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哲理故事 >

慈悲是什么?智慧是什么?

\

  為了建立一個快樂而有意義的人生,我們應(yīng)該培養(yǎng)慈悲心,增進智慧。悲智雙運可以使人們達到完美的境界。如果我們只具有善心而忽略了智力,我們將成為好心的傻瓜;相反地,如果我們光注重智力發(fā)展而忽略了情感的培育,我們將變成沒有同情心的頑固智者。根據(jù)佛教教義,為了求取性靈上的自在,人們必須結(jié)合慈悲心和智慧;藉由愛的鼓舞和知識的指引,人們方能得到良好的生活。

  慈悲是什么?慈悲是愛心、珍惜、仁慈和寬容。慈悲表現(xiàn)于對生靈的愛心和關(guān)懷,尤其是對處于不幸情境者的同情。

  智慧是什么?智慧即是認清事物的本質(zhì),將心靈的高貴面發(fā)諸于舉止間。

  當一個男人遇見深深吸引著他的女子,他便希望再見到她,他的快樂和滿足來自于她的出現(xiàn)。但是,當情況改變,他無法再見到她時,他不可以有不講理且愚蠢的舉止。畢竟,在人類經(jīng)驗中包含了無法滿足的一面。假如他對她不存有虛幻的依戀和自私的執(zhí)著,他就能從這種痛苦中找出相對的自由。

  在快樂的人生中,痛苦和悲哀仍然存在著;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人們無法由感官快樂中找到快樂的感覺。只是這種愉悅是短暫的,而且無法提供永恒的幸福。對于這項事實的了解,即是智慧。(文/達摩難陀法師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