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藏經(jīng)首頁大乘般若部大乘寶積部大乘大集部 大乘華嚴部大乘涅槃部大乘五大部外重譯經(jīng)宋元入藏諸大小乘經(jīng)
小乘阿含部小乘單譯經(jīng)大乘單譯經(jīng)大乘律小乘律 大乘論小乘論宋元續(xù)入藏諸論 西土圣賢撰集此土著述

第六十九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

第六十九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

初分無所得品第十八之九

舍利子,布施波羅蜜多無染亦無散失,凈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無染亦無散失。

舍利子,四靜慮無染亦無散失,四無量、四無色定無染亦無散失。

“舍利子,八解脫無染亦無散失,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無染亦無散失。

“舍利子,四念住無染亦無散失,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圣道支無染亦無散失。

“舍利子,空解脫門無染亦無散失,無相、無愿解脫門無染亦無散失。

“舍利子,五眼無染亦無散失,六神通無染亦無散失。

“舍利子,佛十力無染亦無散失,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無染亦無散失。

“舍利子,一切智無染亦無散失,道相智、一切相智無染亦無散失。

“舍利子,無忘失法無染亦無散失,恒住舍性無染亦無散失。

“舍利子,一切陀羅尼門無染亦無散失,一切三摩地門無染亦無散失。

“舍利子,極喜地無染亦無散失,離垢地、發(fā)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xiàn)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云地無染亦無散失。

“舍利子,異生地無染亦無散失,種性地、第八地、具見地、薄地、離欲地、已辦地、獨覺地、菩薩地、如來地無染亦無散失。

“舍利子,聲聞乘無染亦無散失,獨覺乘、大乘無染亦無散失。

“舍利子,由此緣故我作是說:諸法亦爾,都無自性

“復次,舍利子,諸法清凈亦無散失。何以故?若法清凈,無盡性故!

時,舍利子問善現(xiàn)言:“何法清凈亦無散失?”

善現(xiàn)答言:“舍利子,色清凈亦無散失,受、想、行、識清凈亦無散失。

“舍利子,眼處清凈亦無散失,耳、鼻、舌、身、意處清凈亦無散失。

“舍利子,色處清凈亦無散失,聲、香、味、觸、法處清凈亦無散失。

“舍利子,眼界清凈亦無散失,色界、眼識界及眼觸、眼觸為緣所生諸受清凈亦無散失。

“舍利子,耳界清凈亦無散失,聲界、耳識界及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諸受清凈亦無散失。

“舍利子,鼻界清凈亦無散失,香界、鼻識界及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諸受清凈亦無散失。

“舍利子,舌界清凈亦無散失,味界、舌識界及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諸受清凈亦無散失。

“舍利子,身界清凈亦無散失,觸界、身識界及身觸、身觸為緣所生諸受清凈亦無散失。

“舍利子,意界清凈亦無散失,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清凈亦無散失。

“舍利子,地界清凈亦無散失,水、火、風、空、識界清凈亦無散失。

“舍利子,苦圣諦清凈亦無散失,集、滅、道圣諦清凈亦無散失。

“舍利子,無明清凈亦無散失,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嘆苦憂惱清凈亦無散失。

“舍利子,內(nèi)空清凈亦無散失,外空、內(nèi)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清凈亦無散失。

“舍利子,布施波羅蜜多清凈亦無散失,凈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清凈亦無散失。

“舍利子,四靜慮清凈亦無散失,四無量、四無色定清凈亦無散失。

“舍利子,八解脫清凈亦無散失,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清凈亦無散失。

“舍利子,四念住清凈亦無散失,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圣道支清凈亦無散失。

“舍利子,空解脫門清凈亦無散失,無相、無愿解脫門清凈亦無散失。

“舍利子,五眼清凈亦無散失,六神通清凈亦無散失。

“舍利子,佛十力清凈亦無散失,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清凈亦無散失。

“舍利子,一切智清凈亦無散失,道相智、一切相智清凈亦無散失。

“舍利子,無忘失法清凈亦無散失,恒住舍性清凈亦無散失。

“舍利子,一切陀羅尼門清凈亦無散失,一切三摩地門清凈亦無散失。

“舍利子,極喜地清凈亦無散失,離垢地、發(fā)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xiàn)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云地清凈亦無散失。

“舍利子,異生地清凈亦無散失,種性地、第八地、具見地、薄地、離欲地、已辦地、獨覺地、菩薩地、如來地清凈亦無散失。

“舍利子,聲聞乘清凈亦無散失,獨覺乘、大乘清凈亦無散失。

“舍利子,由此緣故我作是說:諸法亦爾,都無自性。

“復次,舍利子,諸法出世間亦無散失。何以故?若法出世間,無盡性故。”

時,舍利子問善現(xiàn)言:“何法出世間亦無散失?”

