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哲學象征 第四章 公案頌古與禪悟境界 禪宗境界論揭示明心見性回歸本心時的禪悟體驗與精神境界。《頌古百則》、《碧巖錄》所體現(xiàn)的禪悟境界范式主要有一切現(xiàn)成的...[閱讀全文]
禪宗哲學象征 第三章 公案頌古與禪門機鋒 公案的靈魂是機鋒。所謂機,是指感受某種具體情境所激發(fā)而活動的心靈的作用,或指契合佛教真理的關鍵、機宜;所謂鋒,指活用禪...[閱讀全文]
禪宗哲學象征 第二章 公案頌古與不二法門 禪宗開悟論揭示超越分別執(zhí)著以重視清凈本心的方法與途徑。佛教的開悟方法素有漸修與頓悟二途,對于禪的靈魂公案來說,它所體...[閱讀全文]
禪宗哲學象征 第一章 公案頌古與本原心性 在《禪宗思想淵源》中,我們追溯了禪宗思想的理論淵源,探討了佛教經典對禪宗思想的影響。在《禪宗詩歌境界》中,我們探討了禪...[閱讀全文]
禪宗哲學象征 導言 禪宗哲學,以解構為主,用的是減法,通過對思維定勢的消解,對情塵意垢的遣除,徹見真如本心,它無意于用加法去建構什么體系。然而,當筆者漫步禪林,透越...[閱讀全文]
禪宗詩歌境界 附錄二:近百年禪詩研究論文要目 本索引所收,以大陸地區(qū)禪詩研究論文為主。對與禪詩研究相關的有參考意義的論文,亦擇要收錄。 1920~1978年 敦煌發(fā)見唐...[閱讀全文]
禪宗詩歌境界 附錄一:主要參考書目 禪宗頌古聯(lián)珠通集40卷 宋法應、元普會集卍續(xù)藏第115冊 禪門諸祖師偈頌4卷 宋子升集、道永增補卍續(xù)藏第116則 禪學與唐宋詩學杜...[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