南無山王相佛 南無法頂佛 南無解脫德佛 南無善端嚴(yán)佛 南無吉身佛 南無愛語佛 南無師子利佛 南無和樓那佛 南無師子法佛 南無法力佛 南無愛樂佛 南無講不動(dòng)佛 南無眾明王佛 南無覺悟佛 南無妙眼佛 南無意住儀佛 南無光照佛 南無香德佛 南無令喜佛 南無不虛行佛 南無滅恚佛 南無上色佛 南無善步佛 南無大音贊佛 南無凈愿佛 南無日天佛 南無樂慧佛 南無攝身佛 南無威德勢佛 南無利剎佛 南無德乘佛 南無上金佛 南無解脫髻佛 南無樂法佛 南無住行佛 南無舍憍慢佛 南無智藏佛 南無梵行佛 南無栴檀佛 南無無憂名佛 南無端嚴(yán)身佛 南無相國佛 南無蓮華佛 南無無邊德佛 南無天光佛 南無慧華佛 南無頻頭摩佛 南無智富佛 南無梵財(cái)佛 南無寶手佛 南無凈根佛 南無具足論佛 南無上論佛 南無弗沙佛 南無提沙佛 南無有日佛 南無出泥佛 南無得智佛 南無謨羅佛 南無上吉佛 南無法樂佛 南無求勝佛 南無智慧佛 南無善圣佛 南無網(wǎng)光佛 南無琉璃藏佛 南無名聞佛 南無利寂佛 南無教化佛 南無目明佛 南無善明佛 南無眾德上明佛 南無寶德佛 南無人月佛 南無羅睺佛 南無甘露明佛 南無妙音佛 南無大明佛 南無一切主佛 南無樂智佛 南無山王佛 南無寂滅佛 南無德聚力佛 南無天王佛 南無妙音聲佛 南無妙花佛 南無住義佛 南無功德威聚佛 南無智無等佛 南無甘露音佛 南無善手佛 南無利慧佛 南無思解脫義佛 南無勝音佛 南無梨陀行佛 南無喜義佛 南無無過佛 南無行善佛 南無花藏佛 南無妙色佛 南無樂說佛 南無善濟(jì)佛 南無眾王佛 南無離畏佛 南無樂智佛 南無辯才日佛 南無名聞佛 南無寶日明佛 南無上意佛 南無無畏佛 南無大見佛 南無梵音佛 南無善意佛 南無慧齊佛 南無無等礙佛 南無金剛軍佛 南無菩提意佛 南無樹王佛 南無般陀音佛 南無福德力佛 南無勢德佛 南無圣愛佛 南無勢行佛 南無琥珀佛 南無雷音云佛 南無善愛目佛 南無善智佛 南無具足佛 南無德積佛 南無大音佛 南無法相佛 南無智音佛 南無虛空佛 南無祠音佛 南無慧音差別佛 南無功德光佛 南無圣王佛 南無眾音佛 南無辯才論佛 南無善寂佛 南無月面佛 南無日名佛 南無無垢佛 南無功德集佛 南無華德相佛 南無辯才國佛 南無寶施佛 南無愛月佛 南無不高佛 南無師子力佛 南無自在王佛 南無無量凈佛 南無等定佛 南無不壞佛 南無滅垢佛 南無不失方便佛 南無無嬈佛 南無妙面佛 南無智制住佛 南無法師王佛 南無大天佛 南無深意佛 南無無量佛 南無法力佛 南無世供養(yǎng)佛 南無華光佛 南無三世供養(yǎng)佛 南無應(yīng)日藏佛 南無天供養(yǎng)佛 南無上智人佛 南無真髻佛 南無信甘露佛 南無金剛佛 南無堅(jiān)固佛 南無寶肩明佛 南無梨陀步佛 南無隨日佛 南無清凈佛 南無明力佛 南無功德聚佛 南無具足德佛 南無師子行佛 南無高出佛 南無華施佛 南無珠明佛 南無蓮花佛 南無愛智佛 南無槃陀嚴(yán)佛 南無不虛行佛 南無生法佛 南無相好佛 南無思惟樂佛 南無樂解脫佛 南無知道理佛 南無名聞海佛 南無持華佛 南無不隨世佛 南無喜眾佛 南無孔雀音佛 南無不退沒佛 南無斷有愛垢佛 南無威儀濟(jì)佛 南無諸天流布佛 南無寶步佛 南無華手佛 南無威德佛 南無破怨賊佛 南無富多聞佛 南無妙國佛 南無華明佛 南無師子智佛 南無日出佛 南無滅闇佛 南無無動(dòng)佛 南無次第行佛 南無福德燈佛 南無音聲治佛 南無憍曇佛 南無勢力佛 南無身心住佛 南無善月佛 南無覺意華佛 南無上吉佛 南無善威德佛 南無智力德佛 南無善燈佛 南無堅(jiān)行佛 南無天音佛 南無樂安樂佛 南無日面佛 南無樂解脫佛 南無戒明佛 南無住戒佛 南無無垢佛 南無堅(jiān)出佛 南無安阇那佛 南無增益佛 南無香明佛 