善現(xiàn)答言:“舍利子,色出世間亦無散失,受、想、行、識出世間亦無散失。

“舍利子,眼處出世間亦無散失,耳、鼻、舌、身、意處出世間亦無散失。

“舍利子,色處出世間亦無散失,聲、香、味、觸、法處出世間亦無散失。

“舍利子,眼界出世間亦無散失,色界、眼識界及眼觸、眼觸為緣所生諸受出世間亦無散失。

“舍利子,耳界出世間亦無散失,聲界、耳識界及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諸受出世間亦無散失。

“舍利子,鼻界出世間亦無散失,香界、鼻識界及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諸受出世間亦無散失。

“舍利子,舌界出世間亦無散失,味界、舌識界及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諸受出世間亦無散失。

“舍利子,身界出世間亦無散失,觸界、身識界及身觸、身觸為緣所生諸受出世間亦無散失。

“舍利子,意界出世間亦無散失,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出世間亦無散失。

“舍利子,地界出世間亦無散失,水、火、風、空、識界出世間亦無散失。

“舍利子,苦圣諦出世間亦無散失,集、滅、道圣諦出世間亦無散失。

“舍利子,無明出世間亦無散失,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嘆苦憂惱出世間亦無散失。

“舍利子,內(nèi)空出世間亦無散失,外空、內(nèi)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出世間亦無散失。

“舍利子,布施波羅蜜多出世間亦無散失,凈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出世間亦無散失。

“舍利子,四靜慮出世間亦無散失,四無量、四無色定出世間亦無散失。

“舍利子,八解脫出世間亦無散失,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出世間亦無散失。

“舍利子,四念住出世間亦無散失,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圣道支出世間亦無散失。

“舍利子,空解脫門出世間亦無散失,無相、無愿解脫門出世間亦無散失。

“舍利子,五眼出世間亦無散失,六神通出世間亦無散失。

“舍利子,佛十力出世間亦無散失,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出世間亦無散失。

“舍利子,一切智出世間亦無散失,道相智、一切相智出世間亦無散失。

“舍利子,無忘失法出世間亦無散失,恒住舍性出世間亦無散失。

“舍利子,一切陀羅尼門出世間亦無散失,一切三摩地門出世間亦無散失。

“舍利子,極喜地出世間亦無散失,離垢地、發(fā)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xiàn)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云地出世間亦無散失。

“舍利子,異生地出世間亦無散失,種性地、第八地、具見地、薄地、離欲地、已辦地、獨覺地、菩薩地、如來地出世間亦無散失。

“舍利子,聲聞乘出世間亦無散失,獨覺乘、大乘出世間亦無散失。

“舍利子,由此緣故我作是說:諸法亦爾,都無自性。

“復次,舍利子,諸法無為亦無散失。何以故?若法無為,無盡性故!

時,舍利子問善現(xiàn)言:“何法無為亦無散失?”

善現(xiàn)答言:“舍利子,色無為亦無散失,受、想、行、識無為亦無散失。

“舍利子,眼處無為亦無散失,耳、鼻、舌、身、意處無為亦無散失。

“舍利子,色處無為亦無散失,聲、香、味、觸、法處無為亦無散失。

“舍利子,眼界無為亦無散失,色界、眼識界及眼觸、眼觸為緣所生諸受無為亦無散失。

“舍利子,耳界無為亦無散失,聲界、耳識界及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諸受無為亦無散失。

“舍利子,鼻界無為亦無散失,香界、鼻識界及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諸受無為亦無散失。

“舍利子,舌界無為亦無散失,味界、舌識界及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諸受無為亦無散失。

