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短故事 >

生命是有彈性

  生命是有彈性

  我是1988年開始進入電視圈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臺灣華視,最初的職責是一天到晚守在電話旁邊等待新聞線索。經(jīng)過四年的時間,憑著執(zhí)著的沖勁和熱情,我從一名青澀的記者成長為華視強檔新聞節(jié)目的主播。

  工作日趨順利,我已經(jīng)完全掌握了做電視新聞節(jié)目的技巧,但卻越來越覺得乏味。一出門就知道今天會碰到什么人,這個人會說什么話,甚至出門之前就可以寫好稿子。每天例行的出機、趕新聞、上新聞,陀螺一樣旋轉(zhuǎn)的生活,已經(jīng)成為一種習慣,領到豐厚的薪水好像成了我唯一的工作目的。

  人沒有壓力,就像青蛙在溫水里游泳,當水溫升高時,早已失去彈跳力,只能坐以待斃,所謂死于安樂。

  于是,1993年,我果斷地辭去干了四年的工作,到香港發(fā)展,成為臺灣電視媒體跳槽島外的第一人。

  人生角色的每一次轉(zhuǎn)換,痛苦的剝離中自有一分期盼。人生就是一個不斷抉擇的過程,重要的是,抉擇前慎重思考,決定后輕輕放下。人生的尋寶圖上或許只有一個寶藏,不怕走錯路,但要珍惜每份體驗,保持好心情,欣賞沿途的風景。

  記得初到香港時,我剛結(jié)束了一場長達七年的初戀。我在香港人生地不熟,又不懂粵語,連日常生活的溝通都成問題。尤其是到了情人節(jié)和圣誕節(jié),我形單影只,更加覺得落寞。

  有一次,我在某大樓的噴水池前等一個朋友?吹絿娙乃ú粩嗌嫌,形成美麗透明的圖案,我興致盎然。噴水池的水是怎樣往上走的呢?它為什么能永遠保持向上的姿態(tài)?是因為水流被激射出來,形成水柱,這種力量一直往上推,才讓噴泉頂端的水花永遠盛開。

  其實,傷害和挫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學會化解痛苦,尋找支撐自己前進的力量。只要心底有力量,就會保持一種向上的姿態(tài),否則,一分鐘的懈怠都會讓噴泉頂端的水花一瀉千里。噴水池會源源不斷地補充新的水柱,而對于人心而言,學習就是最好的活水之源。

  改變需要勇氣,那段艱難的日子,我笑著走了過來。其實,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終其一生,人都在同自己作斗爭。這么多年來,我一直堅持學習,除了多讀書以外,每一次采訪都能讓我像海綿一樣吸收新鮮的知識,F(xiàn)在正在做的媒體經(jīng)營管理工作,也需要我用更多更新的知識去應對。

  一位傳媒同仁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圍著一件事轉(zhuǎn),最后可能全世界都圍著你轉(zhuǎn);一個人圍著全世界轉(zhuǎn),最后可能全世界都會拋棄你。”

  人的成長,其實就是從簡到繁,再由繁到簡的過程。年輕的時候,總希望嘗試著去做更多的事情,恨不得抓住每個機會,吸收更多的知識。等到慢慢成熟以后,知道一個人的精力終究是有限的,必須學會做減法。比如在工作上,如果想把一件事情做得通透,你必須把精力集中在一個著力點上,堅定不移,心無旁騖。我覺得做減法的過程更不容易。在工作和生活中,難免會有種種近期效益更明顯的誘惑,這時,人很容易患得患失,以你必須追問自己到底要什么,這樣才能跟夢想靠得更近。

  南非前總統(tǒng)曼德拉也曾說過:“生命中最偉大的光輝不在于永不墜落,而是墜落后總能再度升起。”我欣賞這種有彈性的生命狀態(tài),快樂地經(jīng)歷風雨,笑對人生。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