南無違藍(lán)明佛 南無念王佛 南無密體佛 南無無礙相佛 南無信戒佛 南無至妙道佛 南無樂寶佛 南無明法佛 南無具威儀佛 南無大慈佛 南無上慈佛 南無至寂滅佛 南無甘露王佛 南無彌樓明佛 南無圣贊佛 南無廣照佛 南無威德佛 南無見明佛 南無善行報(bào)佛 南無善喜佛 南無無憂佛 南無寶明佛 南無威儀佛 南無樂福德佛 南無功德海佛 南無盡相佛 南無斷魔佛 南無盡魔佛 南無過衰道佛 南無不壞意佛 南無水王佛 南無凈魔佛 南無眾上王佛 南無愛明佛 南無福燈佛 南無菩提相佛 南無智明佛 南無善滅佛 南無梵命佛 南無智喜佛 南無神相佛 南無如眾王佛 南無持地佛 南無愛日佛 南無羅睺月佛 南無華明佛 南無藥師上佛 南無持勢力佛 南無福德明佛 南無喜明佛 南無好音佛 南無法自在佛 南無梵音佛 南無善業(yè)佛 南無意無錯(cuò)佛 南無大施佛 南無名贊佛 南無眾相佛 南無德流布佛 南無世自在佛 南無德樹佛 南無辨意佛 南無滅癡佛 南無無量佛 南無善月佛 南無無邊辯相佛 南無梨陀法佛 南無應(yīng)供養(yǎng)佛 南無度憂佛 南無樂安佛 南無世音佛 南無愛身佛 南無妙足佛 南無優(yōu)缽羅佛 南無華纓德佛 南無無邊辯光佛 南無信圣佛 南無焰熾佛 南無德精進(jìn)佛 南無真實(shí)佛 南無天王佛 南無樂高音佛 南無信凈佛 南無婆耆羅陀佛 南無福德音佛 南無炎熾佛 南無無邊德佛 南無聚威佛 南無師子游佛 南無不動(dòng)佛 南無信清凈佛 南無行明佛 南無龍音佛 南無持輪佛 南無財(cái)成佛 南無世愛佛 南無法名佛 南無無量寶名佛 南無云相佛 南無慧道佛 南無妙音佛 南無虛空音佛 南無虛空佛 南無大王佛 南無珠凈佛 南無善財(cái)佛 南無燈炎佛 南無實(shí)音承佛 南無人主王佛 南無羅睺守佛 南無安隱佛 南無師子意佛 南無寶名聞佛 南無得利佛 南無遍見佛 南無世華佛 南無高頂佛 南無無偏辯才佛 南無差別知見佛 南無師子牙佛 南無梨陀步佛 南無福德佛 南無法燈蓋佛 南無目揵連佛 南無無憂國佛 南無意思佛 南無樂菩提佛 南無法天敬佛 南無斷勢力佛 南無敬勢佛 南無慧華佛 南無堅(jiān)音佛 南無安樂佛 南無妙義佛 南無愛凈佛 南無慚愧顏佛 南無妙髻佛 南無欲樂佛 南無樓至佛
此賢劫中諸佛出世名號如是。若人聞此千佛名字。不畏謬錯(cuò)必得涅槃。諸有智者聞諸佛名字。應(yīng)當(dāng)一心勿懷放逸。勤行精進(jìn)無失是緣還墮惡趣受諸苦惱。安住持戒隨宜多聞。常不遠(yuǎn)離具足深忍。是人則能值遇千佛。若持誦此千佛名者。則滅無量阿僧祇劫所集眾罪。必當(dāng)?shù)梅鹬T三昧神通無礙智慧。及諸法門諸陀羅尼。一切經(jīng)書種種智慧隨宜說法皆當(dāng)從是三昧中求。修習(xí)此三昧。當(dāng)行凈命勿生欺誑。離于名利勿懷嫉妒行六和敬。如是行者疾得三昧法。次禮十二部尊經(jīng)大藏法輪
敬禮十方諸大菩薩摩訶薩
歸命如是等十方世界無量無邊諸大菩薩摩訶薩
南無如是諸菩薩等。皆當(dāng)憶念恭敬禮拜求阿惟越致地
敬禮聲聞緣覺一切賢圣
歸命如是無量無邊辟支佛
弟子等。已懺悔諸報(bào)竟。今當(dāng)重更總都懺悔諸罪。殷勤啟請十方諸佛救護(hù)。弟子我等。從無始無量百千萬億劫已來。造作惡業(yè)不可具說。或犯十惡或犯五逆及謗方等。或造無量阿僧祇罪。今者歸命十方佛。歸命十方法。歸命十方僧。次復(fù)歸命稽首東方阿閦佛。南方寶相佛。西方阿彌陀佛。北方妙勝佛。上方香積如來。下方億像佛;讝|方普賢大士。南方持世大士。西方觀音大士。北方滿月大士。上方虛空大士。下方堅(jiān)德大士。本師釋迦牟尼佛。歸命未來佛性。又復(fù)稽首他方分身化佛大士維摩文殊師利。亦復(fù)稽首阿難迦葉出現(xiàn)四道圣人。亦復(fù)歸命有教初心;状蟛厥拷(jīng)。及于余經(jīng)方等正典八分舍利形像。亦復(fù)歸命現(xiàn)有佛事四方天王。忉利釋梵三十三天。虛空天上地上地下。有諸山林樹下一切神仙。有大神足有天眼者。有天耳者。愿賜聞知皆為證明。愿一切眾生若未懺者。得此懺已皆得滅罪。弟子今日懺悔披肝露膽至誠歸依佛