“舍利子,身界無為亦無散失,觸界、身識界及身觸、身觸為緣所生諸受無為亦無散失。

“舍利子,意界無為亦無散失,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無為亦無散失。

“舍利子,地界無為亦無散失,水、火、風、空、識界無為亦無散失。

“舍利子,苦圣諦無為亦無散失,集、滅、道圣諦無為亦無散失。

“舍利子,無明無為亦無散失,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嘆苦憂惱無為亦無散失。

“舍利子,內(nèi)空無為亦無散失,外空、內(nèi)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無為亦無散失。

“舍利子,布施波羅蜜多無為亦無散失,凈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無為亦無散失。

“舍利子,四靜慮無為亦無散失,四無量、四無色定無為亦無散失。

“舍利子,八解脫無為亦無散失,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無為亦無散失。

“舍利子,四念住無為亦無散失,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圣道支無為亦無散失。

“舍利子,空解脫門無為亦無散失,無相、無愿解脫門無為亦無散失。

“舍利子,五眼無為亦無散失,六神通無為亦無散失。

“舍利子,佛十力無為亦無散失,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無為亦無散失。

“舍利子,一切智無為亦無散失,道相智、一切相智無為亦無散失。

“舍利子,無忘失法無為亦無散失,恒住舍性無為亦無散失。

“舍利子,一切陀羅尼門無為亦無散失,一切三摩地門無為亦無散失。

“舍利子,極喜地無為亦無散失,離垢地、發(fā)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xiàn)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云地無為亦無散失。

“舍利子,異生地無為亦無散失,種性地、第八地、具見地、薄地、離欲地、已辦地、獨覺地、菩薩地、如來地無為亦無散失。

“舍利子,聲聞乘無為亦無散失,獨覺乘、大乘無為亦無散失。

“舍利子,由此緣故我作是說:諸法亦爾,都無自性。

“復次,舍利子,一切法非常非壞!

時,舍利子問善現(xiàn)言:“云何一切法非常非壞?”

善現(xiàn)答言:“舍利子,色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受、想、行、識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

“舍利子,眼處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耳、鼻、舌、身、意處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

“舍利子,色處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聲、香、味、觸、法處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

“舍利子,眼界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色界、眼識界及眼觸、眼觸為緣所生諸受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

“舍利子,耳界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聲界、耳識界及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諸受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

“舍利子,鼻界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香界、鼻識界及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諸受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

“舍利子,舌界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味界、舌識界及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諸受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

“舍利子,身界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觸界、身識界及身觸、身觸為緣所生諸受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

“舍利子,意界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

“舍利子,地界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水、火、風、空、識界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

“舍利子,苦圣諦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集、滅、道圣諦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

“舍利子,無明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嘆苦憂惱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

“舍利子,內(nèi)空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外空、內(nèi)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

“舍利子,布施波羅蜜多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凈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

“舍利子,四靜慮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四無量、四無色定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

“舍利子,八解脫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

“舍利子,四念住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圣道支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

“舍利子,空解脫門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無相、無愿解脫門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

“舍利子,五眼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六神通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

“舍利子,佛十力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

“舍利子,一切智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道相智、一切相智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

“舍利子,無忘失法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恒住舍性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

“舍利子,一切陀羅尼門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一切三摩地門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

“舍利子,極喜地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離垢地、發(fā)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xiàn)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云地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

“舍利子,異生地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種性地、第八地、具見地、薄地、離欲地、已辦地、獨覺地、菩薩地、如來地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

“舍利子,聲聞乘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獨覺乘、大乘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

“舍利子,以要言之,一切善法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一切非善法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一切有記法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一切無記法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一切有漏法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一切無漏法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一切有為法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一切無為法非常非壞。何以故?本性爾故。舍利子,由此緣故我作是說:諸法亦爾,都無自性!

爾時,具壽善現(xiàn)復答舍利子言:“如尊者所云‘何緣故說色等諸法畢竟不生?’者,舍利子,色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受、想、行、識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所以者何?以色乃至識作者不可得故。

“舍利子,眼處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耳、鼻、舌、身、意處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所以者何?以眼處乃至意處作者不可得故。

“舍利子,色處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聲、香、味、觸、法處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所以者何?以色處乃至法處作者不可得故。

“舍利子,眼界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色界、眼識界及眼觸、眼觸為緣所生諸受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所以者何?以眼界乃至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作者不可得故。

“舍利子,耳界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聲界、耳識界及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諸受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所以者何?以耳界乃至耳觸為緣所生諸受作者不可得故。

