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放生 > 放生文庫 >

隨喜別人放生有什么利益

  隨喜別人放生有什么利益
 
  一般來說,隨喜是十分重要的法門,每次我們隨喜后,自己的功德便會增長,就像收到銀行存款的利息一樣。銀行不會隨時給我們利息,但是每當我們隨喜的時候,功德立刻加倍。
 
  如果在做完禮拜三十五佛一百拜之后,在它支供養(yǎng)文中做隨喜的話,我們每一拜所累積的難以思量的功德都會加倍增長。同樣,如果隨喜無始世以來,我們所做的一切的功德,功德會更增長,令人無法置信。每當我們隨喜他人的功德,如果那人的境界高過我們,我們累積的功德便是那人的一半;如果他們的境界低于我們,我們累積的功德則是他們的兩倍。
 
  我們獲得的功德超過另一個人累積的功德。例如,帕?喀仁波切在他的菩提道次第教法中說,如果我們不是菩薩而隨喜菩薩一天所積集的功德,我們也因而積集了一半的功德或菩薩半天所積集的功德,假設(shè)不隨喜的話,我們大約要在13000年才能積集到那么多功德,精確的數(shù)字有待查考。如果我們隨喜佛陀一日累積的功德,我們累積到他十分之一的功德,我想這當然是由于佛已成辦了一切功德的積集,而且遠高于菩薩。佛菩薩眾有無量多,所以每當我們隨喜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一切諸佛菩薩的功德,我們便累積了浩如虛空、無法置信的功德。還有,有情在無始世之中已經(jīng)積集了非常多的功德,即使在幾秒鐘之內(nèi),我們因隨喜所積集的功德就超乎想像。隨喜是清凈的修行法門,沒有涉及八世俗法之虞,因為積集隨喜功德,不需要做任何特別的外在活動,純粹牽涉到內(nèi)心活動而已。沒有人看得見我們在隨喜,因為那僅僅是意樂。隨喜是不為人知的修行,所以容易成為清凈的修行。
 
  在日常生活中,每當見到其他人好事臨頭,我們應(yīng)當隨喜。每當見到莊嚴的寺院,甚至是一張寺院的照片,也應(yīng)當隨喜,隨喜施主、住持及建寺的僧眾所積集的功德。這樣一來,雖然你沒有任何工夫籌款或建寺,也可以積集他們所造下的功德的一半或一半以上。還有隨喜別人事業(yè)成功,造下自己成功的因。當別人好事臨頭或高興的時候,隨喜他們是菩薩行。菩薩致力于有情的安樂,所以每當有情安樂時,菩薩就非常歡喜。每當需要朋友的人找到朋友,需要房子、車子或其他東西的人如愿以償時,都應(yīng)當隨喜。例如,見到有人坐在賓士或其他昂貴的車子里時,應(yīng)當隨喜。這樣,我們會積集大量的功德,而且一直都很快樂,因為免除掉嫉妒的惡業(yè),惡業(yè)那只會妨礙自己現(xiàn)在及未來的成就,包括成佛在內(nèi)。見到有人高興,或有好事臨頭,或在修行佛法,我們應(yīng)當感到歡喜。應(yīng)當像母親見到鐘愛的獨子找到一百萬元般高興。佛學(xué)的教法中提到一個隨喜的方法。思惟:“我實際上已經(jīng)受了菩薩戒,并承諾要解除眾生的苦,帶給他們安樂,令他們修行佛法并積集功德。現(xiàn)在有情自己那一方面主動這么做,真是太妙了!”當我們見到別人修行佛法、成就證量,或僅僅是快樂的體驗,都應(yīng)當感到高興,就像找到如意寶或?qū)毑匾粯。在《證道歌》中,宗喀巴大師解釋道,隨喜是最好的善行,下一點點功夫就能夠積集大功德。還有,一位證量很高的安多喇嘛說,當我們躺在床上(或海邊)時,如果想要積集大功德。應(yīng)該修隨喜。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