南無東方勝意佛 南無南方勝仙佛 南無西方聲山佛 南無北方勝光明佛 南無東南方愛清凈佛 南無西南方壞眾怖畏佛 南無西北方無畏善化佛 南無東北方極受上影王佛 南無下方遇神通王佛 南無上方蓮花尊豐王佛
歸命如是等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弟子等自從無始世界已來及今惡身狂惑心亂無量倒見煩惱惡業(yè)不可具陳。所作眾罪不自覺知。惡心熾盛不見后世。但見現(xiàn)在樂習(xí)煩惱遠(yuǎn)離善根。惡業(yè)障礙近惡知識;蛴比丘邊作非法。比丘尼邊作非法。父母邊作非法。或復(fù)大眾前作非法;驈(fù)自在用僧鬘物;蛴谖宀可叀;蜃魇欠腔蛘f世間無量惡果;驓⑵刑嵘聘娚;蛑r法師。法說非法非法說法。謂如來無常正法無常僧寶無常。不樂惠施信受邪法。如是等罪無量無邊。是故今日無量怖畏無量慚愧。歸依三寶。諸佛慈悲方等父母菩薩知識。聽許我等今日發(fā)露懺悔
弟子等。自從無量劫來造作五逆;蚍高^去未來現(xiàn)在諸佛禁戒。作一闡提行。發(fā)粗言誹謗正法。造是重業(yè)未曾改悔心無慚愧。或犯十惡等罪。自知定犯如是重事。本心初無怖畏慚愧嘿受供養(yǎng)。未曾發(fā)露。于彼正法未有護(hù)惜建立之心。于其中間毀訾輕賤言多過惡;驈(fù)說言無佛法僧;驈(fù)不信有諸地獄受報(bào)。如是等罪無量無邊。今日無量怖畏無量慚愧。歸依三寶諸佛慈悲方等父母菩薩知識。聽許我等發(fā)露懺悔
弟子等。自從無量劫來至于今日。或四倒見四重之法說偷蘭遮。偷蘭遮法說為四重。犯說非犯非犯說犯。輕罪說重重罪說輕。凈見不凈不凈見凈;驈(fù)邪見贊說世典不敬佛經(jīng)諸惡論議畜八不凈。真是佛語以為魔語。真是魔語以為佛語;驈(fù)信受六師所說。或作是言。如來今日已歸涅槃三寶無常。身心起惑無量倒見。是故今日無量怖畏無量慚愧。歸依三寶。諸佛慈悲方等父母菩薩知識。聽許我等發(fā)露懺悔
愿弟子等。承是懺悔所生功德。愿生生世世拔濟(jì)十方一切眾生。遠(yuǎn)離十惡修行十善。所有諸苦使得安止。不可思議阿僧祇眾令住十地。若此國土及余世界。所有善法悉以回向。我所修行身口意善。愿于來世證無上道。愿諸女人皆成男子。具足智慧精勤不懈。一切皆行菩薩之道。勤心修集六波羅蜜。若此閻浮及余他方無量世界所有眾生。所作種種善妙功德。我今深心隨其歡喜。我今以此隨喜功德及身口意所作善業(yè)。愿于來世成無上道。得凈無垢吉祥果報(bào)。悉令具足如來正覺
大乘蓮華寶達(dá)問答報(bào)應(yīng)沙門經(jīng)
馬頭羅剎語寶達(dá)菩薩曰。而此地獄乃有無量。若有比丘。不凈靴鞋躡于方等大乘清凈香室。當(dāng)墮鐵[金*疾][金*離]地獄。若有比丘。心懷嗔恚舉手向師生一念惡。墮燃手腳地獄。若有比丘。發(fā)聲罵師作一惡言墮銅狗地獄。若有比丘。心無慈悲煮湯眾生肉者。入鐵山地獄。馬頭羅剎語寶達(dá)菩薩曰。如是罪報(bào)皆不虛也
寶達(dá)悲泣而還摩竭道場。繞佛七匝悲泣而言。此東方鐵圍山間無量地獄。我當(dāng)云何而拔此諸罪人等。佛言。寶達(dá)。汝作神通往入其中。喚諸罪人悉皆得出。地獄苦惱皆得休息。悉來見我我為說法令使得道