“舍利子,鼻界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香界、鼻識界及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諸受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所以者何?以鼻界乃至鼻觸為緣所生諸受作者不可得故。

“舍利子,舌界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味界、舌識界及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諸受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所以者何?以舌界乃至舌觸為緣所生諸受作者不可得故。

“舍利子,身界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觸界、身識界及身觸、身觸為緣所生諸受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所以者何?以身界乃至身觸為緣所生諸受作者不可得故。

“舍利子,意界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所以者何?以意界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作者不可得故。

“舍利子,地界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水、火、風、空、識界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所以者何?以地界乃至識界作者不可得故。

“舍利子,苦圣諦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集、滅、道圣諦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所以者何?以苦圣諦乃至道圣諦作者不可得故。

“舍利子,無明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嘆苦憂惱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所以者何?以無明乃至老死愁嘆苦憂惱作者不可得故。

“舍利子,內(nèi)空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外空、內(nèi)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所以者何?以內(nèi)空乃至無性自性空作者不可得故。

“舍利子,布施波羅蜜多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凈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所以者何?以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作者不可得故。

“舍利子,四靜慮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四無量、四無色定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所以者何?以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作者不可得故。

“舍利子,八解脫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所以者何?以八解脫乃至十遍處作者不可得故。

“舍利子,四念住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圣道支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所以者何?以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作者不可得故。

“舍利子,空解脫門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無相、無愿解脫門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所以者何?以空解脫門、無相、無愿解脫門作者不可得故。

“舍利子,五眼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六神通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所以者何?以五眼、六神通作者不可得故。

“舍利子,佛十力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所以者何?以佛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作者不可得故。

“舍利子,一切智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道相智、一切相智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所以者何?以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作者不可得故。

“舍利子,無忘失法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恒住舍性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所以者何?以無忘失法、恒住舍性作者不可得故。

“舍利子,一切陀羅尼門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一切三摩地門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所以者何?以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作者不可得故。

“舍利子,極喜地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離垢地、發(fā)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xiàn)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云地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所以者何?以極喜地乃至法云地作者不可得故。

“舍利子,異生地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種性地、第八地、具見地、薄地、離欲地、已辦地、獨覺地、菩薩地、如來地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所以者何?以異生地乃至如來地作者不可得故。

“舍利子,聲聞乘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獨覺乘、大乘本性畢竟不生。何以故?非所作故。所以者何?以聲聞乘、獨覺乘、大乘作者不可得故。

“舍利子,由此緣故我作是說:色等諸法畢竟不生!

爾時,具壽善現(xiàn)復答舍利子言:“如尊者所云‘何緣故說若畢竟不生則不名色等?’者,舍利子,如是,如是,若畢竟不生則不名色等。何以故?舍利子,色本性空故,若法本性空則不可施設若生、若滅、若住、若異,由此緣故,若畢竟不生則不名色。舍利子,受、想、行、識本性空故,若法本性空則不可施設若生、若滅、若住、若異,由此緣故,若畢竟不生則不名受、想、行、識。

“舍利子,眼處本性空故,若法本性空則不可施設若生、若滅、若住、若異,由此緣故,若畢竟不生則不名眼處。舍利子,耳、鼻、舌、身、意處本性空故,若法本性空則不可施設若生、若滅、若住、若異,由此緣故,若畢竟不生則不名耳、鼻、舌、身、意處。

“舍利子,色處本性空故,若法本性空則不可施設若生、若滅、若住、若異,由此緣故,若畢竟不生則不名色處。舍利子,聲、香、味、觸、法處本性空故,若法本性空則不可施設若生、若滅、若住、若異,由此緣故,若畢竟不生則不名聲、香、味、觸、法處。

“舍利子,眼界本性空故,若法本性空則不可施設若生、若滅、若住、若異,由此緣故,若畢竟不生則不名眼界。舍利子,色界、眼識界及眼觸、眼觸為緣所生諸受本性空故,若法本性空則不可施設若生、若滅、若住、若異,由此緣故,若畢竟不生則不名色界乃至眼觸為緣所生諸受。

“舍利子,耳界本性空故,若法本性空則不可施設若生、若滅、若住、若異,由此緣故,若畢竟不生則不名耳界。舍利子,聲界、耳識界及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諸受本性空故,若法本性空則不可施設若生、若滅、若住、若異,由此緣故,若畢竟不生則不名聲界乃至耳觸為緣所生諸受。

