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禍的征兆
遇禍的征兆
這個故事同唐玄宗開元年間的大臣姜皎有關。
姜皎出身世族之家,頗有才學,擅于丹青,能言善辯,相貌堂堂,早在唐玄宗還是藩王的時候,兩人就有很深的交誼。他明習陰陽卜筮,玄宗登基前的幾次政變,姜皎都參與其中,而且是主要的謀劃者。他準確地預言了開元以前政局的演變,策劃并參與了擒殺太平公主的政變,在玄宗走向帝位的這條道路上,可以說是功不可沒。所以,李隆基登基以后,**行賞,姜皎升任楚殿中監(jiān),封楚國公,不久,又晉為正三品的太常卿。在當時,可以說是炙手可熱的頭面人物。
有一天,姜皎在家里呆得難受,就臨時決定同手下人到禪定寺郊游。他是玄宗眼前的紅人,又主掌政事,少不得有人逢迎,所以,他出行的消息不知道怎么著就被禪定寺所在地的官員知道了。
官員心里想,機會難得,攀上姜皎這個高枝,我說不定還能往上爬爬,就算用不上,也沒有什么壞處。于是便將姜皎等人邀至自己的府邸,極盡賓主之儀。并挽留他在自己家里進食。
鐘鳴鼎食之家,吃飯的時候也講究排場,更何況家里來了姜皎這么個跺一跺腳,連地面都要抖三抖的朝廷大員呢。尋常的歌舞班子是上不得臺盤的,平日里藏在府里,不給外人看的那些能歌善舞的家妓,該是發(fā)揮作用的時候了。
家妓聽了主人的吩咐,一個個盛裝打扮,攜帶管弦,娉婷而出。在主客之間觥籌交錯的時候,奏起絲竹,為他們助興。
姜皎是經常出入宮禁的人,什么樣的絕色沒見過。饒是如此,座上的一個容顏絕麗,身姿曼妙的女子,還是如磁石一般吸引了他的視線。那女子甚是靈慧,手把酒盞,穿梭于眾人之間,一會兒倒酒,一會兒夾菜,將一干人等伺候得極為熨帖。
姜皎的目光一直在這女子身上游走,漸漸地,他感覺到有什么地方不對勁。是什么地方呢?他想了又想,終于恍然大悟,原來,這女子無論是獻酒,還是整理鬢角的碎發(fā),從來也沒露出她的手!
那樣美麗的女子,纖纖素手也必然是一道不可不觀的風景。她為什么千方百計地去遮掩呢?難道……
還沒等姜皎開口發(fā)問,座上的賓客已經開始竊竊私語起來,看來大家同姜皎懷有同樣的疑問。
這時候,正輪到給一個客人敬酒,那客人借酒裝瘋,說道:
小娘子為什么不把手露出來給大家看呢,難道是六指不成?
一聽這話,女子的芙蓉面馬上變了顏色,座上賓客都是有身份的人,也覺得這玩笑開得大了,大伙都瞪著眼睛,密切關注著事態(tài)的發(fā)展。
一見女子神色有異,客人更覺得自己的懷疑坐了實。仗著一股子蠻力,硬是拉住那女子的衣袖,擼開細看。那如同弱柳扶風的女子哪里經得起如此的強拉應拽,嚶嚀一聲,倒在地上。
客人低頭一看,臉色立刻變得慘白如紙。眾人隨著他的視線望去,這才發(fā)現,那七彩的綾羅之下,裹著的是一具早已干枯的尸骸。
座上眾人面面相覷,看來,這妖怪能使面部,身體四肢肌肉豐盈,同生人一樣,只有雙手變化不得,結果被人窺破了玄機。
再看主人,也是一副呆若木雞的樣子,看來他對此事也是一頭霧水。
有得道高僧說:眾生眼里的絕代佳人,對他而言,不過是紅粉骷髏罷了。在唐玄宗開元年間,京師禪定寺附近,果然就有一具紅粉骷髏在人們面前出現,深受皇帝寵幸的當朝權貴姜皎親眼目擊此事。
這以后不久,姜氏因廢后之事泄密被誅,禍及滿門,據說這起詭異的事件,就是姜氏遇禍的征兆。
- 因果報應
- 嫖娼有報應嗎?真實的嫖娼報應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邪淫現世報:二男女車上縱欲釀車禍被燒死
- 我懺悔,我的報應來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學佛與富貴
- 與賣淫女風流一次 70歲花心老漢染惡疾
- 被燒死的蛇
- 佛學故事
- 百喻經故事全集譯注
- 阿彌陀佛的故事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邪淫的隱形果報 誰都逃不掉
- 念地藏經招鬼?不敢念地藏經的請進來
- 民間故事
- 地藏經感應
- 金剛經感應事跡
- 大難不死 意外獲得足以致富的特異功能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鳥為食亡,人為色死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故事
- 一盆洗腳水的警示
- 損友導淫 精盡喪命
- 佛教因果報應的真實案例
- 淫色最容易觸犯,不斷淫欲心難清靜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念誦《心經》,心想事成
- 念誦地藏經的真實感應六則
- 佛咒感應
- 善護口業(yè),免遭大難
- 智慧故事
- 心經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這兩個因果故事,讓你了解什么是業(yè)障
- 兩性關系
- 地藏經故事
- 心經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自己的魅力、體現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盲人摸象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來藏經》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來對待
- 借花獻佛的由來,釋迦牟尼前身以花供養(yǎng)燃燈佛
- 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
- 以平等心面對蕓蕓眾生,是菩薩的道德
- 梁武帝與佛教有什么關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個寺?
- 佛陀度化慳貪長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問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別人的好并懂得回報
- 盲人打燈籠,即與人方便,也與己方便
- 禪師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棄天性
- 從惜?锤F三代還是富三代
- 大乘心難發(fā),不愿再發(fā)大乘心的舍利弗
- 聽經的蛤蟆,命終后脫離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宮
- 學佛貴在實行,堅持不懈地去修一個法門,終會成功
- 熟悉經藏的比丘與精進修道的比丘
- 佛教歷史上與水陸法會有因緣的高僧
- 借事磨練,善用其心,讓心走出煩惱的牢獄
- 薄拘羅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卻都毫發(fā)無損
- 馬鳴菩薩抵億金的故事
- 人活著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樂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師圓寂日,德行與精神常存我們心間
- 釋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與歌利王的故事
- 舍棄對五欲的貪著,成功飛出籠子的鴿王
- 寺廟為什么喜歡種銀杏?佛珠變銀杏的故事
- 鳩摩羅什是誰?東晉高僧鳩摩羅什的一生
- 短暫的快樂與長久的快樂,你選擇哪個?
- 三年不吃飯的出家人
- 急性子與慢性子,人與人要學會理解和忍耐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
- [感應故事]心經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