爾時(shí)寶達(dá)便作神通往詣地獄坐高臺上喚諸罪人及阿須輪王。汝等罪人。今不知耶。三界人尊今出于世。大悲普照無不蒙益使出三界。阿須輪王得聞是語生歡喜心。喚諸罪人。我今快樂如囚得赦如死還活。將諸罪人來向?qū)氝_(dá)菩薩。則化地獄苦痛之處莫不快樂。來詣佛所佛為說法皆得悟道。說此品時(shí)二萬比丘得阿羅漢道。五千比丘尼得須陀洹果。六千王子得法眼凈。八百女人得三禪心。天龍鬼神莫不歡喜而去
佛說罪業(yè)報(bào)應(yīng)教化地獄經(jīng)
如是我聞。一時(shí)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與菩薩摩訶薩及聲聞眷屬俱。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及諸天龍鬼神等皆悉集會(huì)。爾時(shí)信相菩薩白佛言。今有地獄餓鬼畜生奴婢貧富貴賤種類若干。唯愿世尊。具演說之。凡有眾生聞佛說法。如孩兒得母。如病得醫(yī)。如裸得衣。如闇得燈。世尊說法利益眾生亦復(fù)如是
爾時(shí)世尊觀時(shí)已至。知諸菩薩勸請殷勤。則放眉間白毫相光照于世界。地獄休息苦痛安寧。爾時(shí)一切受罪眾生尋佛光明來詣佛所。繞佛七匝至心作禮。勸請世尊。敷演導(dǎo)化令此眾生得蒙解脫
爾時(shí)信相菩薩。為諸眾生而作發(fā)起白佛言。世尊。爾時(shí)眾生為諸獄卒剉碓斬身。從足斬之乃至其頂斬之以訖。巧風(fēng)吹活而復(fù)斬之。何罪所致。佛言。此人前世坐不信三尊不孝父母。屠兒魁膾斬害眾生故獲斯罪。復(fù)有眾生身體頑痹眉須墮落。舉身洪爛鳥棲鹿宿
人跡斷絕沾污親族。人不嬉見名之癩病。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時(shí)坐不信三尊不孝父母。破壞塔寺剝脫道人。斫射賢圣傷害師長。常不返報(bào)復(fù)背恩義。常行豬犬淫溢所尊。不避親疎無有慚愧故獲斯罪。復(fù)有眾生身體長大。聾騃無足宛轉(zhuǎn)腹行。唯食泥土以自活命。為諸小蟲之所[口*(一/巾)]食。常受此苦不可堪處。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時(shí)為人自用。不信好言善語。不孝父母。反戾時(shí)君。若為帝王大臣四鎮(zhèn)方伯州郡令長宮禁守護(hù)。恃其威勢。侵奪民物無有道理。使人窮苦故獲斯罪。復(fù)有眾生兩目盲瞎睹無所見;蛴|樹木或墮溝坑。于時(shí)死已更復(fù)受身亦復(fù)如是。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時(shí)坐不信罪福障佛光明。縫鷹眼合籠系眾生。皮囊盛頭不得所見故獲斯罪。復(fù)有眾生。吃嘅喑啞口不能言。若有所說不能明了。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時(shí)坐誹謗三尊輕毀圣道。論他好惡求人長短。強(qiáng)誣良善憎嫉賢人故獲斯罪
復(fù)有眾生。腹大頸細(xì)不能下食。若有所食變?yōu)槟撗:巫锼。佛言。以前世時(shí)偷盜僧食;?yàn)榇髸?huì)施設(shè)肴饌。故取麻米屏處食之。吝惜己物但貪自有。常行惡心與人毒藥。氣息不通故獲斯罪。復(fù)有眾生。常為獄卒燒熱鐵釘貫之百節(jié)針之已訖。自然火生焚燒其身悉皆燋爛。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時(shí)坐為針師傷人身體不能差病。誑他取物徒令痛苦故獲斯罪。復(fù)有眾生常有鑊中。牛頭阿婆手捉鐵叉。牽著鑊中煮之令爛。還則吹活而復(fù)煮之。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時(shí)屠殺眾生。湯灌滅毛不可限量。故獲斯罪