“舍利子,鼻界本性空故,若法本性空則不可施設若生、若滅、若住、若異,由此緣故,若畢竟不生則不名鼻界。舍利子,香界、鼻識界及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諸受本性空故,若法本性空則不可施設若生、若滅、若住、若異,由此緣故,若畢竟不生則不名香界乃至鼻觸為緣所生諸受。

“舍利子,舌界本性空故,若法本性空則不可施設若生、若滅、若住、若異,由此緣故,若畢竟不生則不名舌界。舍利子,味界、舌識界及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諸受本性空故,若法本性空則不可施設若生、若滅、若住、若異,由此緣故,若畢竟不生則不名味界乃至舌觸為緣所生諸受。

“舍利子,身界本性空故,若法本性空則不可施設若生、若滅、若住、若異,由此緣故,若畢竟不生則不名身界。舍利子,觸界、身識界及身觸、身觸為緣所生諸受本性空故,若法本性空則不可施設若生、若滅、若住、若異,由此緣故,若畢竟不生則不名觸界乃至身觸為緣所生諸受。

“舍利子,意界本性空故,若法本性空則不可施設若生、若滅、若住、若異,由此緣故,若畢竟不生則不名意界。舍利子,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本性空故,若法本性空則不可施設若生、若滅、若住、若異,由此緣故,若畢竟不生則不名法界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

“舍利子,地界本性空故,若法本性空則不可施設若生、若滅、若住、若異,由此緣故,若畢竟不生則不名地界。舍利子,水、火、風、空、識界本性空故,若法本性空則不可施設若生、若滅、若住、若異,由此緣故,若畢竟不生則不名水、火、風、空、識界。

“舍利子,苦圣諦本性空故,若法本性空則不可施設若生、若滅、若住、若異,由此緣故,若畢竟不生則不名苦圣諦。舍利子,集、滅、道圣諦本性空故,若法本性空則不可施設若生、若滅、若住、若異,由此緣故,若畢竟不生則不名集、滅、道圣諦。

“舍利子,無明本性空故,若法本性空則不可施設若生、若滅、若住、若異,由此緣故,若畢竟不生則不名無明。舍利子,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嘆苦憂惱本性空故,若法本性空則不可施設若生、若滅、若住、若異,由此緣故,若畢竟不生則不名行乃至老死愁嘆苦憂惱。

“舍利子,內(nèi)空本性空故,若法本性空則不可施設若生、若滅、若住、若異,由此緣故,若畢竟不生則不名內(nèi)空。舍利子,外空、內(nèi)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本性空故,若法本性空則不可施設若生、若滅、若住、若異,由此緣故,若畢竟不生則不名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

“舍利子,布施波羅蜜多本性空故,若法本性空則不可施設若生、若滅、若住、若異,由此緣故,若畢竟不生則不名布施波羅蜜多。舍利子,凈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本性空故,若法本性空則不可施設若生、若滅、若住、若異,由此緣故,若畢竟不生則不名凈戒乃至般若波羅蜜多。

“舍利子,四靜慮本性空故,若法本性空則不可施設若生、若滅、若住、若異,由此緣故,若畢竟不生則不名四靜慮。舍利子,四無量、四無色定本性空故,若法本性空則不可施設若生、若滅、若住、若異,由此緣故,若畢竟不生則不名四無量、四無色定。

“舍利子,八解脫本性空故,若法本性空則不可施設若生、若滅、若住、若異,由此緣故,若畢竟不生則不名八解脫。舍利子,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本性空故,若法本性空則不可施設若生、若滅、若住、若異,由此緣故,若畢竟不生則不名八勝處乃至十遍處。

“舍利子,四念住本性空故,若法本性空則不可施設若生、若滅、若住、若異,由此緣故,若畢竟不生則不名四念住。舍利子,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圣道支本性空故,若法本性空則不可施設若生、若滅、若住、若異,由此緣故,若畢竟不生則不名四正斷乃至八圣道支。

“舍利子,空解脫門本性空故,若法本性空則不可施設若生、若滅、若住、若異,由此緣故,若畢竟不生則不名空解脫門。舍利子,無相、無愿解脫門本性空故,若法本性空則不可施設若生、若滅、若住、若異,由此緣故,若畢竟不生則不名無相、無愿解脫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