復(fù)有眾生在大城中煻煨齊心。四門雖開到則閉之。東西馳走不能自免。為火燒盡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時(shí)焚燒山澤決穴陂池。使諸眾生沒溺而死。故獲斯罪。復(fù)有眾生常在雪山中。寒風(fēng)所吹皮肉剝裂。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時(shí)橫道作賊剝脫人衣。冬月隆寒令他凍死。[利-禾+皮]剝牛羊苦痛難堪。故獲斯罪
復(fù)有眾生。常在刀山劍樹之上。若有所捉則便傷割支節(jié)斷壞。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時(shí)屠殺為業(yè)烹害眾生。刀割剝刺骨肉分離。頭腳星散懸于高格秤量而賣。或復(fù)生懸痛不可堪。故獲斯罪。復(fù)有眾生五根不具。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時(shí)飛鷹走狗彈射鳥獸。或破其頭或斷其足生滅頭翼。故獲斯罪
復(fù)有眾生。[病-丙+(戀-心)]癖背膢腰臗不遂。腳跛手折不能行步。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時(shí)為人疽克行道安鏘。或施射科陷墜眾生前后非一。故獲斯罪。復(fù)有眾生;蜞粱虬V或狂或騃。不別好丑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時(shí)飲酒醉亂犯三十六失。后得癡身如似醉人。不別尊卑故獲斯罪。好弓刀騎乘為夷人。好殺獵為豺狼。好著馭花入精舍中后為戴角蟲。好著長裙后作長尾蟲。喜惡口者后作狗。惡口讒刺人及多嗔恚者后為虵虺。好惡聲后為鵄梟。喜禍語后為野狐
目連見一大身眾生舉體無皮形如肉段乘空而行。佛言。過去自墮其胎已墮地獄故受斯苦。目連見一眾生舉身無皮純一肉段。乘空而行烏鴟隨而喙食。佛言。過去生中為屠兒者。已墮地獄猶受斯苦
目連見一眾生。以銅鐵羅網(wǎng)自纏其身;鸪胧⑦燒其體乘空而行。佛言。過去生中為捕魚師。地獄余罪今受此身。網(wǎng)鳥網(wǎng)兔亦復(fù)如是
目連見一大身無頭眾生。兩邊生目胸前生口。身常流血諸蟲[口*(一/巾)]食痛徹骨髓。佛言。過去生中好斷蟲獸頭。已地獄受苦今得此身。目連見一大身眾生舉身生毛毛利如刀。其毛火燃燒割其體。佛言。過去生中刀劍傷一切之命。地獄余報(bào)續(xù)受斯苦
- 上一篇:五千五百佛名經(jīng) 第一卷
- 下一篇:佛說佛名經(jīng) 第二十九卷
- 本事經(jīng) 第七卷
- 正法念處經(jīng) 第六十三卷
- 正法念處經(jīng) 第五十二卷
- 深密解脫經(jīng) 第三卷
- 深密解脫經(jīng) 第二卷
- 深密解脫經(jīng) 第一卷
- 大乘入楞伽經(jīng) 第六卷
- 大乘入楞伽經(jīng) 第五卷
- 大乘入楞伽經(jīng) 第四卷
- 入楞伽經(jīng) 第八卷
- 金光明最勝王經(jīng) 第六卷
- 金光明最勝王經(jīng) 第四卷
- 金光明最勝王經(jīng) 第三卷
- 佛說華手經(jīng) 第一卷
- 菩薩瓔珞經(jīng) 第二卷
- 佛說未曾有正法經(jīng) 第四卷
- 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jīng) 第三卷
- 佛說佛名經(jīng) 第十卷
- 賢劫經(jīng) 第二卷
- 菩薩瓔珞經(jīng) 第九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